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浮山北王乡北王村(浮山县北王乡北张村),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浮山北王乡北王村(浮山县北王乡北张村)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浮山北王乡北王村(浮山县北王乡北张村)

毫不夸张地说,刘向阳在浮山县城里称得上大名鼎鼎,这主要源于他的第一重身份――年营业额逾千万的浮山某家电城老板。而他自己真正在乎的是第二重身份,浮山县北王乡南安村党支部书记。作为一名“致富不忘报乡梓”的成功企业家,我们的讲述便从他的创业故事开始。

锲而不舍创业梦

出生于农村的刘向阳家中兄弟3人,初中毕业后,年仅16岁的他为减轻家庭负担毅然辍学,开始了充满艰辛的创业生涯。刚步入社会的刘向阳既不懂市场,又缺乏经验。近十年的时间里,风里来雨里去,刘向阳工作换了十几种,可一次次的尝试却只换回接踵而至的失败。即便如此,他依然没有放弃。转折出现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20多岁的刘向阳在外出学习了修表技能后返回县城,用微薄的积蓄租赁了沿街一家小小的店面,开始了他的“修表匠”生涯……功夫不负有心人,刘向阳凭借着有口皆碑的精湛技艺为自己掘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时光匆匆,转眼已是2001年。借着家电下乡的东风,刘向阳决定转型――加盟国内某知名家电品牌,进行再次创业。由于用心经营,以诚为本,公司利润逐年递增,规模不断壮大,刘向阳的家电城逐渐成长为浮山县数一数二的知名企业。面对蒸蒸日上的事业,人到中年的刘向阳本该向其他“成功人士”一样,舒心惬意地享受生活,但此时的他,却做出了一个让身边人都想不通的决定:回乡竞选村支书。

心系父老办实事

2011年,43岁的刘向阳以全票当选南安村党支部书记。“我回乡就是要为村民办实事。”豪言壮语掷地有声,刘向阳用行动开始践行自己当初的承诺。

地阔人稀的南安村位于山区,在过去的几十年人畜饮水特别困难:每逢下雨天,村民们都把桶放在自家屋檐下,用积蓄的雨水喂猪洗衣服;山间田埂,排队挑水,成了村子里日复一日的独特“风景”。刘向阳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甫一上任,便下定决心为村民们解决这个难题。他通过各种渠道,筹措经费,建起了水窖,接通了水管,终于使村民们像城里人一样吃上自来水。“我们盼了多年的吃水问题终于解决了,向阳这娃一上任就为村里干了一件实实在在的好事。”南安村的村民说道。

2013年冬天,年久失修的南安村进村通道在一夜之间垮塌,得知情况的刘向阳万分着急,“万一有车在不知情的情况掉入大坑,后果不堪设想”,他连夜组织村民在旁边的田地里开辟出临时通道,并自制警示牌。第二天天一亮他便赶赴县城与有关单位进行沟通协调,在此过程中,他自备装载机,拉土车等设备,并垫付资金4万余元对道路进行修葺。终于,在上级部门的积极支持下,刘向阳带领着父老乡亲们修好了路。望着畅通无阻的道路,加宽加固的土桥,村民们不约而同的竖起了大拇指。

致富路上带头人

“如何带领村民发家致富?”回到农村的刘向阳始终在思考。通过省内省外一系列实地考察,他发现南安村的土壤气候很适合蘑菇生长,进行蘑菇种植是一条不错的途径。

说干就干,2012年,刘向阳筹资230万元,建起了双孢菇食用菌大棚十多座,并建设了场房、办公室、腌制加工间等。同时,购置了设备,买回了菌种,雇了工人,聘请了技术员,兑料、翻料,开始了投产。豪情万丈的刘向阳,欣喜的等待着幼菇的生长,谁知,到了出菇期,现实却给了他当头一棒,两个菇棚一片空白,见不到一个蘑菇。仅这一项就损失10多万元,惨淡经营了一年之后,刘向阳几乎没有赚到什么钱,面对村民们怀疑的眼光,刘向阳心中五味杂陈。

“开弓没有回头箭”,挫折并没有阻挡刘向阳的脚步,倔强的他认真查找失败的问题,亲自学习种养技术,并邀请省农科院专家进行现场指导。连续几个月,他吃在菇棚,住在菇棚。终于,付出换来了回报,又到了出菇期,看着一棚棚的鲜菇茁壮成长,刘向阳长舒一口气,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连续的大获全胜,让村里的乡亲们看到种植蘑菇的巨大好处,纷纷要求跟着刘向阳学习种植蘑菇。刘向阳趁势注册成立了向阳食用菌专业合作社。为了让种植户们不为销路发愁,刘向阳上天津、下深圳,与多个农村加工企业签订订单;对于愿意种植的农户,刘向阳指派技术人员无偿讲解指导,并邀请他们提前半年到菇棚学习技术;对于那些资金短缺的农户,刘向阳采取租赁的模式,提供菇棚、技术指导、原料配备,从根本上实现了互利共赢、风险共担。

现如今,在刘向阳的带动下,南安村的食用菌种植已渐成规模,村民收入也在逐年递增。刘向阳自身也完成了华丽蜕变,由一个在商言商的企业家成长为一名“为民的好书记、致富的带头人”。

采访结束时,刘向阳告诉记者:“南安村的发展依然任重道远,我将把全部心思放到生我养我的这片土地上,继续把蘑菇种植产业做大做强……”在未来的日子里,刘向阳和他的父老乡亲们披荆斩棘,在勤劳致富的康庄大道上昂首挺胸,一往无前。(邱睿)

更多浮山北王乡北王村(浮山县北王乡北张村)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