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爸爸,给我吹吹口琴吧。”
“行,那爸爸给你吹个什么曲子呐,就吹个,《上海滩》插曲吧。”
每当女儿缠着我,让我吹口琴时,就想起我的父亲,想起和父亲一起去秦皇岛买口琴。
那是1979年寒假。我和父亲骑着自行车,去秦皇岛卖大米。
晚上,我躺在被窝里,还没睡着。
……母亲说,“就在集上卖吧,大老远的。”
“正好孩子放假,到外边绕一绕。”父亲回答道。
母亲没有再说什么。父亲平时很少讲话,整日里除了回到家里,心里就想的是地里的活儿——怎能能让地多出息些钱。
第二天,也就两点多钟,父亲把我叫醒。每人用自行车驮了一袋大米,摸黑上路。等天亮了,我和父亲来到铁道桥市场。
“大米三毛五了,贱卖了。”
本想卖个好价钱,却不曾想来这里卖大米的比买米的也少不了许多。父亲说,咱们窜街卖去。
那时候,窜街卖是不允许的。我和父亲骑上自行车,绕了几个小区,终于把米卖了出去。父亲给了我八毛钱,我去买了两张油饼,和父亲一起吃了——这时,早已经过了中午了。
吃过饭,我和父亲骑车往回走。走着走着,父亲把我带到了“朝阳街百货”。那时的朝阳街百货可是秦皇岛市最大的商场。我和父亲在商场里转了转,最后停在了文具柜台前。
父亲说,“你不是挺喜欢口琴吗,挑一个吧。”
“别买了。”
“售货员同志,拿个口琴!”
我看了看父亲,又看了看柜台里摆放的锃亮的口琴。
父亲问道:“多少钱?”
“四块二。”售货员轻描淡写的报出了价钱。
“四块二。”父亲从刚卖大米换回来的钱里拿出了四块二毛钱,递给了售货员。
我拿着口琴,抬头看了看父亲。父亲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