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今年裁员(2021年裁员补偿新规定),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今年裁员(2021年裁员补偿新规定)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今年裁员(2021年裁员补偿新规定)

1、微软宣布裁员1万人,人力资源部门会成为重灾区

据媒体报道,2023年1月19日,美国当地时间周三,美国科技巨头微软CEO、董事长萨提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发布全员信,确认微软将裁员1万人,约占微软22万名员工总数的4.5%。微软同时表示裁员是对宏观经济状况和客户优先事项变化的回应,公司还将对其硬件组合进行调整,并整合其租赁的办公地点。

另据媒体报道,微软裁员人力资源部门会成为重灾区,部分研发人员也将受到波及,美国总部受影响最大,裁员比例或高于5%,中国区也有所涉及,但裁员比例低于5%。

2、谷歌母公司宣布史上最大裁员,涉及全球1.2万个岗位

据媒体报道,美国当地时间2023年1月20日,谷歌母公司字母表(Alphabet)CEO桑达尔·皮查伊(Sundar Pichai)在给员工的一封电子邮件中宣布了人员削减计划,将在全球范围内裁员近1.2万人。在邮件中,皮查伊表示公司这次裁员人数相当于员工总数的大约6%,首先波及在美国的员工,裁员涵盖技术、产品、人力资源等部门。同时,这位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也表示,公司过去两年迅速扩张,但是眼下面对“不一样的经济现实”,“我为导致我们现状的决定承担全部责任”。

3、亚马逊启动第二轮裁员,针对针对零售部门和人力资源部门

据媒体报道,2023年1月19日,美国当地时间周三,亚马逊全球零售主管道格·赫林顿(Doug Herrington)向员工发邮件通知裁员事宜,亚马逊人力资源主管贝丝·加莱蒂(Beth Galetti)确认裁员。受裁员影响最严重的可能会是人力资源和门店部门。周三结束时亚马逊将会通知美国、加拿大、哥斯达黎加所有受影响员工,其它地方晚一点也会收到通知。中国区员工要到年后才会收到通知。

4、Meta万人大裁员,招聘团队被裁一半

根据路透社2022年11月11日消息,Facebook母公司Meta Platforms当地时间周五召开员工大会。该公司高管称,Meta将停止开发Portal智能显示器和智能手表,还在重组部分部门,包括将一个语音和视频通话部门与其他信息团队合并,并成立新部门Family Foundations,专注于棘手的工程问题。Meta Platforms将裁员13%,即裁减超过11000名员工。这是2022年最大的科技公司裁员之一,也是Meta公司18年历史上的首次。Meta人力资源主管Lori Goler称,总体而言,54%的被裁员工为业务岗,其余则为技术岗。她表示,Meta招聘团队规模几乎被削减一半。

5、波音计划裁减2000白领员工 在财务和人力资源部门

据媒体2月8日消息,波音公司计划削减约2000个财务和人力资源岗位,借以精简公司结构,同时还着眼于增强制造部门劳动力。波音在电邮声明中表示,裁员将在全公司范围内进行,将通过解雇和自然减员来落实。

根据媒体报道,2月份涉及裁员的企业包括:

(1)戴尔科技宣布将裁员约6650人,占其全球员工总数的5%,以应对个人电脑市场的低迷和潜在的经济衰退。

(2)视频会议软件开发商Zoom宣布,随着新冠疫情的消退,对公司视频会议服务的需求不断放缓,因此计划裁减15%的员工,约1300人。

(3)eBay宣布计划裁员500人,约占其员工总数的4%。

(4)美国迪士尼公司的首席执行官鲍勃·伊格尔在公司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迪士尼将裁员7000人,以节省成本。

(5)雅虎公司的一份声明表示,到2023年底,雅虎将裁员20%以上,即超过1600人。

(6)新闻集团表示,今年将裁员5%,涉及约1,250个职位。在“利率飙升和持续通胀”情况下,裁员是“必要的反应”,首席执行官Robert Thompson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

正如网友所言,在这个不确定性的时代,不再有所谓的稳定性工作。就企业而言无论过去、当下、未来,降本增效是永恒不变的话题,而裁员作为重要的工具,未来情况只会愈演愈烈,大裁员环境之下,没有人能够幸免,永远不要假设危机不会降临到自己头上,因为没有一个行业或企业可以基业长青。

美国作家斯宾塞·约翰逊在创作的书籍《谁动了我的奶酪?》中提到:“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变化本身”,当裁员面向人力资源部门时,HR具备这10类情形,可能首先会被裁掉。

一、不懂劳动法律基础知识

实践中,我们观察到,有些负责员工关系事务包括不限于招聘、录用、入职、试用期、调岗、降薪、加班、休假、离职等管理工作的HR,并不了解劳动法基础知识。

一方面企业在进行人员裁减时,通常需要劳动法律基础知识做支撑,包括不限于经济补偿核算、带薪年休假、社会保险、公积金、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定程序等;当然,更需要高阶的方案设计和实施等。

如果这时候,HR不具备这方面的能力,显然无法给企业裁减人员提供有利的支持,遇到人力资源部门需要缩减编制时,就会成为首选的目的;

另一方面如果HR自己都不懂劳动法律基础知识,遇到自己被裁减时,通常也无法评估自己的合法利益是否受损。从这点来看,不懂劳动法律基础知识的HR,遇到人力资源部门裁减人员,是比较危险的。

二、处理问题不具备客观公正视角

有些HR小伙伴在处理劳资关系时,通常根据员工直线主管给出的信息做出判断,直接做出处理,从而引发劳资纠纷,甚至对薄公堂。

我们在给客户提供咨询服务时,起初HR咨询如何处理员工,经过咨询顾问的提醒,HR经过调查之后,最终判定需要处理并非是员工,而是员工的直线主管。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场景,是因为HR在处理时不具备客观公正的视角,以至于不能甚至不愿意去了解事情的真相,从而让自己做出与客观事实不符合的判断。

笔者经常说的一句话是,HR需要具备客观公正的视角,去了解、调查事情的来龙去脉,这样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处理,在处理上可以是偏向企业立场,但是不能拒绝了解事情的真相。当我们拒绝了解真相,无法给出准确的判断时,当裁员来临时,通常亦无法幸免。

三、思考问题缺少底线性思维

建立在员工同意的基础之上来处理问题,这亦是一种典型的情形。遇到调岗降薪、辞退等容易发生争议纠纷的事情时,实践中,有些HR小伙伴,很少去考虑如果员工不同意,该怎么合法合情合理的去对应;更多是抱着一边做一边看的心态,遇到员工抵触或不接受自己的建议时,就对员工“不签字”无法释怀。

这就是思考问题缺少底线性思维的体现,我们常说,做最坏的打算,尽最大的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这应该是我们处理员工时考虑问题和决策的基本原则。如果HR不具备这种底线性思维,当裁减真的裁到自己头上时,估计亦无法做出正确的对应。

四、逆向流程的能力不足

在离职管理环节,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的条件、程序都在写在劳动合同中,实践中,有些HR对这些解除或终止的条件、程序并不清楚,不了解解除或终止时需要达到什么样的条件,需要履行哪些程序;公司或者自己在处理员工离职时,已经具备了哪些条件,还缺失哪些条件;已经走了哪些流程,还有哪些流程没走,是否保留了走流程的痕迹。

经过一番努力和操作,发现距离法定的条件和程序还比较远,或者没有保留法律相关的任何记录。在这样的背景之下,HR搞不清待处理员工在法律上的位置和态势,同样也不容易搞清楚自己所处于的位置和态势,这时候遇到裁员,挑战可想而知。

五、缺少做方案的能力

实践中,无论是调岗降薪,还是解除劳动合同,亦或搬迁等等实务,一般都会存在2种及以上的解决方案,包括首选方案、备案方案、兜底方案等。每种解决方案,在企业特定的背景之下,肯定存在优势和劣势之分。

实际上,有些HR在处理员工关系事件中,就准备一种方案,当方案实施收到阻力无法推进时,事情就会陷入僵局。

如果HR缺少做方案的能力,一方面无法助力企业的裁减人员行动,一方面可能自己成为被裁的对象,被裁之后可能长期无法释怀,究其根源就是缺少“B计划”。

六、缺少和员工直线主管协同的能力

我们观察到,实践中很多HR小伙伴充当消防员的角色,承担四处“灭火”的职责,哪里有劳资纠纷,哪里就有HR的身影,冲在一线与员工进行沟通谈判。年度总结时,发现自己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处理类似的问题,一件接着一件,甚至有时候,员工不满意要投诉、仲裁;直线主管认为,HR不够给力;总经理认为,HR不专业搞不定员工。

为什么出力不讨好呢?究其根源在于缺少与直线主管协同的能力,虽然大多数时候HR和直线主管能够就目的达成一致,但是就实现目的应当各自采取的行动,则通常不容易达成一致,这样就导致大家目标一致,但是行动上不能相互配合,最终费时费力的处理员工关系问题,甚至最后很难到达预期目的。

如果HR,尤其是在HRBP岗位上的HR小伙伴,如果不能和直线主管进行协同,估计自己的在这家企业的职业生涯会岌岌可危。

七、不关注自身决策和行动的合规

有些HR在处理员工关系决策和行动时,不依据法律法规政策,也不依据公司现行的规章制度,而是依据直线主管的意见。

比如,涉及解除劳动合同就给N+1,领导不想要了、不想见了,自己就立马发解除通知,已经沟通多次了就可以直接解除,解除劳动合同最多就是赔2N不会有其他的风险等等。

这些都属于,HR在决策和行动时,不关注合规所导致的,在企业人力成本管控中,其中操作不当导致的补偿、赔偿是非常常见的,同时也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如果HR不关注决策和行动的合规,必然会造成企业的损失,这时候自己恐怕就会成为被优化的对象。

八、缺少同理心

同理心,俗称的将心比心,即设身处地地对他人的情形和情感认知性的理解和把握,主要体现在情绪自控、换位思考、倾听能力及表达尊重等与情商相关的方面。

实践中,很多HR只关注如何实现自己的预期目的,只琢磨如何对付员工不同意、不签字,而忽略了解员工不签、不同意背后的原因。这时候,就会导致HR在机械的执行公司的政策或者领导的指令,很多员工关系热点事件均源于此,员工认为自己没有被尊重,诉求没有得到客观合理的回应,于是选择通过自媒体和企业抗争,通常HR也会因此付出代价,轻则道歉、处罚,重则自己在这家企业职业生涯结束。

HR是与人打交道的工作,如果缺少同理心,同样亦是比较危险的事情,职业生涯必然会受到影响。

九、缺少沟通、谈判的技能

我们认为,沟通之目的在于了解员工的诉求和主张,厘清员工和企业之间的争议焦点和差距,从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推动事情朝向有利的方向发展。

但是,我们观察到,有些HR把沟通做成了命令传达,或者方案的传达,员工只能被动的接受,诉求和声音无法体现在解决问题的方案中。这就是典型的沟而不通,没有发挥沟通的价值和作用,可能会影响事情的顺利推进。

十、关注法律底线,忽略管理风险

我们观察到,实践中,有些HR将法律规定的底线作为解决问题的方案,只从法律的维度考虑决策和行动,从而忽略管理上的风险。

这类HR认为,只要自己的处理合法就可以,正是因为这样的想法,导致处理问题的方案比较单一,或者埋下很多管理上的隐患,包括企业文化、价值观、雇主声誉等负面的评价。只关注法律的HR可能能够很好的把握合规的问题,但是未必能够很好的解决问题,合法合规的未必是最优的。

员工关系管理是一门艺术,需要在管理、法律、人情等因素之间寻找平衡点,拿出让员工和企业双方都能认可的解决问题方案,对于各方才能形成共赢的局面。

2023年,企业已经在裁员的路上狂飙,希望HR在职场的路上也能狂飙!

劳达laoboroot新媒体矩阵

更多今年裁员(2021年裁员补偿新规定)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