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廖正才,一个民国时期黑白道通吃的小混混,一个修建青阳桥的乡绅(自己没钱)。上高现在流行的口头语:洽廖不住,有钱姓廖。说的就是他。
他的故事至今在宜春上高县流传。
上高“廖正桥”
廖正才本不姓廖,实出生于上高县锦江镇泉塘村况姓人家。排行老二,幼名正学。时值光绪壬午(1882年)。外敌入侵,国困民乏,况正光父母拼命劳动,省吃俭用,难以维持生活。幼年的况正光常常是食不饱肚,衣不遮体。七岁那年,县衙粮差廖某催缴田赋来到泉塘,看到这孩子虽然身体瘦弱,但还活泼可爱,心想老两口无儿无女,何不把他讨去,以便日后有个照料。经过和况家洽商,将况正光买回家来,并给他改了名字叫廖正才。
廖正才十七八岁时,学会了吸烟喝酒。继而 *** 嫖娼,样样都来。当时帮会盛行,他又加入了在上高势力较大的帮会组织—洪光会(即红帮),当上了红帮的小头头。自然沾了不少腥膻臭味。他的养母,经常耳提面命,教育儿子要注意邻里和睦,莫干伤天害理的事情。廖正才是个老孝子,把养母的话牢记心中,每遇与人发生口角,就极力克制自己,避免酿成更大的争端。所以,那时在人们心目中,廖正才只是个小小地痞,并不是众手所指的恶棍。
上高县城分南北两市、锦江贯穿其中,河北青阳门外有座二郎庙,每年庙会从古历六月二十四日开始,直闹到七月初四收场,是城乡物资交流的佳期,是戏班大显身手的时候,更是赌徒汇聚拼输赢的时机。锦江两岸南来北往的人更多。1929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尽管涨了大水,道路阻隔,但庙会活动照常进行。会期的头一天廖正才就把身上的钱输了个精光,回家蒙着头睡了一觉。未等天亮,他又带上钱钞直奔江边,放开嗓门向北岸高喊:“快把船划过来!”因为天未大亮,行船危险,那船工硬是不理不睬。时隔半个时辰,船才载着乘客荡了过来。没等船上人下完,廖正才就抢先跳了上去,而且催促快开。船工却按紧船头竹篙,要大家莫慌,并反驳廖说:“想快莫坐船,你就修座石桥好了。”就此两人顶顶撞撞,进而争抢竹篙,你按我拔,一不小心,廖正才失足跌进水里。他爬上岸来,心里很不是滋味,又对船工无可奈何,发狠地朝船上臭骂几句,带着一身泥水跑回家去。
作为洪光会小头目的廖正才,哪能受得了这种侮辱。他更换了衣服,就要邀集一班人马找船工寻衅。可他养母却极力劝阻,让他有理应该评理,无理不能惹事生非。廖正才听从母劝,闭门思过。他想,别人笑自己修不起石桥,自己偏要争这口气。然而,想修这座大桥实在不易。先前不少人打过修桥的主意。自万历年间前后四百多年,不少人打过主意,却一事无成,人们对兴建青阳石桥已不抱希望。所以,人们在餐前饭后扯起这件事来,往往淡然一笑说:“除非姓‘撂’的来办呢!”(撂、廖同音。意即丢掉、抛弃、白费力气)。廖正才想修这桥,想争这口气。他先找红光会内的弟兄们商量,他们都说拿不起钱;接着向当地富豪求助,也碰了壁;廖正才只好求见县长。县长顺口说了个“可以”,但要他先拿出个具体计划。他苦思冥想,认为应该从三点做起;一是让头头出面(由县区头面人物组成发起名单);二是有钱的出钱(买卖行业按三厘抽税);三是建立办事机构(设立专办实事的石桥局)。经过一番奔走呼号,终于搞出了“青阳石桥发起名单”,廖正才被推行为石桥局经理。他根据具体任务,把局里分为收支、文书、监工、募捐、庶务五股,强调工作各负其责,坚持惩奖分明。但也要求互相协作。接着,他当着全局职员,发誓做到四个保证:一不再 *** ,二不再大吃大喝,三不挪用公款,四办事公道。最后,他坚决表示,从即日起,蓄发留须,桥不建成,永不剃刮。1929年古历十月十八日破土动工,筑坝截流。从此,他以建桥工地为家,与职工同甘共苦,每日三餐粗茶淡饭,常年为筹集资金四处奔走。
当时廖正才为筹资发行的石桥局票证
资金是建桥中的第一个难题,过去有人修了没修成,或想修不敢修,就是难在资金上。作为平民百姓的廖正才,怎么解决这个难题呢?长期以来,上高流传着“上高财主晏昌八,顶不上宜丰一个春米瞎”的歌谣,说的是安以清独家捐资,修青阳桥失败,而宜丰县春米瞎子张天寿,“罄资百两”,劝募四方,半年建成“太和”大桥的故事。这对廖正才启发很大。所以,他在提取“毫厘税”远远不够时,又取得各行各业的支持,发行了石桥局票证,在县内市场流通,起到了资金周转的作用。而更主要的还靠募捐。为了募捐,他足迹踏遍了上高的山山水水,苦口婆心地述说着兴建青阳石桥的好处。上高的广大民众,被廖正才的决心所感动,有钱的捐钱,有料的献料,各尽其能,齐为修建青阳石桥出力。使这座全长八百多尺,于1935年12月24日剪彩通行,开上高建桥史上的先例。
桥成不久,廖正才才瞌然去世。六年来,他经手五十多万串钱(计银洋十六万元), *** 滴归公,分毫不沾,死后,连买棺材的钱都没有。难怪当时有人说:这座青阳桥,实际是群力桥,也可叫“廖正桥”啊!
上高新建的青阳大桥
至今该县百姓心中仍有座桥:官青民阳永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