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心在跳,是爱情如烈火。你在笑,疯狂的人是我。”
底气十足的中年女音配上土嗨的节奏,一首《爱如火》最近在各大音乐平台登顶榜首。截至2月27日,《爱如火》在短视频平台的话题播放量超过13亿,堪称2023开年第一首爆款歌曲。
“听这首歌有种林黛玉骑摩托的感觉”,这是网友给出的高质量评价,画面感极强。
清博舆情系统显示,从元旦至今,以“爱如火”为关键词的全网信息总量为546052条,其中视频端相关的内容最多,微博平台的信息量次之。
数据来源:清博舆情(7天免费试用,链接:https://yuqing.gsdata.cn)
在抖音上,网友们热衷于拍摄以《爱如火》为音乐背景的玩梗视频。一时间,“你在笑,疯狂的人是我”配上“蛋仔甩手舞”成为了获取流量的不二法门。
《爱如火》是首优秀的音乐作品吗?答案几乎100%是否定的,且不同于其他网络神曲,这首歌开始走红时还伴随着一点争议,其原唱者甚至有过被封经历。
既然如此,这首歌为何还能迅速出圈,让韩团、欧美明星都纷纷“加入”,成为欧美夜店镇场神曲?
01
《爱如火》的“蹿红”过程
清博舆情系统显示,《爱如火》声量的主要峰值出现在1月28日-2月15日期间,即大家刚过完春节、虽身体返工但心情仍在放飞的那段时间。
数据来源:清博舆情(7天免费试用,链接:https://yuqing.gsdata.cn)
事实上,这距离《爱如火》发布已经过去了一段时间。这首歌于去年底发行,在上线之初并没有引起关注,常规的洗脑旋律、电子节奏、简单易懂歌词,在众多功能性歌曲中并不出众。其热度的转变有两个原因,一方面,歌曲演唱者自身拥有话题性,另一方面则是吃上了年初热门游戏的红利。
第一批听众的热度来自于 《爱如火》的演唱者那艺娜。这位中国人假装俄罗斯人圈钱的浮夸网红歌手,曾被央视点名批评,后被平台封禁,本应销声匿迹的她果断更改了网络ID,开始发歌圈钱,并在复出后与两位主播发生过几次争吵,这些小动作引来了大批“乐子人”的关注,也让其“主打歌”《爱如火》有了第一批“听众”。
第二批听众则是游戏玩家。去年年中网易推出的手游《蛋仔派对》在年底迎来用户飙升,2022年12月登上iOS免费榜榜首、畅销榜TOP10后,持续将近一个月霸榜。
这时,《爱如火》出现在《蛋仔派对》多个玩家自制地图的配乐中,大量玩家群体在游戏中从接触到熟悉,让歌曲有了破圈的趋势。再加上游戏官方短视频账号录制了蛋仔配《爱如火》跳甩手舞的视频,让这首歌在短视频领域带动了一阵甩手舞热潮,自此真正出圈。
清博舆情系统显示,人们对于《爱如火》讨论最多的关键词是爱情、错觉、烈火、微博、那艺、视频等。
数据来源:清博舆情(7天免费试用,链接:https://yuqing.gsdata.cn)
《爱如火》歌曲本身的特质想必大家一目了然。给这首歌注入灵魂的,有让大家脑海中闪现的爱情错觉,也有那艺娜沉静中气十足的女中音。表演者男女莫辨的声音透露着几分不容置疑的威严和洒脱,让整首歌呈现出一种拧巴的土嗨特点,这种妙不可言的错位感让演唱者脱离了原有的较小范围的中老年粉丝群,进入了更多年轻用户的视野。
02
《爱如火》里
“火”的到底是什么?
《爱如火》能火,首先当然离不开歌曲本身的魔性洗脑。
整首歌只有5秒前奏,主歌和副歌交叠重复,副歌被置于歌曲前面。副歌在整首歌中都会不断叠高以此烘托情绪,歌词和旋律都很符合短视频平台上走红的背景音乐的特点。
其次是歌手本身的话题性。“那艺娜”最初的ID叫“俄罗斯娜娜”,凭借自身的容貌与短视频平台上的外国人滤镜,土生土长在中国的“那艺娜”摇身一变,成了一位金发碧眼,热爱中国的“俄罗斯人”。
彼时,娜娜主要吸引的是中老年粉丝。在吸粉200万后,“俄罗斯娜娜”拙劣的伪装被识破,其账号被平台封禁,央视网更是将“俄罗斯娜娜”作为典型,对这种欺诈行为展开了批判。
但“俄罗斯娜娜”的谢幕并不是故事的终点。禁封两个月后,娜娜又创建了全新的账号,改名叫“大中国娜娜”。
不过,失去“俄罗斯人”的身份,穿上了大红棉袄的“大中国娜娜”,并没有像她之前那样如鱼得水。在讲求“又短又好”的短视频平台,“大中国娜娜”实在是算不上有什么特色。
正是如此,《爱如火》的发行一开始并没有什么水花。伴随着歌曲的发行,她第三次更新了艺名“那艺娜”。
真正的转折点出现在她与主播“三梦奇缘”和 “万邦万人迷”的一次连麦,三人歇斯底里地互掐对骂,热烈的战斗持续了近20分钟。
“三梦奇缘”因被部分观众调侃其外貌酷似杨幂,其视频开始主动碰瓷杨幂。由于调侃她的观众大多都是年轻人且带有二次元属性。于是为了“讨好”观众,“三梦奇缘”开始了自己的Cosplay生涯——她经常会发布自己Cos诸如《王者荣耀》《原神》等作品中角色的视频。
外貌抽象、心态抽象、行为抽象,在一众抽象观众的“引流”下,“三梦奇缘”成功变成了一位“抽象人物”。
也正是由于“三梦奇缘”的抽象属性,加之她与“那艺娜”和“万邦万人迷”的PK过于有节目效果,众多抽象观众开始试图将“那艺娜”与抽象文化扯上联系。
于是,眼尖的网友们发现“那艺娜”长相与谷爱凌有几分(莫名其妙)的神似,并且还发现,谷爱凌曾经在视频中隔空感谢过杨幂。这样,“那艺娜”与“三梦奇缘”的对决,就好像谷爱凌与杨幂的“梦幻联动”。很快,“万邦万人迷”也被抽象观众找到了“替代品”。这场PK,也在后来被称为“谷爱凌、袁娅维、杨幂的三足鼎立”。
这样的联系传播甚广。时至今日,在短视频平台上搜索“爱如火”时,搜索结果的联想,甚至会指向谷爱凌本人,足可见抽象文化的传播之广。
因此,在每个人都是创作者的网络时代,“三年后我就成了你”这样的梗视频横空出世,传播效果惊人。也涌现了“谷爱凌和娜娜加起来有三个国籍”这样的段子,那艺娜自此开始破圈。
《爱如火》上线后,关于对那艺娜本人唱功的质疑声也不绝于耳。B站上流传着那艺娜直播时连唱十几次《爱如火》都躲开高音的视频,好不容易在有一个视频中高音终于上去了,但除了高音之外都跑调了,其演唱水平可见一斑。
除了假唱,恐怕很难有音乐人像那艺娜一样在长相、国籍乃至性别上都具有争议性,而且还有粉丝积极二创,编出荒诞的话题来为其增加娱乐性和话题性,让其在小圈层内保持热度。
虽然在小圈层有受众、有热度,但破圈才是歌曲能火的根本。不论是《蛋仔派对》玩家还是众多短视频达人翻跳“蛋仔甩手舞”,都让《爱如火》的受众泛化,成为跟风追逐的热点。
短视频对于音乐宣推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用户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开始哼唱,第一次哼唱羞愧难当,第二次逐渐上头,第三次无法自拔。原本觉得土到不能理解的歌,多听几遍,就可以熟练地演唱了。
《爱如火》的破圈过程是靠着争议性在小圈内获得核心“粉丝”的,然后因为完美卡点蛋仔甩手舞,得以借着时下最火游戏之一《蛋仔派对》的东风,获得大量普通“粉丝”。
借此,《爱如火》正式成为视频新流量密码,成功打破外次元壁,吸引了大量短视频创作者的跟风创作,从而层层破圈,实现全网爆红。
03
全民“土嗨”的背后
怀旧触发集体情感共鸣
对“土嗨”使用最频繁的是电音圈,电音迷们用“土嗨”来形容以为DJ是音乐风格的“动次打次”。在如今的语境之中,“土嗨”更像是一个形容词,想要营造发达流行的氛围,却摆脱不了俗气的本土风格,创造出通俗的令人发笑的产品。
“神曲”从互联网时代初期就已经存在。伴随着网络mp3搜索功能的普及,初代神曲《老鼠爱大米》《两只蝴蝶》响遍大街小巷;邀请韩国团队制作的《小苹果》并没有深厚的意蕴,但迅速占领街边门脸店的手提音响和城乡的KTV。
互联网时代的神曲,曲风仍然摆脱不了“草根”二字。演唱者们通常籍籍无名,可能就是我们身边的工人、农民;歌曲的内容是“草根”的,没有沉重的人生哲学和严肃道理,字里行间不过是你情我爱,这些歌可以是广场舞的伴奏,也可以是县城里摩托车外放的背景音。
在抖音和快手将创造权和选择权下沉之后,“土嗨神曲”显示出强大的活力。“土嗨神曲”很“土”,它与“神曲前辈”的“草根”一脉相承;同时“土嗨”是真的“嗨”,这是一个社会娱乐化的全民参与的流量时代,平台上似乎每个人都在庆祝,都在摇摆。
与纠结于痴情爱恋的神曲不同,“土嗨神曲”往往带着所谓的江湖腔调,带着流气的社会感,带着男性化对于成功的想象。暂时抛开女性主义批评的角度,纵观《野狼Disco》、《沙漠骆驼》、《爱如火》等爆红的“土嗨神曲”,它们共同的特点是背后的怀旧机制,引发的是大众多元的情感共鸣。
怀旧不仅是审美的惯性和给予过去的滤镜,它更是一场共情的体验。层出不穷的新事物可能带来认知的脱节,快速的生活节奏可能伴随着孤独,我们希望从过去的“熟悉”之中寻找亲切和安全感。美国学者斯维特兰·博伊姆在《怀旧的未来》中结合斯拉夫文化语境对“怀旧”做了系统的分析,她说:“怀想这一观念本身就具有某种虽然过时却依然令人愉快的东西。”
从某种程度上讲,“土嗨”的土,是因为真实地呈现了我们的怀旧思绪,旧的相对于现在,本身就是土的;而“土嗨”之所以“嗨”,是因为这种怀旧机制能带来高度的情感共鸣,在社交媒体时代,更是成了一场集体的共情体验,席卷了我们的生活。
《爱如火》是否具有艺术性和审美性特点已然不太重要。对于长期处于精神紧绷,只想愉悦地释放一下心情的受众来说,这种“土到极致便是潮”的音乐好像也没有什么不合理之处。因为功能性音乐始终与艺术性音乐扮演着截然不同的角色,彼此并不是互相替代的关系。
《爱如火》的爆火方式过于独特,对于想要流量的创作者来说或许学不来,但我们能做的是放下流量、就业、家庭等等焦虑,暂时再被“心在跳,是爱情如烈火。你在笑,疯狂的人是我”洗脑一次。
作者:李泽彤 排版:骆伟玲
图片源于Q仔互联网冲浪所得,若有侵权,后台联系,Q仔滑跪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