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浙江台州,黄岩。
唐上元二年设永宁县始,天授元年改名黄岩至今。
这片位于浙江黄金海岸线中部的水土上,风景人文历来秀美。
一起来看看保存至今的最美9处古村落,你去过几处?
1 布袋坑村
布袋坑村坐落括苍山支脉,群山环抱之中,山清水秀。位于黄岩区屿头乡,距离黄岩城区50 公里,海拔500 多米。现村中保留着相当数量的古民居,是黄岩区目前保存较为完整的古村落。
该村始于元末明初,先民依溪筑居,呈现一种袋形的建筑格局,也一直保持着溪石配木材的建筑风格。流水、古桥、木屋石墙、碧树竹林等,组成了一幅幅美轮美奂的人与自然和谐的画面,为台州摄影基地、美术写生基地。
建村以来,布袋坑一直深隐在括苍山系南端高峰——青天顶的脚下。先民依溪筑居的习惯延续至今,也一直保持着溪石配木材的台州山乡建筑风格。年深月久,顺山势蜿蜒而上的灰瓦石墙,似乎已与这里的溪山林木融为一体,留存着最原始的传统村落风貌。
布袋坑村名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因为村子沿着一条溪坑而建,地形两头尖,中部圆,宛如布袋而得名。村口的石桥就是布袋口。另外一种说法则是与民间的布袋和尚传说有关。布袋和尚也就是那个袒胸露腹、喜笑颜开、席地而坐的弥勒佛的化身。相传,唐末至五代时僧人布袋和尚云游到此,人们就把村子命为布袋坑。以前村中曾建有一座寺庙,就供奉着弥勒佛,在“文革”时期被毁,近年,人们在村口重修了弥勒寺。
村中有一百多户人家,大多数姓黄,只有戴姓等极少数的几个外姓。他们和屿头“柔川黄氏”是同一宗源的。黄氏始迁祖黄懋,是宋太宗时工部尚书,因杵权贵王钦若,贬鄂州,又迁徙至台州。八世孙黄章于南宋淳熙间(1174—1189)从福建莆田迁居黄岩西乡屿头。屿头有一道溪流叫“柔极溪”,所以屿头的黄氏宗族名为“柔川黄氏”,是早时黄岩西乡“王、杨、黄、卢”四大姓之一,后来陆续有族人从屿头迁居临海芙蓉、椒江家子(今葭沚)、洪家大板桥、新前、后洋黄等地,其中一支就来到了布袋坑。
村子中间是一条清澈见底的溪流,村民傍溪而居。让布袋坑闻名遐尔的是那些保存较为完好的畚斗楼。畚斗楼是黄岩山区较典型的民居。它依山而建,房子的前面构楼两层,后面低矮不构楼,呈倒斜状,形如农村常见的一种生产生活工具——畚斗,所以叫做畚斗楼。
布袋坑村的畚斗楼,木石天然本色是它的一大特点。盖楼用的材料就是原木、山石、砖瓦和泥灰。房子没有雕梁画栋,没有飞檐翘角。这些建材保持了它们天然的颜色与形状,弯曲的就是弯曲的,粗糙的就是粗糙的,信手取来,不施斧凿,便造好了房子。在高高石阶的衬托之下,那些出檐很深的屋顶,显得异常轻盈灵动。屋瓦坚定的黑与炊烟飘忽的白,映衬着屋瓦上的一段静寂的蓝天,形成了强烈的视觉效果。
2 半山村
半山村位于富山乡富山大裂谷景区出口,海拔400余米,距黄岩城区约57公里,与温州永嘉楠溪江风景区相毗邻,境内群山起伏,云雾缭绕,风景秀丽,是理想的休闲度假胜地。
半山村,在富山大裂谷景区的深谷中遗世而立,大概是因地处山腰之上,故名半山村。村内古树繁多,尤以梨树为最。半山村始建于北宋,盛于芳和,至今已有上百年历史。
这是一座隐藏于半山之中的山村,如果不是来富山大裂谷,可能谁也不会想起到这个陌生的地方来。但令人意外的是,一直寻觅理想中古老村庄那种原汁原味的纯粹竟在这里不期而遇。踏入山村的一刹那,让人为之惊艳。
满是梨树的古村,清溪古屋相伴,尤其静美。大部分房子还保留了以前的摸样,没有任何的修饰,一看就是那种年代久远、让人十分怀旧的老农村。
村中一溪由西向东奔腾而下,名曰“半山溪”。半山溪全长800多米, 属于典型的山涧溪流,溪水清澈见底,溪鱼灵动。溪畔,是古朴秀美的黄永古道,穿村而过。
3 瓦瓷窑村
地处温黄平原的古村落瓦瓷窑村虽未声名远扬,却韵味意浓绵长。这里留存着往日悠悠古意,寄托着家乡人对在这片土地上诗意栖居的热切渴望。
瓦瓷窑村因瓦瓷窑窑址而得名。相传,南北朝至五代时期,这一带有九座古瓷窑,合称九仙窑,瓦瓷窑就是其中之一。这里瓷器生产十分发达,远近闻名,享有一定声誉。
行走在瓦瓷窑村,不经意间,你便能在旧屋墙上发现几块石碑,碑上字迹依稀可见,镌刻着岁月年轮书写的旧日时光。
年代久远的古屋散落在村庄中,刻画了一幅幅淡淡的水墨画。如今的古宅虽不再有人居住,但承续百年的古建筑不应就此消失。留住乡愁,便是要留住那些已经或正在消失的民俗风物,留住淳朴诗意的乡村生活记忆。
古村未经现代化雕琢,在村庄深处,还藏有一片深幽静寂的原始森林。这里树影婆娑,恬淡而自然,丝毫没有被破坏的痕迹,原始的自然风光保存完好。
溪水穿林而过,静谧而祥和,树木历经岁月的沧桑依旧苍翠挺拔,漫步其中,仿佛置身于天然的氧吧,人与自然的亲密接触莫过于此。
4 沈岙村
上垟乡沈岙村,位于长潭水库西南角,黄岩、乐清、永嘉交界。村庄秀美而古朴,这里,不仅盛产竹笋、紫莳药,而且古迹众多……
明万历《黄岩县志》上记载:沈岙古称锦川,因锦溪两岸繁花似锦得名。唐代时,蔡家的祖先蔡均因黄巢之乱,举家从福建长溪迁入,居于秀坑凤凰山。到了第四代蔡国友时,已经把沈岙一带开辟得良田阡陌,遍植花木,一片锦绣,因而称地名为“锦谷”,又因上垟溪回环而过,又名“锦川”。
锦川蔡氏蔡勉祖孙子一代,开始入官为仕。至第十二代的蔡原祺,有两个儿子,分别是蔡梦龙和蔡梦说,他们之后都成为了著名的学者。特别是蔡梦说(字起岩、号锦波),为南宋时著名理学家之一,成名后隐居不仕,开门授徒。自明万历《黄岩县志》起,以后的各种县志及《台学统》等都曾为他立传。
明朝时,蔡家出了一位声名远扬、终身布衣的大名人蔡智榥。蔡智榥,字元丌,天性孝友,有志完成祖父和父亲“蔡氏一族重新聚族而居”的毕生心愿,和弟弟蔡智诤重建“锦川蔡氏祠堂”,合祀祖宗神主,合近千族人同居共灶。这些,至今仍保存完好的《锦川蔡氏祠堂记》石碑有详细记载。
在沈岙,至今还流传着蔡元丌与银坑故事。传说那时山里有一个银坑,一天流出一个银冬瓜,只有蔡元丌才能带走银冬瓜。明朝永乐年间,国库空虚,经黄淮引荐,蔡元丌入京面圣,将三十六个稻桶的银冬瓜上捐。永乐帝赐他做官,蔡元丌谢恩婉拒。永乐帝下令建造两座圣旨牌坊赞赏嘉奖蔡元丌义举。
台州知府随之也下令盖了一座牌坊,因算不上圣令,故而只能称“半”,这便是沈岙村“两道半圣旨”的由来。圣旨牌坊边还设有“下马石”和“上马石”。只要是经过“下马石”,不论官阶高低,是何身份,武官下马,文官下轿,唯有新娘的轿子可以通过,其他人需走到“上马石”处,方可上马、上轿。
蔡元丌因“两道半圣旨”闻名乡里,受人尊敬。沈岙村至今还保留了许多蔡元丌出资建造的古迹。“一品塘”,位于曾经的蔡氏宗祠大门前,是600多年前的蔡元丌建造的。当时建造的主要目的是振兴地方文脉,后来也用于防火。一品塘最初建成时,由一个大的四方水塘和两个小的四方水塘组成,形成一个“品”字形结构。除了形似“品”字以外,蔡元丌期望蔡氏后人都能勤奋好学,官至一品,因此取名“一品塘”。
沿着一品塘旁边的小道,行百步,可见一座石桥横于锦溪上,这就是历经六百多年风吹、日晒、雨打的古桥——青龙桥。《省府旧志》记载,“青龙山,在县西七十里,山形蜿蜒如龙,故名。其南有‘锦溪’潺潺流淌,溪上有单孔石拱桥一座,曰青龙桥。”
5 决要村
黄岩,决要古村。位于台州市黄岩区富山乡最西边,毗邻永嘉县。富山乡境内保存部分黄永古驿官道,而决要正是黄岩境内黄永古道的终点,现存部分古道、路廊与古民居。
汽车在通往黄岩区决要村的公路上行进,盘旋在黛青色的山峦之间,一路上,还有哗哗作响的溪流作伴。随着海拔的增高,一边是翠竹萦绕,一边是悬崖峭壁。山路曲折漫长,人行其中,如画中游。黄绿相间的梯田,错综起伏的山峦,似乎是亘古不变的风景。
远远望去,群山环抱,竹海葱郁,一抹青山围着一片屋宇,决要村就这样呈现眼前。村前是蜿蜒的公路,村后是连绵的大山,两条清亮的小溪顺着山势蜿蜒而下,穿村而过,房子大多沿溪而建,这个宁静的小山村就坐落在山谷之间。
这里的村民自古生活简朴,男耕女织,靠山吃山,民居建造也就地取材,以石筑造。没有雕梁画栋,没有气派台门,只有褪尽繁华的质朴。石围墙里是木结构房子,顶部覆盖着鱼鳞瓦片,偶有古朴的木窗花。石墙上爬满青藤,房前屋后除了野草翠竹点缀,也有红豆杉、樟树、板栗等古树,得好几个人才能合抱。溪水潺潺,一路有石台阶、石板路,隔着不远,还有石矴步,块块石矴排列在河床,方便人们行走。
依山傍水的老房子,颇具沧桑古意。徜徉在决要村,忽而临水,忽而过溪,忽而转折于青砖土墙之间。墙面还留有不同时期的各类标语,岁月的留痕,恍如在这里凝固。
大门往往都那样随意敞开着,屋前阳光泻下一地的金黄,屋前的桂树开着花。老母鸡咯咯地炫耀个不停,主人在屋前屋后忙碌着。光线投在褐色的木板墙上,屋檐下沉默的老人,安详地坐在竹椅上。一份宁静,一份安然,悄然弥散于这深山古村之间。
6 浦洋村
黄岩,浦洋古村。位于台州市黄岩区茅畲乡。茅畲乡位于黄岩区中西部,距城区22 公里,东连沙埠镇,西接平田乡,北邻北洋镇,南与温州乐清县接壤。水口石塔位于浦洋村大田山东坡山岗上,建于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茅畲浦洋村古建筑群大体保留着明代中期建村格局,留存有古宅、台门、龙墙等遗迹。
茅畲,是牟氏的聚居地,这块土地群山环绕,中间的平原,土地肥沃,所以取名为“茅畲”,“畲”字为可开垦的茅草坦。牟氏,后来还成为了黄岩的十大望族之一。浦洋村就在这片美丽土地上。村落坐东朝西,村中心的横街像楚河汉界,连贯着四条直弄,整个村子像一方棋盘,方方正正,至今还保留着明代中期的建村格局。
全村东西走向有四个大墙弄,每个墙弄口都有一个石台门,最南边是上台门,两边是两根四棱石柱支起石板雨蓬,也叫台门顶。最近重修过,出于保护石板的考虑,在上面加上了一层屋瓦。台门两边还横卧着一对上马石。北边是下台门,两边两只方墩,也是两根四棱石柱支起雨蓬。原来用碗口大的圆木作栅栏,构成两扇大门。南北台门之间俗称横台门和“双具捣臼”,现在横台门已经了无痕迹,但“双具捣臼”还立着一根台门柱。从上台门到下台门,原来就是一道700多米长的石头堆砌的墙壁,也叫“龙墙”,现在仅留着几段残垣断壁,上面爬满了青翠的爬山虎。
村中最有气势的民居为官封里,它是明代进士牟贤的故居。原横台门前立着五座方墩旗杆石,进入中堂又有四道石台门。主房中堂现在还在,板壁上隐约还能辨认出牟贤当年中进士时的捷报,路边还留有几根石立柱。
入村可见一座高大挺拔的石塔,隐隐绰绰地立于半山腰上,它独有的风姿和气韵,让人怦然心动。这就是水口石塔,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水口石塔位于浦洋大田山卓山山岗上,背山面溪,前面就是清澈的九溪,这里是九溪支流的出口,也就是风水堪舆所谓的“水口”,石塔的名字估计就是由此得来的。
水口石塔建于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由村民牟应魁与族人共建。石塔高七级,为仿木结构楼阁式实心塔,整座全由石质材料构筑而成。塔体修长,高10.6米。底部的须弥座雕工精细,内容丰富,六面有麒麟瑞兽、鲤鱼化龙、猴摘蟠桃、鲤鱼跳龙门等图案。塔檐精心雕琢,刻出檐子、椽子、筒瓦、斗拱等仿木构细部。斗拱出檐,翼角起翘,遮阳挡雨保护塔身,它不仅具有实用功能,同时给人以秀丽的美感。
7 潮济村
黄岩,潮济村。位于黄岩区中西部,距城区16 公里,处于永宁江上游。
潮济是历史上黄岩地区中西部的重要集镇, 也是黄永古道上的水陆交通要地。该村2012 年被列入浙江省首批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
在永宁江的上游,有一条寂寥冷清的老街。走进老街,那被岁月打磨得圆润光滑的鹅卵石,临街早已掉漆有些腐朽的斑驳木板,仿佛在向人们述说着它的悠久与沧桑。那木门白墙黑瓦的老屋,雕工精美、寓意深远的斗拱牛腿向人们昭示着它曾经的热闹喧嚣与繁华。这也是现黄岩区保存较好的清末民初建筑群。这条街就是潮济老街。
如果时光能够回转倒流,我们可以看到这座可以溯源至宋朝的码头集镇的兴旺与发达。由于地处黄岩中西部相联地带,潮济在历史上是一座水陆转运码头,是黄岩近代重要的水陆联运枢纽。早在宋朝,潮济已经成为商贸重镇,商贾云集,物流通达。千余年来,是商贸繁荣的集镇要地。现潮济并入北洋镇,称潮济村。
潮济老街当时的繁荣正得益于独特的地理优势,形成了主街、横街、支街等主要街道。主街南北走向,南起三官坛,北至沚江亭,长约260米,街面宽3.5米,街两边开有货行店、药店、饭店、布店等各种店铺。站在街上,一眼望去,老街两侧密排着店面,那一溜儿排开的老房子,富有韵律之美。两边都是两层的木屋,有着宽宽的屋檐,正是江南特色,是为了下雨天方便商家做生意或者给路人避雨。现在转变成居住区之后,店面大多数都被改造过了,门板被改成了门窗。但是当年,大都是南方典型的完全开放的店面和茶馆、饭店。
8 乌岩头村
宁溪镇乌岩头村地处宁溪镇西北角。1.48平方公里的村域面积,280多人的小村,仍保存着基本完整的110间清代、民国古建筑群,延续了南方建筑畚斗楼的营造法式,成为研究南方建筑的一个范本。
乌岩头的时光,与古有缘。清中叶,乌岩头先祖陈朝率陈氏一族从黄岩宁溪五部迁至乌岩头。三百多年风风雨雨,在这个小山村,陈氏一族在此生息、繁衍,风生水起。一块乌岩静卧,村庄得名。村边,曾有一座千年名寺——演教寺(双鱼古寺)已经湮灭于历史中。村口,古桥青藤缠绕,国家三级保护树种仍枝繁叶茂。村边的山上,曾有黄仙古道。
村古迹众多,老村区域保留有规模达110间的清代古建筑群,最老的房子有近300年的历史,保存相对较好的几座大四合院和村前古老的石拱桥交相辉映,形成了黄岩西部难得一见的古村景致。
解放前,本村是通往仙居的必经之处,作为黄仙古驿道之一,每天有上百人肩挑私盐从温州乐清大荆等地经过此地贩往仙居、金华、义乌等地。文革期间,该村亦是仙居木材贩运的重要通道。
9 沙滩村
隶属于台州市黄岩区屿头乡,位于屿头乡东南角,已有800余年历史。屿头乡古称柔极乡,东与北洋镇相连,南与宁溪镇毗邻,西接仙居县,北界临海市。村域面积3平方公里,全村约1100人。
沙滩村以黄姓居多,名人辈出,其中有南宋时期劝农的黄原泰和劝学的黄超然。南宋淳熙九年(1182)七月,浙东常平使朱熹巡行台州。当时浙东地区连遭水旱灾害,饥民遍野。柔极乡处于山区,富户少,无人愿意出任里正。而黄原泰一当20年,用自己家的钱财垫付全乡不足的田赋。南宋朝廷规定种麦可以减免田赋,黄原泰便鼓励乡民在贫瘠山区创造出财富。
乡民对黄原泰多年为贫民代缴田赋十分感动,听其劝农之言,全力投入农耕劳动。当地名士车若水有诗为证:“十亩山田手自耕,括囊安分是平生。”知县王华甫下乡督查时,乡民反映,黄原泰“其乡义庄少而役重,独立代役二十年;以己田代一都全役”。王华甫当即表彰黄原泰并委任他负责义庄事务。此外,黄原泰还做了许多好事,为乡里所称颂。如兄弟为争财产而诉讼,他出资平息讼争等。车若水为之写墓志,《万历黄岩县志》为之立传。
黄超然(1236-1287),字立道,号寿云,宋元之际的理学家。年少时他受业于蔡梦说和车瑾,两人皆是黄岩名师,教授濂洛之学。南宋景定三年(1262),著名理学家王柏任教于台州上蔡书院,黄超然是门人,成为朱熹第四代弟子。后来回乡创办柔川义塾。该柔川书院被列为黄岩县五大书院之一。宋亡后黄超然不仕元朝。50岁时将书院交付其子黄中玉,自己另筑西清道院著书。著有《周易通义》20卷,《会要历》《诗话》《笔谈》《西清文集》《地理撮要》各10卷,还有各种理学著作共13卷。
古村记独立整理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