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加点“国粹”,烂歌就变高级了?,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加点“国粹”,烂歌就变高级了?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加点“国粹”,烂歌就变高级了?

前段时间,网红小潘潘在抖音账号上发布了自己翻唱的《黄梅戏》,视频一经发布,就收获了高额的观看量,热度极高。

小潘潘黄梅戏超清_哔哩哔哩_bilibili

随之而来的,也有许多网友的质疑和批评,甚至部分新闻媒体也点名批评,一时间,小潘潘成了众矢之的。

其实改编戏曲的人非常多,唱得奇奇怪怪的人也不少,那么小潘潘这首翻唱的《黄梅戏》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一、彻底变味儿的经典旋律

《黄梅戏》严格来讲,是一首将流行与戏曲元素结合的歌,原唱是慕容晓晓,没错,就是网络神曲《爱情买卖》的演唱者——10年前的网络歌手。

两版改编黄梅戏对比 小潘潘VS慕容晓晓_哔哩哔哩_bilibili

作品采用的是“主歌流行+副歌黄梅戏”的搭配模式,客观评价一下作品本身质量的话,其实还不错,但也不算特别出挑,问题出在主歌的旋律上。

能听得出来,作曲者在写主歌旋律的时候,为了要一些国风的感觉,在乐句中加了一些突出国风味道的修饰音和转音(红色);但是也有几处,有比较明显的套台湾老歌旋律的痕迹(蓝色);后半段出现的4级音,和前面的音形成了小二度,也在这首国风味道比较重的歌曲中,有些格格不入(黄色)。

作品本身不是那么出挑,意味着对演唱者的要求比较高。

慕容晓晓的原版,展现的就是如何用扎实的唱功,为一首原本还可以的作品继续增色,使其更上一层楼。

主歌部分的流行唱腔,和副歌部分的戏曲唱腔,慕容晓晓老师拿捏得都很到位,尤其是副歌部分那几句戏腔,发音、咬字都很标准,声音也是刚中带柔,和女驸马那股劲儿是很契合的,真的可以看出功底。

反观小潘潘的翻唱,则很生动地诠释了:如何用轻浮的态度,做作、油腻的唱腔、表演,把一首原本还可以的作品彻底唱成了不入流的三俗快餐歌,几乎可以作为“一句一坑”的教科书了。

第一句“从小爸妈就对我讲”,刻意用装出来的极度不真实的嗲声,把原本连贯的句子,唱得如同在每个字中间加了顿号,而且衔接得极其生硬,然后用忸怩作态的发音、咬字,加上挤眉弄眼的轻佻表情,用怪腔怪调的方言说“宝贝呀,这个黄梅戏可不是这么好唱的”;

副歌,先是重复先前极其做作的嗲声,一字一顿号地唱“为救李郎离家园”;然后又立刻切换成虚声,用轻浮的媚声腔调唱“谁料皇榜中状元”。这里的混响也比一般情况要重得多,一定程度也加大了这种所谓媚声的感觉。

有网友直言不讳地说,这是把女驸马唱出了一股“大爷来玩呀”的感觉。

接下来副歌的三、四句,也是重复这种模式。

短短26秒,却能在每一句都想方设法地引起了广大网友的不适。背后的态度也可见一斑:这次翻唱,就是刻意用这种做作、轻佻的方式,来演唱这首《黄梅戏》。

为了给大家洗洗耳朵和眼睛,先给大家看一个黄梅戏《女驸马》选段的正确打开方式:

黄梅戏名家:马兰1997年春晚演唱《女驸马》太经典_腾讯视频

事实上,这不是小潘潘第一次这么处理歌曲。翻开她的社交平台,可以看到她以前很多的小视频,都是用这种唱腔,把一首首原本经典的歌曲,唱出极其廉价的感觉。

但这一次,小潘潘运气不太好。官媒下场批评,她一见势头不对,赶紧下架了这一版,又重录了一版上传,态度也很谦虚,表示向吴琼老师学习。

网红小潘潘再唱《黄梅戏》,一改往日魔性,网友:知错就改挺好!_哔哩哔哩_bilibili

这一版,比起先前的正常了很多,网友的评论也变得包容了起来,然而这只是因为前一版太过油腻恶心,把这版相对烂得不那么彻底的衬托出来了而已。

这版小潘潘没有再用她那种故作轻浮的虚声;装嗲比之前稍微轻了一些,但依然有;发音咬字也时不时出现嗓子卡痰的感觉。

简言之,还是离这首《黄梅戏》本该有的正常样子挺远的。

本身这首流行+戏曲混搭的《黄梅戏》,最大的亮点就在于副歌那段经典的黄梅戏旋律,想要唱好,就需要一定的戏曲功底,退一步讲,就算没有功底,用正常的流行唱腔唱也行,不求有功,起码也能做到无过。

但小潘潘不仅态度不端,还偏偏选择了最烂俗的处理方式。不但把作品中戏曲部分的美全部丢失,还用更糟糕的方式,让这段经典的旋律彻底变了味道。

因此,她被网友们批评也无可厚非,因为确实难听。

二、错误打开方式

事实上,无论是慕容晓晓还是小潘潘,都不是第一个尝试将戏曲进行二次创作的人。

“戏曲+流行”的混搭和改编从很早之前就有了,特别是一些中国风、古风歌曲,经常是“有事没事就来点戏腔”,但是其中的质量却参差不齐,好的是真好,差的也是真差。

因为戏曲不同于流行,它需要一定的门槛。

所谓的“戏味儿”,指的就是戏曲特有的旋律,以及唱腔。这些都是需要日积月累,才能创作和演绎的。

如果没有一定的戏曲功底,单纯把原本普通的旋律,加些似说似唱的处理;把尖着嗓子发声当成戏腔,听起来非但不会有任何美感,还会非常刺耳。

比如《浪子闲话》这首歌,副歌第一句就把原本的旋律,加了些转音,以及似说似唱的处理,刻意往戏曲上靠。但是听起来很硬,再加上套旋律的痕迹很重,还不如原本规规矩矩的处理:

同样生硬的,还有李袁杰的《大天蓬》:

这都是旋律加入戏曲元素处理后,反而异常生硬的例子,还有一些戏腔的滥用,这在古风歌曲当中是重灾区。

有功底的听着就还不错,比如《牵丝戏》《北京一夜》,包括二手玫瑰那种结合二人转的摇滚等等,但没有功底的,听着就很难受了。

比如有首歌叫《千秋月别西楚将》,副歌就加了戏腔唱法,但是由于歌手没有功底,感觉不到戏腔的柔美,只有刻意的尖锐嗓音带来的刺耳感:

千秋月别西楚将_ediq_高音质在线试听_千秋月别西楚将歌词|歌曲下载_酷狗音乐

只能说,想融合戏曲元素的初衷是很好的,但真的不是什么人都适合玩戏腔,实力不够就容易弄巧成拙,锦上添花不行,反而雪上加霜。

三、正确打开方式

看完一些比较失败的戏曲元素滥用的作品,我们再来看看一些运用得比较成功的例子。

李谷一老师有一首非常经典的歌,叫做《前门情思大碗茶》,相信很多人都听过,这首歌在谱曲的时候,就加入了非常多的戏曲元素。

QQ音乐-千万正版音乐海量无损曲库新歌热歌天天畅听的高品质音乐平台!

旋律写作的主体是传统的五声调式写出来的,颇有国风的行云流水之美感;在句尾上行连接1的7音,让旋律在这里有了似说似唱的感觉(红色);大量装饰音、转音的使用(蓝色),这些元素都大大加强了“戏味儿”。

刘欢老师也有类似处理方式的作品——《情怨》,大量的波音,微妙的转音,使这首歌听起来戏曲味很足。

QQ音乐-千万正版音乐海量无损曲库新歌热歌天天畅听的高品质音乐平台!

还有陶喆的《Susan说》,就是将京剧《苏三起解》中的旋律,保留了核心动机,将长度统一,衔接流畅后,配上原本的歌词,放在歌曲当中,变成了《Susan说》。

QQ音乐-千万正版音乐海量无损曲库新歌热歌天天畅听的高品质音乐平台!

后来还有李玉刚的《新贵妃醉酒》,副歌也是很经典的戏腔唱法,这个相信就无需我多说了。

QQ音乐-千万正版音乐海量无损曲库新歌热歌天天畅听的高品质音乐平台!

从这些戏曲改编的细节之处,我们可以看出创作者认真、严谨的态度,姚明老师、刘欢老师都是两代艺术家,自不必多说。陶喆老师的母亲是京剧演员,也算是京剧世家,这样意味着他对京剧更加了解,可能也具备一定的功底,并且他对于京剧是有一定敬畏之心的。

态度端正,加上深厚的创作功底,呈现出来的作品,自然也能获得观众的认可。

四、改编不是乱编,戏说不是胡说

这次小潘潘二次创作《黄梅戏》的视频上热搜以后,网友们也是对这次的事件进行了很激烈的讨论,呼声最高的,无非以下两种观点:

1)传统文化不容亵渎;

2)只要不违法,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创作;

其实我觉得都不至于,小潘潘只是个小网红,根本没有那么大的能量和能力去亵渎传统艺术,传统文化也不是谁都能亵渎的受气包,它没那么脆弱。

她只是单纯的态度太轻浮,水平太糟糕,把一首原本还不错的歌改得很恶心、不上档次,仅此而已,但如果因此就把“侮辱传统文化”这么一顶大帽子,扣在一个指望靠些小聪明博眼球、赚点流量的网红头上,也属实有点过了。

对于第二种看法,我也不完全认同,所谓“自由创作”,应该要有一些界限。

这个尺度可能的确是法律层面无法强制的,但是创作者自己要清楚,你创作到哪个程度是好的,再越过这个程度,可能就有些欠妥。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一个小品,赵丽蓉老师和巩汉林老师演的,叫《如此包装》。

小品:如此包装_腾讯视频

在这部小品里,赵老师饰演的评戏演员,被要求用说唱的形式,配上动感、 *** 的舞蹈来演绎评戏,但这种形式,和这段评戏的主旨、内容都是不兼容的。

当评戏没了原来的旋律,戏味也就没了,仅保留词,用rap的方式念出来,这其实已经不能叫“评戏”了,所以这样的改编就很难成功。

彼时彼刻,恰如此时此刻。

不分程度,胡作非为式的改编,虽然达不到“侮辱传统文化”这么严重的层面,但也确实对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没什么好处。

而我们今天对小潘潘的批评,赵老师也在当年替我们说过了:“就你们这种人,把我们这好玩意儿,都给糟蹋了!”

//文中图片、视频均来自于网络

更多加点“国粹”,烂歌就变高级了?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