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花75000元住一晚“总统套房”,花199万元“坐月子”……
最近几天被新华社和人民日报先后发文批评:“短视频平台‘炫富’成风,创作者一味追求流量,满屏的纸醉金迷腐化社会风气”。
网红大logo成了被批判的主角。他的短视频账号“大logo吃垮北京”,播放量都是700万起步,点赞数都是100多万。
随着事情的发酵,大logo不得不出来道歉,大logo表示,对于多家媒体对自己的批评,自己都会虚心接受,因为只有这些才能促使自己成长和砥砺前行。
但与之同时,大logo也解释称,从没有想要引导大家消费过于昂贵的东西,拍视频只是为了分享体验,帮观众“避雷”。
其实,这样的解释是很难成立的,在大logo动辄几百万的观众中,真正有经济能力“踩雷”的屈指可数。
不过大logo被围着批评确实有点儿“冤”了。
要论三观不正,那个百万粉丝的女海王、上海名媛群拼单、靠炫富从事“高档卖淫”和网络 *** 的郭美美,还有那首被反复翻唱的抖音歌曲“暴富吧,闺蜜”,所传递的都是“堕落、拜金、私生活混乱、不劳而获”的价值观,难道不应该被批吗?
其实,他们不过是消费主义的“极致产品”,同时也是消费主义的牺牲品。而市场的繁荣又离不开这样的消费主义,正是消费主义将女性物化为商品,将人异化成消费机器。所以,究竟是谁在“诱导消费”也就一目了然了。
反观大logo的短视频,与其说他是在“炫富”,不如说他是在“探富”——告诉我们富人的真实生活是怎样的。
长期关注过大logo的人其实都知道,大logo的家境并不好,一家几口都挤在老房子里。2018年他成了一名以短视频为生北漂,主要的一项拍摄内容就是“探店”。
一开始,大logo想走草根路线,拍各种“苍蝇馆子”和路边摊,无奈这方面的短视频平台竞争已经很激烈了;为了杀出重围,大logo就开始改拍富人“纸醉金迷”的生活,动辄几千上万的消费,吃的是上万的牛排,住的是几万一晚的酒店,这才一炮走红,就连很多明星都会邀请他去给自己的店铺宣传。
所以,这里就引出了一个关键的问题。花75000元住一晚“总统套房”,花199万元“坐月子”,吃上万的牛排……这些究竟是富人现实生活的真实存在,还是大logo为了“炫富”的可以摆拍?答案显然是前者。
而“拍富人”可以走红,并不一定说明穷人们“嫌贫爱富”,“追求奢侈浪费”,只能说明对于广大穷人而言,富人的生活是“神秘”的。
就像网友为大logo抱打不平的评论,“我们买不起,看看还不行吗?你真正见过几个这样炫富浪费的,难道看看奢侈的东西都不行吗?”
其实,现在炫富的其实大都不是富人,反而是恰饭的网红,真正的富人早就开始炫穷了,例如“巴菲特的早餐不超过4美元”,“比尔·盖茨只戴10美元的Casio手表”,“马云穿一双布鞋火遍全国”……
但真实的富人生活显然不是这个样子,即便作为“偶像”推出的富人个体的“节俭”形象是真实的,也无法代替整个富人阶层的整体状况。
2013年的“海天盛筵事件”引起了举国轰动,此后就见不到类似的报道了,见不到是不是就没有了呢?显然不是,例如去年的新城控股原董事长 *** *** 女童案所牵扯出来的,性质更加严重的为富人老板提供 *** *** 的产业链。
正是这样的信息遮蔽,导致了富人生活的“神秘化”,从而为大logo这样的自媒体视频播主提供了市场。
媒体一面通过消费主义不断 *** 穷人的欲望,鼓励穷人去借贷消费,一面又不断炒作富人如何保持“勤奋”、“节俭”的美德,这样的操作大有深意。
而给媒体帮闲的“正能量们”最不喜欢两类事物,一是展现富人真实生活的,二是展现穷人真实生活的。2007年NHK的纪录片《富人与农民工》把这两者呈现到了一起,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为我们“探富”的大logo被批作“炫富”;一车 *** 卖15元被批造假,货车司机金德强被正能量们安上了个“蓄意自杀”的罪名。
正能量们哪里是在传递正能量嘛,他们分明只想传递一个“完美世界”。
我也有正在读小学的女儿,从家庭教育的角度讲,我并不排斥让她看到大logo的视频,反而忧心她被“暴富吧,闺蜜”那样的抖音歌曲洗脑,据她讲有一段时间班里的小同学都在唱这首歌。
我同时会让她看看“一车 *** 卖15元”的短视频,让她寒暑假回到农村看看奶奶这样的农民是怎么劳作的,让她去到旁边的工业区看看那些来打工的大哥哥大姐姐们的生活状态,然后再告诉她为什么有人富,有人穷。
我相信,这才是一个完整的真实世界,而对于三观正在养成的青少年而言,认识一个“完整世界”显然比臆想一个“完美世界”重要得多。
#社会百态##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