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木鱼歌,2011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木鱼歌简称木鱼,也叫摸鱼歌,是广东省的传统说唱艺术之一,属于弹词系统。流行于广东省 珠江三角洲、西江和南路一带。起源于明末,清代以后兴盛。早期木鱼歌都是随编随唱,后来才记录曲词,辗转传抄,或刻印传唱木鱼歌流行于晚明,到清代以后极为兴盛。清人屈大均《 广东新语》及罗天尺《五山志林》中都记载过当时演唱的盛况。早期的木鱼歌都是随编随唱,凭记忆演唱,后来才记录曲词,辗转传抄,或者先编好曲词,刊印成书传唱。这种抄本或刻本,叫木鱼书,既可作演唱的脚本,也可供阅读。
木鱼歌,属弹词类曲种,唱时多用三弦伴奏。木鱼书多由盲人演唱,故俗称为“盲佬歌”,流行于城区片、水乡片、沿海片、浦田片、丘陵片等乡村。清初屈大均的《广东新语》记载:“东莞岁朝……寻常瞽男女所唱多用某记,其辞至数千言,有雅有俗,有贞有淫,随主人听命唱之”。木鱼歌很多直接唱东莞人,唱东莞事,唱词题材根植社会、市井。莞邑民间逢年过节、婚丧嫁娶,凡有吉庆主人都会请木鱼书艺人弹唱,以为助兴。东莞民谣有云:“要想癫,唱《花笺》;要想傻,唱《二荷》;要想哭,唱《金叶菊》。”由此足见,木鱼歌在当时社会、市井的盛行和影响。
中原文化传播到各个地区,因为地域、文化、语言等的差异而演变出各种地方特色。木鱼歌也是一样,它大部分取材于中原的故事,为了适应当地的需要而加入方言谚语来演唱,让广大劳苦大众接受。此外,还有本地人的作品,用木鱼歌的形式把广泛流传的故事写下来,这是为了更通俗易懂。
木鱼歌在道滘已经不再兴盛了,它是民间的暗流,只是零星地流传着,至于具体的情况,还不清楚。因为他们尚未对此作过统计,一方面是工程浩大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另一方面则是需要做群众的思想工作。有些艺人不想再唱,有些家属也拒绝谈起。在他们看来,父母的失明本是一种缺陷,加之木鱼歌属于下九流,所以如果将之挖掘出来对他们而言,便是一种耻辱。只是大概知道会唱木鱼歌的人一般是60岁以上的老人且多是妇女,镇上有部分唱粤曲的人会哼几句,但懂得唱长篇的却为数甚少。他所看到最盛的集体演唱便是每年的七姐诞(莞人对七夕的称呼),在文阁的天后宫,十多个妇女围着一张摆满祭品的桌子唱木鱼歌。他所知道的职业艺人就剩下一个,即在阎公古庙里的“棠叔”。一般的年轻人不接受木鱼歌,认为它节奏太慢,而且与现代相隔太远。他认为随着时代的进步,木鱼歌终究会被慢慢淘汰,这是历史的必然规律。中国的文化发展至今已有两千多年,从巫、傩、风雅颂到唐诗宋词元曲一脉相承。但它在受到电视电影网络的巨大冲击后,在新世纪将面临一个重大的转折。过去的传统是单向的,选择是多元的,现代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尽管如此,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孙,我们应该有责任把祖先遗留下来的东西整理并保存,留待后人去研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