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全文共1285字,预计读完3分钟。感谢亲们拨冗读完,欢迎留下宝贵意见和建议!
食品安全卫生是堪比天大的民生问题,关乎每个人的身体健康。但,往往就在我们身边,就有这么一小撮人为了眼前的一己私利,想尽各种办法造假。就拿茶叶来说,一不小心我们就很有可能喝到被造假的茶叶,不是以假乱真,就是以次充好。
因此,在即将到来的315打假时刻,义芳君就带您一起去盘点盘点,到底都有哪些少为人知,甚至不为人知的茶叶造假手法,以便让广大茶友们擦亮自己双眼,守护好自己的健康。
1.技术作假,无中生有造老茶
这年头,谁都知道真正的老茶很不错,也不便宜。按理说,由于历史原因,存世的老茶数量肯定不多,属于稀缺资源。
稀奇的是,如今老茶倒仿佛遍地都是,不仅大街小巷各大茶叶店,就连各种茶叶博览会上,各类老茶层出不穷,尤其是诸如普洱、白茶这类越陈越香的茶叶。
问题是,这些老茶都是从哪里冒出来的?除了造假,恐怕就没有第二个出处了。
通常来说,老茶的造假手法万变不离其宗,离不开“作旧”二字。
就拿普洱茶来说,为了达到作旧之目的,从最简单的外包装上故意篡改时间,明明历史没有这么悠久,非得伪装成了百年老茶;进而是稍带点技术性的,拿后期快速转化的湿仓茶冒充老茶;再者是技术性作旧,将普洱茶存储在一些高温密闭环境内,然后反复增温增湿,使茶叶因为温度及湿度的急剧变化,而快速“变老”,这个其实是“外强中干”,外面看着像老茶,里面内质早已失去原味;还有一类作旧是完全违背人性,毫无道德底线的手法,竟然使用高锰酸钾,鞋油等化学药剂来染色,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
▲茶友们仔细瞧瞧,发现问题在哪里,真是笑死人不偿命!
2.添加色素或香精,变相提高茶“色相”
前几年“染色碧螺春”、“掺糖正山小种”、“染白银针”、“香精乌龙茶”这类事件屡屡被权威媒体一一曝光后,一度令人大跌眼镜:原来茶叶都能这么做呀!
这等以假乱真的手法,竟都是通过违规添加工业色素或香精来提高茶叶的颜值。而在《GB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等国家相关行业标准里,这些工业色素及香精是被禁止添加到茶叶里的,长期食用添加这些物质的茶叶,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先来说说香精,不法商贩添加到茶叶中的香精不可能是提纯的天然香精,而只能是用工业化学合成的香精。例如在乌龙茶中添加一种“甘草酸钠”的合成香精来提高茶叶的回甘度;在一些花茶类里,为提升香气,添加了茉莉花味香精、桂花味香精等合成香精。
再来看看工业色素,诸如“叶绿素”、“催芽剂”、“滑石粉”等等,常常被一些不法商人添加到茶叶中,提高茶叶的“色相”。 我们知道,工业色素里一般都含有铅、铬等重金属,危害那是可想而知。
▲别太绿了,茶友表示很担心!
3.以次充好,假冒名茶、好茶
这是日常生活中,我们较为常见的造假手法,一是利益驱使,毕竟名茶名气大,傍上名茶自然能提高身价,多卖几个钱,譬如:武夷山桐木关正山小种,明明也就那么巴点大的地方才有,周边的外村茶也一概对外宣传是桐木关;再者近年来,“马肉”、“牛肉”火了一把,于是周边地区的肉桂也纷纷自我标榜。
二是过季茶叶与新茶重新拼配,假冒新茶,或者品质一般的茶叶,忽悠小白,说成是难得好茶。
▲虚虚实实“桐木关”!
因此,当我们在享受一杯好茶带来的舌尖上跳舞般愉悦享受的同时,也应该睁大眼睛,避免自己被伤害。但是,假作真时真亦假,国茶博大而精深,我们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精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