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五台山是什么教派(山西五台山是佛教圣地吗为什么),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五台山是什么教派(山西五台山是佛教圣地吗为什么)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五台山是什么教派(山西五台山是佛教圣地吗为什么)

佛教圣地五台山

五台山位于忻州市五台县境内,因周围屹立着五个平坦如台的山峰而得名。东台望海峰、西台挂月峰、南台锦秀峰、北台叶斗峰、中台翠岩峰,五峰环绕,方圆250公里。最高峰北台海拔3058米,有“华北屋脊”之称,由于海拔高,即使在盛夏,天气也很凉爽,又被称为“清凉山”。

佛教自东汉传入我国,五台山就被认为是文殊菩萨显灵说法的主要场所,所以历代朝廷和佛教徒在此大量兴修庙宇,使它成为一个寺庙成林,古建成群的名山,与四川峨眉山、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并称为我国的四大佛教名山。五台山的每个台顶都建有寺庙,均供奉文殊菩萨像,统称为五方文殊像,朝拜五方文殊称为大朝台,历史上有一说法“到五台山不朝台,聪明智慧还未开”。五台山佛教就是随着文殊信仰的传播而来的,隋唐时期是五台山佛教的黄金时代。

一般人说去五台山,主要指台怀镇,它是五台山的寺庙中心,处于五大台峰的怀抱之中。人们习惯将五峰以内称为“台内”,五峰以外的地区自然就叫“台外”了。 五台山鼎盛时期寺庙多达200多处,现存47处,台内39处,台外8处,最著名的有台内的五大禅处-显能寺、塔院寺、殊像寺、罗睺寺、菩萨顶;台外的南禅寺和佛光寺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黛螺顶上看台怀镇全景

菩萨顶五台圣境

南禅寺

南禅寺在五台县阳白乡李家村,距县城西22公里,距台怀镇西南100公里。我从河边村口坐车到东冶镇(车费5元),这里比从县城去南禅寺要近些,包了一辆面包车,来回大约20公里,车费30元。

南禅寺坐北朝南,由两座小院组成,占地4158平方米。大佛殿为主体建筑,建于唐建中三年(782年),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木结构建筑。(据我所知,全国唐代遗留的古建筑只有四处,全在山西省,五台山还有一座佛光寺;长治市平顺县的天台庵;运城市芮城县的广仁王庙)。大殿内有17尊彩塑佛像分布在砖砌的佛坛上,以释迦牟尼佛为中心,佛端坐在莲台之上,像是在讲坛上讲经说法,都是唐代珍品。南禅寺不愧是我国古建筑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

大殿面阔、进深各三间,台基为砖石结构,高1.1米,前面筑以宽敞的月台,殿顶为单檐歇山顶,殿脊两端高耸的邸吻,犹如两只相对飞翔的鲲鹏,正是唐代建筑的明显特征。邸吻也叫邸尾,是古建筑正脊两端常见的龙形装饰,它既是衔接屋脊,防止漏雨的结构件,又是具有艺术价值的装饰件,还可以避雷防火。

邸吻,汉代时用凤凰,隋唐用邸尾,其形状是张口吞脊,尾向脊的中央卷曲;宋元时尾卷曲似鱼尾,背上还加剑柄形状;明清时尾改为向外卷曲,而似龙形,故称龙吻、螭吻,又传说是龙生九子之一。有句老话“龙生九子,各不相同”,实际上九子都不成龙,而且各有所好,用它们的形象装饰于各种场合,比如螭吻:好望,用于殿脊,欲使避火之意。

南禅寺距今已有1200多年了,它为什么能在唐武宗会昌五年(845年),轰轰烈烈的大规模灭法事件中躲过劫难,幸存下来呢?我想,因为它远离台怀镇,位置偏僻,加上寺庙不大,当时名气可能也不大,才侥幸保存至今。也显示了我国古代建筑结构设计合理,施工技艺高超,绝不是豆腐渣工程,可称为“殿坚强”。堪称国宝的南禅寺门票只有7元。

返回东冶的路上,司机竭力劝我去徐向前元帅的家乡看看,徐帅小时候的家境和普通人家差不多,他北京的故居就在柳荫街,经常路过,我更爱在他们戎马生涯战斗过的地方参观。元帅中我只去过朱德、彭德怀、 *** 的家乡。所以我谢绝了司机乘班车赶往县城,抓紧时间参观了广济寺,这是个元代建筑,破损严重,一看而过。又到豆村租了个面的去参观佛光寺,车费10元。

南禅寺外景,那辆蓝色面包车就是我的包车。

南禅寺大殿

五台县广济寺

佛光寺

从豆村向北5公里就到了佛光寺。佛光寺创建于北魏孝文帝时,一直香火旺盛,后来唐武宗开展灭法运动,寺庙不幸遭到破坏,到了唐宣宗继位,重新修定了政策,佛法再兴,大中十一年(857年)由女施主宁公遇捐资修建了现存的正殿东大殿。在殿内佛坛左边还有捐资人宁公遇的坐像,足以证明不是诈捐,积德行善,流芳百世,是当代富人们学习的榜样。

东大殿建在东向山腰,居高临下俯瞰全寺,殿身面宽七间,进深四间,单檐四阿式顶,又称庑殿顶,是我国建筑屋顶形式之一,四面斜坡,有一条正脊和四条斜脊,屋面略有弧度。殿内佛坛上有唐代彩塑三十五尊,墙壁上有唐代壁画十余平方米,内容均为佛教故事,人物形象生动逼真,体现了唐代的风韵。东大殿规模宏伟壮观,是我国现存唐代木结构建筑的杰出代表作。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赞誉佛光寺东大殿为荟萃了“木构、泥塑、避画、墨迹”等唐人四绝的“国之瑰宝”。

佛光寺文殊殿重建于金代,大殿面宽七间,进深四间单檐悬山顶,总面积610平方米,是我国现存最大的配殿。其建筑构成近似现代“人字梁柁架”的屋架,加大了殿内的空间,为古代建筑中罕见的形式。佛光寺还有唐代古幢、古塔分布在寺内寺外。大殿前高大的松树,院了里五彩的花草,依山而建的高大气势,让人耳目一新,顿生肃穆崇敬之感。佛光寺门票10元。

从豆村乘车去台怀镇,才知昨天(28日)在豆村发生了一起车祸,一辆依维柯旅游车翻车,造成10人死亡,其中还有两个外国人。本来五台县在五台山举办的第二届佛教文化节,闹的喜事丧事一块儿办,真是人有旦夕祸福呀!班车不敢超载,车主乘机涨价,以前10元的票价涨到15元。

佛光寺山门

佛光寺全景

佛光寺东大殿

佛光寺文殊殿

五台山五大禅处

显通寺位于台怀镇中心,大白塔北侧,是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塔院寺在显通寺南侧,原是显通寺的塔院。

菩萨顶在显通寺北侧的灵鹫峰上。

罗睺寺在显通寺东隅。

殊像寺位于台怀镇西南1公里处。

后面按参观顺序介绍这五大禅处,五台山寺庙众多,文化深邃,只能挑些自己感兴趣的趣闻轶事,有独到之处的建筑边走边说。

参观顺序(括号里是各景点的门票价格)

台怀镇(进山门票90元)→塔院寺(4元+2元)→罗睺寺(4元)→菩萨顶(5元)→圆照寺(4元)→显通寺(6元)→万佛阁→殊像寺→黛螺顶(4元)→普化寺(4元+4元车费)→龙泉寺 凡不收门票的寺院均捐1元香火钱。

台怀镇市场,后面是气盖山河的大白塔。

塔院寺

台怀镇最引人注目的是大白塔,它是五台山的标志之一。塔院寺原是显通寺的塔院,明万历年间神宗赐额“塔院寺”它便独立成为一寺。大白塔建于明万历年间,为砖结构,塔基为正方形,通高75.3米,塔身为覆钵形,方圆搭配,造型优美,塔顶上按八卦安置八块盖铜板,尤其是塔的上部悬挂着252个铜铃,风吹铃响,别有韵味,大白塔是我国塔建筑中的孤品。

更神奇的是,佛教传说释迦牟尼涅槃后,炼就成八万四千个舍利子,前面说过的古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育王用五金七宝(这五金七宝的原材料估计是古印度原产的各种宝物)铸成八万四千座塔,分布于茫茫大千世界。每一座塔藏有一颗舍利子,分给中国十九座,五台山得到一座,叫做“慈寿塔”,就藏在大白塔内。佛教信徒到五台山朝拜都要绕塔还愿。

在大白塔东侧,还有一座形状相似的小白塔,相传文殊菩萨显圣的发舍利埋藏塔内,故名 “文殊发塔”。

在塔院寺方丈院中,还有毛 路居旧址,1948年党中央离开延安,开赴西柏坡时曾在此居住一天。

罗睺寺

罗睺寺,原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从有些资料上看是占星人所说的星名,认为它能支配人间的吉凶福祸。到了五台山才弄明白,据佛教经典记载,释迦牟尼在创立佛教前,也曾娶妻生子,儿子就叫罗睺罗,他15岁出家成为佛祖的十大弟子之一,这座罗睺寺是为纪念佛祖的儿子而建的。

在五台山有青黄两庙之分,青庙住青衣僧,即和尚;黄庙住黄衣僧,即喇嘛。清康熙年间罗睺寺由青庙改为黄庙。

罗睺寺最吸引人的景观叫“开花现佛”,在寺院最后的大殿里,中央有一木制的圆形佛坛,上有彩绘大莲花,莲花茎部下方连着一个大圆盘,当莲盘转动时,莲瓣时开时合,里面的四方佛就会时隐时现。我去参观时,莲花静止在开花状态,佛身也就总是显现出来。

罗睺寺山门 山门前的两只唐代石狮,雌雄成对,威武雄壮,是五台山最大的石狮。

罗睺寺藏经阁

罗睺寺东门,从这里买票进去参观。

菩萨顶

菩萨顶坐落在灵鹫峰上,寺居山头,地势较高,门前筑有一百零八级台阶并耸立四柱三门木牌坊,中门的大匾上有清康熙皇帝御书“灵峰胜境”。相传五台山为文殊菩萨道场,菩萨顶为文殊菩萨居住地,又名“真容院”、“大文殊寺”。这座宫殿采用了红砖黄瓦的皇宫式式样,又是一座超标准的建筑。

向人家一打听才知道,清朝 *** 非常重视利用藏传佛教来加强对蒙古、 *** 的统治,这缘于蒙古、西 *** 民非常尊崇文殊菩萨和五台山,利用朝拜的办法来融洽民族关系,史称“以黄教绥柔蒙藏”,清康熙年间将菩萨顶改为黄庙(喇嘛庙),使它成为藏传佛教的中心。康熙、乾隆皇帝曾多次到五台山朝拜,都驻跸在菩萨顶,这里成为皇家行宫,金碧辉煌也就顺理成章了。

尤其是康熙皇帝来五台山的次数更多,民间就说他是来找爹的,据传他爹顺治皇帝因爱妃去世而悲痛欲绝,因看破红尘来五台山当和尚,遁入空门,法名“行痴”。荒诞不经的野史,久传不衰。

菩萨顶眺望台怀镇

菩萨顶108级台阶和木牌坊

菩萨顶大文殊殿

显通寺

显通寺建在菩萨顶脚下,大白塔北侧,东汉始建初名“大孚灵鹫寺”,是中国最早的寺庙之一,明太祖时重修,赐额“大显通寺”。显通寺规模宏大,建筑瑰丽,高僧辈出,法会不断,香火旺盛,蕴藏着丰富的佛教文化,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寺内文殊殿前有两座碑亭,内有康熙十六年(1677年)所立汉白玉石碑两通,东边一通上有康熙所书《御制显通寺碑文》,故人们称为有字碑,而西边的那通是个无字碑,为什么呢?传说当年康熙来到这里,仰望金碧辉煌的菩萨顶时,发现菩萨顶的两根旗杆、牌坊和一百零八级台阶组合在一起就像一条龙的龙头,两座碑亭所在之处原是两个水池,反射出来的圆光恰似这龙头的两只眼睛。康熙皇帝十分惊诧,莫不是五台山要出真龙天子与自己争皇位?就派人将这两个水池填平,树起两通石碑还盖上碑亭。但毕竟心虚,急忙打圆场,美其名曰:“为了防止菩萨顶的这条龙睁着眼睛飞走了”。这令人费解的无字碑又是什么意思呢?

显通寺共有七层殿宇,第六层有一座十万斤重的铜殿,从外表看是重檐歇山顶上下两层,里面实为一室,进深4.2米,宽约4.7米,高约5米,整个内壁上雕镂着铜像一万尊,各具情态,无一雷同,中间供奉着文殊铜像,这一万尊佛像征着他的万名弟子。这座铜殿为万历年间本寺僧人妙峰祖师化缘于民间,监制于西安。被人们誉为“精妙绝伦,世所稀有”的艺术瑰宝。

显通寺大文殊殿,东西两侧是碑亭。

显通寺大雄宝殿

显通寺铜殿

显通寺七处九会殿

殊像寺

相传清初为笼络三藩,清廷将三公主(可能就是金庸笔下的建宁公主)下嫁给了吴三桂的儿子吴应龙,后来吴三桂叛清,康熙平了三藩,杀了吴应龙,可这位三公主成了烫手的山芋,既然不能另嫁,就来到五台山修身养性。寺中的客堂改名“善静室”,作为三公主的“习静之处”,恰巧寺中有个“失恋”后削发为僧的年轻人,他对佛经造诣极深,常与三公主一起在“善静室”研讨经文,“寡妇门前事非多”就是皇亲国戚也不例外。于是,流言蜚语四传,在京城的康熙皇帝听见后龙颜大怒,派人火烧殊像寺,想把三公主和年轻和尚一起烧死,可是,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唯独三公主与年轻和尚安然无恙。康熙认为,这是文殊菩萨在证明他俩没有越轨行为,就下旨拨巨款重建殊像寺,以示三公主的清白。

殊像寺位于台怀镇西南1公里处,离塔院寺不远。在寺外牌楼前有一股清澈见底的泉水,叫般若泉,“般若”梵语意为“智慧”,据说喝了般若泉水能增长智慧,所以过去是专供帝王的指定用水,现在常有人到此来取“佛国净水”。

殊像寺牌楼

殊像寺大文殊殿

黛螺顶

五大禅处游完了,再说一处黛螺顶,它在台怀中心寺庙群以东一座陡峭的小山峰上,黛螺顶是这座小山峰的名字,寺庙因建在其上而得名,原名叫大螺顶。据说更名和乾隆皇帝有关,前面说过“到了五台不朝台,聪明智慧还未开”,这五方文殊是东台顶的聪明文殊;西台顶的狮子吼文殊;南台顶的智慧文殊;北台顶的无垢文殊;中台顶的孺童文殊。

乾隆皇帝来五台山朝拜,几次都想登上五个台顶进香拜菩萨。皆因风雨或其它种种原因受阻,他就对黛螺顶的青云和尚说:“五年后我再来时,既要登顶还要朝拜五方菩萨”。皇帝的话就是圣旨,青云和尚哪敢怠慢,发挥了他的聪明才智,在黛螺顶上修造了五文殊殿,将五个台顶的文殊合塑在正殿中,登上黛螺顶就等于登上了五个台顶,进殿朝拜就等于拜了五方文殊菩萨。

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乾隆皇帝来此进香,朝拜了五方菩萨,很爽,亲笔提诗并改名“黛螺顶”。此后,朝山的僧俗到五文殊殿参拜,既可代替到五个台顶朝拜,省去了路遥登山的劳顿之苦。从此就有了区别,登五座山顶朝拜五方文殊菩萨叫大朝台,登黛螺顶朝拜五方文殊菩萨叫小朝台,还有“不登黛螺顶,不算台山客”之说。

友情提示:要到黛螺顶,就要登大智路,大智路由青石铺成,全长1080层台阶,“登上大智路,烦恼顿时消”。

黛螺顶的山腰和山脚下还有一个景点,叫“善财洞”,分上下两院。没照片就不介绍了。

黛螺顶五文殊殿

我还游览了圆照寺、万佛阁、龙泉寺,简单介绍一下,发上照片大家共享。

圆照寺天王殿 ,天王殿三开间,单檐歇山顶,前檐下挂有乾隆御制“震那金界”匾。

圆照寺大雄宝殿,大雄宝殿面宽五间,进深三间,重檐歇山顶。檐下悬挂“大雄宝殿”匾,笔法工整,遒劲厚朴。

清凉胜境牌坊,是明代留存下来的珍贵木雕作品。

万佛阁,万佛阁是塔院寺的属庙,阁中有一座能转动的“华藏世界转轮藏”经架下部木格中置有泥塑小佛像上万尊。

龙泉寺前精美壮观的汉白玉石牌坊,通体刻有80多条龙,建于上世纪二十年代。

回程

8月底来五台山旅游的散客并不多,29日下午班车一到台怀镇,就有前来接站的人,我选择了金峰旅馆,单间20元,已经很满足了。放下背包后到镇上去转一转,又有许多人问我住不住旅馆,有一家河北人开的佛园宾馆,带卫生间的三人间,我一个人住只要10元钱,30日一早我就搬过去了,然后开始在台怀镇畅游。

至于大朝台,原打算至少去一个北台顶,在台怀镇坐车可以上东、西、中、南台顶,唯有这最高的北台顶没有车。可当时接到家里的电话,说亲戚送儿子到北京上大学,想见见我,所以放弃了登顶的计划先返回北京。至此,台外的岩山寺以前去过了,台内最想去的还有金阁寺等。在山西篇开始时,我曾交待过,想和北京的一个亲戚到山西旅游,从南到北扫荡一遍,其原因就是五台山、长治和晋城没有转完。山西这个文物大省,辽金以前70%的古建筑都在这里,还是真的十分眷恋,何时能再来山西,游遍五台山呢?

8月31日从台怀镇乘班车到砂河镇,约80公里,票价20元,十几年前就是这个价钱。在班车上有一个辽宁锦州的女居士,坐在我的前面,她和别人闲谈引起了我的注意,她用了11天,孤身一人在五台之间游走,朝拜了大朝台的五方文殊菩萨,一点不偷懒,风餐露宿,全都是走着去的。有人问她:“何必那么辛苦?”她的表情十分凝重地说:“我早就许愿来五台山拜菩萨,这是我一生的愿望,只有亲自走到最真诚。”她还让大家看她手中的一根六道木的棍子是她登山的拐杖,还有一瓶水,我问她是不是从殊像寺牌坊那灌的,她说:“凡是五台山的泉水都是佛国净水”。

从女居士的言谈中我了解到,她是企业的下岗工人,生活很艰难,为了神圣的信仰,她自带干粮,喝山泉水,睡在山上的寺院,花最少的钱办最大的事。听了她的先进事迹敬佩之心油然而生。不禁想起一段陈胜语录“燕雀安知鸿鹄之志”,这位女居士正是我的偶像,也是我学习的榜样,更加坚定了我走遍全国的信心。

下了班车乘L41/42次加班车,返回北京,这是暑假加开的北京往返临汾的临时列车,一直运行到9月28日。

忻州市通关文牒

忻州市 ***

忻府区:忻州市辖区,人口52万人,面积1954平方千米,2000年设立忻州区。

原平市:忻州市代管县级市,人口47万人,面积2571平方千米,位于忻州市北部。1958年改设原平县,1993年设立原平市。

定襄县:忻州市辖县,人口22万人,面积864平方千米,位于忻州市东部。唐置定襄县。

五台县:忻州市辖县,人口31万人,面积2868平方千米,位于忻州市东北部。隋置五台县,因县境地处五台山而得名。

代县:忻州市辖县,人口20万人,面积1720平方千米,位于忻州市东北部。明置代县。

繁峙县:忻州市辖县,人口26万人,面积2369平方千米,位于忻州市东北部。明置繁峙县。

宁武县:忻州市辖县,人口16万人,面积1966平方千米,位于忻州市西北部。清置宁武县,为宁武军旧名,立宁武关,清以县名。

静乐县:忻州市辖县,人口15万人,面积2063平方千米,位于忻州市西部。

随置静乐县,取“海内富饶,四方无事,此地无兵马之灾,人民安居乐业”之意。

神池县:忻州市辖县,人口10万人,面积1456平方千米,位于忻州市西北部。

清置神池县,县得名于西门外的“神池”,相传池水“出无源、去无迹、旱不沽,雨不盈,鱼藻不生”。

五寨县:忻州市辖县,人口11万人,面积1379平方千米,位于忻州市西北部。明建五寨堡,清置五寨县。

岢岚县:忻州市辖县,人口8万人,面积1980平方千米,位于忻州市西北部。明置岢岚县,因境内岢岚山而得名。

河曲县:忻州市辖县,人口14万人,面积1327平方千米,位于忻州市西北部。金置河曲县,以地处黄河弯曲处而得名。

保德县:忻州市辖县,人口16万人,面积981平方千米,位于忻州市西北部。金置保德县。

偏关县:忻州市辖县,人口11万人,面积1682平方千米,位于忻州市西北部。

清轩偏关县,因其地势东仰西伏,如人首偏隆,故名。

五台山图文并茂,引人入胜。下集晋中,从山西的大院可以看出晋商富可敌国的气势!

更多五台山是什么教派(山西五台山是佛教圣地吗为什么)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