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图文创作打卡挑战活动#
感觉自己比较契合道家思想,怎么才能深入的了解道
其实道家思想也好,道也好,最终都要回归现实,回到实事求是,回到自己生命本身,就像传道一样,先要给自己布道,只有自己找到自己的道心,并且古人的智慧,建立属于自己的思维模型和知识体系,以及生活的客观实际修行自己,你不用知道道,也不用了解道家思想,只要你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知道顺势而为,知道用自身的磁场去做自己的能量盘,自己能量盘的循环,能够直接或者间接影响别人的时候,你得道才有意义,学习道家思想才有意义。
每个中国人最先学习知识、文化、历史,都有一种错觉,中国人天生近道,那是文字和语言的优势,很多东西是翻译不了的,比如觉悟、智慧、道德、情绪价值和生命情感,修行是什么,就是有自己一整套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而道家思想传递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则是绝对的精神自由,朴素的辩证主义,以及能量场的一种能量守恒,自身和自己智慧的碰撞,甚至文化背后对于人性和人心的约束。
就像戒定慧,和断舍离,只有你守住初心的时候,意义存在,当你践踏规则和伦理道德开始的时候,就存在的意义不大了,学习道家思想,不是感觉自己能修仙,能修真,而是普通人如何知天命,如何晓得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世上没有一件东西是属于你的,同样,我们是否属于世上,不取决于我们存在,而是存在的价值,历史、时间,都在滚滚向前,我们无力抗拒,更让我们无力抗拒的还有很多。
但是,我们知道改变别人很难,改变社会、文化、观念很难,即便是我们自己,要把学到的东西转化成自己生命中最关键的核心武器,也需要我们修行,把文化、道理、逻辑、理性作用在当下,此刻此秒,才是最重要的。
先天近道的人存在,就像悟性和慧根一样、道缘先天地生,但是需要我们保护好自己的这种好条件,君子藏于身,我们要知道学习道家思想,最重要是找到自己道心,建立属于自己能够聚风、聚气,聚势、聚财、聚宝的东西,先有器才能海乃百川,有容乃大,心中无器,八面漏风。
就好像,道家思想而言,不学道,不修道,不信道,很难入门的,很多人觉得宗教和道家思想截然不同,但是内在是有联系的,我们熟读的道家思想的经典同样是一部很好奠定修行基础的存在,无论是黄帝内经、老子、庄子、奇门遁甲,论语和其他。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每个人的道都不一样,但是大道至简,殊途同归,我们最终的目的是一样的,让当下的生活过的更好,更顺遂,而不是把自己身体里面的邪恶释放出来,一念之间,佛魔一体,修行的目的,见性成佛,同样也见性成魔,佛魔一心,求佛就是求魔,只有自己修行,每次在关键时刻,能够跨越过去,那么魔成为曾经的魔,你已经不是原来的自己。
每个人在特定的年龄,对于道的感受是最明显的,月有阴晴圆缺,人的感悟力和共情力是一样,为什么 这么讲,因为阳气,22-28,最迟30岁,童子的感受最为敏感,是因为天道循环,结婚之后,因为工作,年龄,追求和修行的懈怠,即便是瞬间感受,也很难形成规模效应,就像30岁之前的男女结婚,才会有生孩子,生健康孩子,不是父母选孩子,而是孩子选父母,生孩子,不光是血肉,骨髓,还是不能让人描述的精神能量,造化的作用就是只有年轻人,在爱的催化下生的孩子才相对健康,基因片段更完整。
很多人本末倒置,以为自己知道普天之下和万物之道,甚至圣人之道,自己就离道更近了,其实更远了,因为追求过程中丢失了自我,因为别人的道很大,很专业,很科学,不建立属于自己的道,别人的道永远是形而上学,自己有道,其他人的道理、逻辑、理性才能为我们所用,没有自己的道,容易怪力乱神。
就像一个城邦的 *** 一样,只有 *** 存在,其他的政治、文化、宗教、历史,才不会被其他强大的文化入侵所干扰,如果丧失这种 *** ,一切的存在就是泡影,因为其他文化会喧宾夺主。
道也是一样,我们自己不强大,别人的意见和建议,就会喧宾夺主,我们自己道强大,知道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别人那只是意见,最终你的是人生和轨迹,是可以按照自己布道的方式进行的。
很多社会现象,我们看不惯,看不惯也无可奈何,即便是我们自己,很多拖延、肥胖、自律都做不到,又为什么强制别人要和我们一样呢。
可以将《道德经》和《易经》作为安身立命之本吗?
所云,所雾,天之云,地之雾,举头三尺有神明,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即使知其所以然,还要敬畏天地,敬畏生命,敬畏自然。
看《道德经》《易经》,把智慧当书来读,获得的智慧,微乎其微,天天刷抖音,都是教做自媒体的,但是,自己只是看看,信息、知识都只是数据。
学《道德经》《易经》把智慧当成反思自己的镜子,可以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和基本素质,可以让自己变得更好。
修《道德经》《易经》,智慧本自具足,很多时候,道理不在书中,不在道中,而在心中。
层次不一样,收获不一样。我我们看待《易经》《道德经》是反向的,儒家,真心诚意,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安民平天下。而这一套无极,就是和《道德经》《易经》总结出来的经验和智慧,再厉害的人得承认自己是普通人,中庸之道,未必让你过得非常好,但是一定是权衡利弊,趋利避害最好的学问。
但是,即便有万金油的存在,能够修儒家,成就自己人生的人,也比较少的,反过来,只要是有巨大成功的,对于学儒,修儒,仁者无敌,仁者浩然正气贯长虹都是做得非常好的。
安身立命之本,不在书中,不在往圣的绝学里面,而在自身,就像,读再多的道理和规律,不知道遵循人伦道德,不知道娶妻生子,父子承继,血脉生生不息,学再多文,不知义,不知孝,不懂传统文化教育核心,在于家庭,在于潜移默化的细节中,也是没有用的。
什么是安身立命,普通人,有一个体面的工作,一个彼此相爱的两个人,生个一男半女,就是安身立命,安身立命就是给社会创造价值,而延续和传承,一定靠的血脉和文化。
这个时代文化入侵和科技发展太快,精神文明远远没有达到如今的一个段位,巨大的落差,以及贩卖焦虑的人,告诉你要创业,你要改变世界,不,你最应该改变自己,爱家庭,爱社会,爱国家,仅此而已。
不排除有其他安身立命的存在,比如不结婚的杨丽萍,用艺术安身立命,结婚没有孩子的金星,用文化产品安身立命,比如路遥,用《平凡的世界》安身立命。
这个过程是有顺序和次第的,安身立命你得考虑去践行,去实现,只有不断努力,才有安身立命的结果,因果就是这样,百因必有果,福田是荒田,孤阳不生,孤阴不长。福田是勃勃生机,种什么长什么。
很多人把《道德经》《易经》看成千奇百怪的存在,相由心生,境随心转,见相非相,即见如来,如是生灭,寂静涅槃。
可以辅助我们建立知识结构和思维模式。可以辅助我们认知人性和人心,文化和制度,以及游戏生态的底层逻辑,还有我们自己人生职业规划和幸福平凡之路的经历和遭遇。
野百合也有春天,任何人都有自己的价值,使命和责任,梦想和坚持。毫无疑问,《道德经》《易经》对于安身立命有建设性意见,也存在看懂看不懂,信与不信,修与不修的存在。
即便我们知道,能帮助我们,我们不践行,不实践,依旧没有用,大家都知道实事求是,都知道创新,都知道现实,可谁能够把自己认知变成现实,知识变成钱,钱变成能量储存在自己生命里,不见得。
《楞严经》眚者,性,省也。
由我觉明,见所缘眚,觉见即眚,本觉明心,觉缘非眚,觉所觉眚,觉非眚中,此实见见。
实见见就是正心,正念,正智,正见,意味着想要获得一个如实观照的现实,以及自身和宇宙契合的规律,一定是按照客观办事之后得到的感觉,说不出来,但是知道就是这么回事。
眚,性也好,目也好,在古代,人们把目字,看成能洞悉天地奥秘和宇宙规律的神奇存在,无论是道,还是巫师、祭祀、以及宗教的执事,都是有能力通过目,沟通天地能量,获得普通人不能获得的力量。
生,生生不息,转换、循环,甚至是川流不息,就像因果一样,是一个链条,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到什么时候结束。
眚这个字,要表达的也是人通过认知规律,提高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效率的存在,只不过,这个词最早是专用词,就是宗教首领和有特殊能力的人,才具备的能力,属于阳春白雪的存在,正儿八经下里巴人的时候,是弘扬佛法的时候,佛说,众生无明,想要教化和开启民智,得要开天眼,透过现象看本质。
佛家有云,菩提本无树,灵境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空不异色,色不异空。
佛家有云,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佛家云,凡有所相,皆是虚妄。
佛家云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应无所往而住其心。
佛家有云,见相非相,即见因果,见路非路,即见如来。
我觉明,见所缘眚,觉见即眚,本觉明心,觉缘非眚,觉所觉眚,觉非眚中,此实见见。
觉性圆满,觉性成佛,人人都有觉性,人人都未必成佛,觉性圆满之佛是人相之佛,即觉即显,了障涅槃,不觉不显,寂静涅槃,如是生灭,道法自然。
觉性、觉见、觉悟都在修行之中,就像惠能悟道,也会去苦修,去历练,因为得证实自己的道,是不是佛陀教给每个人的道,能否得道悟道,觉悟只是瞬间感觉,电光火石,那么之后,一定是苦修,去践行,去行证和证量。
实事求是就是,我们一定要清楚自己的状态,环境的状态,以及我们想要办事的规律,和可能出现的变量。
自己的精气神儿,自己的贪嗔痴,自己的执念,心魔,自己执着的道,执着要成为的人,以及执着占有和控制的存在,都是我们要如实观照的存在。
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如梦幻泡影,空性、色性,都是基础属性,人在循环中找到合适自己的位置,以及输出价值。
智慧是果,获得智慧这个果,一定要我们有因,福田里面中的因,一定是符合规则、文化、伦理、观念的因。
就像娶妻生子,奉子成婚存在,但是,出轨外遇的孩子,能正常生出来的机会少很多,因为违背道德和伦理,男人和小三生的孩子,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即便是生下来,认祖归宗,和三方调和,在出轨和背叛那一刻就注定了,因缘果,贯穿始终。
那么,我们的修行也是一样,智慧、解脱、自在不是目的,而是,自然而然的发生,不是可以安排和操控的,我们操控不了因果,也操控不了智慧。
李元霸和闪电玩,觉得人间已经没有好玩的了。
我们修行的闭环,一定是从我们内心,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东西,作用于客观实际,修行的越好,我们获得的价值和力量就越大,对于世界贡献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