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鬼谷子》被禁2000年的奇书 小人用它行骗 君子用它处世安身!
鬼谷子,姓王名诩,又名王禅,号玄微子。战国显赫人物,华夏族,额前四颗肉痣,成鬼宿之象。一说春秋战国卫国朝歌(河南淇县)人;一说是战国魏国邺地(河北临漳)人;一说陈国郸城(河南郸城县)人。
著名思想家、道家代表人物、兵法集大成者、纵横家的鼻祖,精通百家学问,因隐居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鬼谷子常入山采药修道,于嵩山东南学仙。“王禅老祖”是后人对鬼谷子的称呼,为老学五派之一。老学:苏张(苏秦和张仪) 、 鬼谷一派;申、 韩一派; 杨朱一派;庄、 列一派;尹文一派。
他通天彻地,智慧卓绝,人不能及。一曰数学,日星象纬,在其掌中,占往察来,言无不验;二曰兵学,六韬三略,变化无穷,布阵行兵,鬼神不测;三曰言学,广记多闻,明理审势,出词吐辩,万口莫当;四曰出世,修真养性,祛病延年,服食导引,平地飞升。
二千多年来,兵法家尊他为圣人,纵横家尊他为始祖,算命占卜的尊他为祖师爷,谋略家尊他为谋圣,名家尊他为师祖,道教尊其为王禅老祖。鬼谷子的师尊就是誉为世界辩证法创始人、世界哲学之父、世界古今十大作家之首的老子。
先秦诸子百家的著作,都是中华智慧的源泉、瑰宝。
但有其中有一部,从汉武帝开始便成为历朝民间 *** 。只因它包藏权谋心计,像一柄尖刀直剜人性最深处的弱点。
军事家读它,是为了胸藏百万雄兵;
外交家读它,是为了练就铁齿铜牙;
小人读它,是为了招摇撞骗、蛊惑人心;
君子读它,是为了安身处世,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这部书,无关儒、墨、道、法,而是千古奇书《鬼谷子》。
如果能穿越历史,国馆君最想拜鬼谷子为师。
他是被大多数人遗忘的思想家,但兵家尊他为圣人,纵横家尊他为始祖,谋略家尊他为“谋圣”。
诸子百家璨若星河,而能真正掌控大局、改变中国历史命运的,唯鬼谷一派。
像苏秦、张仪,前者施展“合纵”策略,率六国共御强秦;后者让秦国行“连横”之术,将诸侯逐个击破,最终一统中华。
苏、张发一语可号令天下,献一策可统御九州。表面上是他俩嘴皮子厉害,但其实是他们深得鬼谷子真传,善于把握和操控人心。
旷世奇谋:专攻人心最柔软处
孙子曰:“上兵伐谋。”《鬼谷子》说,所谓“谋”就是对人性的认识与利用。
首先,书的总纲《捭阖》提到人有各种差别,要抓住不同人的优势和弱点为己所用:
夫贤、不肖、智、愚、勇、怯,有差,乃可捭,乃可阖;乃可进,乃可退;乃可贱,乃可贵:无为以牧之。
大意是,人有贤良、不肖、智慧、愚蠢、勇敢、怯懦的区别,应该根据情况选择攻守策略,顺应每个人的特点来驾驭他。
然后,《鬼谷子》以十个篇章论述具体“攻心”方法,概括起来就是诱之以利、胁之以灾、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故言长生、安乐、富贵、尊荣、显名、爱好、财利、得意、喜欲为阳,曰"始"。
故言死亡、忧患、贫贱、苦辱、弃损、亡利、失意、有害、刑戮、诛罚为阴,曰"终"。
人的天性是趋利避害,所以讲别人喜欢听的就能博取好感,说令人害怕的东西就能使人服从。
例如唐太宗要杀直言进谏的魏征,长孙皇后却说:“恭喜皇上,因为臣子只敢对明君讲真话。”皇后没讲一个“不”字,却成功阻止太宗。
陈胜、吴广起义时,蒯通奉命去劝徐太守投降,见面第一句就是“你将大祸临头了,幸好我能救你。”全因这句话,堂堂太守才会听命于一介布衣。
读《鬼谷子》:君子以不变应万变
鬼谷子的“攻心术”,现在被广泛应用在日常交际、商业洽谈、营销推广、公关沟通、管理用人等领域。但同时也成了骗子行骗、散布谣言的伎俩。
微信朋友圈不时被慈善捐款活动刷屏,但很多是骗子在利用我们崇尚善良的心理;
还有早前电脑辐射致癌的谣言闹得沸沸扬扬,卖“吸辐射”仙人掌的商家在背后笑开了花……
骗术、谣言花样百出,但其本质还是鬼谷子当年玩剩下的。
我们读《鬼谷子》,当然不是用来使坏,而是一来增长智慧,二来知己知彼,不被别有用心者愚弄。
为什么要看《鬼谷子全书》
时至今日,尽管鬼谷子、苏秦、张仪等风流人物早已烟消云散。但是好在,鬼谷子概论且述,我们才得以在他的作品中瞻仰前人的风采,学习古人的智慧。本书中不但将各篇文章做出了详细的解释和解读,而且在每篇文章后都举了相关的例子,使读者能够更加透彻地体会到鬼谷子的智慧。希望读者们在现代社会也能够更巧妙地运用鬼谷子的智慧,从而有所收获。
《鬼谷子全书》是一部研究古代社会政治斗争谋略与权术的智慧之书。每篇由谋略典故、现代应用和商海实战三部分组成,对原文进行了通俗易懂的翻译,侧重阐述做人、办事、经商这些普通读者极其关心的主题。
欧阳修谓《鬼谷子》:因时适变,权事制宜,有足取者。
长孙无忌谓《鬼谷子》:变辞利口,倾危变诈。
柳宗元谓《鬼谷子》:险戾峭簿,恐办妄言,乱世难信,学者不宜道之。
对于《鬼谷子》一书,历来人们的毁誉褒贬不一。但书中所崇尚的隐匿阴密的权谋和奇诡变诈的数术,都有当时的背景和特定的含义。并不等同于现在的含义。对于这样一部优秀的文化遗产,我们必须本着古为今用的原则,吸收其精华,扬弃其糟粕,使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