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朱圻 老师(朱嫒嫒简历),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朱圻 老师(朱嫒嫒简历)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朱圻 老师(朱嫒嫒简历)

冬末春初,陕西洋县的一只成年雄性朱鹮进入了求偶繁殖期,他一边用喙精心的梳理羽毛,将耳后分泌腺分泌的黑色物质,涂抹到自己的颈部及背部,使原本绯红色的羽毛染成了铅灰色,为自己躲避天敌做好了伪装,然后自信地踱着步子穿梭在一群雌性朱鹮之间。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找到腿最长的那一只雌朱鹮,并娶她为妻,一生一世只和她在一起。

朱鹮多年的兄弟白鹭表示:娶妻生子看得过去就行了,不要太挑剔。朱鹮低头不语——白鹭不知道,挑选腿长的雌朱鹮,不仅仅是出于美感,更是为了种族的延续,是朱鹮优生优育的自然选择,更是朱鹮家族由“极危”到“濒危”的基因选择。

朱鹮家族曾经有过至高的荣耀与辉煌。朱鹮羽毛绯红,头顶艳红,羽翅舒展,体态优雅有“东方宝石”之称,因朱鹮的拉丁文学名翻译为“日本的日本”,在日本朱鹮有极高的地位,又称为“桃花鸟”。它曾广泛分布在亚洲东南部,东起日本列岛,西至中国甘肃、青海两省交界线,北起俄罗斯西伯利亚西南部,南抵中国台湾。

然而,辉煌只是一时的。朱鹮是鹈形目科鸟类,中型涉禽,目前为留鸟,以森林和湿地为主要栖息地,与人类相伴而生的物种。朱鹮主要以泥鳅、鳝鱼、小鱼、虾、蟹、蛙、田螺等水生动物和昆虫为食,喜欢在稻田、河流浅滩或旱地草坡觅食。在水库觅食的朱鹮,只在浅滩区觅食小鱼、小虾或泥鳅。

很多农民看到朱鹮在稻田觅食,认为朱鹮会踩踏秧苗导致秧苗死亡,收成减产。因此,朱鹮一度被认为是“害鸟”,就这样朱鹮在毁誉参半的日子里遇到了高速的全球经济发展和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并因此带来一系列问题,从而导致朱鹮在世界范围内数量迅速减少甚至灭绝。

朱鹮 赵纳勋 摄

1、朱鹮“灭绝”的原因

(1)环境污染:越冬期、游荡期的朱,主要在水田、河流等湿地觅食。随着近代农业的发展,人们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导致环境污染,朱鹮食用被污染的食物后,体内DDT(有机氯类杀虫剂)富集,朱鹮产卵出现软卵壳甚至无精卵等情况,繁殖成功率大大降低,种群数量递减。

(2)食物短缺:由于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水质污染导致泥鳅、鳝鱼等水生生物和蝗虫、蟋蟀等昆虫数量减少,朱鹮食物短缺,影响种群数量。

(3)栖息地破坏:进入20世纪,伴随着人口增长、战争等因素,人类生产活动日益频繁,围垦湿地、砍伐树木等行为频频发生,朱鹮栖息地遭到严重破坏,适合朱鹮营巢繁殖的高大乔木和觅食地数量骤减,对朱鹮的生息繁衍造成了直接影响。

(4)生活习性与人为猎捕:朱鹮对生境的条件要求较高,喜欢在高大乔木上栖息和筑巢,食量大且攻击性不强,遇到老鹰、乌鸦等天敌自我保护能力弱。同时因为长期和人类的相处导致朱鹮对人类的警惕性减少,一度成为人们猎捕的对象。

张泉灵说“时代抛弃你,都不会和你说再见”,对于朱鹮也是一样的。周围环境的变化并没有让朱做出快速的反应来适应新环境,因此朱鹮数量急剧减少,先后被《亚洲濒危鸟类名录》、《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以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濒危物种,并被列入濒危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I。

2、从“灭绝”到“发现”——7的突破

1978年10月,42岁的刘荫增临“危”受命开始在茫茫林海中寻找“朱鹮”的踪迹。在刘荫增开始寻找之前,朱鹮已经近乎绝迹。皇天不负有心人,遍寻东北、华北和西北三大地区,跨越九个省区,行程5万多公里后,终于在陕西省洋县八里关镇大店村姚家沟的山林中发现了两个朱鹮繁殖地,共有七只朱鹮,其中四只成鹮、三只幼鹮,并被命名为“秦岭一号朱鹮种群”。

这7只朱鹮也许并不明白它们对世界意味着什么,然而对世界而言对人类而言,它们意味着一个物种生的希望。

1985年10月西北濒危动物研究所展开朱鹮科研工作,从此朱鹮就地保护与科研模式同时开启。

3、个性定制、科研助力开创朱鹮专属保护模式

(1)启动“朱鹮模式”,开展就地保护

首先开启的是“朱鹮模式”的就地保护——“保护站+巡护员+农户”保护模式,改善栖息地质量。

1981年,陕西洋县人民 *** 迅速响应,发布《关于认真保护世界珍惜朱鹮的紧急通知》,通知规定不准在朱鹮活动区狩猎;不准砍伐朱鹮营巢栖息树木;不准在朱鹮觅食区使用化肥农药;不准在朱鹮繁殖巢区开荒放炮。

1986年,陕西省朱鹮保护观察站成立;2001年,陕西朱鹮自然保护区成立;2005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朱鹮的游荡期(7-10月)和越冬期(11-1月),除了有巡护员定期巡护以外,还与当地农户携手合作,保障觅食地、营巢地、夜宿地的环境质量,进行重点防护,防盗猎、防天敌、防恶劣天气。而到了繁殖期(2-6月),对朱鹮的保护力度更是加强,时刻注意有无雏鸟意外摔落树下。保护措施也从“人随鸟走”发展到“蹲守监护、天敌防御、跟踪监测、人工食物补充、林木保护、觅食地恢复保护、疾病救治、宣传与教育、社区共管、环志标识、科学研究与国际交流”等十二项措施,极大地保护了朱鹮个体及其栖息地环境状况。

(2)易地保护,人工繁育

1981年5月,陕西姚家沟一只朱鹮幼鸟反复坠巢,于是当地救护站将它送往北京动物园对其进行人工饲养,并取名“姚姚”。1981-1988年先后又有6只野生朱鹮被送往北京动物园。1992年,世界上首次人工繁殖朱鹮在北京动物园获得成功。截止目前,通过中国科研人员的攻坚,朱鹮饲养繁育技术已发展成熟并在国内外建立十几处人工种群,繁殖出十余代朱鹮个体,为朱鹮种群的扩大做出重要的贡献。

但是由于目前的朱鹮都是当初姚家沟发现的成鸟的后代,近亲繁殖导致遗传衰退,出现如脚趾畸形导致朱鹮不能正常站立和不能抓握树枝;翅膀畸形导致不能正常飞翔;Y型喙导致不能捉食泥鳅、鱼虾等,这些子代畸形对朱鹮的遗传质量、遗传多样性等方面产生影响。

朱鹮自身在遗传进化方面也有自己的选择——偏好腿长的雌性朱鹮。主要原因在于腿长的雌鸟环境适应性免疫功能MHC(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的多样性更高,同时腿长的雌鸟体型更大体重更重,因而受精率更高,产卵体积更大,孵化出来的幼雏死亡率降低,畸形率也更低,近乎为0。

经过几代科研人的努力,陕西洋县、北京动物园、河南董寨、四川峨眉山、浙江德清等朱鹮基地的种源相继引入后,朱鹮的MHC基因单倍型组成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极大提高了具有正常个体完整的基因单倍型结构的个体数量。以浙江德清为例,通过精细的遗传管理与强力的材料支持,朱鹮的种群畸形率从最初的20.11%下降到0.74%,受精率从26.34%提升为87.51%,幼鸟成活率从33.76%提升到76.11%。

(3)种群重建,科技护航

野外种群复壮是朱鹮保护的关键,孤立的朱鹮种群难以应对突发疾病和自然灾害等恶性事件,需要放飞野外,进行野外种群恢复。

在国家林业局(现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和陕西省 *** 共同努力下,对朱鹮的再引入与异地野外种群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04年,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洋县华阳进行首次野化放飞实验,放飞12只人工饲养朱鹮,开启了朱鹮野化放飞的里程碑,之后陆续在陕西洋县、宁陕、铜川、宝鸡、河南董寨、浙江德清等历史分布区成功进行野化放飞。野化放飞工作的实施摆脱了朱鹮单一野生种群潜在的灭绝风险。

随着科研力量的引入,中国开展了大量保护性研究,引领了朱鹮研究的国际前沿,取得丰硕研究成果。1987年,开始给朱鹮幼鸟佩戴环志。环志是个体识别的一种方法,赋予每只朱鹮一个独有的“身份证号”,并建立其身份信息档案,如出生时间、地点、父母信息等。在野外,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望远镜观察环志颜色、编号,就可以知道朱鹮的年龄、活动范围、扩散距离,日积月累后即可分析出朱鹮种群的年龄结构、存活率、扩散趋势、遗传特征等生物生态学特征。1992年,朱鹮人工孵化育雏成功;2000年,人工饲养条件下朱鹮自然繁殖成功;2004年,首次进行朱鹮野化放飞试验;2007年,首次开展朱鹮再引入;2011年,利用GPS卫星定位追踪野生朱鹮个体。朱鹮保护由以往小种群“保姆式”的保护管理措施过渡到卫星跟踪、红外相机监测、远程监控等高科技手段,提高监测效率的同时也缓解了基层保护人员以及科研人员人力不足的问题。

朱鹮成果彰显国际水准

1995年中国首次野生动物调查结果显示,朱鹮种群数量由1981年的7只增加到147只;2011年的第二次陆生野生动物调查中,朱鹮数量增加到1549只;2020年,由陕西省林业局发布的《陕西省朱保护成果报告》显示,朱鹮的种群数量在1990年之后平稳发展,在2020年我国种群数量已经达到4400只,其中陕西境内4100只,朱鹮受危等级由极危降为濒危。保护等级下降,不意味着保护降级,在未来的日子里,科研人员和保护工作者们会继续奔赴保护“前线”,以强大的科研力量和高水准的科技水平继续保护这一颗璀璨的“东方宝石”。期待着更多的人在水稻田旁、在溪流两岸欣赏到朱鹮曼妙的身姿,感受到人与自然和谐的美好。(文/蒋娴 王超 李惠鑫 《绿色中国》2020.10A )

特别感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全国鸟类环志中心刘东平研究员的大力支持与指导

本文作者单位:蒋娴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国家林业与草原科学数据中心

王超 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李惠鑫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新技术研究所

更多朱圻 老师(朱嫒嫒简历)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