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自己想注册一个小公司没有注册资金(自己想注册一个小公司需要几个人),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自己想注册一个小公司没有注册资金(自己想注册一个小公司需要几个人)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自己想注册一个小公司没有注册资金(自己想注册一个小公司需要几个人)

同为创业汪,2次创业(说的好听点,应该就是大家口中的「持续创业者」),我能深刻的感受到,知友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对于注册这件事应该是,没有头绪的,迷茫的!因为曾经的我也是这样。

转眼16年也快结束了,作为一个持续创业者,说一说自己经历吧,毕竟不是第一次创业了,对于政策变化、注册流程多少还是有点经验的,且听我娓娓道来。

第一次创业(一群懵懂少年的合伙之路) :

11年毕业后,我选择了一个起点高,机遇也很多的城市:上海。没有资源、没有背景的我怀着憧憬和抱负来到这个城市,寻找自己的人生定位。

大学学的是经济学,四年轻松的大学生活并没有让我成一名金融精英,却意外让我成为了一个实实在在的技术宅男(爱玩电脑)。毕业之后,我进入到一家软件科技公司工作成功成为了一名“程序猿”,算是实现了“让兴趣成为工作”吧。当时的自己一腔热血,非常乐观的,对职业生活抱有很高的期望,然而工作毕竟是工作(你们都懂),当刚入职的新鲜感渐渐消退,工作渐行枯燥,还时常替领导“背锅”,但我还是坚持在这个公司呆了一年多。

后来(这个时候已经是2013年),一个大学关系比较好的朋友找到我,说他最接了几个好的项目,比较忙,想找几个人一起合伙做项目,实际工作就是给别人做网站设计,官网、论坛设计这样的,需要会写代码的,所以就想到了我。刚好大家都在上海,建议我也加入,我想着这也算是个机遇,就欢快的加入啦!

这时候我有2个理性的考虑:

1、公司提供的平台太过有限,除了技术和项目管理这两个领域外,很难接触到其他领域的东西,而这跟我想职业规划路线已经造成不可调和的冲突(年轻人也许骨子里都是有点小野心的)。

2、刚好有个朋友提出一个比较有创意的想法——创业,可以通过这个想法接触更多的东西,充实自己,另一方面也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完成财富积累。上海的物价在几年前就已经不低的,每个月付房租的时候,总觉得:辛辛苦苦工作一个月的工资似乎是给房东挣的。我什么时候可以靠自己的能力买房呢?这也是我离职的一个重要原因。

组织者(那个关系好的兄弟)找项目,我出技术,还有其他5个人,我们利用闲暇时间赚点外快。也许是赶上好的时代了,当时市场上对这方面技术的需求还是很火热的,自吹自擂下,我们几个的能力都是很出众的,做的产品也能得到认可。但也有客户明确了和我们合作的顾虑,考虑到我们只是个小团队,但他们更希望和一个正规的公司合作,在财务往来上也更方便。我们几个商量了一下:一起注册个公司吧,这也算是真的迈开创业第一步啦!一个年轻的团队诞生了,大家都出生在80年代的尾巴上,都很有干劲。

貌似有点跑题跑的有点远,这里得说说当时的注册经历:

摸着石头过河:要注册公司自主创业啦,真是抑制不住的激动。但我们几个人确实对注册公司的流程呀,费用呀,真的一窍不通懂,当时脑子里冒出了一个方向:貌似在某个街边小报亭看到过注册公司的小广告的?抱着试一试就打了几个广告电话询问了一下报价(什么都不懂的情况下,也没什么渠道,也就只有这么个笨办法了),最终比较下来,这些代理机构给的价格都差不多,都说收的都是行业同一价格,我们就在里面挑了一家价格中下的代理,现在也不太记得具体数字了,当时大概注册个公司要4、5千块手续费,另外还有一点官费(验资户、发票机器这些)。

我们自己事先商量好了所谓的“股权分配”(几个人有 *** 工作,也有辞职全心投入的,我是辞职了专心投入到这份工作中了)、“利益分红”,还特地仔细研究了一下公司的形式(什么有限责任,无限责任的),还有“注册资本”,考虑到注册资本和公司承担的责任挂钩,我们都认为该少拿点,大家商量了下,决定凑个10万。但是代理机构说,10万注册资本太少了,他们不方便操作,要知道,那时候小企业银行都不给你开户的!最后,我们商量确定了设置个50万的公司。

要提一提的是,当时注册一家软件科技公司,是需要有一笔钱的,因为需“验资”(到14年,验资这个步奏就取消了,注册公司的资本认缴,不用实际缴到位,当时没赶上好时候呀),步骤非常麻烦,要先开验资户,然后办照,大家很难拿那么多钱出来,我们只能花一点钱,走一些渠道,这里不方便细说,就不说了。

其次,还要租个房子,成本又增加了。当时是注册在徐汇区的,租了一个十几平米的小房子,因为那是核税比现在也麻烦很多,没有网上申报,还必须有租房合同,发票什么的,税务部门还有人会去实地经营的场所查验。

总之,年轻无谓,为了梦想折腾也值了。

然而3个月左右,公司注册下来了,终于能满足大客户的需求,业务上本应该跃进一步的我们,团队合作上却出现了丝丝“裂缝”。当初商量好的,大家一起做事,都不拿工资,只拿项目分红,全职投入的给一些额外补贴。技术上,我全心投入,还有当初组织大家的一起做项目的兄弟,他人际口才比较好,经常能带来比较大的项目,也大多担任一般项目的负责人,但他不写代码,大多时候看上去他都是最悠闲的一个,但他拿的钱一直是最高的,因为他能带来业务。

其他人因为由于平时上班,对于一起 *** 做的项目也很难做到全力以赴,效率实在不高,也许其中某些 *** 人员也没有正视这个创业机会吧。后来遇到不能按时交产品,大家都有互相推卸责任的嫌隙,也有人对我这个全职投入,协调工作的有意见,似乎没有人看见我为公司做开发票,找代理记账公司、整理票据、去银行汇款、这些繁琐而复杂的事项而奔波。

每个人都在考虑自己的难处。但我认为,可能最重要的因素还是因为利益吧。我们注册的这个公司要日常运营(代理记账外包出去了)、开销,找项目的人也需要一些经费请客吃饭谈业务,买电脑设备,还有房租,算算真的也是一笔小的开支,毕竟这是上海呀。除去开销,我们每个人实际到手的钱,还有没有以前偶尔接一些一两个人就可以做的小项目来的可观。

想一想当时的我,对开公司的运营管理没有一个准确的预估也有很大关系;

在注册公司的阶段是浪费了不少时间,中间也失去了竞争几个大的项目的机会;

我么几个人没有人真正精通业务开发的。主要负责接项目的兄弟,靠的也是交际圈,咱们都是市场开发的小白,人情饭吃完了,难免陷入困局,我们最终没能遇见当初构想的美好蓝图;

像这种新成立的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还是不占优势的,大客户可遇不可求;

大家都是股东,都有话语权。能拍板做主的人,还是不要太多的好,这个我深有体会。

... ...

总结起来,这段经历我有太多感触。

维持不到半年,我们有个成员说要回家结婚,以后打算就留在老家发展。负责业务开发的人也不想继续扛压力了,大家都心生退意。为有个稳定的收入,我也不得不早早开始投简历。在朋友的建议下,把公司转让出去了(这已经是将我们的)。

这是一场没有考虑好,草草开始,并黯然退场的创业经历。那个时候,维护一家公司的日常成本是很高的。期间我也成长了不少,不论是创业还是工作,真的不是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就可以的。

血泪教训:没有规划好,不要贸然开始。

二次创业 :

人生还是需要沉淀,没有一定的阅历,真的扛不住巨大的责任。沉淀了近2年,这一次,我觉得自己算是准备好了(时值15年末)。

我毅然离职,再次加入了创业者的队伍。这次我依然像很多第一次创业的人一样,对这种冒险行为保持着兴奋。但却不再像第一场经历那样没有头绪。2年的时间,磨练了自己的工作能力,熟悉了整个行业的商业模式,摸清了企业发展的盈利点,同时也认识了更多的商业伙伴,这些都是积累!

时代是还是最好的时代!建站需求,APP开发需求、HTML5

还是回归主题,先说说注册的事:

这是个好时代, 没错!在朋友介绍的互联网创业平台注册了家公司,拿到上海 * * 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执照(防止宣传自己公司嫌疑,打码),只用了2周不到时间,如此速度的开始,似乎预示着前路或将较为顺利。

这个时候政策要好很多了,没有了神烦的验资环节,3个股东,注册资本写了300万,也不用真的拿300万给工商看的。不用实地注册,注册用的地址是集中办公地址,免费的,房租省了不少。一路顺利进行,到核完税就花费几百块(要提一句公司的基本账户一开,银行每年都是要扣管理费的),创业的成本低到难以想想。现在互联网的创业平台也很多,而且后续服务很全面,基本覆盖创业公司的需求,后期网站ICP备案,商标注册、代理记账的需求都能满足,我不用再向第一次创业那样,全部自己跑腿了。这也是我严重互联网的魅力所在。

公司构架也是经过平台建议精心设计的,合理的股权分配,股权分红是股权分红,工资收入是工资收入,这次我们不再是 *** 赚外快小小打小闹,是真的正正规格要大干一场。这些年也认识不少人,当中有些资金充裕的人愿意投资我们,并提共渠道帮助,算是创业初期就得到了天使投资吧,钱的事,通过股权出让也解决了一部分!

注册地址是金山,因为我们的官网早就搭建好了,注册时也做了网站备案,做线上业务算是互联网创业了,还拿到了“互联网创业创新补助”,而且退税的比例还挺高(当年傻了吧唧的注册在市区,成本高不算,还没有税收优惠,这里提醒创业知友创业前关系下这个创业扶持政策问题)。

15年的时候上海是三证合一,期间办税办业务流程上都便捷很多(现在已经五证合一了,政策还是在变动的)。

注册很顺利,但创业路依然没有那么顺利:

互联网改变人们消费习惯,却也增加了与用户建立有效沟通和信任的壁垒。

获取客户:上次创业,我们面临着吸引客户的难题,这一次,我依然陷入市场开发难的漩涡!网络获客依然是一个难点。但我们还是有方法的:首先,做搜索引擎,seo/sem已经是一片红海的(现在做的人太多),我们还是不能放弃并寻求新的突破;建设群做论坛,做自媒体微信微博、还有网络销售和电销、线下拜访......尝试一切可行之路。

抓住任何一个业务发展的机会,与别人建立商务合作。由于我们服务的大多也是企业客户,甚至也有很多创业用户,解决我们自己的客户的其他需求(ICP备案,域名服务。商标专利,等)也很重要,我们与为自己做注册服务的平台建立深度合作,我们也可以从他们那得到新的创业客户。

入驻流量大的服务平台。例如创业平台,企业服务管理平台作为供应商利用别人的流量找客户。

努力过后,效果是有的。但我们的团队人员很多,想养活技术开发团队,运营团队,服务团队这么多人,我们还很饿,现在的收益,我们吃不饱!

人才流失:互联网公司的压力很大的,加班几乎是互联网公司的标志。高强度工作压力下,想留住好的人才,真难!前一段时间,好几个员工陆续辞职,也许他们商量好的吧,这对我打击还是蛮大的,我陷入的情绪的低谷。我想,真的不是每个人呢都有一份创业的心,也罢。

这些年也养成了与咖啡为伴的习惯

自我怀疑:有时候在宿舍自己对着电脑做一整天,偶尔都会开些小差,转移注意力到其他地方做些杂七杂八的事情; 有时候,自己无聊或碰到问题的时候,会有点怀疑自己的想法和离职创业的决定是否有意义?

回头想想当初来到上海那个简单的理想:买房。不禁想到了一则段子,问这个世上最败家的事是啥:第一创业,第二买房创业。创业真的是财富的克星吗?

创业还在继续,故事还在继续,我们还在路上......

最后给大家的建议就是:

• 现在这个时代,比几年前的环境好,政策好,适合创业,真的想创业还是可以快速行动的,商机不等人。

• 但如果你是个玻璃心,那还是不要创业了,这个过程中真的要承担很多前所为知的压力,心里素质要过硬。

• 注册公司要找代理公司(资证齐全,靠谱的),不要随便找个人代理,税务要处理好,最好找那种能给给自己财务处理意见的团队操作。因为现在公司税务出现问题,会让经营后面很麻烦。

• 创业初期节约一定要开支。注册地址建议找免费的集中地址,因为经营地址和注册地址可以不是同一个地方,在市区经营完全可以郊区注册,还可以拿到返税政策,各种扶持政策(找对人都能够拿得到)。

• 创业者可以不必对公司的所有事事事躬亲,但还是要做到掌握大局,不懂的可以借助生意伙伴的力量,比如遇到财务问题,我都会和记账公司沟通。公司变更事项什么的还是需要专业的人指点的,专业靠谱才是最重要的。

2016年就快过去了,作为一个持续创业的人,我还在坚持着自己当初的那份热情。创业界同样有着残酷的“二八定律”,前途未可知!不知道我最终是有幸成为那个“二”呢,还是不幸成为那个“八”?人生处处都是未知,更也不知道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人和我一样,在魔都这个风云莫测的城市创业,承受着更多的现实压力,但愿创客们都不曾后悔!

-------------我是华丽的分割线--------------------

有好几个知友私信问注册费用以及地址的问题,这个我有话说:

不要以为注册公司,拿到营业执照就算完事了。普通内资公司跑完整个注册流程,拿到营业执照后要去银行开个对公账户(基本户),拿到开户行许可证和税务三方协议之后去核税,核税之后公司才算完整的注册下来。这个周期一般都不断短(快的话至少一个多月吧),要有心里预期,不要耽误了业务往来,找个代理注册测,不用操心,整个流程加起来八百来块,想想现在不仅流程上方便,创业的前期成本也越来越低的。

地址费用,真的不用担心,现在大家在上海注册公司的基本都是注册在可以提供免费地址的区的(我注册在金山的就是免费的地址),可能有些需要注册在自贸区的人,需要拿到一些进出口政策扶持的人,会每年花个几千元买注册地址,这种地址也是挂靠的。当然,以上是指不需要实地注册的公司,据说有些公司是必须要有实际经营地址,还有人会来审核,比如做批发行业的、食品生产的,还涉及到很多行政审批。

创业初期想要节省开支是好事,但我个人认为,创业者要着重考虑下公司发展期的税务问题(退税),因为开一个公司很简单很便宜,但要把一个公司运营起来,后期的成本控制,税收平衡,更是项脑力活、技术活,这个才是节省开支首要考虑的问题。

更多自己想注册一个小公司没有注册资金(自己想注册一个小公司需要几个人)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