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庞世邦结局(世界最大的庞氏骗局),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庞世邦结局(世界最大的庞氏骗局)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庞世邦结局(世界最大的庞氏骗局)

骗子是一种非常古老的“职业”,在人类诞生之初其实就存在。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出现的骗子也不计其数,小的且不说。骗局是相当不被人讨厌的,但是很多高明的骗局也是让人猝不及防来不及防备的。

1、庞氏骗局

“庞氏骗局”源自于一个名叫查尔斯·庞兹(Charles Ponzi,1882-1949)的人, 他是一个意大利人,1903年移民到美国。在美国干过各种工作,包括油漆工,一心想发大财。他曾因伪造罪在加拿大坐过牢,在美国亚特兰大因走私人口而蹲过监狱。经过美国式发财梦十几年的熏陶,庞兹发现最快速赚钱的方法就是金融,于是,从1919年起,庞兹隐瞒了自己的历史来到了波士顿,设计了一个投资计划,向美国大众兜售。

这个投资计划说起来很简单,就是投资一种东西,然后获得高额回报。但是,庞兹故意把这个计划弄得非常复杂,让普通人根本搞不清楚。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世界经济体系一片混乱,庞兹便利用了这种混乱。他宣称,购买欧洲的某种邮政票据,再卖给美国,便可以赚钱。国家之间由于政策、汇率等等因素,很多经济行为普通人一般确实不容易搞清楚。其实,只要懂一点金融知识的人都会指出,这种方式根本不可能赚钱。然而,庞兹一方面在金融方面故弄玄虚, 另一方面则设置了巨大的诱饵,他宣称,所有的投资,在90天之内都可以获得40%的回报。而且,他还给人们“眼见为实”的证据:最初的一批“投资者”的确在规定时间内拿到了庞兹所承诺的回报。于是,后面的“投资者”大量跟进。

地设陷阱非法集资

在一年左右的时间里,差不多有4万名波士顿市民,变成庞兹赚钱计划的投资者,而且大部分是怀抱发财梦想的穷人,庞兹共收到约1500万美元的小额投资,平均每人“投资”几百美元。当时的庞兹被一些愚昧的美国人称为与哥伦布、马可尼(无线电发明者之一)齐名的最伟大的三个意大利人之一,因为他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发现了钱”。庞兹住上了有20个房间的别墅,买了100多套昂贵的西装,并配上专门的皮鞋,拥有数十根镶金的拐杖,还给他的妻子购买了无数昂贵的首饰,连他的烟斗都镶嵌着钻石。当某个金融专家揭露庞兹的投资骗术时,庞兹还在报纸上发表文章反驳金融专家,说金融专家什么都不懂。

1920年8月,庞兹破产了。他所收到的钱,按照他的许诺,可以购买几亿张欧洲邮政票据,事实上,他只买过两张。此后,“庞兹骗局”成为一个专门名词,意思是指用后来的“投资者”的钱,给前面的“投资者”以回报。庞兹被判处5年刑期。出狱后,他又干了几件类似的勾当,因而蹲了更长的监狱。1934年被遣送回意大利,他又想办法去骗墨索里尼,也没能得逞。1949年,庞兹在巴西的一个慈善堂去世。死去时,这个“庞氏骗局”的发明者身无分文。

2、克洛斯骗局

巴洛·克洛斯骗局是英国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骗局之一。上世纪80年代,巴洛·克洛斯公司吸收了1.8万个私人投资者的资金,这些受骗者都认为自己投资的是没有风险的 *** 债券。

  实际上,大笔资金进入了公司的创始人彼得·克洛斯的私人账户。他把这笔钱用来购买私人飞机、豪华汽车、豪宅和豪华游艇,过着奢侈的生活,直到被揭发出来,锒铛入狱。

3、彩票骗局

加拿大的有组织犯罪团伙给一些英国家庭(通常是老年人)打电话,告诉他们中了加拿大的彩票大奖,而要兑奖,必须先缴纳一定数额的手续费。尽管手段很拙劣,但仍有很多英国人上当,有人甚至被骗走4万英镑。

4、连环信

连环信是传销骗局的一种形式,其程序一般是某人收到一封信,信中要求他将1美元(或10美元或100美元)存入某一账户(这一账户通常为传销骗局上层的账户),并在五日内将这封信转发给五个亲朋好友。收信人每存1美元,他就会在三十日后收到64美元的“投资”收益。

据说,戴夫·罗斯是世界上最有名的连环信的始作俑者。

20多年前,第一封格式化的连环信从邮局发出,连环信的标题是“快速赚钱”,信中要求收信人将一定数额的钱寄到信中列出的几个名字名下,然后将这封信复制寄到其他地址。连环信中许诺,这样做的结果就是用小投资赚大钱,在60天内就能赚到4万英镑。但戴夫·罗斯是否真有其人,谁也无从知晓。

连环信变种

现在,我们常在短信、QQ群、微博、论坛里见到“转发并能话费增值”、“把此消息传给10位好友,将加上10元话费。我刚试过是真的,试后请查费... ... ”

1条短信1毛钱,转发10条就是1块钱。有心理学家称,始作俑者可能有心理障碍,他或她就是要看到别人花冤枉钱(或者做无用功)而得到满足。这种病态的产生,或迫于工作中的某种压力,或为了引起别人的关注。或者,是发信者出于各种目的,用这种手段转发各类信息。

5、传销骗局

20世纪90年代,阿尔巴尼亚2/3的人口在最具破坏性的金字塔传销骗局中失去了自己的毕生积蓄,引发街头骚乱,导致数千人死亡,差点掀起一场内战,最后导致 *** 垮台,因为一开始,这一骗术得到了 *** 的支持。金字塔传销骗局的架构是:由所谓某项“投资”或“买卖交易”之办法推广组织,利用几何级数的增长方式,赚取加入这些办法的新成员所缴纳的费用,牟取暴利。

6、419诈骗案

419骗局,也叫做尼日利亚骗局、尼日利亚骗徒、尼日利亚陷阱,是一种行骗手法,因源于尼日利亚而得名。“我最近发了一笔横财,但是急需把钱转到国外,我需要你的帮忙。我会给你一大笔佣金的,但是你要先给我汇一点钱过来。”这是外国419骗局中最常见的通过编造故事骗取网络另一端受害者的钱财骗局。在中国,这类的骗局形式也演变成了短信诈骗,编造的故事也变成了 *** 之类的。混迹于这类骗术的骗子和上当的网友同样是难以数计,新的骗子和新的骗术也层出不穷,千变万化,叫人始料不及,防不胜防。

据调查,尼日利亚骗子每年在网上行骗钱财达4000万美元。

7、征婚骗局

人们常说,爱情会蒙蔽人的眼睛。这或许是越来越多爱情骗子通过互联网交友中心诈骗的原因。2013年初,一位名叫拉姆的新加坡已婚妇女因利用征婚骗钱而被判入狱6个月,她以结婚为诱饵,骗取了一名美国男子4.5万美元。

8、金字塔传销骗局

金字塔骗局其运作规则是用后一批投资者存入的资金,支付给前一批投资者作为投资的利润, 以此循环往复。为了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投资公司”必须不断提高利润水平。当参加者人数达到饱和点,不再增加时,整个“计划”就土崩瓦解了。

1997年阿尔巴尼亚高息集资“金字塔”

自诩地处“亚欧战略要冲”的阿尔巴尼亚,在霍查统治时期在全国修建了大约200万个碉堡。人们经常怀疑对于这个仅有300万人口的最贫困的欧洲小国来说,修这么多钢筋混凝土的碉堡有什么意义。不过这一些疑问在1997年终于烟销云散了。这一年初,历时5年的阿尔巴尼亚高息集资“金字塔”终于坍塌了,几乎失去一生积蓄的投资者,由最初的 *** *** 发展到冲击 *** 机关和执政党办公大楼,抢劫商场,烧毁银行,其间发生多起流血事件。危机的深化,使那些原本无用的碉堡很快就派上了用场——一些城市的 *** 者在抢夺了大量枪支之后,就以坚固的碉堡为依托,准备闹个天翻地覆,整个国家濒临崩溃。

在阿尔巴尼亚,这些骗子承诺给投资者支付的月息高达20%—30%,这对于平均月薪65美元的阿尔巴尼亚人来说,是极具吸引力的。一些人甚至把土地和房子卖掉进行投资。结果在5年的时间里,70%的家庭将相当于阿尔巴尼亚一年国民生产总值30%的10亿美元投入到了这个无底洞中。

然而这种壮观的“金字塔”却注定只能成为埋葬死者的坟墓。这种投资方式发展到一定程度就注定要崩溃,因为可以吸收到的存款毕竟是有限的,一旦经济中的“新鲜血液”耗尽了,这个“吸血鬼”的末日也就来临。尽管阿尔巴尼亚的骗子们坚持了五年,但是他们20%—30%的诱饵还是比较“保守”的,在几年前,他们的俄罗斯同行比他们胆子就要大的多得多。

1994年MMM的投资基金

1994年初,俄罗斯居民马夫罗季三兄弟宣布组建一个名为MMM的投资基金,声称其目标是将之建成全俄最大的投资基金。该公司向公众保证,只要向MMM投资100美元,就可在半年内收回500美元,此外,还有高达400%的年终回报率!在这样的号召下,全俄共有约1500万人购买了MMM公司的股票,由于大量股东的加入,MMM投资基金的股价由最初的每股约1美元飞涨到54美元。

MMM集资是另一种典型的金字塔式投资欺诈事件。其运作程序是:公司发起人拟订筹资方案后,致力于诱惑投资者参股,当资金积累达到一定量后,开始用这些资金向投资者提供回报,如此循环往复不已。只要所筹的股金达到一定规模而且能循环不断,就以应付日常的兑付与年终分红。但是,一旦投资者的信心发生动摇,停止投资、抛售股票或要求兑付,金字塔就会倒塌,那些较晚参与投资的股东将血本无归,成为欺诈的牺牲品。

与在阿尔巴尼亚发生的不同,俄罗斯的MMM并不是因为油枯灯尽,而是中途夭折式的“意外死亡”。如果不是俄罗斯联邦 *** 担心类似MMM基金的发展会对俄罗斯的商业银行构成冲击,影响储蓄率,MMM本来还会“挺”得更长一些。1994年7月22日,俄 *** 突然公开声明对MMM的高额回报率表示怀疑。这个消息几乎立刻就导致了这座骇人听闻的“冰山”最终在1周内的“融化”。

MMM公司的骗局很容易让人们想起当年发生在中国的“沈太福长城机电科技产业公司非法集资诈骗案”之类的金融诈骗。这类案件在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可谓是屡见不鲜:从重庆一个仅有两年文化的农妇集资几百万;福建南翔的一个退休女工集资几千万;大连的一个普通中学教师集资了几个亿;到中国人民建设银行广东省恩平市支行原行长侯春幸高息揽储、违规放贷给国家造成了36亿元人民币损失,可谓是五花八门,不一而足。

2009年 麦道夫欺诈案

2008年,美国华尔街传奇人物、纳斯达克股票市场公司前董事会主席伯纳德·麦道夫(Bernard Madoff)12月11日因涉嫌证券欺诈遭警方逮捕。检察人员指控他通过操纵一只对冲基金给投资者损失大约至少500亿美元。

麦道夫: 前纳斯达克主席,他一直是被当做华尔街的基础组成部分来看待的。他还担任着美国证监会的顾问职务。

麦道夫早就因为其成为金融市场的作势交易的先驱者而闻名

1990年代,麦道夫借用自己作为成功的股票上市经纪人的身份成立了一家资产管理公司。麦道夫通过自己的社会网络为这个基金公司进行筹资,他在透过棕榈滩乡村俱乐部或其它慈善团体的场合,广交朋友,并利用一些已落入他陷阱的投资客做介绍人,介绍更多客户给他,那些介绍人可以收取回佣,自然乐于做中间人,这样就有滚雪球效应。有报道说,正是在这个俱乐部中,麦道夫找到了一个后来给他吸引了其他成员加入的投资者。

在表面看来,麦道夫的基金是一项风险很低的投资行为。他的庞大的基金有着稳定的利润返还率。一个月中的增长可能达到一到两个百分点的增长率。增长背后的原因是该基金不断的做着购买大盘增长基金和定额认股权等等生意。这种综合性的投资组合一直被人们认为可以产生稳定的投资收益。

2005年的时候,根据美国证监会的说法,麦道夫的投资基金生意逐渐变成了一个新的“庞式骗局”,所有的返还给投资者的收益都是来自于越来越多的新加入的投资者。根据美国证监会早些时候的数据显示,直到2008年一月份为止,麦道夫的基金一共管理着171亿美元的资金。虽然今年的形势不断的恶化,但麦道夫依然在向投资者报告说——他的基金依然在稳健的增长当中,这一增长数字直到去年11月依然高达每月5.6%,跟标普平均增长下降37.7%相比,这肯定是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表现。

虽然他依然在报告自己的增长记录,但开始有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要求麦道夫返还投资。根据美国证监会的说法,仅仅12月份的第一个星期,麦道夫受理了高达70亿美元的赎回请求。

上周三,麦道夫对自己的两个儿子说,这一切不过是“一个巨大的庞式骗局”——而现在离破产的局面已经越来越近了。儿子们随后跟律师们接洽了情况,并最终向联邦报告了骗局。而就在被逮捕之前,麦道夫依然在向公司雇员及自家亲属们少量发放剩余的300亿美元资金。

假如不是因为这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的话,也许这次骗局还能够继续延续下去。但危机使一切显形,麦道夫承认了自己的行为。正如巴菲特所说的那样——直到潮退的时候,你才知道谁在裸泳。

这一事件脱掉了如此之多的成熟的投资者和银行家们的游泳裤。数以百计的银行、对冲基金和富裕的个人都放心的把自己手中的钱交给麦道夫基金,因为他承诺的是一个如此诱人的数字——即使是艰难时势,一年仍有10%到15%的增长率。

受害的银行来自全球各地,BancoSantander,BNPParibas和汇丰这三家直道目前为止还在金融危机幸存的银行这一次也深深的中了着。更惨的是很多美国人,他们在这场危机中除了麦道夫的基金外,已经一无所获。

2009年6月29日被纽约南区联邦法院判处150年监禁,现年71岁的麦道夫将在监狱里度过他的余生。

纵观这种种“金字塔”式骗局不难发现,骗子们的手法其实并不高明,他们只不过是抓住了人们急于发财致富的投机心理,钻了金融监管的空子罢了。他们的惯用手法无非是:高息利诱;集资之初,按期发放利息,增加信任度,放长线钓大鱼;制造虚假广告,树门面;拉大旗作虎皮;搞包装,给人以“财源茂盛”的假象。然而有意思的是,这种骗局在全世界的范围内却屡屡得手,同样的事件在许多国家都发生过,尤其以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型国家为甚。越是贫困的国家,越是落后的国家,越是市场不发达的国家就越会孕育这种“金字塔”。

究其原因,除了这些国家的法制和金融监管体制不健全,人民普遍欠缺金融知识以外,一个深层次的原因可能还在于这些国家普遍存在着“金融压抑”。这些国家的金融市场普遍被 *** 用行政命令严格管束,在官定利率和信贷配额的作用下,利率不能有效的反映市场上的资金供求关系,无论是存款利率还是贷款利率都被压得过低,于是造成一方面人民没有到银行存款储蓄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这个社会却存在着严重的“资金饥渴”。

“金融压抑”的另一方面表现为,社会的投资和融资渠道不健全,股票市场和证券交易及其不发达,甚至根本就不存在。同时,这些国家普遍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通货膨胀,而社会却没有提供有效的途径来加以预防,结果就造成了人民在现行金融体制下,为储蓄不得不“强制性”的缴纳“通货膨胀税”。于是乎,人们在不愿意接受现行利率又无法获得有效的投资渠道的情况下,很容易就会自然而然的落入到“金字塔”式骗局的陷阱之中了。

9、虚拟银行骗局

2008年初在线游戏《第二人生》中出现了一个虚拟银行,它声称可以给投资者带来高额回报。但该虚拟银行很快倒闭,导致许多人无法拿回自己的投资。之后,《第二人生》上又出现一个银行,在吸收了众多虚拟货币之后关门大吉,银行的两位开办者把虚拟货币兑换成了现实中的货币——5000美元,再也不在《第二人生》上露面。

10、白血病骗局

一些骗子颇懂得触动人们的心弦。几年前,美国印第安纳州有一对夫妇声称自己的孩子患上了白血病,希望能够在孩子死前尽量满足她的梦想。整个小镇都被调动起来为他们捐款,最后筹集了13000美元。结果,事实证明,他们的孩子很健康,而他们一家人带着骗取的13000美元,飞到佛州的迪斯尼乐园大玩了一场。

更多庞世邦结局(世界最大的庞氏骗局)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