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先贴原文:
好半天,当我把插好的一瓶花放在一边,再新插一瓶的时候,他突然轻声的念出几句话:“雨过园林晴昼,又早暮春前后,名花独倚芳丛,露湿胭脂初透,折取归来,更觉丰韵撩人,正是欲开时候,翠压垂红袖。”我看了他一眼,微笑著代他念出下一半:
“低亚帘栊,爱护殷勤相守,妖娆无力,梨花半同消瘦,怪煞东风,惯能搓捻韶华,故把轻寒迤逗。”
他对我扬起了眉毛:“这是清词,你怎会知道?”
“你又怎会知道?”我笑著说。
“我在研究所里念中国文学!”
“我在大学也学的是中国文学!”我说。喔,有点尬。
高中时候读的,当时很迷这种文字风格,聊着聊着,突然来一段古文。
这段干脆就是整首词全文发上来,只差作者和词牌。作者据称是“清朝人”。
这首词现在还会背。童子功。
那么作者是谁?清词里这种风格的,首先想到纳兰性德。纸质书上找过,没有。有了互联网,又搜索过几次,一直没结果。
成了谜。
今天又想起来,百度知道,还是有人说是纳兰性德。
很好排查,下载了纳兰性德词的全文txt,搜索,没有这首。
那么,先确定一下词牌。
根据每句的字数,查词牌。平仄就管不了了,这方面没玩那么深,不讲究。
几百个词牌,手工核对,太累。
那就找一下工具网站。好在网络发达,还真找到了这类的网站:
全文粘贴,结果出来了,词牌是“斗百花”,有柳永一首《斗百花-煦色韶光明媚》,供参照:
鬭百花 双调八十一字,前段八句五仄韵,后段七句三仄韵——柳永
煦色韶光明媚。轻霭低笼芳树。池塘浅蘸烟芜,帘幕閒垂风絮。
仄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
春困厌厌,抛掷鬭草工夫,冷落踏春心绪。终日扃朱户。
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
远恨绵绵,淑景迟迟难度。年少傅粉,依前醉眠何处。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深院无人,黄昏乍拆秋千,空锁满庭花雨。
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作者呢?仍然存疑,多半是琼瑶自己填的同调词。原因,除了纳兰性德词不收,还有一个判断,琼瑶书里,古文通常只引用一两句,很少引用全文。《月满西楼》能放上整首词全文,应该就是想,让它完整保留下来。
不死心,再查一次,关键字加上了词牌名,“斗百花 雨过园林晴昼”,终于有了结果,原来是高士奇的《斗百花》,如下。
斗百花
高士奇 〔清代〕
雨过园林晴书(字误,应为“昼”,见下文),又早晚春前后。名花婀娜芳丛,露湿胭脂初透。
折取归来,丰韵更觉撩人,正是欲开时候。翠靥垂红豆。
低亚帘栊,密护殷勤相守。妖娆无力,梨花半同消瘦。
怪煞东风,惯能皱染韶华,故把轻寒拖逗。可以注意到,与琼瑶《月满西楼》中的行文相比,有几处字词出入。
首句里的“昼”,古诗文网写作“书”,这是不通的。
其一是平仄不对,应仄,用了平;其二是不押韵,后文韵脚(后、透、候、豆、守、瘦、逗),都押词林正韵第十二部,“书”是第四部;其三是意象不合,“书”不通,而“昼”非常妥帖。相信是繁体字的讹误,书(書)/昼(晝),长得可真像。
所以,是古诗文网写错了一个字。
这里,平仄、韵脚,用的是吾爱诗词网检测结果。
回到一开始的问题,为什么一直搜不到?
关键字没选好,过去每次搜索,关键字都用了琼瑶《月满西楼》中的首句,问题是高士奇《斗百花》的首句,网上又是错的。
这次在关键字加上了词牌名,才幸运地找到结果。
记录一下,一次小小的考据功课。
顺便说说,互联网对古文的查证,真是提供了大大的方便:
比如即时下载的文本文件:“纳兰性德词全集.txt”,“《琼瑶作品集》(共55部)”。比如吾爱诗词网,查词牌,太好用了。又,互联网上搜来的结果,还是要适当甄别,如上文的“书(書)/昼(晝)”之误。
2021.5.29更新
原文来了。
下载了“《全清词·顺康卷》_中华书局.2002年(12489叶).pdf”,相关内容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