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民权县建置虽晚,但地域历史悠久。
先秦
西周时,封子姓于县境东北部,以戴水为名,置戴国,都于今林七乡大孙庄一带。南部属宋国。西部属杞国。
公元前713年,宋人、蔡人、卫人伐戴,郑取之。后属宋。
周赧王二十九年(公元前286年)齐灭宋,更戴为谷。
战国属楚国蒙县。
秦汉
秦增置外黄县(治今人和乡内黄集),属陈留郡,南部属砀郡襄邑县。
西汉改谷县为甾县,王莽改甾县为嘉谷县,东汉复名甾县。
汉章帝改甾县为考城县,属陈留郡。
三国
三国属魏,西北部为陈留郡外黄县,东北部为陈留郡考城县,南部属梁郡襄邑县。又改属陈留国外黄县、襄邑县,济阴郡考城县。
南北朝
南北朝时期分属北魏兖州济阴郡考城县、司州外黄县、谯郡襄邑县。孝昌中置北梁郡,改考城县为考阳县,为郡治。
北齐天保七年(公元556年),改考阳县为成安县,废北梁郡,县属济阴郡。南部属阳夏郡襄邑县,后省襄邑县入雍丘县。
隋唐
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改成安县复为考城县。
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外黄县废,入杞州、考城县。同年置东梁州,理考城县;五年州废,考城县入曹州。南部属宋州襄邑县,西部属杞州雍丘县。
五代
五代时期,后梁开平三年(公元909年),改考城县置戴邑县,属开封府;后唐同光二年(公元924年),废戴邑县复置考城县。
宋朝
宋朝考城县属曹州,南部、西部分属开封襄邑县、雍丘县。北宋崇宁四年(1105年),襄邑县升拱州,考城、襄邑属之。
金天德三年(1151年),改拱州为睢州,考城属之。
元朝
元朝考城属睢州,南部属睢州襄邑县,西部属汴梁路杞县。至元年间,考城遭河患,县监李茂移县治于贺丘(今王桥乡葛岗集南)。明朝设河南布政使司,考城县属开封府,南部属睢州。
明朝
明洪武十年(1377年),降睢州为睢县,十三年(1380年)复升县为州。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知县杨显宗移考城县治于江墓店(今李堂乡岳庄村附近)。正统二年(1437年),考城复遭河患,知县郑道徙县治于今北关镇南。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升归德州为归德府,考城县属归德府。
清朝
清朝前期,考城归属不变,西部属开封府杞县。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考城县治移至今兰考县堌阳,自此至民国十七年(1928年),民权境内无县治,属卫辉府,原考城县南半部划归睢州。
1912年改睢州为睢县,今县境东、中、南部属睢县,东北部属考城县,西部属杞县,北部属兰封县。
民国
中华民国十七年(1928 年), *** 豫东前敌总指挥刘镇华根据睢(县)、宁(陵)、考(城)、兰(封)、杞(县)五县交界处地广人稀之态势,建议在五县交界处建立新治。
经河南省 *** 主席冯玉祥批准,划睢县北三区《七区(野岗)、八区(王桥)、九区(孙六)》,杞县东北部五社(新兴、双塔、巴河、人和、西肥),以孙中山先生“三民主义”之“民权”为名,建立民权县,县治始设李坝集(今城关镇老城),下设六个区(一区(城关)、二区(王桥)、三区(林七)、四区(孙六)、五区(人和)、 六区(新兴)。
解放后
1948 年10月民权解放,县治迁今址。
1948年8 月,将原属睢县的龙塘(六)区(今伯党乡大部,花园乡、龙塘镇全部,尹店乡东部、野岗乡南部、城关镇西南部)划归民权县。
1956年5 月,又将原属考城县、兰封县(1954 年考城县、兰封县合并为兰考县)的北关、顺河、程庄、褚庙、阎集、任庄等10个乡(今程庄乡、李堂乡北半部,北关镇大部,顺河、褚庙两乡全部,老颜集乡北半部)划归民权县。
至此,民权县版图始定。
白云寺镇
原名尹店,因境内有千年古刹白云禅寺,2010年10月,撤销尹店乡,建白云寺镇。
尹店又名尹岭集,村来历说法有二:
据《睢州志•古迹志》载:尹店州西北三十里,相传‘伊尹’游寓处。“伊尹”为商初大臣,“尹”为官名,故称“尹店”。
商初,毛路集为大集市,其南侧路东有一姓尹的开客店,称“尹家店”,后毛路集的集市迁于尹家店一带,故称“尹店”。
北关镇
现北关集为旧考城北关。
因屡遭河患,县治几经迁徙,于明正统二年(1437年)由知县郑道从江墓店(今李堂乡岳庄村西)迁此(今北关集南)。置四门,建四楼,挂四匾,设四关。
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河决马家口,黄水漫城,唯北关尚存,后人们搬迁于此,设店成集,得名北关集。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考城知县雷逊筑新城于堌阳。
清咸丰年间筑寨,明朝时起 *** 。
伯党乡
隋朝末年,瓦岗军首领王伯党在此追随李密。
清咸丰年间筑寨起集。
程庄镇
曾名常庄,明末,常氏迁此,称常庄。后程氏自兰封迁入。
清咸丰年间,程氏为首围村筑寨,易名程庄寨,后简称“程庄”。
褚庙乡
唐高宗时,褚遂良受封河南郡公,曾到此处。
世人人为纪念他,在此建褚遂良庙一座,后在庙侧设一客店,接待来往客商,得名“褚庙店”。
清咸丰年间,褚庙店、周家岗、陈家岗、赵门口四村联合筑寨,统称“褚庙店”,后简称“褚庙”。
胡集乡
明初,胡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发迹起集,称胡家集,简称胡集。
花园乡
明洪武年间,刘氏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名“刘庄”;
清康熙中期,户部左侍郎王绅(原籍今睢县王行)在村西建花园,内种奇花异草,人称“王家花园”;后花园归刘家所有,改称“刘家花园”;
清咸丰年间筑寨,称“花园寨”;清末起 *** ,又称“花园集”,后简称“花园”。
老颜集乡
明朝中后期,闫氏自洛阳迁此,名“闫家庄”。后人口增多,渐成集市,易名“闫家集”。
因与睢阳区闫集镇重名,经河南省人民 *** 批准,1982年改名“老颜集”。
林七乡
大约建村于元朝后期,清乾隆后期,此处为黄河渡口,林氏在此以摆渡为生,因林氏排行第七,故名“林七口”。
清咸丰年间,与代家岗、史家台合筑一寨,称“林七”。
龙塘镇
又名龙塘岗、龙躺墒、龙台岗。
关于龙塘岗之说,相传王莽时期,暴发农民起义,刘秀起兵南阳,到河北招募经此,被王莽军围困于岗陵坡塘之中,刘秀赖坡塘水草而脱险,故名龙塘岗。
关于龙躺墒之说,据传王莽追赶刘秀到此,刘秀为藏身, 躺在一老农犁地的墒沟里,以土盖身,躲过王莽追杀,得名龙躺墒。
至于龙台岗之说,是由龙塘岗演变而来。据《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载:“龙台岗亦作龙塘岗,在 河南省睢县北老黄河之南,为县(睢县) 北巨镇”.
清咸丰年间筑寨,相传由东大庄、朱拐、王家岗等十三个村庄围建而成,建五门五炮楼,内建大小寺、庙、楼、阁二十余座。
明万历年间,建有关帝阁(遗址在今十字街路北)一座,雄伟壮观。建国后, *** 拨款维修,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72年修建街道时被拆除。
人和镇
明嘉靖年间,任、陈、阎先后由杞县、仪封迁此,呈三足鼎立状,分建任庄、陈庄和阎庄。后三村闹事不睦,纠纷迭起。
清咸丰三年(1853年),杞县知县杜峰岭出面调解,三村言和,筑寨合一,并兴 *** ,取人和永睦之意,得名“人和”。
双塔镇
双塔原名“青风洞”,据传,唐朝中期,邱姓居此,北有一洞,冬日暖气融融,夏天凉风习习,人称青风洞,村以此得名。
后宋氏由湖北安陆县迁此。北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村人宋庠、宋祁两兄弟中同榜甲科进士。遂修六棱十三级砖塔一对,名曰“双塔”,村以塔更名。清咸丰十一年 (1861年)筑寨。清乾隆末年起集,有古会。
北宋时所建双塔原在村北,1969年双塔人民公社修建水闸,将双塔拆除,现仅存遗址。
村人宋庠、宋祁二兄弟,于宋仁宗天圣二年(1042年)同中甲科进士,礼部奏祁第一,庠第三,章献太后不欲以弟先兄,乃擢宋庠第一,而置宋祁第十,故有兄弟“双状元”之称。
宋庠官拜宰相,封莒国公,改封郑国公。宋祁官至工部尚书、左丞相。宋祁能文善论,诗词工丽,为宋代名家。宋庠、宋祁二人均为文学家、史学家。
孙六镇
村名由来说法有二:
其一,据《孙氏族谱》载:“明洪武二年( 1369年),孙姓自山西洪洞县迁河南考城(今民权孙六镇)。”此处时为归德府至卫辉府之交通要道路口,名“孙路口”,后误传为“孙六”。
其二,相传清乾隆年间,此处为黄河渡口,有首领孙姓,结义行六在此摆渡,后定居于此,名“孙六口”,因“六”亦读“lu”,故名“孙六”。
王桥镇
王桥古称“贺丘”,又名“贺家林”。元至元年间曾迁考城县治于此。
明嘉靖年间,王姓自山东迁此,拦沙河筑桥,名“王家桥”。
后来白、张二姓迁来建“白家岗”、“张家庄”。清咸丰年间,三姓同筑一寨,称“王桥寨”,后简称“王桥”。
王庄寨镇
据《王氏族谱》载:元至元二年(1336年),自山西太原迁居考城,名王庄。
清咸丰年间筑寨,易名“王庄寨”。
野岗镇
野岗古为莠仓城,有岗陵土丘,北临汴水。
据传,古时莠仓城为洪水淹没,在洪水泛滥中,漂民数十,抱木呼教,忽闻野鸡啼鸣,见有一土岗,遂泅水至岗得生,水退后定居于此,取村名野鸡岗,简称野岗。
清初起 *** ,至今不衰。
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嘉靖十九年(1540年)、二十一年(1542年)、二十四年(1545年)黄河在野鸡岗接连决口。
庄子镇
原名顺河,为庄子故里,2012年,撤销顺河乡,设立庄子镇。
据《于氏族谱》载:唐贞观年间,于姓自大明府(今北京)迁此。元末,于谦曾祖父迁钱塘(今杭州)。于谦夺门之变遇害时,中官裴监怜其忠冤,携三子于广潜回故里(即老考城境)隐居。
此处为古黄河一较大码头,水陆要道, *** 交易颇具规模,为图吉利,以鱼(于)得水为顺,故名顺河。
原李堂乡
曾名李庄、白庄、庞庄。相传,此处原有白家庄、庞庄两村。
清初,李氏居此,称李庄。清光绪年间,李氏族人连中科举,在村西建“背座堂" (奶奶庙)一座,得名李堂。
绿洲街道
因境内绿洲路而得名。
南华街道
据传庄子尝隐居南华山,唐玄宗天宝初年,被诏封为南华真人,《庄子》一书亦被奉为《南华真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