本
文
摘
要
排版丨奔波儿灞
编辑丨鲸彩电影
纵观历史长河,无论是大厦将倾,还是太平盛世,一个时间段都会产生一大批智勇双全的谋士 。
他们为了这个国家鞠躬尽瘁,用自己的一身本领为这个国家做出属于自己的贡献。
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历史上有名的十大谋士。
第一位:姜子牙
姜子牙,商末周初人,又因为其先祖治水有功赐国姓“吕”,所以又被称为吕尚。
在前72年的人生中,姜子牙每天要想的是如何把自己的这个家照顾好。
而就在某一天,他在渭水之滨垂钓,紧接着就遇到了前来求学问道的历史上十大顶尖谋士。
在他的极力请求下,姜子牙走上了一条为天下百姓着想的道路。
他辅佐武王伐纣,文王倾商,为周朝的建立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掌管齐国后,姜子牙废除旧制,大兴改革。
在他的治理下,齐国很快成为了当时周围各国中比较富饶的国家,周围国家的人民纷纷向往去齐国居住,四海之内也平安无事了几十年。
直到周武王死后,周成王继位,各方势力又开始蠢蠢欲动。
这时的姜子牙又担负起了平定战乱的职责。
在他的软硬兼施下,周王朝得以稳定。
而他亲手建立的齐国,在春秋时期更是成为一代霸主。
第二位:管仲
他被称为华夏第一相,管仲出生于齐国的大夫家庭,与周王室同宗。
只不过后来家道中落,为了谋生而选择去做了当时社会最底层的商人。
在四处经商的过程中,管仲接触到了各种各样的人,也对国家现在的局势有了一个明确的认知。
后来齐国大乱,经过一番混战,公子小白登上了齐国国君的位置。
而当时拥护公子纠的管仲以为自己的命运将是必死无疑。
而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公子小白重用了管仲,为了不辜负君主的一片期望,管仲开始尽心地辅佐公子小白。
在管仲的布局谋划下,齐国由刚开始没有话语权的小国一步步走到了政治的中心,成为了当时的霸主。
而这一切,都离不开管仲的精心规划。
辅佐君王的这几十年,管仲做到了鞠躬尽瘁。
无论是行政,人事,还是外交主张,管仲为这个国家找出了最合适的方法,没有辜负当初齐桓公对他的信任。
第三位:范蠡
出生于春秋时期,是我国早期的商业理论家,有商圣之称。
虽然没有出身于名门望族,但范蠡见识广,博学多才。
而当时的楚国政治黑暗,非贵族不能从政,这给一心想要施展抱负的范蠡猛烈的打击。
于是他怀着斗志来到了越国,当时的越王勾践想要出兵征战吴国,但审时度势的范蠡预料到此次战争的结果必定是凶多吉少。
事实也正如他所预料的这样,越国大败。
范蠡于是连忙劝越王勾践无论以任何条件,都要先保全自己的性命。
也就有了后来越王勾践的卧薪尝胆。
当时为了能够强大自己的军事力量,范蠡建造了两座城池:一座大的,一座小的。
小的是给吴国看的,而那座大的城池建造得残破不堪,迷惑了吴国的士兵。
就这样,在这座破城的掩护下,越王勾践偷偷集结兵力,训练了一只敢死队。
在20年的忍辱负重下,范蠡终于找到了合适的时机,告诉越王可以站起来了。
在范蠡的精准谋划下,越国大胜,范蠡也被得以重用,有了施展抱负的机会。
第四位:诸葛亮
说起诸葛亮的布局谋划,应该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
当时刘备三顾茅庐将诸葛亮请了出来。
为了回报刘备这一情谊,诸葛亮尽心尽力地为其布局谋划。
在诸葛亮的指点下,刘备平定了荆南四郡,更在之后不断占领城池。
建安24年,刘备与曹操的汉中之战以刘备的胜利而告终。
而这一切,也完完全全在诸葛亮的算计之中。
后来刘备病逝,刘禅上位,诸葛亮又为了这位年轻的国君稳定朝政。
为了能够完全地平定这些战乱,诸葛亮决定亲自动身北伐中原。
临行之前,还不忘嘱托年幼的皇帝为君之道。
在北伐的过程中,诸葛亮不断发挥自己的才能,可双拳难敌四手,英雄也有年老的时候。
最后,诸葛亮于蜀建兴12年8月病逝,结束了他这辉煌的一生。
第五位:刘伯温
元末明初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被誉为明朝的开国元勋。
年少时期刘伯温就天资过人,12岁考中秀才,13岁就入了府学读书。
后来博览群书,对诸子百家了解的是十分通透,更爱好找寻一些奇门斗术。
后来在复船山找到了奇门遁甲,结识了一大批明教圣者。
而刘伯温的仕途却没有那么的顺利。
高中进士后,却由于战乱闲赋在家三年,后来走马上任,成为县丞,却因为出手整治了那些豪强恶霸,而触动了某些官员的利益。
于是当他提出某些变法条例来的时候,朝中没有大臣支持他。
刘伯温也因此心灰意冷,回家隐退。
直到朱元璋叫他请到了应天,也就是现在的南京,成为了朱元璋的谋臣。
为了回报这一份赏识。刘伯温尽心尽力,辅佐朱元璋灭掉了陈友谅,张士诚的势力。
而后,朱元璋建立了明王朝,刘伯温也被任命为了御史中丞兼太史令。
后又备受为宏文馆学士,封诚意伯,由此可以看出,在朱元璋的心里,刘伯温的重要性。
第六位:李斯
李斯最早是一个郡县的小吏,后来跟随荀子学习帝王之术。
学成之后被吕不韦招到麾下,劝说秦王吞并诸侯,成就帝王霸业。
秦朝统一天下以后,李斯开始了政治改革之路。
首先就是废除了有关的礼仪,重新规划了新的制度。
此外,他还上请销毁民间的兵器,主张推行郡县制,废除分封制。
不光在政治上大刀阔斧,李斯还上表请求销毁民间的诸子百家的文章。
禁止民间私学其他学派,以加强中央的统治。
尽管李斯的这些举动,在现在看来有些严苛。
但是在当时那个动乱的年代,严格的法律总比懦弱的宽容有效。
可随后的李斯可能尝到了权利的滋味,在秦始皇死去后,他与赵高合谋迫使了皇长子扶苏自杀,扶持了二皇子胡亥上位。
可能这也是天理难容,随后,李斯被腰斩在了咸阳闹市。
结束了他这矛盾的一生。
第七位:张良
有句俗语叫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
这里面说的张良,就是协助汉王刘邦赢得楚汉战争的汉初三杰之一的一位有名的谋士。
张良的祖上在韩国,任过五代国相,有着如此雄厚的基因,张良也不遑多让。
早年就刺杀过秦王,不过由于秦始皇遭受过多次的意外。
对这些刺杀是早有准备,所以张良的计谋没有得逞。
后来又跟随刘邦,凭借着过人的智谋,张良帮助刘邦赢得了楚汉之争,建立了大汉王朝。
而在刘邦地位稳固后,他并没有选择待在朝堂之上。
而是多次告病在家,闭门不出。
为了不让自己经历“狡兔死,走狗烹”的下场,等到朝局稳定后,张良就告老回乡,做一名闲游世外的普通人。
第八位:赵普
北宋著名的开国功臣,他的一生可以算得上是传奇多彩。
从政之后,跟随着赵匡胤发动了陈桥兵变,推翻了当时的统治王朝,建立了宋朝。
建国之初,各方势力蠢蠢欲动,赵普为了能够稳定局面,自愿申请跟随军队去镇压反动势力。
并且在他的布局谋划下,造反起义的刘钧自焚投降,赵普有勇有谋的形象也开始被人所知。
在接下来的十几年里,赵普兢兢业业辅佐赵匡胤治理天下。
国家日渐昌盛,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再出现,为了保证君主的权力集中,赵普建议赵匡胤建立中央集权制。
并且给赵匡胤出了主意,让其他将军交出了兵权,这也就是后来被人们所熟知的杯酒释兵权。
收回权利后,赵匡胤佩服赵普的智谋,升他为枢密使。
此后的赵普更是尽心尽力,为了更好地将自己的抱负施展出来,赵普鞠躬尽瘁。
赵匡胤看在眼里,对他是十分佩服,赵普的官位也一升再升,直至宰相。
第九位:徐茂公
徐茂公出身名门,家里也是当时有名的富豪人家。
而且平日里乐善好施,经常赢得周围人的称赞,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徐茂公对天下百姓的生活有了很清楚的认知,于是便有了想从政的念头。
长大后的徐茂公理所当然地走上了政治的道路。
当时天下刚刚太平,徐茂公被调入了朝廷,官拜兵部尚书。
为了不辜负皇上的这一份信任,徐茂公在接下来的这些年中鞠躬尽瘁。
跟随军队大破匈奴,收复疆土,也因此得到了皇上的重用。
一时间盛宠不衰,更是被封为了太子太师。
只不过英雄已到暮年,七十六岁的徐茂公病逝。
而随后登基的武则天却是把徐茂公当做了眼中钉,不光除掉了皇上赐予他的国姓“李”,还将他的棺木挖出来上刑。
后来唐中宗上位,恢复了徐茂公的官爵,并为他设庙祭拜,这在当时是难得的殊荣。
第十位:苏秦
战国时期有名的纵横家,据说他早年就投身在了鬼谷子的门下,学习纵横之术
后来学成出山后,开始周游各国,向他人介绍自己的学说。
当时的他出使到了赵国,向君主赵肃候建议联合六国去反击秦国,并且献上了一套完整详细的谋划书。
赵肃候接受了他的提议,并派他出使其他各国,向其他君主进言。
带着这份使命,苏秦开始游说各个国家。
在他的努力下,六国决定联合起来,苏秦被任命为了六国的国相
合纵之术成功,秦国再也不敢靠近函谷关,六国为了嘉奖苏秦,封了他为武安君。
只不过后来联盟土崩瓦解,游走在六国里的苏秦也成了众矢之的
有人想要暗中刺杀他,却没有成功,直到最后,苏秦被车裂于闹市。
结束了他这忙碌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