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唐伯虎的一首诗(唐伯虎 古诗),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唐伯虎的一首诗(唐伯虎 古诗)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唐伯虎的一首诗(唐伯虎 古诗)

《唐伯虎点秋香》是1993年暑期由香港永盛电影推出的一部喜剧电影,影片讲述了江南才子唐伯虎(周星驰饰,化名华安)对华太师府上的丫鬟秋香(巩俐饰)一见钟情,在船夫的帮助下他施展计谋混进了华府。经过一番曲折,唐伯虎终于与秋香拜堂成婚。这部影片展示了香港电影人颠覆古典题材的超凡创造力,各种后现代手法层出不穷,无论是行为艺术绘画、现代打击乐表演、时装模特步态以及充满广告词汇的介绍,再加上标新立异的搞笑创意,原本斯斯文文的才子佳人戏被篡改,变成武林高手,变成市井之徒,令人捧腹。此片当年夺得票房冠军,周星驰的喜剧形象由此深入人心。

《唐伯虎点秋香》剧照

许多人对于唐伯虎的印象大概就停留在影片的形象里。喜剧影片属于搞笑娱乐性质,大概有那么一点点历史的影子,但是与真实的历史相差甚远。

唐寅,字伯虎,据说是明宪宗成化六年(1470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故名唐寅,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明代画家、书法家、诗人。唐寅出身于商人家庭,地位比较低下,在当世“显亲扬名”主导下,刻苦学习,11岁就文才极好,并写得一手好字。16岁中秀才第一名,名声大振。其后一年多父母妹妹去世,妻儿难产而死,悲伤至极。直到29岁才在朋友规劝下参加南京应天乡试,又中第一名“解元”。次年赴京汇考,遭遇惊天大案而入狱,从此断了功名念想。唐寅生活在明中期,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画名更著,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或“明四家”。著有《六如居士集》。我们先来领略一下他的诗文和书法:

《桃花庵歌》诗配画

唐寅诗文以才情取胜。其诗多纪游、题画、感怀之作。早年作品工整妍丽,有六朝骈文气息。泄题案之后,多为伤世之作,不拘成法,大量采用口语,意境清新,常含傲岸不平之气,情真意挚。诗作有《百忍歌》、《上吴天官书》、《江南四季歌》、《桃花庵歌》、《一年歌》、《闲中歌》等六百余首。诗集中有为歌妓而作者,如《花酒》、《寄妓》、《哭妓徐素》、《代妓者和人见寄》、《玉芝为王丽人作》等。陈继儒《太平清话》记:“唐伯虎有《风流遁》数千言,皆青楼中游戏语也。

唐寅后期在苏州金阊门外桃花坞建屋筑室,名为桃花庵。《桃花庵歌》是唐寅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是公认的唐伯虎诗文代表作。诗意为:我在桃花坞里盖了个桃花庵,还种了很多桃树,摘下桃花去换酒钱,天天半醒半醉。我只想老死在桃花和美酒之间,不愿意在达官显贵们的车马前鞠躬行礼。车水马龙是贵族们的志趣,我的爱好是酒杯花枝。别人笑话我太 *** ,我却笑别人看 *** 世事。那些豪门贵族现在一时辉煌,将来他们的墓冢,也被当作耕种的田地。

诗人以桃花仙人自喻,以"老死花酒间"与"鞠躬车马前"分别代指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又以富贵与贫贱的各有所失,形成鲜明强烈的对比,表现了自己平凡真实中带有庸俗消极一面的真实内心,带有愤世嫉俗之意气,这与他的人生经历有关。全诗层次清晰,语言浅近,却蕴涵无限的艺术张力,给人以绵延的审美享受和强烈的认同感。

桃花庵歌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来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贱缘。

若将富贵比贫者,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花酒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 *** 。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做田。

唐寅水墨写意花鸟,墨韵明净、格调秀逸洒脱而富于真实感。代表作为《枯槎鸲鹆图》,纵119厘米,横26厘米,现存上海博物院。其画构图用折枝法,枯木枝干由右下方向上弯曲伸展,枯笔浓墨,苍老挺拔。以没骨画法画一只栖于枝头的八哥,淡墨秃笔点叶,浓墨写一两条细藤与野竹。右上角题诗为:“山空寂静人声绝,栖鸟数声春雨馀。”笔力雄强,造型优美,章法疏简精当,行笔挺秀洒脱。

如果你对唐伯虎还是不太服气,看看上图的诗、书、画也就一般般。那么我告诉你,唐伯虎存世的少量作品均藏于世界各大国家博物馆,属于无价之宝。2013年9月19日,纽约苏富比拍买公司举行中国古代书画拍卖专场。唐伯虎的《庐山观瀑图》以3亿美元起拍,经过120轮叫价,最终以5.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6亿元)的天价成交,创造了中国书画拍卖的单幅画最高纪录。此画现在估价在50亿人民币以上。

庐山观瀑图(部分)

唐寅的绘画作品呈现出劲峭而又不失秀雅的品貌风骨。构图简约清朗,画面层次分明,疏密有致,用笔清隽,纤而不弱,力而有韵,寓有刚柔相济之美。墨色淋漓多变,和泽有神;意平淡朗逸,清雅幽丽,超凡脱俗。

唐伯虎的始祖唐辉为前凉陵江将军,先祖唐俭跟随唐太宗起兵晋阳,封为莒国公。及至其父唐广德,商人出身,家境小康。唐寅小时就负盛名,16岁中秀才,后因家庭变故整日买醉消愁,在祝枝山等好友规劝下,才从悲痛中振奋,29岁高中乡试第一名“解元”。次年赴京赶考,本以为“春风得意马蹄疾,一夜赏尽长安花”。可是弘治十二年(1499年)礼部会试舞弊案的发生了,所牵涉的名人权贵很多,背景也较为复杂,涉及到弘治时期的朝廷派系之争,以及正德初年官宦专权的影响,但对个人影响最大的还是唐寅, 也使得这场会试为后来的文人所关注,历来议论颇多。这恐怕主要是因为唐寅在明代画坛的显著地位以及他作为家喻户晓的江南才子的身份所致。下文重点介绍的礼部会试舞弊案,其材料来源于《明史》和《明孝宗实录》及部分野史,较为可信。

明孝宗十一年(1498年)冬,唐寅、徐经、都穆等江南才子坐船经京杭大运河来到北京,参加次年二月的礼部会考。明代科举考试分为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四段。唐寅志得意满,前面的院试、乡试均为江南第一名,已誉满江南,此次意在蟾宫折桂。江南第一名的含金量很高,因为江南鱼米之乡,人才济济,竞争激烈,唐伯虎能脱颖而出,基本在全国也是头几名,极有可能再拿第一。古时候参加京城考试都要提前一两个月去,一是和同学切磋研讨,查漏补缺,二是向名宿大家请教,提升水平。以唐寅的水平不屑于和同学切磋,只待别人向他求教。同来的徐经本是江南名门巨富,也想求得功名光宗耀祖,一个有才,一个有财,惺惺相惜。二人商定去向当朝文坛名宿、翰林院学士、礼部右侍郎华敏政求教。

礼部相当于教育部、文化部,分管考试,右侍郎即副部长,这华副部长可不是一般人,从小就是神童,在翰林学士中知识渊博属第一,给当时还是太子的明孝宗当过老师,专典内阁诰敕,因为才高八斗很自负,为同僚所妒。之前他的学生太子洗马梁储主持江南乡试,录得唐寅第一名,已经把唐寅的情况告知与他。所以当唐寅、徐经上门拜访求教的时候,他拨冗相见。

这是官场的惯例,年轻人希望得到大佬的提携,大佬期待自己的学生能够成为栋梁,成为自己的嫡系,为国出力,也为自己所属的派系出力。当其时,华敏政与唐寅、徐经相谈甚欢。适逢梁储十二月马上就要离京使安南 ,唐寅提前写好了一首诗给梁送行,请程敏政为诗写序,于是程写了一篇《赠太子洗马兼翰林侍讲梁公使安南诗序》,文中称:公前此受命主秋试---其第一人,曰姑苏唐寅, 合同榜赋诗以赠公,属予序---文学之昌、才识之卓、操履之鳃,盖畏友也等等。意思就是表扬梁储取士有功,唐寅确实很行。

当然要向华老求诗序,自然不能空手,礼物就由富豪徐经全权打理。前面都是铺垫,重点肯定要猜测这次考试的出题思路。华敏政老师谈到一个他思考很久的问题:元代刘静修的《退斋记》有“学者治生,最为先务”的说法,意思是读书人先得能养活自己,再去研究学问。这个问题很偏,唐徐二人只好回去做功课。唐寅回来引经据典洋洋洒洒写好了文章,得得嗖嗖逢人便讲,众人皆羡慕嫉妒恨。

不久皇帝就钦点礼部尚书李东阳和礼部右侍郎华敏政为此次会试的正付主考官,一正部级一副部级,以及其他工作人员如同考官林廷玉等进入封闭状态,出题、组织考试。先说出题,高级别的考题,是由皇帝随机找几个翰林学士,每人出一份题,提前谁也不知道。皇帝根据自己的想法,把这些题目或几题捏成一题,或把原题改头换面,最后出来的成题和谁出的都不一样。

再说考试,会试考试分为三场,第一场是贴经,相当于填空,考查对经书的掌握程度,知识的广度。第二场是诗赋,就某一情境作诗一首,相当于作文,考查驾驭文字的能力,写作能力。第三场策论,就某一问题谈谈对于治国理政的见解,相当于公务员考试的《申论》,考查思想的深度、处理问题的灵活度以及是否与中央精神保持一致,这是做官的关键。三场考试间隔开,实行淘汰制。考生有3500人,取生300人,比例不低。

考试前有很多人向唐伯虎求字画,唐同学得意忘形把估题内容写了一些,与最后一场的考试题相似。二月份考完第一场会试的举子们聚餐,志得意满的唐寅酒后就放出大话必中会元,徐经加以肯定,这底气来自何处?这全国第一名岂是说考就能考的?众人皆疑惑不语,背后戚戚。等到看到第三场考题就炸锅了,一传十十传百,成了当时的京城头条新闻。

三月初二,就在发榜前夕,给事中(七品官,官小权大,类似督察专员)华昶弹劾程敏政泄题,“闻士大夫公议于朝,私议于巷”,意思说很多人在朝廷和街头巷尾议论考试作弊一事。“狂童孺子,天夺其魄,或先以此提骄于众,或先以此题问于人”(均出自《明孝宗实录》)。意思是说这两人简直无法无天。偷买的试题还到处炫耀,自己不会做,还到处问人。弘治帝接到奏折十分震怒,诏令程敏政立即停止阅卷,接受调查。三月初六,徐经、唐寅以科场舞弊为由,被抓进了锦衣卫镇抚司大牢,严加拷问。“天子震赫,召捕诏狱,身贯三木,卒吏如虎,举头抢地,涕泗横集”。

其实明孝宗对老师程敏政是了解的,此人虽孤傲自负,但还是很正直的,他不会做此等下作之事。可是要堵住悠悠众人之口,得拿出证据来。于是皇帝命礼部先自查,正主考官李东阳把程敏政批阅的考卷再三审查,并没有发现唐伯虎的考卷被录取。于是上报结果:经过对程敏政批阅的朱卷,以及他决定录取的考卷,重新审阅完之后,没有发现问题。另外决定录取的三百份考卷。所有主考官在场拆密封,核对考号,核对姓名,然后把所有考卷中,考官做的批注都一一作了比对,没有发现问题。这个调查结果对于程敏政和唐伯虎,都是有利的,但程敏政没有录取唐伯虎并不能证明泄题案没有发生,只是排除了批卷录取环节的问题。

礼部没查出问题,只好交锦衣卫审理。又将举报不实的华昶抓起来。如果不是出了另外一个人,这个案子可能会有转机。正在关键时刻,同考官(主考官的助手)林廷玉站了出来,他在奏折中说了三件事:一是他反映朝廷决定延期公布录取名单的时候,程敏政显得非常紧张不安。二是程敏政对考官们说,有关泄题,极有可能是自己的随从所为。三是程敏政知道朝廷让李东阳复查他审阅的考卷时,他把答出他的考题的考生全落榜了,因为他出那道考题很难。不得不说林廷玉的举报很有说服力。如果说华昶是头脑发热道听途说,那么林廷玉则是精心策划有备而来。明孝宗无奈只得在四月下旨把程敏政抓起来审问。程敏政虽然是文官,但是却是硬骨头,坚决不承认。并提出与林廷玉当面对质,明孝宗没有答应。

负责审理的官员,自然懂得皇帝的意思,于是对唐伯虎和徐经加大审讯力度,大刑伺候。唐伯虎和徐经都是文弱书生,酷刑之下屈打成招,然而每次审讯供词都不一样,不断在翻供,最后锦衣卫也没招了,只好把这个案子交给皇上。案件一直没有结论,朝中各派势力的压力越来越大。最终明孝宗决定六月在午门会审,由刑部(公安部)、大理寺(最高法)、都察院(最高检)联合审理,自己主审。此时徐经面对皇上和众位官员终于说出了真相:交代说来到京城后,主动拜见华敏政,带了一块金子作见面礼。程先生给他们分析会试的出题方向,出了一些题目让他们做。他们做完后,文章在举子间传阅讨论。这本来也没有什么大问题的,历年来大家都是这么做的。好巧不巧的是,不久程敏政就被任命为副主考官了,在会试命题时就用了那个思路出了考题,而这个备选考题又被选中了。

审理此案前前后后几个月,各方势力过招,各有图谋。据《明孝宗实录·卷一五一》记载,明孝宗对涉案有关人员处理结果如下:“命敏政致仕,昶调南京太仆寺主簿;经、寅赎罪毕,送礼部奏处,皆黜充吏役。”

先看程敏政,令其提前退休,实际就是罢官,政治生涯结束了,其罪名是“临财苟得,不避嫌疑,有沾文衡,遍招物议。”意思就是见钱财没有拒绝,出题时不避嫌,给考试造成了不公平的坏影响。华副部长哪里受过这样的窝囊气,愤恚异常,出狱四天就痈毒(上火长疮)而死。

再说华昶,平调任南京太仆寺主簿,“罪名是“言事不察。” 就是不经查实就举报,“赎仗”,就是花钱免杖责意思。林廷玉只被皇帝训斥了一顿,没有实质性的惩罚。该案中被处理最重的是唐伯虎和徐经,“赎徒”,就是花钱免徒刑,罪名是“夤缘求进”。意思是设法建立关系,攀援着向上爬,不惜送礼走后门达成目的,破坏了科举考试的公正性。“黜充吏役”,判处解除干部身份,改为地位低下的差役身份,其子孙后代都没有资格参加科举考试。

实际上明孝宗朱佑樘是明朝难得的好皇帝,他为人宽厚仁慈,躬行节俭,不近女色,不喜珠宝,勤于政事,重用贤能,其朝吏治清明,经济繁荣、史称"弘治中兴"。他对此案的处理是基于公平公正的原则。这道很偏的考试题谁都不会做,天字一号的华老师给聪明绝顶的唐同学徐同学辅导了最难的题,二人又给要好的同学透露了一点。偏偏华老师就做了出题人,就出了这道题。这对于其他考生明显是不公平的。好在均是无心之过,才没有人头落地,但处罚是一定要有的,以儆效尤。

那么是谁从中挑事搞鬼的呢?这就要看谁能从中受益。

在唐伯虎死了之后,文征明曾写诗悼念唐伯虎曰“高才剩买红尘妒,身后尤闻乐祸人。”就是说唐伯虎的才气太高,引人妒忌。连唐伯虎自己也说过,“北至京师,朋有相忌名盛者,排而陷之”(《唐伯虎先生集》)。意思是他到北京去参加会试,朋友嫉妒他名气大而编造罪名陷害他。

那么这个朋友是谁呢?很多史料都说是唐伯虎的好友都穆,他在此次考试以第88名的成绩考中了进士。据华昶的侄子华玥回忆说,华昶曾经对都穆说 “昶与穆,誓死不相累”(孙继芳《矶国稗史》)。即华昶对都穆发誓,誓死不会告诉别人是你说的。明书法家王宠(唐寅的亲家)为都穆撰写墓志铭,引用唐寅的诗:万事由天莫苦求,子孙绵远福悠悠。饮三杯酒休胡乱, 得一帆风便可收。生事事生何日了,害人人害几时休? 冤家宜解不宜结,各自回头看后头。多年之后都穆的墓碑上写唐寅的这些诗句,明显有他意吧。

或言敏政之狱,傅瀚欲夺其位,令昶奏之。还有一种说法是傅瀚想占华敏政的位子,所以怂恿华昶出面上奏。在程敏政卒后,礼部左侍郎傅瀚即兼华敏政原来的翰林院学士掌詹事府詹事,后官至礼部尚书。自恃教过皇帝、瞧不起别人的华老师不会拉帮结派,犯官场之大忌,出事老板也保不了,腾出地方给别有用心的人上位。

俩同学唐寅和徐经就这样做了官场之争的牺牲品。徐经倒是没什么,没有功名还有钱,舒舒服服下半生,唐寅就惨了。唐寅回来后,三十岁了,被削士籍,耻做小吏,二婚老婆见他前途无望,大吵一架回了娘家,他只好四处漂泊卖画为生。

四十岁时,又差点摊上大事。宁王见唐寅在江南地区声名卓著,在文人中影响力很大,就有意拉拢他,可是唐寅并不为金钱所动,只好以名人字画诱惑。所谓宁王,就是指明太祖朱元璋五世孙朱宸濠,相当于皇帝的叔叔,弘治十年(1497)袭封四代宁王。他"辇白金巨万,遍赂朝贵", *** 近臣刘瑾、兵部尚书陆完、幸臣钱宁、伶人臧贤等,畜养亡命之徒,强夺官民,劫掠商贾,密谋起兵。正德十四年(1519年),宁王朱宸濠起兵十万造反。杀死江西巡抚孙燧、江西按察副使许逵,发檄各地,指斥朝廷,略九江、破南康、出江西、占安庆,企图重演朱棣夺权的老路。可惜他生不逢时,遇上神鬼莫测、文武兼修的王阳明,两个月后即为赣南巡抚王守仁(王阳明)所俘,押送南京,废为庶人,后论罪伏诛。

唐寅虽然嘚瑟,毕竟是个聪明人,在宁王身边一段时间后,他发现宁王并非简单的招贤纳士,而是意欲谋反。唐寅于是就想方设法要逃出宁王府,说走就走会掉脑袋,于是不惜装疯卖傻,大庭广众前 *** 衣服。唐寅的精湛演技骗过了宁王,白吃了半年的酒菜,如愿被赶出宁王府,逃过后来的一劫。

经历如此多的人生挫折,唐寅逐渐淡漠名利,看破红尘,三婚迎娶青楼女子沈九娘,流连青楼酒肆,选择醉生梦死。没想到沈九娘不久又死了,唐寅就更加颓废,以花为朋,以酒为友,酗酒解愁,身体也每况愈下,后来生活贫困到靠借钱吃饭。

明嘉靖二年(1524年)冬,穷困潦倒的唐伯虎挣扎着写了一首《绝命诗》: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也何妨。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漂流在异乡。就这样,在萧萧寒风中,受尽生活磨难和命运捉弄的江南第一才子,掷笔而亡,时年54岁。

看到这里,你还觉得唐伯虎是个喜剧人物吗?就唐伯虎个人而言,人生起起落落,也算祸福相倚,虽然明朝少了一个狂放的文臣,中国却多了一个名垂青史的艺术家。

唐伯虎的仕女画

回顾唐寅被牵连的会试舞弊案,明孝宗的处理是别有深意的。站在国家的高度,个人的冤枉与否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坚守科举考试的公正性。这关系到是帝国的未来发展,关系到知识分子的情绪稳定,关系到官场的规则执行。即便他知道恩师程敏政是冤枉的,即便他听闻解元唐伯虎才冠天下,但这些事情与千秋大业相比,又算得了什么?看来明孝宗是个很清醒的执政者,大老板要有大格局,弘治中兴并非浪得虚名。

唐寅代表作《枯槎鸲鹆图》

更多唐伯虎的一首诗(唐伯虎 古诗)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