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侗族的山歌叫什么歌曲名字,侗族 歌曲,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侗族的山歌叫什么歌曲名字,侗族 歌曲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侗族的山歌叫什么歌曲名字,侗族 歌曲

如果不是父亲意外出事,阿香或许会成为一个远离大山的都市女性。在湖南商学院(现湖南工商大学)念完大学,毕业后到广州做外贸生意,离她的故乡与族人越来越远。

阿香本名张国丹,出生于贵州黔东南黎平县三龙侗寨中罗村,奶奶是侗族歌师,父亲是一名赤脚医生兼音乐爱好者。

2015年冬天,父亲意外出事后,阿香回到她出生的侗族寨子,打开父亲的电脑文件夹,发现父亲留下大量珍贵侗族大歌影像。她决定留守乡村,继承父亲遗志。母亲曾不解她为什么要放弃大城市的好工作,和她吵过架,把她的东西扔到屋外,以断绝母女关系威胁她回城。

2018年11月开始,阿香将她的乡村生活和侗族文化拍成短视频,发布在“村姑阿香”抖音号上。截止到今年5月27日,她收获了108万粉丝,获得765万点赞。靠直播带货,阿香撑起了全家人的生计,带动族人一起致富。

阿香的故事,远看是一首浪漫的田园牧歌,近看才是残酷却又近乎理想主义的生活真相。一切的开端,始于父亲的意外去世。

“你爸爸没了”

2015年10月,广州天气还很热,黔东南的深山里却已在为入冬做准备。阿香在广州做外贸生意,一年下来能有二十多万的盈余。她规划着把父母、三个弟妹都接去大城市生活。但那次父亲说,你们先去,我做完事情再去。

父亲做村医,一直在各个村寨中穿梭,打不通电话是常有的事。所以他上山两天后,阿香的叔叔才慌了。早上叔叔打来电话告诉阿香:你爸失踪了。下午叔叔又打来电话,说“你爸没了”。

阿香连夜坐十个小时的车赶回家,甚至忘了锁广州的家门,第二天同事帮她锁门才发现所有值钱的东西都被偷了。

父亲是被桉树压到了。为了准备过冬取暖的柴火,他去山上外公的谷仓边砍桉树。阿香不敢相信,父亲才五十多岁,怎么说没就没了?母亲更哀伤,一把火烧了父亲生前所爱的所有东西:乐器以及侗族大歌的歌谱。

父亲是音乐爱好者,这是阿香从小就知道的事。在她眼中,父亲从来就是一个有音乐天赋、有艺术情怀的人。钢琴、唢呐、牛腿琴、小提琴,阿香在市面上见过的所有乐器父亲都会,五六年级时阿香去邻村玩,别人都争着请她吃饭,阿香后来才知道,别人对她热情是因为父亲自年轻时起就去不同的村寨教侗歌。

侗歌是侗族古老的歌唱艺术,以前侗族没有自己的文字,所以文化习俗都靠侗歌传承。2006年,侗族大歌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它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承袭这样的习俗,年长的侗歌歌师在当地深受敬重,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会唱了。阿香的很多同龄人以及下一代,甚至都不会说侗族话。阿香记得,十几岁时,七十多岁的奶奶就总焦虑:我们这几千首侗歌传给谁?

奶奶是三千人的村寨里少数几个会几千首侗歌的老歌师,父亲在音乐方面的诸多知识都来自于她。可是父亲突然离世,年轻一辈又都在外打工,这条脉络似乎就要断了。

母亲烧掉了父亲几乎所有的物件,唯独留下了一台电脑。阿香兄妹四人轮流试密码,花了三天时间终于打开了父亲最后的遗物。阿香知道父亲十年前就开始记录侗歌,但她没想到里面居然藏着大量珍贵的影像资料。

有一条阿香记得很清楚,一个老人端着板凳坐在自家门口对着镜头说,我这么老了,不要拍我。父亲说我就拍着玩玩,老人又说既然要拍,那我就唱歌吧,不唱就只能带进棺材了。

那一刻,阿香和家人抱头痛哭。

阿香与家人合影

传统文化不能只靠一个人去传承

阿香没再回广州。一来是出于现实的考量,她得留在家乡照顾母亲,二来受到父亲理想的感召,阿香决定代他去收集、传播侗族文化。抛弃大城市收入颇丰的工作回乡,阿香在长达三四年的时间里都被认为“疯了,傻了”。

在靠抖音赚得收入之前,连家人都不理解她。母亲三天两头劝她回广州赚钱,吵得最凶的一次,母亲把阿香的东西扔到了屋外的院子里,说要断绝母女关系。

那时阿香唯一的收入来源就是卖鱼。她花七八万块积蓄将五亩农田改造成了鱼塘,一年能赚三四万。她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父亲未竟的事业上,她走村访寨,哪里有节日就去哪里拍,哪里有老歌师她就去哪里学习。

为了留下清晰的画面,她先买了运动相机GoPro,2017年下半年又添置了一台佳能5D4相机。就这样,阿香几乎走遍了黎平县所有的村落,到2018年11月她在抖音上传第一个短视频时,素材库里已经储存了四五千首侗歌。她将侗族村寨秋收的场景、侗族女孩拿着稻谷走在乡间小路的画面剪成短视频,发在了抖音上。最开始的一个月只积累了一百多个粉丝,一心想传播侗歌文化的阿香有点沮丧。

“可能还是得出镜吧。”在研究了李子柒这类展示乡村生活的账号后,阿香终于意识到了问题的症结:只有画面,没有让粉丝产生情感投射的线索人物,那拍得再精致也没用。于是阿香开始调整策略,她雇邻居姐妹做摄影师,而把自己嵌进了抖音视频中。

一方面,阿香展示着自己在乡间的日常,春天去田间采蕨菜、到鱼塘里徒手抓鱼、用簸箕舀河里的青苔、黑米节前踩石臼准备香禾糯,另一方面,阿香又以自己为介质嫁接起了侗族文化通往外界的桥梁。

大多数时候,阿香都穿着民族服装出镜,做菜时她会附带着介绍侗族的传统美食,过节时她会带网友一起看侗族人唱侗歌的宏伟场面,她会教网友侗族的盘发方法,她也会将侗族大歌的歌师带到短视频或者直播间中一起唱歌。

阿香的这种调整果然收到了成效,粉丝数越积越多,然而就在这时,新的焦虑又产生了。

尽管每次出镜,阿香都显得轻快自在、没有忧愁,但她自己清楚,之前在大城市攒下的积蓄快花完了。

她是长女,父亲去世后她担着全家人的责任,她的叔叔患有先天性的地中海贫血症,没有成家,赡养的义务也一直落在她的肩上。眼下虽还不至于坐吃山空,可是以后呢?阿香不知道。

她的视频改变了更多女性

2019年6月18日,阿香上传了一个踩石臼做辣椒酱的视频。这原是她为了回馈那些经常为她直播打赏的粉丝准备的,然而令她意外的是,不断有人在评论和私信中问道:这辣椒能卖吗?阿香不记得那次到底接了多少个订单了,她只记得自己卖了3000斤,把相邻几个村子村民的辣椒都卖空了。

这件无心插柳的事立马给阿香带来了商业灵感。她不排斥做电商,如果连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那她做传承和传播也很难坚持。

在那之后,阿香又帮舅舅家卖了六七千斤稻米。扣除包装、运费,每一单只能赚五六块钱,但商业模式算是建立起来了。阿香还帮她患病的叔叔找到了一份新事业。

阿香经常上传侗族婚丧嫁娶习俗的视频,粉丝就会问:画面里的扁担、凳子、箩筐是哪里来的?阿香告诉他们,是叔叔自己做的。

接到手工艺品的订单之后,原本因生病而没法干重活的叔叔突然就被注入了生命活力,变得积极而阳光起来了。他不再因身体问题而郁闷,阿香有任何需要帮助的地方,他都会抢着去做。

而阿香的母亲,也终于认可了女儿的选择,对于丈夫的突然离世,她也不再那么耿耿于怀。虽然她仍没有勇气站到丈夫的墓碑前,可去年她已经能遥望着坟头祭拜了。

阿香的抖音视频改变了很多人。当地一位侗歌歌师,以前生活优渥、受人尊敬,活到六十多岁仍像小孩子般单纯。2019年,她丈夫突然得胃癌,不到一个月就去世了。为了偿还治病欠下的债务,她的儿子外出打工,没多久也出了意外。很多人觉得她不吉利,便不再请她去唱歌,她越来越抑郁,几乎断绝了与外界所有的接触。只有阿香同情她的遭遇。

作为一个受过现代教育又在大城市打拼过的女性,她对于侗族文化里哪些是精华、哪些是糟粕有自己的考量。“不应该因为这种问题而埋没她的才华,这是一个对女性特别不公平的陋习。”

阿香邀请这位歌师拍视频、到直播间唱歌,有粉丝来山寨游玩带着粉丝去看她。正是在这种认可与鼓励下,歌师逐渐走出了阴霾,重新找到了活下去的动力。

“抖音不仅让我们改善了生活,更重要的是带来了价值感。”阿香说,“像我妈,要帮我打理事情,家里还养着猪、鸡,但她现在每天脸上都挂着笑容。”在阿香看来,抖音不仅能让个体发光发亮,对于侗歌这种有感染力但却没有具体文字的艺术形式,也是最适合传播的平台。“抖音的数据分析、推送是很精准的,它会帮你传播给喜欢你、需要你的人,这对于我们被看到、被记住是很有利的。”

阿香的粉丝不仅有侗族人,更有很多原先不了解侗族的外地人。

一位来自江苏的工程师观看了阿香所有视频后,写下两篇关于侗族的文章发表在了“侗族大歌发源地”的。”

看完后,阿香又感动又有成就感,她说:“很遥远的人发自内心地喜欢上了我们的民族文化,这真比赚到钱更让我开心。”

今年三月,阿香在离村寨车程二十分钟的山上承包了一片200亩的果园。果园里有樱桃树、枇杷树、李子树、桃树、橘子树,第一眼看到,阿香就觉得它是世外桃源的模样。

在她的构想中,果园不仅会是一个农业基地,更会是一个综合了侗族文化旅游的体验园。侗族的琵琶歌、刺绣,只要外面的人喜欢,都可以来学。

阿香说,专门辟出一块地方做这件事,是因为不想把自己的村寨变得商业化。“我们唱歌是由心而发,不是表演,所以我更想吸引那种能沉下心来感受侗族文化魅力的人,而不是一堆堆来我们这里打卡的人。”

如今,阿香全家人都把精力放在了果园上。母亲管农作物的种植、叔叔帮忙找做体力活的工人、二妹管电商的售后、三妹管财务、弟弟则负责打理所有硬件设施。一家人都处在一种有奔头、有事做的前程里,阿香格外满足。她想,如果现在父亲还在世,也一定会格外欣慰吧。

更多侗族的山歌叫什么歌曲名字,侗族 歌曲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