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窗外的野玫瑰
我来时孤单一人
我走时孑然一身
五月遍地的鲜花
那是对我的垂怜
——缪勒《晚安》
野玫瑰,1815
和奥地利伟大的艺术歌曲之王弗朗兹.舒伯特一样,在年青时,我也做过几天上课爱走神的老师。所以有一次偶然看到一张描绘舒伯特上课时的水彩画插图时,我不自觉地就会闪现出过去的影子:春天不是读书天,窗外野花烂漫,心里小鸟啁啾。
春天,不仅学生们容易心猿意马,上课的老师也经常会在孩子们自习、朗读时走神。有时,你也不知道自己靠在窗前在看什么,也许只是看看飘过窗前的一片浮云,或者操场花坛上盛开的一丛玫瑰。但我不是琼瑶阿姨,窗外的心事,远不够我写一本小说。
1814年,艺术歌曲之王弗朗兹.舒伯特17岁。当时,他还是维也纳音乐泰斗萨列里的得意门生。这一年,小伙子刚刚取得了维也纳圣安娜师范学校的助理教师资格,正式成为一名圣安娜小学的教师。虽然可怜的工资连空白乐谱都买不起。不过至少也算是有一份的体面工作。舒伯特家兄弟姐妹太多,父亲那点可怜收入,经常让家里的开销捉襟见肘。没办法,舒伯特只能早早出来打工赚钱。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在圣安娜小学,舒伯特教的并不是音乐,而是文学。据说他经常大声地在课堂上朗诵歌德、席勒的诗歌时,还会念着念着就唱起来。窗外的风景,映着书本上的诗句,优美而质朴的旋律自然而然地就从舒伯特美丽的心灵中流淌出来。
和我们常见的艳丽玫瑰不同,野玫瑰的花朵小巧而清淡,仿佛少女天真的容颜
一天,我们的舒伯特老师大声念着歌德的爱情名诗《野玫瑰》,心中忽然就为诗歌谱上了曲,于是,他让全班同学都跟着他一起唱:
少年看见野玫瑰,娇嫩又美丽
急急忙忙跑去看,心中暗自赞美
少年说:我要摘你回去
玫瑰说:我要刺痛你的手指
让你永不忘记,我决不能答应你
粗暴的少年动手摘,玫瑰刺痛了他的手
悲伤叹息没有用,花儿只能任他采
在这首名曲中,舒伯特借用了21年前维也纳最天才的音乐精灵——莫扎特在《魔笛》中的一小段旋律,他用优美的转调,活泼的节奏与民歌般质朴的风格,把年青歌德那段动人的爱情诗句摇曳成了一片迷人的淡淡花香。课后,圣安娜小学的校长,专门把年青的舒伯特叫到办公室,责问他:为何把文学课上成了音乐课。
舒伯特不以为然,对他而言,音乐、诗歌与爱情是美丽人生三位一体的缪斯女神。这首据说创作于课堂上的名曲成了舒伯特早年艺术歌曲中的精品,它甚至被填上了中文歌词,改编成了台湾电影《海角七号》中的插曲。然而,在这一片淡淡的花香中,你是否也感受到了:年青舒伯特内心深处的一丝无奈与惆怅。
1814,牧羊人的哀歌,D121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先是圣安娜小学,然后又转到父亲的学堂,在那段只有两年的教书生涯中,春去春来,花开花落,唯有诗与歌,可以蔚藉窗边寂寞的心灵。他的同事曾回忆说,舒伯特经常一个人在教师宿舍里念诗,念到深情处,经常自顾自地独自痛哭。
与《野玫瑰》几乎同时创作的《牧羊人的哀歌》,或许更能道出那种困在窗边的心情。这首歌的歌词同样出自歌德的诗歌,歌中唱道:
美丽鲜艳的花朵
铺满脚下的草地
我顺手采下一朵
却不知给谁送去
窗外盛开的野玫瑰与不知送给谁的花儿,成了留在1814年维也纳春天的一道美丽阴影。
命运的织机
凡是让人幸福的东西
往往又会成为他不幸的源泉
——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
1813年,第10号弦乐四重奏 D87 | 第二乐章
约瑟夫.阿贝画 | 1814年,17岁的舒伯特
1797年,舒伯特,出生在维也纳第九区一幢名叫“红虾馆”的小楼里,他的父亲是一位清贫的、热爱音乐的小学校长,他的母亲则是一位快乐的厨娘,他们家一共有过14个孩子,在那个贫穷的年代,其中九个没长大就夭折。在穷人的字典里,苦难从来都是生活的一部分,它们就象沉默的泥土一样,春风一度,又滋养出希望与欢乐的花朵。
在舒伯特的记忆里,一定会经常回到那些少年不知愁滋味的日子:晚饭后,父亲指挥的家庭小乐队准时开演,爸爸拉大提琴、哥哥和舒伯特拉小提琴,为了凑齐人数,邻居绸布店老板的大儿子会抱着中提琴,牵着妹妹德丽莎的手过来。这样的家庭音乐会,大概是舒伯特一生最美好的回忆。在他一生创作的15首经典的弦乐四重奏中,竟然有九首就创作在这段少年时期,并由他们的家庭乐队,以私人性质首演。
这些早期的四重奏,温暖迷人,充满了阳光与活力,却缺少华彩的炫技段落,有种说法是,舒伯特的家庭小乐队演奏水平有限。想想也是:你总不能写一段曲子,让老爸、老哥都演奏不出来吧!其中最出彩的自然是1813年创作的第10号弦乐四重奏,它第一乐章充满了呼之欲出的生命活力,让人想起舒伯特后来最经典的《鳟鱼五重奏》,第二乐章带着青春苦闷的印迹,在风一般流动而透明的旋律中,渐渐拉长成牧歌一般淡淡的忧愁。
可惜不知为何,这些为家庭创作、提献给老师萨列里的美妙四重奏,却被当时的乐谱出版商,一口回绝,理由是他们不接受这种“粗陋”的学生习作。
1813年,第10号弦乐四重奏 D87 | 第一乐章
在舒伯特十岁的时候,他和邻居绸布店的小姑娘德丽莎一起,康维特教会学校的唱诗班,两人青梅竹马,都有着美妙的嗓音,在那个街区,他们是最引人注目的一对百灵鸟。直到舒伯特十三岁时,因为变音,这段一起演唱的美丽记忆才不得不划上了休止符。
也许正是因为不能唱歌,反倒开启了舒伯特属于自己的音乐世界,他要写出最美的歌,让德丽莎歌唱。据说德丽莎并不是什么美女,小时候得过天花,在脸上留下了麻子。不过对此,舒伯并不在意。正如拥有美妙歌喉的夜莺,从来不会因为美丽的羽毛而被世人赞颂。
1814年,就在舒伯特正式成为教师的同时。他也从他的音乐老师——萨列里的门下正式毕业了。说到这位萨列里,就是那位和莫扎特宫斗了半辈子,最后还被指责害死了莫扎特的凶手,但实际上,他不仅是一位了不起的音乐家,维也纳宫庭乐长,海顿的好友,贝多芬和李斯特的老师。当时他已经60多岁,德高望重。
在萨列里的指导下,舒伯特17岁时,就已经完成了大量的作品,包括一首钢琴奏鸣曲,九首弦乐四重奏和一部《F小调弥撒曲》。那年,正好是维也纳希里登塔尔教堂100周年庆,老师还特别安排了学生在庆典上指挥《F小调弥撒曲》——舒伯特初试莺啼的宗教声乐作品,这算不上是一首伟大的曲子。不过,对年轻的舒伯特而言却意义不凡,这不仅是因为届时老师会亲自到场聆听,更重要的是,舒伯特心爱的姑娘,邻居家的德丽莎可是合唱团里的第一女高音。
据说,那次演出相当成功,主教和他的老师萨列里都热情的称赞了舒伯特。
演奏完毕,舒伯特陪德丽莎姑娘回家。在路上腼腆的舒伯特好不容易才壮起胆,嚅嗫地说:“德丽莎,我觉得你现在象是葛瑞卿或者绿蒂”。
德丽莎当然知道,葛瑞卿是歌德名著《浮士德》中的年轻姑娘,绿蒂则是那本堪称浪漫主义文学里程碑的杰作——《少年维特的烦恼》中男主人公魂牵梦绕的情人。当时德丽莎红着脸说:“讨厌,法兰兹,你是不是酒喝得太多了?”她说的时候,非但不生气,反而偷偷地咯咯笑起来。
舒伯特一回到家,就兴奋地根据歌德的同名诗,一口气谱写了一首名叫《纺织姑娘葛瑞卿》的艺术歌曲。当舒伯特一边弹奏着新写的情歌,一边却轻声低念着德丽莎的名字。据说舒伯特有个妹妹也叫德丽莎,她问哥哥,这首歌是写给我的吗?
1814年,纺织姑娘葛瑞卿,D118
我的心灵热切地寻着他
我愿能能将他紧紧拥抱
用我的全部的身心亲吻着她
带着他的热吻
即使在他怀中死去,我也甘心
这首诗还是来自年青舒伯特最爱大文豪歌德的诗体小说《浮士德》,它描写了年轻美丽的纺织女葛瑞卿,一面纺布,一面思念着情人的心情。舒伯特用钢琴飞快的16分音符六连音,模拟出不断旋转的纺车声,优美的女高音穿梭其间,那是少女主人公炽热而绝望的爱情。
这首优美的歌曲,完美地将音乐伴奏、诗歌与人声交织在一起,一气呵成又为充满了悲剧般的绝望。害羞的舒伯特并没有将它献给心上人。是不敢?还是害羞?我们无法猜测。或许,1814年的舒伯特早已深深地感受到,面对命运的无奈。织机在西方文化中,本身就是一个充满了暗示性的符号。古希腊人认为:在命运之车上有三位女神,她们合力架起织布机,把我们的命运从生快速地织到死,最后一刀麻利地剪断。你永远猜不到命运的剪刀,何时就会将你的生命、你的梦想快速的剪断。
舒伯特从来不是一位擅长把妹的高手,在他朋友的描述中,除了和哥们在一起喝酒时,他才会显得格外开朗健谈。在姑娘面前,却总是木讷害羞。相比勇敢地向姑娘表白,他更习惯于把爱埋在心底,倾泻在五线谱之上。
教书生涯,平静而清贫,在这短短的两年里,舒伯特的音乐却象泉水一样,不断地从心中涌出。美妙的歌声在时光的五线谱上优雅地舞蹈着。他的同事,都很喜欢这位爱写歌的年轻人,一位比他年长的老师隔几天就会为他送来一打打的谱纸(那时候谱纸可不便宜喔)。1815年,除了各种交响乐、弦乐四重奏、弥撒曲,他一年竟写了多达146首艺术歌曲,这个数字还仅仅是指留存下来的。光是1815年10月15日一天,他就写了8首歌。舒伯特明白,就算一个人无法改变命运织机的旋转,但只要你有心,你就可以将你炽热而美丽的情感,织进命运的纱线中。
这些歌曲,不仅诉说着年轻音乐家内心炽热的情感,也渐渐地勾勒出德奥艺术歌曲世界的优美雏形。
1815,月亮颂小提琴改编版,D193
画 | 约瑟夫.莱特
据考证,在19世纪初的奥地利,单独的歌曲并不是那时音乐家创作的重心。然而歌曲的出版,却是有利可图的事业。这也是为什么德奥艺术歌曲的先驱莫扎特,一生都会抽空写上几首的原因。然而,在那个艺术歌曲尚未最终成型的时代,舒伯特这些充满了浪漫诗意的歌曲,显然不是很受出版商的眷顾。这位不擅言辞与生意的男孩,用这些美妙的心曲,并没有为他的人生换来名声与金钱。然而,一批年轻的诗人、艺术家和歌唱家,就象蜜蜂找到了春天的花儿一样,不约而同地聚集在舒伯特身边。
他们一起郊游、玩乐、喝酒、写诗、演奏音乐,渐渐形成了一个以舒伯特为圆心的社交圈。一位舒伯特年青时的朋友曾回忆往昔的时光说:他经常读着一首新诗,灵感就喷发出来,这些灵感马上就变成了旋律。他就是这样一个人,他甚至不是很在乎这样美丽的歌曲,据说他写乐谱堆满了宿舍。冬天,女仆甚至把它们哪去生火。
也就那个时候,他的歌声还传到了维也纳老牌歌唱家福格尔的耳朵里。福格尔很快就在自己的演唱会上,演唱了这些优美的歌曲。
已经18岁的舒伯特,只有1.57米高,微胖,肉肉的鼻子上架着一副斯文的圆边眼镜。他绝对是那种走进人群,你就认不出来的男生。不过,快乐的性格,绝世的音乐才华,让他朋友无数,朋友喜欢叫他“小蘑菇”。他也喜欢为朋友演奏;喜欢为爱情歌唱;喜欢高声地朗诵诗歌。
然而,舒伯特却极少谈论他的爱人。据当时的文献记录,在1815年的时候,年轻的舒伯特曾经向 *** 递交过一份与德丽莎的结婚申请,但是,根据当时维也纳的法律,成年男子必须有足够的收入才能结婚。小学助教的舒伯特自然不符合条件。
1816年,舒伯特和他的心上人德丽莎许下了一个约定。德丽莎,希望舒伯特可以在成就一翻事业之后,再娶她为妻。这个秘密的约定,期限是3年。那一年,在一位有钱的朋友绍贝尔的鼓励下,舒伯特决定:离开沉闷的小学,专心于自己热爱的音乐创作。据说,那年他家举行了一次重要的家庭会议。面对儿子的热情,同样热爱音乐的父亲终于让步了。不久,儿子就搬到了一位绍贝尔家,专心创作,带着一份对爱情沉甸甸的承诺,开始了属于自己的音乐之路和诗酒人生。
1819,第13号A大调钢琴奏鸣曲,D.664
柯罗画 | 蒙特方丹的回忆
春天,是一本合上的情诗。
当流水落花春去也,有些心事仍在生长,渐渐地织成小树林里浓密的阴凉,阳光在湖水上闪烁,将你带进慵懒而迷离的梦中。在花落成泥之后,那些春天许下的承诺,是否会在秋天结果呢?
(未完待续)
◆◆◆
本期QQ歌单,请按“阅读原文”
欢迎留言,谢谢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