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专家:乌克兰发动机巨头没有未来了(乌克兰的发动机生产是否与中国合作),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专家:乌克兰发动机巨头没有未来了(乌克兰的发动机生产是否与中国合作)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专家:乌克兰发动机巨头没有未来了(乌克兰的发动机生产是否与中国合作)

导语:战争让乌克兰一片漆黑,意外带动中国小功率便携式发电机的出口。

有个广东的外贸团队靠着发电机迅速打入了乌克兰市场,在去年10-12月期间,短短两三个月做到了月入6000万。网友评论称:“这比前两年卖口罩的还猛。”更令人吃惊的是,这是一个只有五个人的团队。

由此可见,战场环境并非我们想象的那样密不透风,战场一样有商业,只是规则和需求跟平时大不一样。

手摇发电机销量大涨1187%

自从去年9月份乌克兰在前线战场发动了全面反攻之后,兵员数量有限的俄罗斯就进入到了收缩防御阶段,本着既然我用不成了那你也别用的心态,俄罗斯密集轰炸了乌克兰的大量基础设施,其中主要包括发电厂和桥梁堤坝。

结果是,乌克兰现在真的很缺电。乌克兰95%的国土陷入黑暗,别说通讯后勤了,就是手机充电都成了天大的问题。

FindNiche的数据显示,在去年9、10月之后,太阳能光伏板,便携式照明灯以及手摇式发电机取代了民用无人机,个人步话机和大容量充电宝,成为了乌克兰人民的新需求。

在电网和其他基础设施遭到袭击之后,许多乌克兰人每天只能用上3个小时的电,而乌克兰首都基辅的冬季气温白天可低至24华氏度,夜间可低至12华氏度。传统电器离开基础设施就成了无用的摆设,不依赖现代工业的便携式装备则成了战场中的紧俏货,因此大面积停电开始以后,发电机和充电宝的价格就翻倍了。

根据电商统计网站FindNiche的官方数据,东欧地区自9月份以来简易手摇发电机的销量同比大涨了1187%,购买主力从过去给孩子当实验玩具的家长变成了如今的上班族,庞大的电力缺口甚至让街头充电都成了基辅一景。

有人在十月初买了一台发电机,那个时候一台7700瓦的大概是15000人民币,后面价格翻了一番。之前大家不怎么用的蜡烛,这段时间价格也涨了大概20%。一些乌克兰人已经在用罐头瓶和纸板、蜡烛块来做照明工具——“这个还挺实用的,能燃烧三到四个小时,也不容易走火”。

战火中的援助和商业

那么乌克兰现在还缺不缺发电机呢?答案是非常缺。今年2月初,外媒报道,在俄乌之战一周年将近之际,欧洲的工厂和雇佣援助联盟联合呼吁租赁行业为其最新倡议Power to Ukraine捐款,目的就是向乌克兰运送1000台发电机。但显然,援助和商业提供的帮助是不一样的。

之前西方援助乌克兰的500台发电机在进入乌克兰的第一时间就被俄军无人机发现,第二天全部遭到远程轰炸,变成了一堆废铁。相比之下,市场反应出的需求更加真实——乌克兰民众更需要小功率便携式发电机。

在一份《来自前线:一份乌克兰救济报告》中提到:“拥有一台发电机是一个巨大的祝福”。在乌克兰敖德萨州,民众每天大约有6个小时的电,而他们用来取暖的热泵只用电工作,而商用发电机非常昂贵,相比之下,小功率便携式发电机是更好的选择,可以为许多牧区家庭提供夜间供暖、照明和通讯。

新的需求必然催生新的产业,战争摧毁了乌克兰原有的商业体系,新的商机破土,正在野蛮生长。

大规模的断水断电,除了拉动发电机的需求之外,免洗式日化用品的销量也出现了大幅增长,去年10月的销量环比增长了169%,因为这些东西除了保持清洁之外还用用于简单的消毒。由于对战双方都在无差别攻击民用设施,导致这些商品在俄罗斯的销量同样很高。

商业并不像援助那样提供无私的帮助,但这样不掺杂感情的公平交易,或许是更能贴近人们真实需求的另一种帮助。

远程工作和物价上涨

战争开始之后,因为城市技术设施,特别是电力设施的切断,导致很多公司不得不在城市里搬迁,从电力不足的地方搬到可以生活的地方,因为战争,整个娱乐业都没有了,一些公司被迫关闭,很多人失业,但远程办公提供了另外一种可能。

因为战火不得不离开家的乌克兰人中,有18%的人正在远程工作,相较于那些失业的人,远程工作者的收入不会受到影响,但对电力的依赖却越发严重。乌克兰的一些当地人说,他们一个月的工资在2000人民币左右——其实一个月也就200美金到300美金之间,IT行业工资高点,有上千美金。一些农村地区,可能100美元都不到。

离开乌克兰看上去是个好办法,但“你撤离了乌克兰,你带不走什么东西。”因为在乌克兰,可以接收美元,但不能转出美元。

根据外媒的说法,战争初期,物价有飞涨的迹象,后来 *** 进行了干预,现在民生物资的价格虽然有所上升,但粮油米面的供应还比较充足。唯一价格下跌的是敖德萨等战区城市的房租,但在乌克兰西部城市,像是利沃夫等城市,房租价格上涨了50%。

战火中,有一些中国人选择留在了乌克兰,在安置点做志愿工作的柯义就是其中一个——16800块的机票太贵,他不愿意浪费这个钱。在乌克兰,他尽力去鼓励、帮助陷入困境的人,比如帮助从奥德赛村子过来的一家人联系了德国的另外一个机构,给他们做登记,拿到了德国给的补助,交了这一家人去德国的车费。

来自大数跨境

更多专家:乌克兰发动机巨头没有未来了(乌克兰的发动机生产是否与中国合作)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