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编者按:
府城自宋开宝五年(972年)开埠,迄今已有千余年历史。千年来,琼州府城积淀的历史和文化,就散落在残破的城垣古迹中,散落在曾见证古城繁华荣耀和悲欢离合的七井八街十三巷中,散落在许多还未被历史湮没的往事烟尘中。
府城地势北高南低,明清两代,依地势而建,逐渐形成了以府前街、镇台前街、北帝街为主线,仁和巷、草芽巷、关帝巷等街巷纵横交错的“七井八巷十三街”格局,一条条街巷,一口口古井,承载了古城的昔日繁华,如今再步入这些熟悉而又陌生的街巷,一路走去,历史的沧桑感扑面而来。
府城古街道。(资料图片)
十三街
府城十三街通常来讲是指东门街、府前街、南门街、靖南街、尚书街、北帝街、镇台前街、县前街和县后街、丁字街、学前街、马鞍街、北胜街这十三条主街,也有说法认为绣衣坊(北门街)应列入其中。
这些街道绝大多数都可以追溯到明代,那也是海南历史上人文最为鼎盛的时期,但十三街的宽窄不一,部分街道比较窄和短,更接近巷,但总的来说,十三街作为交通要道仍勾勒出了古代府城的主骨架。
我们假设自己是一个明代的海南乡下农民,某天终于有机会能到当时琼岛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府城一游,在我们步入明代府城东城门朝阳门后,首先踏上的就是十三街之一的东门街,这条总长350米、宽6米的咽喉要道早期还是泥沙路,两旁少有住户,后来街两边人口增多,慢慢形成了集市,故称为东门里,初入府城,想必就会惊叹于街市的繁华。
改造中的靖南街。(资料图片)
再往西行,就来到了府前街,这里是琼州府衙、府学宫所在地,也是整个府城的核心所在,府衙门前大街也就被称为府前街;如果这位农民活到了清朝,他会发现治所没啥变化,只不过府衙已改为道台衙,府前街也改称道前大街;但到了1926年府城扩建古道时,此街已被正式命名为文庄路,以纪念琼山著名先贤丘濬(谥号文庄),现仍是府城地区主街道之一。
沿着府前街溜达着往西走没几步,大街南边有一条2.5米宽的南门街,这是通往城南靖南门的主要街道,因为该街从鼓楼石拱门下通过,因此又被称为鼓楼街;步行到南门附近,我们会发现这里还有一条东西走向的明代古街,因靠近靖南门而取名靖南街,南门街和靖南街环境比较清幽,多为民居、少有店铺,平时行人稀少,但鼓楼却是当时文人墨客登高望远、以文会友的文化中心所在,今日从街上过,还偶尔可瞥见艳阳下一位身穿校服的少女正倚在鼓楼上读书,可见此风数百年后犹存。
我们可以经由尚书街从靖南街再回到府前街上,明万历年间,琼州地方官员在府署前卫定安人南京礼部尚书王弘诲立“学士尚书坊”,街道因此得名。清代海南唯一的探花定安人张岳崧题匾额的“黄忠义公祠”和邢氏族人创建的“邢知军书舍”等古建筑也都在尚书街旁。
府城老街仁和坊。(资料图片)
沿着府前街再往西走就来到了南北走向的北帝街上,因为街北有座北帝庙,即真武庙,此庙原建城中,后才移到城北谯楼上。1926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该街道改名中山路并进行扩建,至今仍是贯通府城南北商贸繁荣的主干道,或许也正因此,北帝街上的古迹今日都已难觅踪迹。
穿过北帝街往西走,就来到镇台前街,这是因为清代的镇台署坐落于此,故有此称,至于明时的街名已难考证,同样是在1926年为纪念海瑞,取其谥号改此街名为忠介路。这里是府城古今的商业集市,人流集中,居民点密布的主干道,但幸运的是由于道路没有多大改变,尚存有明代古城墙、郑氏宗祠、三城会馆等古迹以及清代石木结构和近代南洋骑楼式建筑,古风犹存,也是府城历史街区的主要地段。
琼山县旧县衙则座落于城西南,自明代起就在衙前和衙后分别形成了县前街和县后街两条街道,这里是当年府县官员和民众到万寿宫庆祝皇帝诞辰的必经之路,至今街道两旁还保存不少低矮的清末民初建筑。
十三街中的学前街和丁字街如今已从府城地图上消失了,前者在鼓楼前不远处的靖南门之东沿城墙走势,因位于县学宫前而得名,又称“青云路”,如今已完全被现代民居所取代;后者是连接府前街、北帝街、镇台前街的一个丁字形路段,著名的“搜书院”故事就发生在丁字街旁的琼台书院奎星楼,如今此街也已被中山路取代。
府城草芽巷窄小的古道。(资料图片)
沿着镇台前街往西走到了西门附近十字路口,是两条出入城的必经之道,向南是马鞍街,向北则是北胜街。马鞍街早在明代已开始形成石板路,相传琼州府衙内的大量马匹都经由此道牵往城南郊外饮水洗喂,久而久之,这里发展成为出售马鞍等各种马具的商品街,故此得名,其北段美称金鞍街,南段称银鞍街,洗马的地方则叫洗马桥路。
北胜街是一条通往海口所城和琼州海峡的要道。明时倭寇猖獗,守城官兵多次在此地打击来犯的倭寇海盗并取得胜利,又因其地处府城之北,故此得名北胜街,琼台驿也建在北胜街旁,是传递公文、官员南来北往的必经古道。
联接马鞍和北胜街的是绣衣坊,也叫北门街,很多府城老人都认为,绣衣坊比起已经消失的学前街和丁字街,更应被列入十三街之中。关于绣衣坊的来历,相传明清时期,出入此地的多为文人墨客,他们多穿绸缎刺绣衣裳,当朝皇帝听闻海外还有这样人文荟萃之地,龙颜大悦,便钦赐了“绣衣坊”牌坊。
八巷
直为街,曲为巷;大者为街,小者为巷。巷,北方人称之为胡同,即连接大街之间的小路,府城的八巷,指蛋巷、打铁巷、仁和巷、少史巷、草芽巷、达士巷、关帝巷和双龙巷这八条小街巷,多为居民点,论宽度虽不过2米—4米,但因为八巷多有名人故居,各种逸闻趣事流传甚广,府城八巷也成了仿古探幽的好去处。
蛋巷是府城最短最窄的巷,只有75米长,最狭处仅1.1米宽,清代形成,因其两边巷口小中间大,似蛋形而得名。但由于后来有居民在中间宽阔处加盖了房子,蛋巷如今已名不副实,甚是可惜。
打铁巷南低北高,是府城坡度最大的巷,传说清朝时该巷有几家铁器作坊,也有说是铸打金银首饰的,由于生意兴隆,每日从早到晚,不断传出敲打金属的声音,其声如同打铁,打铁巷也因此得名。如今打铁声早已不闻,唯有长满青苔的老屋、发亮的青石板路和耄耋之年的老人仿佛还记得旧日此地的繁华。
仁和巷又称仁和坊,原称夏宅巷,因为此巷在明朝出了一位正三品南京太常寺卿夏升而得名,现名寓意“仁爱和气”,“曲为巷”这三个字对仁和巷来说真可谓名副其实,它长虽只有380米,却转了四道弯。
海口府城老街仁和坊,老人悠闲走过。(资料图片)
住在仁和坊30号的九旬老人王庭槐刚刚买菜回来,一手拎着菜,一手提着鸟笼,沿着仁和巷弯弯曲曲的石板路往回走,他身后长长的沿街墙面上,画的是数十位琼山古代先贤,为首的正是被称为“一里三贤”的邱濬、海瑞和许子伟,老人在画中走,历史也随着他脚步一页页翻过。
或许因为仁和巷过于曲折,难以改造,这条老街巷在未来“琼台复兴计划”的总规道路中恐将取消,老人提着鸟笼慢慢踱步的背影大概是仁和巷留给我们最后的美好记忆画面。
八巷中的少史巷亦称夏宅巷,相传清乾隆时有一夏姓大户人家在此居住,后来夏家搬走了,又来了一户,据说其祖先担任过少史官职,巷就改称少史巷了,但在海南方言里,“少史”二字读音与“臭屎”发音相同,为什么当地人会用这样一个发音的词称呼此街巷,是否有暗讽的意味在内就不得而知了。
草芽巷古城墙。(资料图片)
草芽巷依西城墙而建,至今仍有明石城墙遗迹,由于此处原长满青草,兵丁割草喂马后,又很快长出嫩嫩的草芽,故名草芽巷。草芽巷可谓八巷中最有传奇色彩的街巷,这与琼州名士吴典一族息息相关。
传说吴典祖父吴福未发迹时就曾在草芽巷附近野草丛生的破寺里安家,除做豆腐谋生外,还割草卖给官衙,并因此在荒地中挖到大批金银财宝,遂成为富甲全城的大户;而他的孙子吴典中进士,入翰林,担任国史馆、三通馆编修,四库全书副总裁和武英殿分校官,参与国史编纂,是清代海南入翰林的第一人,后丁父忧辞官回乡,出任琼台书院主讲,致力教育和公益事业,颇得美名,因吴氏一族定居于草芽巷,此地也从人烟稀少的荒地成为热闹的街巷。
府城达士巷。(资料图片)
达士巷位于小西门内南隅,长410米,是全城最长的巷,也是唯一一条保留完好有百年历史的青石板路,属原琼山市文物保护单位。明清时期,有不少达官显贵、名贤绅士在此定居,故名达士巷,明代被誉为“岭海巨儒”钟芳的旧居遗址、清末民初琼岛文化传承者王国宪故居等都坐落于此;达士巷东的古庙群落,以三圣庙、马皇庙、康皇庙为代表,历经百年仍香火不衰。
但香火最旺盛的恐怕还是关帝巷,这条巷因其北端抱珥山上的关帝庙得名。抱珥山是府城的制高点,明弘治初,关羽庙迁建于此,后环山筑台,称琼台,并在琼台前面立琼台福地坊。关羽在民间信仰里既是忠义化身又是保护神,更是财神,因此香火旺盛,朝拜者不绝于途,这条必经之路也就被称为关帝巷了。
双龙巷位于鼓楼街之东,西端与靖南街相对,清代前此巷有科举考场、姓氏宗祠以及文房四宝店铺等,是文运昌盛之地,不少读书人都在此地发龙运、跳龙门,于是取了“双龙巷”这样吉祥的名字,但世事沧桑,彩云易散,如今双龙巷和它曾经的繁华古迹都已消失在历史深处。
七井
府城“七井八巷十三街”中,八巷和十三街都比较明确,但“七井”究竟是哪七井却众说纷纭,有的说“七”并非实数,府城大大小小的井就有上百口之多,甚至对于“井”这个词是否指水井也颇有争议。
达士巷古道钟芳井。(资料图片)
曾著有《府城春秋》一书的黄培平老先生就认为,因七井是与街巷这样的交通网络并提,故这里所说的井,不是指人们开凿取水饮用的井,而是纵横交错,组成井字形的交通网络,也是古时做买卖所称的“市井”,造就了道路畅通、市井繁荣的城镇格局,也就是说上述八巷十三街,以南北向为纵,东西向为横,构成了府城的七大井块,并一一列举了各井块。
但也有一些观点坚持认为“七井”是确指有特色的七口大井。其实即使是作为古代城邑中集中买卖货物场所的市井也离不开水井,在颜师古为《汉书·货殖传序》作注中就提到:“凡言市井者,市,交易之处;井,共汲之所,故总而言之也。”孔颖达为《诗经》作疏也指出:“俗说:市井,谓至市者当於井上洗濯其物香洁,及自严饰,乃到市也。”
明正德《琼台志》中,在“山川”两卷中,就附有“岩峒井泉”,详细介绍了当时琼岛上各县著名的井泉,其中府城内就有双井、莲塘井、玉液井、西城大井、南城脚井、北城井、水关井、武秀井等八口井,七井是否就在其中不得而知。
位于仁和巷的丹霞井深10余米,为府城诸井之冠,日积月累,打水的绳索在石雕的井圈上,密密麻麻地磨出了81道绳痕,据说最深的一条达8厘米。传闻府城是一块风水宝地,如龙脊龟背俯卧在琼北,而丹霞井正处于府城的中央,古道台、镇台、琼台等“三台”的核心,吸天地之灵气,故此井也被称为长寿井,喝了井水能福寿禄三全。
达士巷有一口井叫钟芳井,也叫达士巷大井,旁边有一石碑,上面写着:康惠泉龙神。右边小字写着:光绪十八年岁次壬辰仲春月谷旦。由此推测,这口井最迟在1892年便已开始使用,距今124年。左边小字写着:达士巷、金鞍街、银鞍街同重建。由于这块石碑,这口井亦被称为“康惠井”或“龙泉井”。
高登街三合井。(资料图片)
三合井则位于马鞍街最南端,为防附近的小孩跌落,井口已用石板盖住,并加了铁锁和铁链,井旁有一个小庙,供奉着井神,井虽已废弃不用,但井神的香火仍旺盛,井沿边的香炉插满了香烛,连庙旁的石狗亦独享一炉香火。
我们不知道历史上的七井具体指哪七口井,但如果现在重新评选七井的话,上面这几口井大概可以入选吧。
原标题:
府城春秋 七井八巷十三街
(编者注:本文原载于2016年12月19日海南周刊,见刊略有删减。)
海南日报新媒体、海南日报海南周刊联合策划
文\海南日报记者:邵长春 特约记者:林先锋
图\李幸璜 通讯员:龙泉
值班主任:戎海
值班总监:袁锋
责任编辑:张运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