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前置过滤器对比评测(前置过滤器对比评测 消费者报道),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前置过滤器对比评测(前置过滤器对比评测 消费者报道)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前置过滤器对比评测(前置过滤器对比评测 消费者报道)

前言

前置过滤器近些年很是火热,大家对于家庭用水的安全性也越来越重视,但是谈及起来却一知半解,对其作用和原理更是一概不通。

所以今天硬核实测14款热门的前置过滤器,带着大家的疑问和误解去真正的搞懂前置过滤器。

那我们到底有没有必要安装,到底如何选择高性价比的过滤器,难道真的是越贵越好,牌子越大越好?

(5千字长文,耗时4周整理、筛选、总结,对市面上的前置过滤器做了全面的对比分析。我测评的风格向来是开门见山,先把核心数据参数前置,没时间的可以直接看结尾总结)

一、简单科普前置过滤器

前置过滤器其实很简单,清一色的T型结构,进水口、排污口以及出水口,直接由过滤网过滤,剩下的杂质通过瓶体刮网冲洗等进行排污,不用接电也不用换滤芯,一劳永逸就需要每个月定时冲洗一下。

而且最早由德国衍生至国内,因为国内水质原因由原来的100微米改制到了现在的40微米,来过滤一些大颗粒的杂质和泥沙,所以千万不要把它当作净水器。前置过滤器过滤的水不能直接饮用,过滤精度为40-100微米,但是让生活用水更安全、健康。而净水器过滤精度为0.5-10纳米,净水器净化的水质,可以作为直饮水来饮用。

就两个最大的作用,一个保护家里的涉水电器另一个就是简单提升我们全屋用水的品质。

奈何最近国内原生水质和管道问题层出不断,尤其是老旧小区以及农村地区,具体再偏向西北等地带,这个“安装必要性”似乎就变得很重要了。

二、前置过滤器发展历程

开头为啥说到如此“内卷”呢,这就说来话长了,国内前置过滤器的发展历程确实曲折蜿蜒,但是归根结底就是一个“冲洗方式”的改变。

第一代的前置过滤器,最早的叠片后来的顺冲式,说白了原理相当简单,前者就是加了点沟槽,后者就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升级了水压阀,由最早的叠片拆解式清洗到后来冲洗不彻底一路发展,虽然是进步但坎坷真的很大, bug多到怀疑人生。

就单单没有排污口还得需要拆卸下来冲洗,就很折磨人,而且那时候安全性就更不用说了,基本都是黄铜+没有刮片的瓶体,不忍直视。

后来再进步到了第二代,冲洗方式升级成外压式的“虹吸”式,内置瓶体大升级,沟槽衍变成了雨刮,而且搭配上了排污口,手动一转就能轻松冲洗排污。这种依然有个缺点,外压难免压力不足,冲洗就会不彻底,所以虽然解决了大难题,但是人们心中对前置过滤器的看法依然无法得到改变。

直到第三代的出现,才真正意义的将前置过滤器普及开来,“反冲式”的出现真的彻底解决了冲洗等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虽然也是滤网结构可直接采用的内压式设计,把瓶体滤芯合为一体,再配上T型构造,将冲洗不彻底、堵塞、排污困难等等问题全部解决。由此基础上还衍生了像压力表、记忆拨盘等附加的便捷功能。,

再接着近些年第四代前置过滤器又开始进入大众视野,虽然冲洗方式上和第三代没有太大变化,但是真的把人们懒惰的心理玩得明明白白。

自动冲洗等智能配置的介入彻底让前置走进了大众视线,这下大家彻底解放双手,配上电池的前置过滤器只需要你设定好冲洗时间,自己清洗自己排污,几个月一管你说方便不。而且升级的像什么万向阀安装、稳压设计等,都再一次将实用、好用发挥到了极致。

好了唠嗑结束,展示一下今天测评的14款前置过滤器——

按照三段价位分成了三个梯队,我们从4个角度出发实测,横向测评这14款前置过滤器是否向商家宣传的那样好用耐用,冲洗效率高。我们到底如何选择前置?什么样的过滤器能省心省事?

三、四个维度进行测

因为前置过滤器结构不是太复杂,所以一共准备了四个测评步骤:

1)性能参数测评(截留率,压降)

这个最简单最直观,但是里面门道却真不少,两个方面,一个精度一个通量。

精度没啥可注意的,国内厂家统一宣称的40微米,国外引进慢慢改制最后就成这样了,大了不行小了不行,可是很多朋友都不相信,所以这次测评也找来了精度100微米的史密斯PF25C1来实际测测他们的截留率。

截留率顾名思义就是看看他的实际过滤精度是否达标,这里采用了50微米的二氧化硅粉末对其进行投放测试,通过简单地称重来得出拦截后的颗粒物重量,两者比对算出截留率。

(史密斯这款100微米的前置过滤器,我们直接用原生水质测试,发现滤网以及瓶体内几乎没有杂质,试了多出用水点及不同水质,事实发现100微米似乎真的作用相当小,后续测试中会直接放弃史密斯这款)

通过这次实际测试也是发现,虽然统一宣称40微米,可是结果出人意料,有的前置过滤器竟然90%都没达到。(当然,这次测试采用的50微米杂质,实际生活中杂质可远远大于微米)

第一梯队的前置似乎表现都很不错,国家标准90%都已达标,惠尔顿达到了97%以上,不知道是不是得益于它的自旋流设计,截留率看来还是不错的。

而第二梯队和第三梯队的表现有点良莠不齐,当然其中他们的结构差异也相当巨大,里面内置的滤瓶和一体式结构同样会影响过滤效果。表现最好的就是BKA以及霍尼韦尔两款。

所以针对上述截留率有两点解释,前置过滤器因其滤网基本上和瓶体管口融为一身了,想要彻底的将过滤网的精度发挥到极致是根本不可能的,再加上过滤物的集中性,这个测试结果已经属于上上签了,况且在日后的实际效果中表现可能会更好。(大家可以看看对比的其他四款,表现也都不错,但是前提都建立在大品牌上)

通量,这一点大家问题很大啊,很多朋友反映,哎一阵时间不看看前置过滤器,咋现在的通量一个比一个大,4T的现在都很少了,而且加量不加价,几乎老产品清一色的升级了。

其实这东西不好说请,每家用户原生水压不同,高度不同,用水程度也不同,所以通量这个东西你要不实际测量,真感觉不出大通量的前置过滤器有啥好处。

这里同样进行简单的实际测评,采用DN25管道标准的流速:3.6T/H,连接好管路再安装电子压力表,通过调节不同水压对这13款前置过滤器进行“压降”测试,一是看看到底有没有对原生水压产生影响,二是看看“大通量”到底有没有实际用处。

(国家规定对压降的要求其实是不能高于0.05MPa的)

结果太显然,果然通量大的前置确实不错,表中清一色6T的前置表现都相当优秀,这些压降在实际中完全可以忽略不计,但是这里依然看不出大通量的实际用处,所以我们继续加大流速,增加到5T,再看看压降变化:确实有增大,但是相比于使用标准,却要好得多。

其中第一梯队以及第二梯队表现不很不错,尤其是BKA这款,表现异于其他前置,BKA得益于其内部构造,因本身第一代的BKA就有稳压功能

而最让我感到惊奇的就是TJN以及飞利浦这两款,要知道这两款都是搭载了稳压功能的前置,表现都不咋样,尤其是飞利浦虽然通量小,但是如果稳压功能也没作用的话后期着实存在一些风险。

说到最后证明大通量前置过滤器的实际用处。所以大家如果感觉家里水压小,又是高层水锤现象啥的又多,真心建议选择像BKA这样大通量又稳压的前置过滤器。

2)材质工艺测评(密封性以及承压能力)

材质工艺等,说实话有些不太好测评,很多时候只能一味地通过厂家宣传去对比,所以这里将材质进行横评,而其承压能力以及其工艺密封性我们进行真实测评。

两方面评测,一个隔铅效果以及工艺水平,再一个实际的抗压能力如何。

至于材质的话基本都是不锈钢滤网+无铅铜管口以及高分子防爆滤瓶,没有太大的差距,即使大部分商家宣称什么H62环保铜以及316L不锈钢啥的,都不用太在意,噱头成分比较大。

主要是工艺和隔铅效果,上图能清晰的看到每款采用的处理方法,基本上都有隔铅工艺相配,而且部分前置还增加了无双酚A的效果,相比以前简简单单的瓶体要好的太多。

这里着重夸一下BKA,采用一体成型的PPR材料隔离层,做到了全瓶身隔铅,而且还搭配了最新的骨架抑菌工艺,它的作用可不仅仅是过滤了,彻底将安全保证做到了极致。

同样类似的特洁恩以及霍尼韦尔都是一体式材料,这样配上隔铅涂层能起到更好的隔绝作用。

另外这一次就能看出实际的价格差距了,第一梯队的隔铅技术和工艺一对比显然稍微逊色一些,而第二梯队以及第三梯队宣称的要比较实在一些。当然像博世1199元以及飞利浦1599元这种,可能是人家以品牌效益为主,在产品上竞争力很不足。

接着看实际测评,在材质方面大家除了关心安全性以外最大的担忧就是承压能力了,所以这里借助静压爆破试验台,将13款前置依次在360psi的压力下保持1分钟,然后迅速加压看看谁能撑到最后。

这里的结果我就不展示了,值得肯定的是这13款前置都没有问题,这说明至少承压不漏水市面上的多数前置过滤器都能够保证,但是我仔细的观察其爆破压力的数值,很耐人寻味,宣称的防爆测试压力似乎都一一对应,不知道是不是我的测试方法有问题,像BKA以及伟星、博世这三款的数据都相当不错。

3)冲洗效果(冲洗率排污率)

一款前置的重头戏来了,虽然厂家都大力宣传自己的冲洗技术多厉害多厉害,但是经过市场验证这么多年,小问题依然不断,所以针对冲洗其实大家理解的意思很浅,只有感觉省心才是最重要的、冲洗排污一定要一起抓!!!

这里依然选择真实测评的方式去对13款进行测试。冲洗时间控制在一分钟,冲洗的水通过搅拌器搅匀,然后经过10微米孔径的滤纸,通过布氏漏斗和吸滤装置快速过滤,这样滤纸一称重就知道冲洗效率为多少了。

反冲洗率差距其实不是太明显,主要是现在的前置过滤器基本都是反冲洗+附加冲洗方式的配置,大体上都能轻松冲洗不堵塞。

就有一款,飞利浦这款的因为是剪切式的直冲,还停留在第二代前置过滤器,所以它的实际效果远远不如其他款式,如果非必要喜欢建议直接PASS掉。

值得肯定的是BKA这款升级版Pro款式,两种“驱动模式”,一种是自旋流设计,会形成类似毛刷对其进行扰流冲洗,一旦过滤就会产生这种效果,杂质不会轻易残留在滤网和滤瓶上;另外就是强排驱动模式,将残留在底部的杂质进行过滤,然后再通过排污口排出,不仅冲洗效率升级了,排污的效果和通畅性也得到了增加。

同样惠尔顿的自旋流设计以及护卫舰的双涡轮技术也都不错,这些都是经过时间验证的,长时间后冲洗率依然能得到保证。

而反观一些反冲洗的像海尔美的等,虽然冲洗技术和结构设计很复杂,但是貌似有时候效果适得其反,美的12双滤网设计好处和坏处一半一半吧,比较容易藏污纳垢,所以说大家不要太相信花里胡哨推出的一些新式冲洗方式,越复杂反而越不好。

4)功能实用性(附加功能的对比)

功能的设计都是为了大家使用起来便捷,这里主要根据这13款的特色说些实用的功能。

首先自动清洗,这个其实算是不用性质的便捷功能,霍尼韦尔自动清洗款,能设置冲洗时间更改间隔时间,适配那种不方便安装不方便冲洗的环境,半年换次电池就行相当简便。但是必须要水电分离。

再一个就是:稳压功能,压力表,记忆拨盘,万向安装以及防护罩等,这些才是我们消费者真正需要的便捷功能。但是也不能说谁的配件多谁的便捷度就好。

像上表中的BKA,飞利浦以及特洁恩这三款都带有稳压功能,但是测试后发现也就BKA在实际过程中起到了作用。

压力表、记忆拨盘等是现在第四代前置过滤器的标配,这样又可以检测水压又可以记好冲洗时间,比较方便。

再说一下大家都推崇的万向安装,家里管道横纵交错,万向安装还是很有必要的,不会影响其他设备或者管道设置。像表中BKA为什么销量那么好,部分原因就是因为支持万向安装,多少消费朋友是因为无法安装而放弃了前置过滤器。

四、总结对比

孰好孰差,性价比之王究竟是谁

综合上述四个维度去看,我找出了这三款比较不错的前置:

这三款在综合实际测试中表现不俗,尤其是BKA Pro新一代,在原来简单反冲洗的结构上升级了两种驱动模式,而且还加入一体式隔铅材质以及抑菌工艺,整体品质上升了一大截,而且不管是它的截留率98.2%还是反冲洗率89%实测排名都数一数二,在千元价位以下个人感觉是性价比最高的一款。

另外两款,惠尔顿得益于它的自旋流技术,虽然有些费水但整体的过滤性能得到了保障,如果能接受一直费水冲洗选择这款没问题。

再反观霍尼韦尔这款自动清洗的前置,最主要的就是做了水电分离设计,这点设计是此类前置最大的重点,就是其冲洗方式略微有些拉跨,还采用虹吸反冲原理,但是对比以上的自动清洗类前置这款值得推荐。

当然本文的最大目的是帮助大家选择更好的前置过滤器,简单教大家一下,以BKA Pro这款前置过滤器作为参考,基本上满足了我们对前置过滤器的认可。

参数追大不追小,通量尽量大,精度必须在40微米,截留率尽量去看实际评测。注意管口瓶身材质,看看其工艺是啥,水锤,防爆防冻参数咋样。

冲洗方面首选“涡轮反冲洗”前置,必须带刮条,后者再考虑反冲结构前置。压力表转接头必须有,万向安装以及可视防护罩最好有。

希望这篇文章对您的选购有所帮助

更多前置过滤器对比评测(前置过滤器对比评测 消费者报道)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