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ECMO一响,黄金万两!
为什么这句流传甚广的俗语,深刻地表达了对危重症抢救神器ECMO最大的印象?因为ECMO的确非常昂贵!
但很多人不是太明白,ECMO的费用,究竟为什么会如此昂贵?
近期国产ECMO获得应急批准了,那治疗费用会降低多少?
说起来,还挺复杂的。
ECMO是“体外肺膜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的英文缩写,常被人们称为“人工肺”,它对危重症病人最后关头的抢救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但ECMO只要一开机,最低就得5万起步,接下来每天都是数千到上万的费用,一个急救周期下来,费用往往十万打底!
这种绝非普通家庭可以承受的抢救费用,令绝大多数人在成本与死亡面前,不得不做出痛苦抉择。
2020年武汉疫情的时候,湖北黄冈一名孕妇,12天花光了借来的20多万,在ECMO辅助下,本来有望好转,但他们在现实面前不得不低了头,最终放弃了治疗!
而就在第二天,财政部、医保局联合发布通知,要求确保新冠肺炎患者不因支付问题而影响医治!
在ECMO的治疗费用面前,有多少人曾经选择了低头!
ECMO费用如此高昂,国产化后成本能大幅降低吗?我们逐项来看看!
首先,ECMO使用率低,固定成本摊销高,国产化后能低大约三分之一。
通常情况下,一台进口ECMO设备单价在100万至300万之间,平均约165万元,这个价格在医疗设备中并不算高,比如一些高端CT设备,动不动就上千万。而根据报道,国产ECMO整机价格大约能比进口的低三分之一,也就是国产设备平均单价在100万左右。
但ECMO的使用率太低。
根据统计,疫情发生前的2018年,全国共有3900多例患者使用ECMO,当时全国共有400多台ECMO,按照国产设备平均单价100万来算,400台设备总成本为4亿。
以10年内每年4000例的使用规模计算,平均每个病人的设备摊销成本就得1万元!
举一个具体的例子。天津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自2005年引进应用ECMO,15年间仅使用了100多例,2019年全院2700余例手术及内科危急重患者中仅使用了21例,使用率不到1%。
尽管国产化后固定成本摊销依然不低,但这仍非大头。
其次,真正的大头是耗材,但国产化后成本最多只能降20%。
ECMO光有机器不行,还得耗材配合。ECMO一旦开机,就得用一次性膜式氧合器耗材套包,套包主要包含膜式氧合器及动静脉管路组件(含离心泵泵头),预充管路组件,配件包组件和氧气管路等。
这些耗材平均费用在4万至6万之间,这还得是在使用过程中,无须更换耗材包的情况下。
耗材为什么这么贵?原因有3点!
一是核心耗材和原材料都得进口。
ECMO耗材中最关键的两块:离心泵和一次性肺膜,尤其是一次性肺膜,在本次国产化产品出来之前,必须得进口,因为国内无法生产。
但夸张的是,此前中空纤维肺膜的供应商只有3M公司旗下的Membrana;而制作肺膜的原材料PMP,全球也只有日本三井化学可以供应!
对核心原材料缺乏议价权和相应的技术能力,成本自然高企。
根据国产ECMO配套厂商透露,中空纤维肺膜已经自主化生产,成本比进口产品大约降低10%到20%。
二是这些耗材的技术含量非常高。
从流程上看,ECMO做的是从静脉血管引血出来,模拟肺脏的作用,进行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再将血液泵回静脉或动脉。
这个流程看起来很简单,但实际情况却非常复杂!
因为血液一旦流出体外,就得考虑抗凝、防血栓、保证流速、保证氧饱和度、防高氧或高二氧化碳症状,防蛋白质变性,防气栓,以及防渗血、感染、排异等等。
这些均要在ECMO血液管路和肺膜中做涂层处理,比如植入内皮细胞层,肝素涂层等,而且植入后还不能影响气体交换效率,背后的技术含量真的是极高的!
而这些是自1949年首个ECMO原型机诞生以来,数十年来各国科研人员和企业长期的重金投入,才逐步完善得到的。
因此,耗材价格高的背后,体现的确实是深厚的技术积累和沉淀。
ECMO发明人:约翰·海舍姆·吉本
三是全球ECMO的使用量并不高。
在2018年,全球使用ECMO抢救的病例总共才1万例,这使得耗材原材料的需求量级太低,生产规模上不去,成本也降不下来,这自然会影响到下游产品的价格。
最后,是ECMO医疗团队的配置要求很高,但这些成本相比国外已经很低了,国产化也无法降低多少。
用上ECMO的病人,往往一只脚已经踩在死亡线边缘,对他们的救治没那么简单。
通常情况下,一个ECMO医疗团队,至少得配置4类成员:ECMO负责人、仪器和耗材管理员、信息管理员和医师团队。
而医师团队一般都是重症医师团队,且必须掌握ECMO设备的操作和管理能力。相应的科室主要包含心外、体外循环、心脏重症、呼吸重症、超声影像、检验人员等,都得是经验非常丰富的医师,还得有24小时的监测护理和随时的化验检查。
而全国能熟练胜任ECMO救治的医师,2018年时仅有2000多人,真的是极度稀缺!
然而,ECMO只是生命支持设备,是在心脏停跳或者肺已经部分失去功能的时候,提供体外心肺循环支持的设备,不起治疗作用。所以除了ECMO医疗团队,往往还需要专科医生配合,比如中毒性休克引发的心肺衰竭,需要专科医生在体外心肺循环稳定后再进行及时施治。
上述说的,还只是成本的主要方面,在ECMO设备及耗材的日常管理、维护、更新等各方面,也都存在着运营成本。
所以,别小看了ECMO作为一个生命支持设备,其背后所牵涉的是极为复杂的研发、技术、工程、生产、医疗的综合体系,这可以体现一个国家真正的综合科技实力!
本次ECMO的国产化,主要是整机装备国产化,以及肺膜工艺的优化,核心耗材肺膜的基础原材料PMP,仍受制于日本三井。
从总成本来分析,ECMO国产化后整体救治成本有望降低10%到20%,仍然不低。
而如果要让ECMO治疗成本真正大幅降低,只有原材料和肺膜核心技术完全国产,ECMO救治病例增加(2021年中国ECMO救治人数突破万例/年),ECMO医疗人才增加等多方面形成合力后,才有希望。
毕竟,在人们生命的最紧要关头能低负担地用上ECMO,就是生存最大的希望!
#国产首个ECMO产品获批上市##救命神器ECMO启动一次有多贵##头条创作挑战赛##科普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