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小朋友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怎么表述,小孩子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的句子,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小朋友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怎么表述,小孩子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的句子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小朋友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怎么表述,小孩子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的句子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江弱水等五位学者与当地25名小学生同堂共读人文经典,共同唤起对日常事物和古人世界的想象力、好奇心。他们的主题包括“诗人带着照相机”“唐宋诗词中的月光世界”“《论语》故事”“南宋词人辛弃疾”“王阳明在贵州的故事”等,此次举办的线下读书会,通过抖音账号@浙江大学进行全程直播。

“都来读书”计划由抖音、今日头条、番茄小说、西瓜视频联合8所高校、30家文化机构共同发起。图为湄潭小学生朗诵唐诗《枫桥夜泊》。

在想象力中遇见诗词

江弱水:古人写诗,是在用“照相机”

江弱水,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教授。著有《诗的八堂课》等。

这是江弱水第一次与小学生进行诗词对话。

临行前,他把小学六个年级的课本找来,翻看收录其中的诗词。他发现大部分是诗人用诗歌来记录他看见的瞬间:有趣的人物和美妙的景色,那些动作、表情、言语、场面、山水、花鸟……古人没有照相机,有的诗人也没有办法研墨伸纸把它们画下来,而语言自然就成为他们随身携带的照相机,将自己的所见抓拍下来,固定在文字里。

于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诗人们拍下了“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的灿烂场景,录像着“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里的吴音,记录出“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的转瞬变化。

在读书会上,江弱水以辛弃疾的词为例,剖析古人带着照相机的效果:“大儿锄豆溪东”是远景,“中儿正织鸡笼”为中景,到了“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可以想象出一个人趴在地上,两个脚还翘起来,调皮地剥着莲子。

江弱水认为,中国文化一直重视诗教。几乎每个人从“春眠不觉晓”、“白日依山尽”、“低头思故乡”开始,接触了许多诗词。诗的感动,会陪伴一个人一辈子。“一般人对日常事物都麻木了,诗歌就是唤起人们对日常事物所拥有的魅力的重新发现。”而在早期诗教中,也正如他所说,“对小学生的接受程度我们不能有多大的期待,但也绝不能轻视他们对于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他们的感悟往往会出人意表。”

孙敏强:孩子们像诗人一般

孙敏强,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教授。著有《诗意·诗心》等。

孙敏强在共读开场中提到一段“因缘”:“今天我们在这里一起读书,也是一种缘分,这种缘分是我们的先辈种下的因缘。”这一历史往事指的便是八十年前,浙江大学在抗战之年曾“西迁”到贵州遵义、湄潭。

“如同音乐无国界一样,诗心,也不分老幼。读一些诗词,如共对清风明月,我们和孩子们的心是相通的。”孙敏强分享的是“唐宋诗词中的月光世界”。他主要选取《静夜思》《月下独酌》《鸟鸣涧》《山居秋暝》《从军行》等五首古代月诗,从中分析月光意象在唐诗宋词里的情感内涵。

孩子有其想象力、跳跃的诗思与艺术跨度。他们像诗人一般。这是让孙敏强感叹的,“我们要睁开眼睛看世界,‘看’就包括读书,阅读是读书之人的福分,希望有越来越多的孩子可以感受到这份幸福。”

卫军英:共读古典诗词是一种文化沟通方式

卫军英,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教授。著有《广告的倾斜度》等。

辛弃疾是中国古典诗词史上举足轻重的词人。他壮志未酬而又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是今人众所周知的。卫军英告诉孩子们,“我在青年时期就想成为辛弃疾这样的英雄”。他认为,辛弃疾不仅是与苏轼并称“苏辛”的词人,还是一位深具家国情怀和雄才大略的英雄。

辛弃疾一生投入抗金,为恢复中原而殚精竭虑。青年时参与反对金朝的“耿京起义”,率五十多人英勇擒拿叛徒张安国,回归南宋,献《美芹十论》《九议》等条陈战守之策。他先后在江西、湖南、福建等地为守臣,平定地方起事。由于南宋朝廷的忌惮,他被投闲置散二十多年,一生志在恢复中原。

在卫军英看来,选择和孩子们讲辛弃疾的故事,既是出于对中国古典诗词的喜爱,也是希望通过分享辛弃疾的故事和他的诗词,跟孩子们一起感受中国古代仁人志士的家国情怀。“中国文化一直是深植于我们内心的根基所在。大学教师和小学生,通过共读中国古典诗词,能够建立一种很好的文化沟通方式”。

在文本中与古人对话

池昌海:孔子是个可爱的人

池昌海,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教授。著有《先秦儒家修辞要论》。

池昌海为孩子们讲述的是孔子与其学生的关系。“孔子不仅关注国家政治大事,也关心人们的日常生活。《论语》里的内容非常广泛,非常丰富。但今天我们主要聊一下,孔子跟学生的关系。”

他认为,孔子教学有三个特点:因材施教、因时施教、平等民主。比如,当孔子的弟子子路问道“闻斯行诸”——是不是听到一个说法就要去实践呢?孔子回答他:“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翻译成白话文,即父亲和兄长都在,怎么能够听到什么就去实践呢?要首先考虑父兄,然后再考虑自己。而冉有向孔子提出了同样的问题,孔子却说“闻斯行之”,听到就可以去做了。

池昌海说,在孔子看来,冉有平时性格比较柔弱,所以孔子故意去激励他。子路则不一样,他遇事好强,有冲劲儿,但经常思虑不周,所以孔子就要约束他。“这就是孔子的因材施教”。

孔子为弟子们讲解思想时,并不是简单地平铺直叙,他会首先把问题提出来,让学生自己思考。学生感到很纳闷,想不通的时候,孔子才启发他,即“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因时施教。

“他当时年岁已高,声望卓著,但并不固执僵化,而是允许学生有自己的思想,并且与学生平等相待,随和地交流,很有亲切感。”池昌海说,孔子有思想,又有原则和立场,还可以平等地对待学生,这就是他的为师之道。

池昌海表示,希望通过自己故事化的解说,给孩子们展开一点学习传统文化的新视野。“阅读,始终是我们认识世界的通道,这条道路越宽广越好”。

胡志毅:王阳明的“人生三不朽”

胡志毅,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教授。著有《神话与仪式》等。

“明代思想家、哲学家王阳明到5岁还不会说话,跟爱因斯坦一样,都是很晚才学会说话。所以有时候天才很奇怪。”胡志毅寥寥几句,已经唤起了孩子们聆听的兴趣。

阅读是对一个人最好的启蒙。胡志毅认为,这种启蒙从小学就可以开始。胡志毅就因自幼开始的阅读而深感受益,他希望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这些孩子身上。“书要反复读,要学而时习之”,在他看来,好的阅读并不会把读书变成只是在阅读的过程,而是将其养成为习惯,慢慢去悟书中的道理。

胡志毅用一个个饶有趣味的小故事,讲述了王阳明天生语迟、十二岁立志做“一等圣人”,中进士后遭遇宦海浮沉的前史。王阳明在贵州龙场大悟,毕生坚持立功、立德、立言,即“人生三不朽”,并著书立说,传播自己的思想。“人的生命很短暂,而著书立说可以将自己的思想传递下去。”这是一条漫长的路。

整理 | 罗东

编辑 | 宫照华

校对 | 翟永军

更多小朋友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怎么表述,小孩子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的句子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