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青溪的译文(青溪古村),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青溪的译文(青溪古村)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青溪的译文(青溪古村)

来源:中国新闻网

《青溪旧屋尺牍》《通义堂尺牍》新书首发暨尺牍整理学术研讨会。 上海图书馆 供图

中新网上海4月20日电 (王笈)由上海图书馆与台湾古籍保护学会主办的“《青溪旧屋尺牍》《通义堂尺牍》新书首发暨尺牍整理学术研讨会”20日在上海图书馆举行。两岸古籍界在“世界读书日”前夕推出重要文献整理成果。

尺牍是一种珍贵的原始文献,历来深受学者重视。此次出版的《稀见清代尺牍》第一辑《青溪旧屋尺牍》《通义堂尺牍》精装46册,以原件彩色图片与释文对照的形式面世,这是上海图书馆与台湾古籍保护学会自2010年起合作开展的古籍整理项目。

上海图书馆素有收藏名人尺牍的传统,经过半个多世纪的不断征集和各方捐赠,目前馆藏明清至民国时期的尺牍文献达12万多通,是中国国内公共图书馆收藏名人尺牍数量最多的单位。对于这份宝贵的历史文献遗产,上海图书馆既重视方便专家研究利用,也有序积极进行相关的整理和出版,让尺牍文献“孤本不孤,化身千百”,为学术界和书法艺术爱好者提供可资利用与鉴赏的文本。

《青溪旧屋尺牍》《通义堂尺牍》是上海图书馆众多尺牍中文献数量大、涉及人物多、学术含量高、文字辩识难的原件合集之一。这个以清代学者刘文淇(1789-1854)、刘毓崧(1818-1867)父子为中心的珍稀资料宝库,涉及人物460余人,信函3041封,字里行间记录了大量当时的社会生活、文人交往、学界动态、书籍刊刻等信息,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近10年来,两岸学者反复释读,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多次在沪台两地召开审稿会议,共有30余位学者参与了释读与审校,高质量地推出了这套重要的文献集成。其出版将有助于促进清代学术史,特别是扬州学派的研究。

上海图书馆馆长陈超表示,中华古籍保护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任重而道远。“上海图书馆将继续努力践行国家对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加强传承中华文化的使命意识,深入开展古籍再生性保护,不断整理出版馆藏尺牍文献,为社会服务。”(完)

【编辑:姜雨薇】

本文来自【中国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更多青溪的译文(青溪古村)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