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记得N年前看过介绍回转寿司的节目,印象非常深刻。回转寿司是谁发明的,传送带的旋转方向,寿司盘子在传送带上运行速度是多少等问题,别人是否想过不清楚,反正我是没走脑子。
大阪是回转寿司的发源地。1947年,一位叫白石义明的日本人创立了“元禄寿司”公司,在大阪布施车站附近开了一家名叫“元禄”的寿司店。因价格比一般寿司店便宜30%左右,备受欢迎。
顾客盈门和寿司师傅人手短缺,时常令白石犯愁。1953年,白石随餐饮协会组织的考察团到朝日啤酒吹田工厂参观,啤酒生产线引起了他的兴趣。看到一个个空酒瓶子在传送带上被装满封口,白石受到很大的启发,可不可以把寿司盘也放到传送带上,让客人自己取食,这样一来,既省时又省力。四年以后,白石的想法得到实现,日本第一台食品传送带诞生。
1958年,日本第一家回转寿司店在大阪开业。伴随开业的成功,新的问题也出现了。盘子在传送带上每秒钟前进多少厘米?传送带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旋转?白石发现,如果转速太慢,会让食客等的不耐烦,反之,食客来不及拿取,盘子就从眼前溜掉。经过反复观察和实验,每秒8至10厘米的速度恰好能给食客从容不迫的感觉。不知你是否留意过机场行李传送带的运转方向,一般来说是逆时针旋转。从大众用手和眼的习惯考虑,回转寿司传送带以顺时针方向居多,也有逆时针旋转的,据统计,顺时针方向的营业额比逆时针高30%左右。
1980年,北日本某公司先后开发研制了自动做饭团的机器和寿司机器人。1981年,铃茂器工生产出“ST-77型寿司机器人”,随后被迅速导入到回转寿司产业。到目前为止,寿司机器人每小时可生产3600个饭团。
一般情况下,一个人吃一顿回转寿司所要时间为15-30分钟。在最初的15分钟内,平均吃6盘左右,最后的10分钟内降为2-3盘。寿司盘的摆放顺序也有一定规则,同品种寿司连放三盘比较合适,如果只放一盘,食客想拿时盘子已转走;如果连放四、五盘,会令食客会举棋不定,不知拿哪盘好。
看似简单的回转寿司,其实包含了很多科学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