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碳中和最收益(碳中和最利好哪个行业),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碳中和最收益(碳中和最利好哪个行业)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碳中和最收益(碳中和最利好哪个行业)

记得去年我刚迈进碳圈,写的第一篇碳中和机会总结,就让很多人找到了方向,讲的是《碳中和有哪些投资机会,这20份报告列出了45项,每项都是百亿市场》,但并不全面,而且碳中和主题领域很广,几乎每天都会有新的机会出现。

这个月我读了100多份资料,又帮大家挖出十个“碳中和投资机会”作为上次的补充,对应着10份高质量研究报告,本文就是我对这十大机会的分析与总结,每项都是千亿、万亿市场,但投资方面也比上次总结的机会要高出一大截。

01

《2022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投资机会观察》

报告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各细分赛道趋势进行深入分析,2021年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提升至13%,远超市场预期,2022年电动化进程提速,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成为产业投资热点。报告深入剖析了当前新能源汽车行业趋势及产业链投资机会,总结了各类投资模式的成功经验和启示。

如需下载报告全文,请在后台回复“1031”

机会一: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新能源汽车行业将是超过10万亿规模的市场,但是上半场投资对大部分公司来说以没有机会,上半场资本投入集中于电动化领域整车及零部件市场机会,尤其是动力电池产业链成为近年来炙手可热的投资赛道。

而新能源产业链投资下半场正如火如荼,市场将目光投向智能化、自动驾驶技术领域,及其带来的单品价值提升、增量零部件需求相关投资机会。在智能化、网联化背景下激光雷达、自动驾驶AI芯片、智能座舱、域控制器等是具备高增长潜质的细分赛道,且投资热度颇高。同时从投资模式来看沿产业链上下游布局投资,并将各个领域聚合成生态或是更优策略。

02

《中国ESG投资报告2.0》

近年中国在ESG基金数量和规模上都有了跨越式提升,并在ESG投资领域积极探索优秀实践。按中国绿色金融市场的ESG投资定义,2021年投资策略有提及ESG概念的泛ESG基金投资规模已经超过6600亿。

加上绿色产业基金、ESG私募股权基金和ESG理财产品,中国ESG投资市场规模已超过一万亿。碳中和承诺带来庞大的绿色投资需求,预计整个市场新增投资额将超过138万亿人民币。“双碳”之外,中国 *** 也在特色领域走出自己的道路,在消除贫困、公共卫生、乡村振兴等领域带来更多ESG投资机会。

机会二:ESG投资市场

正如报告中所说投资向ESG转型正当时,对内资来说,国内外ESG相关监管政策的出台和“双碳”政策的引导,绿色资金投入不断增加;对外资来说,中国的清洁能源项目可为投资者提供优越回报。在ESG公募基金、ESG理财产品、ESG股权投资等方面将迅速增长。

03

《未来乡村的绿色低碳建筑》

我国明确提出,要实施建筑领域的碳达峰、碳中和行动,建设高品质绿色建筑,鼓励建设绿色农房,大力推广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发展零碳建筑,鼓励智能光伏与绿色建筑融合创新发展。报告介绍了我国当前建筑业的碳排放现状,乡村绿建蓝海市场的机遇和挑战,以及他在乡村建筑领域的绿色低碳实践。

机会三:乡村绿色建筑蓝海市场

据计算即使只针对5%的人群,每年乡村绿色民居建筑仍是万亿的市场体量。面对着乡村自建房市场大、单体小、分布散、发展乱、排放高、无巨头的产业现状,发展装配式建筑是性价比比较高的选择,这降低建造过程中的能源资源消耗、减少施工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和提高劳动生产率,能提供乡村绿色建筑解决方案的企业具有较好的机遇。

04

《碳中和能耗管理平台建设解决方案》

方案以零碳绿色校园为例,从能源供应端、能源消费端和用电实体侧三个核心方向着手,遵循“三步走”路径,即第一步构建校园碳资产及能效管理平台,根据校园碳排放管理指标设定科学指标管理;第二步校园楼宇内部要充分运用减排措施和技术手段,能源生产端利用新能源,能源消费端要充分节能减排;第三步对于无法实现碳中和的主体,碳汇交易实现碳中和。

机会四:碳资产及能效管理平台建设

碳管理软件市场巨大,碳阻迹预测企业碳管理软件市场规模在2030年将达到1866亿元。而今年碳管理市场融资比较火热,碳阻迹完成亿元B轮融资;Watershed完成7000万美金的新一轮融资,估值已经达到了10亿美金;Persefoni完成了一亿美元的融资;Normative完成了3100万美金的融资。

05

《零碳产业园区数字化发展白皮书》

目前针对园区的碳中和实现路径仍在不断探索中,除了新能源、负碳技术的运用外,借助数字化工具也同样非常关键,建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IOT等手段去衡量、监控、分析园区在开发及运营阶段所产生碳排放数据,并提出对应优化方案调整园区管理方式,最终实现资源配置及运营效率最大化,本报告围绕目前整个建筑& 不动产领域所面临的低碳减排的环境与市场现状,并特别面向产业园区这类特殊资产,梳理数字化助力零碳园区的几种方式。

机会五:产业园零碳化、数字化项目

目前各地产业园区特别是工业和化工园区的开发和管理方面,“零碳化”概念提及愈发深入,针对碳排放监测及计量技术是必要发展配置。实现零碳园区离不开数字科技的加持,园区设计场景方面,除了在智能楼宇、智能微网等领域发力以外,可采用BIM等工具提前优化设计方案;园区建造场景方面,AIOT串联现场工地设备,动态提升管理效能;运营场景方面,实现园区安全、节能、高效运营的同时,推动智慧园区碳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的落地,实现碳资产的保值增值。

06

《中国快递业绿色包装碳减排潜力研究报告》

《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快递包装在生产、废弃物处理阶段等全流程的碳排放总量为2395.84万吨二氧化碳当量,这些碳排放需要种植相当于一个北京市土地面积的树木才能抵消。若对快递业产生的一次性塑料袋不做任何循环或替代,2021-2030年我国快递业一次性塑料袋累计碳排放量将达到5961万吨。

机会六:循环快递包装

绝大多数快递塑料包装都是PE或PP制品,常态下难以降解,而且塑料材质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在这方面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发的废塑料生产低杂质油品技术利用废塑料加工为石化原料,再经过专有的后加工技术再次“变为”塑料,实现废塑料的闭合化学循环,同时副产芳烃等化工原料,为低值废塑料带来的“污染”治理提供了解决方案。

07

《国家“东数西算”工程背景下新型算力基础设施发展研究报告》

报告分析了“东数西算”对新型算力基础设施发展的影响、以及新型算力基础设施呈现的挑战,将最新的概念和产业连接,分析基于目前的最佳实践,并就2030年算力设施的趋势进行了展望。

机会七:新型算力基础设施建设

2022年发布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第一条支线即为底层、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包括5G、数据中心、光纤宽带等。发展数字经济,算力又是重要支撑,算力作为核心生产力成为共识。

算力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多,数据潜力才会不断被挖掘,因此加快算力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算力资源布局、支持跨区域算力网络实时、灵活调度运营,提升算力应用强度至关重要。而与之相关的云计算、超算互联网工程、边缘计算、信创产业、数据中心节能减排技术、算力防护、安全防护等等方面孕育着大量的机遇。

08

《电化学储能保险发展报告》

报告研究了储能技术与市场发展现状、国际市场电化学储能保险发展情况、中国市场电化学储能保险发展现状、电化学储能保险业务的风险特征、中国市场电化学储能保险发展前景等五方面内容。

机会八:电化学储能保险

2021年,中国储能市场装机功率43.44GW,同比增长20.5%,继续位居全球第一。电化学储能装机功率5.1GW,同比增长56.4%,占比11.8%,较去年上升2.7个百分点。

电化学储能技术技术及产品仍处于不断升级换代的快速变化过程中,涉及较多的安全风险等风险因素。目前国内外电化学储能保险整体上处于起步阶段,据推算2021年整个电化学储能市场带给财险公司的保费收入也就是3000万元的水平,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按照2025年中国电化学储能的投资规模达到780-1200亿元计算,拟定保额按照投资规模的80%测算,平均费率按0.1%计算,估算仅电化学储能系统财产险产品的保费将达6250-9800万元人民币。

09

《全球交通可再生燃料风口,中国生物柴油高减排迎成长良机》

生物柴油物化性质与石化柴油相近,可直接替代石化柴油作为交通燃料,且在燃料性能、可再生性、减排效应上更具优势,是交通领域能源转型的焦点。从需求来看,各国明确生柴强制添加比例及提升节奏,鼓励非粮食来源可再生燃料发展,而生物航煤是当前可持续航空燃料商业化唯一途径。

机会九:生物柴油产业

我国生物柴 *** 业进入加速发展期,各方参与主体均纷纷开展扩产计划,但废油脂回收资源将成为产业链的关键壁垒,生产及销售端主要考核企业的技术水平及销售渠道。

从采购端来看,我国废油脂收集由个人供应商主导,随着生柴政策及垃圾分类的持续推进,废弃油脂规范化收集提升潜力大。从生产端来看,头部企业正加速扩产。从销售端来看,产品主要出口欧盟,ISCC资质为准入门槛。

10

《海上风电强势崛起,海缆高壁垒铸就高盈利》

海上风电“十四五”期间高景气,海缆环节抗通缩。海上风电2022年国内平价海风项目已启动16.1GW,预计年内实现装机6-8GW,十四五期间维持复合增速17.84%。受益于海风深远海化持续推进,海缆环节需求进一步增加,主要体现在技术提升带来价值量显著增长,预计“十四五”期间海缆市场规模可达1282亿元,年化复合增速23%。

机会十:海缆行业投资机会

风电产业链中,海缆是盈利能力最强的环节之一,毛利可达40%-50%。主要是因为行业具有较高的壁垒,海缆环节行业壁垒自2020年开始发生变化,由码头、立塔、技术、业绩资质四大壁垒演变为码头、立塔、技术、业绩资质、施工资质&敷缆船、产能区位布局六大壁垒。

其中,码头、立塔、技术为硬性壁垒,业绩资质、施工资质&敷缆船、产能区位布局为软性壁垒。海缆行业集中度高于海上风电其余各环节,CR3市占率高达87%,看好头部海缆厂商。

往期推荐:

碳中和12大产业数据库汇总:碳汇、碳企、储能、光伏

当初碳圈“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如何思考碳中和?

江亿院士关于碳中和的30个思考:乡村、建筑、能源、供热…

更多碳中和最收益(碳中和最利好哪个行业)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