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齐鲁网·闪电新闻10月12日讯 安丘市聚集特色农业园区资源要素,通过建设农业特色园区,壮大主导特色产业、优化土地要素服务、实施乡村赋能工程,夯实产业带动发展基层基础,有效助农增产增收,助力县域加速乡村振兴步伐。
建强特色产业园区,筑牢产业助农基石。
坚持企业布局园区化、产业发展集群化,高标准规划建设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潍坊国家农综区开放发展示范区、中日韩高端预制菜食品产业园、中国(潍坊)国际农产品加工产业园等农业园区,优化“园区搭台、集群发展”农业生态圈。
聚集产业动能。引导出口、预制菜等优势产业、龙头企业向园区聚集,创建首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落户重大项目20多个,联结带动安丘大姜、大葱、大蒜等特色产业基地30余万亩,带动形成了40余万亩的姜葱蒜蔬菜优势产业带。
建强优势链条。以园区为核心,融合科技研发、技术示范、精深加工、冷链物流等环节,采取“公司+基地+标准化”等模式,推动产业链前延后拓。安丘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集聚上下游配套企业100余家,大姜、大葱加工转化率达到85%,带动合作社、农户1.1万余个,形成了大姜、大葱、肉禽等产业为主导的产加销优势产业群。
推进提质上规。国际农产品加工产业园采取“企业+基地+农户”等模式,带动大姜种植基地1.84万亩、大葱基地1.73万亩,主导产业产值占园区农业总产值的60.1%。先后实施总投资140多亿元的精深加工项目50余个,成为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
增强组织联结带动,提振村集体经济。
以特色产业及园区为主导,通过村级党组织、专业合作社、工商资本等引领带动,丰富链接农户进入市场形式,拓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民群众增收新路径。
推进村社一体化发展带动。增强村党组织领创办合作社驱动,整合基层党组织、合作社和群众土地、资金、人才要素,推进组织、经营、利益分配有机融合。建设“村社一体化”产业类合作社500多家,占行政村总数的65%,带动社员2.5万人,经营收入破2亿元,年增加村集体收入1000多万元。
推进美丽乡村带动。扎实实施“四五乡村建设行动计划”,壮大村级林果、蔬菜、休闲等特色产业,安丘20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花园式”美丽村庄,联结50多个专业合作社、3000多个社员,发展设施蔬菜、桃梨、葡萄、葫芦等核心产业,带动休闲、文旅、制陶等特色产业发展,促进产业收入过亿元。
推进特色经济带动。通过招商引资、资源嫁接、项目联姻等形式,助力村庄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做强做优村集体经济,140多个村通过引进农业企业、创办企业项目推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带动农户近2万个,年增加农民年收入2.4亿多元。
优化多方土地服务,增强土地经营成效。
村级党组织引领推动推广半托管、全托管等土地服务模式,完善“保底收益+盈余分红”等分配机制,解析“共同富裕”目标下“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等问题的新答案。全市土地托管服务面积40多万亩、占耕地总面积50%以上;土地流转72.6万亩、流转率67.3%,农业生产 *** 业增加值约3亿元。
“供销服务+土地托管”模式。半托管服务,每亩为用户节约成本30%左右;全托管服务,由供销社为农服务中心实行全权托管经营,保证农户每亩土地收益,年土地托管服务面积35万亩次。
“土地股份合作+全程托管服务”模式。坚持群众“依法、自愿、有偿”,承包土地经营权作为股权“折股入社”,通过“公司+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农户”运营,全市全托管土地135个村、14800亩,村均增收10万元以上。
土壤特色服务模式。联合中国农科院植保所成立土壤熏蒸修复服务中心,为大姜、大葱等种植户开展专业化土地熏蒸服务,已服务安丘周边10多个县区,并拓展到济宁、青岛等地市,年均土壤修复面积10万亩以上。
闪电新闻记者 李涛 安丘融媒 曹宗堂 通讯员 辛学平 潍坊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