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引言
在中国历史上,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的创建无疑是政治史的重大里程碑事件,这为中国封建王朝的政治工作奠定了新秩序。
在六部中,兵部始终是重要的存在。尤其在军功赫赫的唐代,兵部更是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出征
不过在安史之乱后,兵部的权力日益下降,这也导致中央 *** 渐渐失去了对边镇的管控。那么兵部为何对这一局面束手无策,当时兵部的运行机制又是怎样的呢?
一、唐代兵部的起源与架构
兵部在三省六部制中,主要负责军事相关的事务。虽然在隋唐之前并没有兵部这一称谓,但是从秦汉时期开始,就已经有专门负责军事事务的职位了,比如秦朝的太尉,以及汉代的大司马。不过在这些官员之下并没有成型的下属官僚体系,因此行政效率较低。
汉代名将卫青曾被封为大司马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中央政治体系的改革,尚书在朝中地位不断上升,并侵占了宰相的部分职权,这让分曹处理政务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尚书也成为了真正的实权职位。
在曹魏时期,就出现了“五兵尚书”的说法,所谓五兵,指的是中兵、外兵、骑兵、别兵和都兵,此时五兵尚书已经是军事负责人了,不过在其之下依然没有配套的官僚体系。
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示意图
到了南北朝时期,五兵尚书以及在其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七兵尚书,都是各国的军事统帅。这种政治体系后来被隋朝所采纳,五兵尚书的名称,也正式被兵部尚书所取代。
之后唐朝迅速替代了隋朝的统治地位,其中央行政体系基本完全继承了隋朝的模式。作为六部之一的兵部,也成为了朝中重要部门,为了更好地行使其军事职能,隋唐两朝对兵部的官僚结构进行了优化。
唐代首任兵部尚书屈突通
在唐代兵部长官为兵部尚书,其下贰官为兵部侍郎,共有两人,兵部的职能部门为四司,分别为兵部司、职方司、驾部司、库部司,每司都设有郎中、员外郎以及胥吏若干,根据职能的不同,每司的郎中和员外郎人数也不尽相同。
二、唐代兵部职能
兵部,顾名思义是管理王朝军事工作的主要职能部门。但是人们对于唐代兵部的具体职能一般知之甚少。我们不妨从兵部四司入手,分析兵部的主要工作内容。
在兵部四司中,兵部司是最为重要的部门,其主要负责的工作有两个,其一,是评定天下武官的勋爵、品阶、番第和叙阶;
其二,则是负责折冲府卫士的军籍管理及上番宿卫,由于这两项工作内容较为繁杂。因此,兵部司也是唯一一个拥有两名郎中和两位员外郎的部门,除此之外兵部司的胥吏人数也是最多的。
唐朝军队
其他三司的职能多为辅助性工作,职方司负责舆图、镇戍和烽燧的记录管理;驾部司则负责皇帝出行的车马安排,以及军马的统计分配;库部司掌管军器的打造,管理以及仪仗相关事宜。
除了各司的常规职能之外,作为军事长官的兵部尚书还有参加“八座”会议的权力,能够针对唐朝的军国大事发表意见。
唐代兵部尚书和兵部侍郎多为久经沙场的将领,在国家遭遇战争的时候,他们也可以披挂上阵,唐代名将李靖就是最好的例子。
唐朝名将李靖
由此我们不难发现,兵部四司中,兵部司以外的其他三个部门都是为兵部司服务的。兵部司才是那个握有调配武将,和军队权力的实权部门。
唐代沿袭了北周的府兵制度,唐朝 *** 在各地兴建名为折冲府的军府,周边军籍人士皆归折冲府管理,而所有的折冲府又都分属中央的十六卫,这些卫兵会轮番到京城执行防务,其余的部队则会被分配到不同的边镇承担戍守任务。
在发生战争的时候,这些军队会被重新调配。因此掌握各折冲府的兵力多寡,就成为了唐代发挥军队力量的关键,因此在唐朝初期便形成了成熟的军籍管理制度。
兵部司两位郎中,一人掌管所有士兵的军籍资料,并将其分成两份,一份留在兵部,一份发往各地,这样可以通过对比防止有人冒充军籍,导致兵力不实。
如今山海关的兵部分司
另一名郎中则掌管着正在执行军务士兵的名单,这样他就可以根据战争局势变化,及时做出反应。这种明确的分工,让唐代初期军务管理流程变得十分顺畅。唐朝 *** 也能够及时调用有战斗能力的军队,这为唐初唐军的连战连捷提供了巨大帮助。
与此同时,兵部司对于武将的铨选职能,让兵部长官对于武官的能力有着清楚的认知。在进行人员安排的时候,他们就可以根据战争需要派遣合适的将领。
这帮助唐军在战场上发挥出了惊人的战斗力。可以说兵部的各司其职,为唐朝盛世的建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盛唐气象
三、唐朝中后期兵部职能的衰退
前面我们提到了唐代的军事基础是府兵制度,而府兵制的基础是唐代的均田制。在唐朝初期,人口数量较少,可开发土地较多,因此百姓们都可以拥有自己的耕地,这让大多数人口都处于唐 *** 的管辖之下,唐军也有着源源不断的兵源。
但随着唐朝的发展,在经济腾飞的同时各地也出现了十分严重的土地兼并现象,这令唐朝的自耕农阶级迅速萎缩。
许多百姓都变成了地主贵族们的佃户,这让均田制的实行基础产生了动摇, *** 财政快速萎缩的同时兵源也变得捉襟见肘。
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唐代 *** 不得不增加赋税,但这又进一步加剧了土地兼并,导致大量流民的出现,唐王朝盛世之下出现了巨大的危机。
在安禄山起兵之后,唐朝的积弊一同爆发,最终导致了持续几十年的动乱。
在安史之乱平定后,唐朝 *** 虽然恢复了名义上的地位,但其对于地方的管控力度却早已不复当年。对于握有重兵的节度使,唐朝 *** 并不能直接进行管理,甚至不能干预他们的部分政策。
安禄山
在军事层面上,兵部受到的阻力尤其大,节度使们深知自己手中的士兵就是和唐王朝分庭抗礼的底气。
其中兵力强盛的河朔地区节度使们,更是在自己的辖地内大规模征兵,他们的军队资料自然也不会交到兵部的手里。因此,兵部的实际控制范围,从唐朝中期开始,就只剩下禁军,以及中原和东南地区的部分藩镇了。
如果兵部此时还能够掌控剩余地区兵力的话,唐王朝依然有机会组建起一支强有力的军队,击败骄横的藩镇也并非没有可能。然而从唐肃宗时期开始,宦官开始干预朝政,自至德至代宗初年,李辅国、程元振皆以权宦相继担任元帅行军司马,专掌禁兵。
鱼朝恩画像
后来鱼朝恩更是天下观军容宣慰处置使,将神策军的控制权牢牢攥在手里。这些宦官一直被外廷的士大夫们所轻视,因此他们对官员们也有深深的敌意,自然不愿受到兵部的干预,这让兵部基本变成了一个名存实亡的部门。
更关键的是,在宦官掌握禁军兵权之后,他们开始由着自己的喜好挑选将领,最终的人事安排,竟然越过兵部直接交到中书省审批。
这些宦官对于军事几乎一窍不通,他们所选的“能人”也多是溜须拍马之辈,他们自然不是藩镇首领的对手,唐王朝最终被黄巢起义军和藩镇所推翻,也就不难理解了。
推翻唐王朝的黄巢起义
结语
唐代作为中国第二个大一统时代的核心王朝,其政治制度是建立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几百年的摸索成果上的,三省六部制也确实为唐王朝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令其达到了后世难以企及的巅峰,其中兵部在军事工作上也居功至伟。
兵部能够实现其职能,和其精细的分工是分不开的。其中兵部司以一百多人的体量,掌管天下百余万军队的资料和行军情况,这在没有信息技术的古代几乎是天方夜谭,但初唐的官员们很好的完成了这一工作,这也体现出了三省六部制的优越性。
军队行军
但兵部的设计,是建立在唐朝府兵制基础之上的。随着府兵制的崩溃,和唐朝中央 *** 权威的下降,兵部的职能也失去了行使的基础。
到了唐朝中后期,这个曾经掌管天下兵马的部门竟然变成了摆设,甚至被宦官彻底无视,这也体现出了古代行政体系对于权威的过度依赖。
而在古代的文化背景下,士大夫阶级又很难做出相应的革新,也无法反抗代表皇权的宦官,这最终导致了唐王朝的衰亡。
虽然这不是兵部的罪过,但也折射出古代封建王朝士大夫阶级的无力与悲哀。
参考文献
《旧唐书》
《唐会要》
《全唐文》
《新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