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qq群名诗意,qq群的名称叫什么好听具有诗意的,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qq群名诗意,qq群的名称叫什么好听具有诗意的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qq群名诗意,qq群的名称叫什么好听具有诗意的

下面这31首诗来自中国诗歌网官方QQ群。

希望更多诗友加群参与,每位群友都会得到展示作品的机会。

群号:127649453。

群昵称:诗,是一种生活方式。

《天空的另一种形式》

作者:春芒

那些盘根错节堆叠起来的田地,在故乡

唤做梯田,水平如镜,云朵时常在那飘飞

我行走在它脚下,像头顶着一片天空

一块躺在地上的天空

偷走了祖父的一生、父亲的一生

现在,我成了那个最渴望逃离天空的人

攀登天梯,站到天空的顶端

父亲是它们的管理者,春天

他牵着黄牛,带上犁耙和锄头

在一架战车上执手扬鞭、任意驰骋

挖出来的战壕,深过额头上的皱纹

我坐在天空边缘,伸手去抓一朵缥缈的云

肥沃的天空,喂养了村庄的前世今生

父亲珍视它,胜过爱惜他的皮肤

为了多分一厘,父亲三兄弟反目成仇

天空分给大伯、二伯和父亲

又传给哥哥,一分再分

每个人的天空日渐狭小,布满阴霾

多年来为了摆脱荒芜的天空

我常在夜里练习飞翔,扑哧、扑哧……

如今我在另一片天空扎下根来

转身回望,父亲那片已经塌陷的天空

时不时的,会有许多星星砸落下来

让我情不自禁地,怀疑起脚下的路来

作者简介:春芒,90后,写诗。

《请羞辱我吧》

作者:吴开展

好吧,我如数供述

我借忙碌之名很久没给父母打电话了

我故意用水龙头淹死了你送的玫瑰

我还偷偷地说过别人的坏话

我的诗歌被幻景所困,还辜负着汉语

我内心偶尔还会举起刀斧

我对横暴者折过腰,至今还没勇气拍案决裂

而就在刚才,面对一个突然哭泣的女工

我还在大声呵斥,转身就走了

这么多的裂痕和原罪,请羞辱我吧

对于还试图以原谅为名请求的原谅

就让我自己来羞辱吧

作者简介:吴开展,湖北人,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EMBA硕士研究生学位,荣获《北京文学》重点作品奖,著有诗集《我写下的越来越小》《七宗罪》及畅销书《一个人力资源总监的工作手记》。

《雪的内核看见了火焰》

作者:兵戈戈

太多的风,来不及收藏

雪,就落满了一地

如听着,马嚼夜草的声音

打开雪的内核,我看见

一束火焰,找到了天空的燃点

光脚而来,只为一生的清白

仿佛看到童年的梦想、平原

村庄和内心被蜕化的部分

有时,死亡也是终身的守候

那片雪,像早春二月的梅

在母亲的手中,梦一样盛开

我找到了,温暖我一生的源头

母亲,把那雪中的火焰

带到了比火焰更火焰的深处

门庭的雪,是否有我泪的重量

【作者小档】:姚戈,又名兵戈戈。安徽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人民日报》、《 *** 报》、《重庆日报》、《中国诗歌》、《中国诗选刊》、《长江诗歌》、《作家天地》等报刊杂志和网络平台。《秋天的过客》获2016年“新诗百年峰会”(齐鲁)银奖。

《我曾感受过一双手》

作者:郑维予

我曾感受过一双手

它在黯夜里流转

指尖蒙住月亮的光阴

我曾感受过一双手

它在火球下炽热

捧着带火的琉璃眼

目光灼灼

它曾在山阴乌泉欱吮涌动与嘤呢

它曾攀越千山

也曾沉入涂炭

它也曾形销骨立槁木死灰

螳臂当车

它呼啸过夜不能寐的苇草的摇曳,

它解开欲念淤积湮塞的浑浊

它渗入昏雾晨霭的死气沉沉的密不透风

它斩破褶皱嘎吱咀嚼钟声与猫头鹰一起流离颠沛

我恰好能感受到这双手

它来势汹汹

咄咄逼人

郑维予,女,出生于1998年,籍贯湖北武汉。2016年毕业于华中师大一附中,现就读于武汉大学。从2014年下半年起,开始进行诗歌、小说创作,并多次在省级及以上刊物公开发表文学作品,并获得"恒源祥文学之星"、"创作者杯"等文学大赛一二等奖;作品常发表于《大家教育周刊》、《文学教育》、《高中生学习》、《最美文》等。

喜爱诗歌创作、古典舞、油画、摄影、声乐等。

善于学习并乐于学习新知识,接受能力强,有责任感,愿意接受挑战新事物;热衷于适应生活环境的同时,用小小的事物来改造环境,让我的日子,平淡孕育出 *** , *** 又衍生了平淡。

《我的心电图挂在天际》

作者:孙忠南

许多次从远山的脚背上

穿行。远山总是张开双臂,

拥我入怀。脚下的道路是它

脚背暴起的青筋。我感觉

我的心律已传递到山脊:

远山连天的边缘,起伏弯曲

我看到我的心电图挂在天际

作者简介:孙忠南,(曾用笔名:愚人,草木西子,本良,小南歌)现居江苏南京。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会员,国家级摄影技师。六十年代生人。摄影之余,爱好文学创作。现为《中国诗歌网》注册会员(草木西字),中国新归来诗人群成员。上世纪90年代初练笔、投稿,偶有随笔、诗歌在《扬子晚报》、《南京供用电报》、《南京纪检》等报刊发表;中途搁笔近二十年,于2015起,重新拾墨铺宣,偶有小说、散文、诗歌等在《小说阅读网》、《文学与艺术》、《芝麻文学》、《扬子晚报》、《金陵晚报》和《古城台儿庄报》等网媒、纸媒发表。

《光 芒》

作者:田丰赫

当岩石里膨胀的梦境被唤醒

当失散多年的灰烬被重新擦亮

我看见了黑夜喷涌出石缝

身披荆棘

正在集体掠夺大地的畅想

远逝的渔火

被一只木筏

渡到黎明的草叶上茁壮

我们最后一次收割目光

把疼痛的脚步

背出故乡颤栗的胸膛

跪倒在金色的阳光里

像一棵被雷电烧焦的树

用半生的企盼和期待

倾听一只掠过雷霆的蜻蜓

切割钢轨碰撞的光芒

霍然降落在自己身旁

给岸边的树木和村庄

制造一场汹涌的飞翔

【简介】田丰赫,本名田志刚,山东泰安人,从医,现为《泰山诗人》编辑。系中国作家协会诗刊社子曰诗社社员、山东省青年作家协会会员、泰安市作协会员、山东省第二十一届作家班学员。18岁开始发表作品,迄今已在《星星》《诗探索》《山东文学》《山东青年作家》《泰山文艺》《泰山诗人》等报刊上发表诗歌、散文200余首(篇)。部分作品入选《中国诗人诗典》《中国短诗选编》《2012爱情诗选》《中国当代千人诗歌》等。曾获第十九届柔刚诗歌奖新人提名奖,2016“春华秋实”征文诗歌一等奖。著有诗集《如根绽放》。

《铁证》

作者:吉木里呷

有多久没再见过故乡了?

还记得,诗人写下过鹰

那只鹰就灭绝了。那时

他又写下狼,狼便走失了

在月亮碎成星星的夜晚

他又将满天的星星

写成了发芽的相思树

那树便化作一截枯萎的树桩

让荫蔽成为了痴念,

倘若让他的执拗继续执笔

我想,太阳终将烧死孕生的万物

而月亮也终将明亮的双眼紧闭

然而,他不曾写下过故乡

或许,他清楚的知道

只要他一提笔

他将就此变得一无所有

如今,他的懊悔

沉痛的砸在了故乡的那匹山上

被采石的砂车一车接一车的

铺往,通向远方的陌生地

2016-12-22

吉木里呷,男,彝族。大凉山新生代地域诗歌写作同仁,有作品刊于《红豆》,《独立》,《大地》,《长江诗歌》,《彝族诗歌风云榜年选》等纸刊。

《父亲的草帽》

作者:孟杨

那顶汗水浸泡的草帽

一旦戴在父亲头上

会变出各种戏法

能让泥土松动,能让种子发芽

然后,有了禾苗的疯长

有了五谷丰登的期望

父亲偶尔会卸下草帽

抹抹沟壑万千的脸庞

直挺挺坐上黄昏的垄头

把一群燕子点入烟锅

猛吸一口,吐出一串一串的烟圈

就把一天的辛劳吐纳得无影无踪

有时候父亲把草帽当作扇子

扇扇后背的祖训,扇扇前胸的良心

最在意地是扇扇出人头地的脸面

像一尊泥塑,望着腾空而起的烟幕

喃喃自语:人要虚胖了,出气都难

更何况五毒俱全的城市

作者简介:孟杨,新疆哈密人。1966年6月13日出生于甘肃正宁,1993年7月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长居新疆库木塔格沙漠之滨,游走于西部的沟沟坎坎,用山水陶冶情志。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新疆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网注册诗人,三次入选中国诗歌网好诗榜。

《鸡鸣驿》

作者:姜了

行人和车辆给驿卒让路

驿马跑得急

马掌磨损严重

很快从马蹄上脱落

驿卒一路沉默

马蹄声马 ***

马嘶鸣声撞击耳膜

鸡鸣驿里夹杂

撕扯布匹声和银两磕碰声

门钉钉紧在门上

驿卒喜欢火印木牌长久挂在腰际

火漆信函头颅般重

双手呈上

驿马跑出鸡鸣驿连连打马加鞭

野草在古道两旁疯长

尘土飞扬

滚鞍下马翻身上马

驿马和驿卒射向下一个驿站

鸡鸣驿

多是些兵卒

往来的驿卒没来路不明的

和无影无踪的

牲畜与马匹贵重

商人店铺市井为陪衬

吆喝谈生意要轻声

烽烟骤起

驿卒的马蹄声

马 *** 在鸡鸣驿

和立马出征的将士神情突显凝重

【简介】姜了,男,本名姜振凯,1973年生。写诗写广告语。辽宁台安人。

《三步两栋桥》

作者:得钧

题记:已弃走十年的三步两栋桥,为什么还常常挂在乡亲们的嘴边?!

这里是四川海拔最低处

这里是川渝三县交界地

这里曾经号称小重庆

这里传说来过建文帝

于是这条河叫御临河

河边有个场叫幺滩场

赶场的人都走河边的石板大路

三步两栋桥就在这大路之央

其实就是两块米多长的青石板

架在相邻的两条深沟之上

如果步子迈得大的话

只需三步,便过此桥

那也是重庆长寿、渝北的乡亲们

赶幺滩、往邻水的必经之道

直到石板大路里边修起了公路

直到路和桥上长满深深的野草

三步两栋桥便由桥名变成了地名

一个乡亲们常常挂在嘴边的地名

一个留下太多记忆难以忘怀的地名

“我才走到三步两栋桥,你拢幺滩了呀?”

注:三步两栋桥位于四川省邻水县御临镇文武村4组御临河边,距幺滩场3公里,是本地村民和重庆市长寿区、渝北区附近乡亲赶幺滩场的必经之地。

作者本名曾得钧,驻村扶贫干部,1971年3月生,四川前锋人,中国诗歌学会学员,中国诗歌网第17期“每周诗星”,已发表四百余篇诗歌、歌词、散文等作品。

《菜香》

作者:水笔翔飞

不是一点点。是突然深入我的

不在时间远端。仿佛该有这样一个傍晚

不是回忆。我咬了一下食指

与该有的疼一模一样

不是飘渺的。是糖醋味、腊味、青豆味

----“仿佛应该的迷人,渗与融刚好!”

不是找我的幽灵死得一点不剩

而找我的药片,我应该提着一篮子善意

不是我嗅觉的马,苏醒得多么红旗飞扬

“而每匹马都该认识对与错,有无数次的迷途和知返”

不是时日不计较。而丢失花香书香咖啡香的时间

就像我伫立一张薄纸的反面,而正面是尘世赫然

2016.12.20

2016.12.29修改

作者简介:水笔翔飞(曾主用笔名:水笔仔)。曾有诗歌见诸《文学报》、《广州日报》、《重庆日报》、《重庆青年报》等报刊。辍笔12年,2015重拾诗笔后,有诗作见诸《诗潮》、《诗导刊》等纸媒;有诗作2次入选中国诗歌网《中国好诗》。居重庆。

《独龙族—剽牛祭天》

作者:余秋尚

那锋利的竹矛刺下去的瞬间

而抵死的挣扎

也不过是走向刑场的孤寂

那只孤寂的牛

不过是在黑夜和死亡

与神对话的窗口

听说

西南有个民族

春天挎腰刀耕耘,秋天披独龙毯收割

采麻为衣,猎兽为食

听说

有一个纹面的部落

一个尚存原始社会末期父系家族公社的部落

一个“直过”的部落,一个结绳记事的民族

那不是独龙江河谷流域的那群人吗?

那只孤独牛还在与祖先对话吗?

还有多少曲折的故事,有多少历史

考证,调研,取证与总结,或许会有人会惊讶

也只不过是早春出芽的香椿罢了

个人简介:余秋尚,男,傈僳族,作品见于民族文学,民族文萃,入选《青年诗歌年鉴(2015年)》、《少数民族诗人诗歌年鉴(2016年)》等。

《石头》

作者:金小杰

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

从身体中掏出佛的

我们,给它磕头

变成青石板的

我们踩着它

去给石头

磕头

作者简介:金小杰,女,92年生于山东青岛,教书,写诗。曾参加2016《中国诗歌》新发现诗歌夏令营等,作品散见《中国诗歌》、《时代文学》、《诗选刊》等。

《夜中苇荡》

作者:云龙

我用隐晦的线条分离灯光

无分左右,无分旷野与地平线

我把镰刀伸入冬日的芦苇荡

它在西风中翻腾浪花

一荡接着一荡的芦苇

多么像摇晃的蜡烛――我在用镰刀砍断尼龙绳时

风刚好穿过投影的缝隙

我顺便带着镰刀走进夜幕

挂在月亮上的利刃

是镜子的另一面:照亮多少棵摇摆的芦苇

我母亲的头发,父亲的头发

这么多稀疏的宛如芦苇荡的地方

散乱地隐蔽于屋舍中

我手里只有用钝的镰刀

我来不及收割一荡芦苇

来不及,在黑夜里割断一缕黑色的头发

(只有黑夜藏匿于白色头发中)

我胡乱砍倒芦苇

就是为了搅乱黑夜与白昼

我发现尼龙绳的妙处:它不再作为灯芯燃烧时

一间,又一间屋舍容纳下了

更为茂密的芦苇荡

2016.12.07

云龙,生于1989年,陕西蓝田人 。诗作散见于《当代汉诗》、《诗导刊》、《中国诗影响》、《楚南风》、《诗乡顾村》、《雪峰诗刊》等纸刊,入选《汉诗300首》、《左诗》,作品曾在第二届上海市民诗歌节获奖。

《一片墓碑》

作者:田学敏

经过一片墓碑

听不懂的语言成堆,冤屈或孤独

响在耳边。失去的把影子点亮

我不知从何说起,他们的脸谱

已经腐烂的身世

欠下债没还的,去了

秋天的稻子,没来得及收回家,去了

丢下还没结婚的儿子或女儿,去了

盖起的新房,还没来得及住一天,去了

经过一片墓碑

我的心就死一次,把回家的路

一刀砍断

我的爱就开始涨一寸,可以掩埋

飘飘的雪花

经过一片墓碑

我把我的一本诗集,一件新买的棉衣

丢在雪地上,不知为谁

2016,12,09.

【田学敏(枪口,敏子,聊城田学敏):

农民,网络写手,获第二,三届火种文学奖,多次在诗歌月赛中获奖,有文入选《人民文学》在路上

《给母亲》

作者:汪彪

挑水

从小到大,墙角处,

总有一幅母亲的武器―扁担,木制的,弓形的,

天还不亮,鸡还没有鸣叫,母亲便早已身着蓝色衣裳。

两肩挑着铁桶,瘦瘦的影子有些颠抖,一桶一桶

添满那三口黑色,瓷制的,大缸。

每每睡醒,只见,母亲额头有馒头大的汗珠。

太阳刚一出头,鸡鸣醒懒散的闲汉。

母亲,扎起,黄色的头巾,扛着锄头

去往,喂养我,十九年的,田地。

锄草

杂草比庄稼茂盛,这可苦了母亲。

母亲,两鬓发白,面黄枯瘦,像极了干了的苦菜花。

指头如枯死,灰色的,树枝。

烈日如同芒刺,害得母亲,俯首称臣

汗水如同溪水,脖子变成了河道,

流向,流向

母亲双膝,跪的,干裂的麦地。

午饭

中午十二点,唯独,停不下的是,母亲

从东房,捧一碗面,到厨房,温半杯温水。

案板,成了母亲的战场。

左手撒面,右手揉面。

一会儿,便征服了这场战役。

又出门,折把干柴,塞进炉灶。

切一把香菜,撒一些白菜,

将面片丢进,大口锅,跳舞的开水。

不一会儿,母亲的战利品

便塞入,我们这帮酣睡儿子们 的胃

缝补

夜的脸色有些阴沉,六十瓦的灯泡有些苍白

顽皮的儿子,丢给母亲,穿破的祙子,

和树枝划破的马甲

母亲,双膝盘曲在灯下,白针连着黑线,

从自已穿的祙子,剪下一块布,缝在儿子的脚后跟。

左手抚平马甲,右手,将针钱从头滑下。

如同个扫雷兵,一针跟着一针,

偌大的房子,昏暗的灯光,铺满儿子们的脸庞。

母亲,用手,驱了驱那些讨厌坟子,看了看 熟睡的儿子。

作者汪彪,笔名鳄鱼,就读于甘肃农业大学。

《去乌镇虚掷一段光阴》

作者:迎客松

乌镇,请容留一双隐世的人

在此虚度一段时光

三天,一周,半月,壹年

或者未知的久远

要在东栅,一间临水的旧居

不必精美的内饰,要有

蓝印花布窗帘。要有案有几

案上要有一摞素纸,老瓷砚

三五支粗细湖笔。几上要有

一包杭白菊,玻璃杯

要透明澄净,水开见菊

不必车马,要有乌篷船往来

俩个人深居简出,粗茶淡饭

推窗放下竹篮,捞起新鲜蔬果

要有两把竹椅子,并排或对坐

要有青灯细雨,几曲天籁循环

要有一壶55℃三白酒

你眼眸的他,红脸,气粗

运笔纸上,张颠醉素

吟诗作对,效法李杜

要屏蔽移动电信信号,QQ和微信圈

给五十年后的彼此,书写一封情书

要委托乌镇邮局,寄存和适时发出

要在虚掷的时光已满时

各自乘坐乌篷船,绝尘而去

只待来生,故地重见

2016.11.20日于福州国际机场

迎客松简介:实名刘银松,湖北红安人,武汉市作协会员,工地材料员。作品散见《诗歌月刊》《中国诗歌》《散文诗》《芳草.潮》《湖南诗人》《海外诗刊》《中国建筑新闻报》等上百家地市级以上纸刊。编入《中国当代诗人代表作名录》《新世纪诗选》《中国散文诗》(2015年卷)等多种选本。获中国诗歌万里行“我们的 *** ”世界华文诗歌大赛优秀奖,,第二届中外散文诗歌邀请赛一等奖,《中国文学》杂志社主办的《中国作家、诗人眼中的旅游名胜景点》“十大游记诗人”、“2014年度人物”,诗中国 “2015年十佳诗人”。诗歌代表作入驻“深圳市读书月组委会”等联办“深圳百家青工诗歌代表作手迹展”,并编入青工读本《向劳动致敬:我们的诗》。同时兼修书法,有书法作品获奖。

《木匠》

作者:曹三娃

足够让一根木头得到极致的发挥

他半秃顶,皮肤和墨斗

一样黝黑。这黑

弹出一条通往四川和甘肃的直线

他眼睛里除了木楔子,还有斧头

铁钉。偶尔他会把钉错的钉子

重新 *** ,像是

从四川到了甘肃

作者简介:曹三娃,原名曹国魂,甘肃省作协会员,诗歌、有散文、小说300首(篇)在《散文选刊》《飞天》《星星》诗刊《诗潮》等杂志上发表!

《柿子树》

作者:时培建

父亲走后,故乡挪到山上

清明节、父亲节住进土里。思念

留在旷野中的体温,只有坟茔知道

坟前的柿树挂满橘灯。皮肤龟裂

眉目沧桑。六十五年,用旧了身体

把苦涩的日子过完,如今熟透了

甜蜜才刚刚开始,却流落荒野

“父亲怕黑”。山上的风声很紧

谁也不敢泄露这个天大的秘密。心事

被树杈梳得井井有条,悲伤凌乱

举杯,把眼泪递到嘴边,灌进心里

跪地磕求柿子,不要落下砸疼父亲的身体

不要让故乡的天,荒芜得只剩下空白

凉风斥我回家。起身,总是忘却

拍打膝上的尘土和草芥,那么卑微

总能记得,多看几眼高高在上的柿子

昏黄的光照亮父亲家门,那么厚重

作者简介:时培建,男,1987年生于山东五莲,已在《中国作家》《草堂》《诗歌月刊》《星星》《山东文学》《诗选刊》《绿风》《鸭绿江》等期刊发表过作品,入选多种年选并多次获奖。现为山东省作协会员,滨州市作协理事、诗歌创作委员会委员。

《冬天的拉卜楞寺遥想》

作者:杜小龙

拉卜楞在尘世之外 一千次驰过

一滩湖水正被抽去倒影 拉卜楞立在众草之外

歇缓着四季喧杂的经声

草原:一匹挂满露水的黑牦牛

在眸里轮回 泪水雪花般亮着飘进甘南体内

一盏油灯正拍打着白天鹅的双翅

雪白的羽毛飘落:雪掩盖着金瓦寺墨黑的忧伤——这倒影

庄严散淡的湖水

“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至今 我不能深入拉卜楞:一千次掠过

雪水寒凉的表面

作者简介:杜小龙,85后,甘肃临洮写诗人,生于1985年8月29。近年习诗,有作品见于《 *** 日报》《黄土地》《甘肃诗萃》《定西日报》《格桑花》《西部文学》等及某些诗歌选本

《树林深处》

作者:田鑫红

树林深处是什么,是层层积雪

以及落在雪地上被风折断的一些树枝和片片枯叶

还是某个隐形人在夜晚留下的串串足迹?

我知道,在树林里仍有鸟兽在其间匿迹、生存

它们或掘穴冬眠,或偶尔在阳光下觅食

一场大雪落下来,落在城市

也落在乡村和山隅。那些被风雪横扫过的

山地和树木,呈现一片安详……

树林深处,在某棵高高的树杈上

此时,有喜鹊在喳喳地叫着

一只,两只。树林的更深、更高处

是被雪擦洗过的一片无边的天蓝

作者简介:田鑫红,男,70后,山西陵川人。先后在《绿风》《星星》《岁月》《黄河》《山西文学》等刊发表诗歌作品。有作品入选《中国当代新诗100家》《山西文学年度作品选》《中国年度优秀诗歌2015卷》等。

《那时在乡下》

作者:李唱白

那时在乡下

冬夜飘着雪,一家人围着炉火

剥那些霜后来不及绽开的棉花桃

水壶滋滋冒着热气

炉台上烤红薯弥漫着甜香

我们总是等不及熟透,咽着口水

你捏捏我捏捏抢着吃

那时神像与我们一起挤在简陋的屋子里

一家人呼吸着母亲敬神的香火

也受着父亲荷花牌香烟的熏呛

2016.11.28

李唱白,原名李鑫建,河北新河县人。有诗文散见于《诗刊》、《诗选刊》、《经典美文》等报刊。有诗歌入选多种选本。荣获2013年度中国好诗榜第三名、2015年河北省首届群众文学大赛二等奖等多种奖项。有诗歌被译成德语。

《岁末》

作者:杨祥军

看着墙上仅剩几张纸的日历

我感觉有些冷

窗外的风在树梢唱着歌

那些树也曾是得意的君子

如今沉默不语,寡淡如我父亲

他总是孤独坐在老屋门前晒太阳

看着街上匆匆的行人,像一尊雕塑

莲花山上的雕塑可以稍微清静

再过几天,它将被鲜花和人群包围

他们在山上欢呼,照相

忘记了山下的城市里

这一年发生的巨大变化

忘记了马路上的血案

拆迁现场的冲突和哭声

夕阳西下,哭声传得很远

在山河和原野潜行

一同潜行的还有不能言说的悲伤

群鸟不见踪影,雪花随时飘落

大雪后,世界才能平静

新的一年,重新开始

个人简介:杨祥军,男,1965年生,1985年开始文学创作,在《特区文学》、《小说月报》、《羊城晚报》、《诗歌周刊》、《新诗想诗刊》等全国各地报刊发表小说、诗歌作品若干,深圳市作协会员。

《答案》

作者:莫晓梅

门口站着一个小孩

誓言要捉住阳光下的风

清晨他打了个哈欠

欲开始追寻的脚步

此时阳光恰好自东方打马而来

他背着裹满干粮的行囊出发了

那脚步声像极了银 *** 响

他踏进了田野乡村

看到了农田几亩 花海漫漫

他走过时 花浪溅在了他的白衬衣上

那农田边的锄头与镰刀 就是农民们手上的秋毫

大笔一挥 祖国山河又多了几卷丰收的诗画

他路过了建筑工地

看到了工人们在砌墙堆瓦 运泥架木

他的眼神不知怎得

就落在了空气里呈露珠状的汗水里

这时阳光伸出花状的双手

捧住了滴滴露珠

幻变出座座摩天大厦

最后 他到达了摩肩接踵的城市

看到了一个脏兮兮的乞丐

乞丐怀里揣着一个干干净净的瓷碗

那瓷碗里的热粥

氤氲了几度温暖的沉思

转瞬间 阳光向西面奔驰而去了

小孩踩着落日的余晖回到了家

他行囊里的干粮已尽数耗完

看上去却依然鼓鼓囊囊

我忍不住问他

嘿,你捉住阳光下的风了吗

他回过头看着我不说话

一双明亮的大眼睛眨着

像两只小熊在跳舞

简介:本名莫晓梅 笔名换盏 是一名大二学生 喜欢诗 写了一些诗

《磨刀老人》

作者:秋窗无雨

喊一声吆喝穿透街巷

扛一条板凳奔波春秋

凹下肚子的磨刀石,弓着背的你

都像时光切开的残缺半圆

双手按着倔强铁刀

向前推,朝后拉

把太阳推出山头月亮拉出大海

让含血的锈开始融化

让绽放的光芒继续向生活鞠躬

用拇指荡一下刀刃

寒气就逼过来。满手皲裂的口子

塞满风咬的黑色痕迹。面对利器

你是否有过,直接挥向寒冬咽喉的杀戮之心?

作者简介:秋窗无雨。女。安徽省作协会员。作品散见《星星》《诗潮》《中国诗歌》《中国新诗》《中国诗人》《安徽文学》《天津文学》《山东文学》等刊物。诗歌《我坐在海棠树下空寂四处袭来》获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

《我开始观察光的距离》

作者:官玉树

我开始观察光的距离

有时,距我一指远

有时,隔我如重山

我坐在屋里头

鸟关在笼子里

窗下,还有几粒屎

冬是一张巨大的筛网

每个事物,都在重新

审视翻越自己

黄昏,有朵乌云挤了下来

它低于山脉

高过我的头颅

挂在我家的院子里

像只吊瓶,慢慢地

滴落,我这

心如止水的湖面

作者:官玉树

简介:一条写诗的狗。

《深山隐古寺》

作者:掬水月在手

危峰万仞健猿愁,

树郁云遮细水流,

不是逢僧来汲水,

怎知有寺隐深幽。

《减字木兰花·逝我》

作者:墨歌

《减字木兰花·逝我》

夏日炎若,斜阳巷陌参落魄。莫见萧条,昔故依依别绪多。

探花怎罢,欲断多情应笑我。夜寂愁眠,花月凄凄风自酌。

《菩萨蛮 ·阴冬有感》

北国冬凛山川秀,滇西故里犹为秋。

倥偬一生痴,半世戎马辞。

红尘无所归,故旧梦几回。

心有志难酬,意豪竞九州。

作者:墨歌,所谓墨歌:墨者,属文之道;歌者,文之魂韵!90后深漂小生,爱好诗歌,音乐,摄影和旅行,偶有拙作散见于各网络社交平台。

《送友离京人》

作者:穆树亮

萍踪毕竟爱家山,

万里征程去不还。

此后多来邀月色,

好风直送到江南。

简介:穆树亮,笔名野芹。籍贯北京,1982年,男,单身。

《内莞歌行》

作者:阿侃

滚滚东江,溯源而上。

南粤之北,有我家乡。

称曰内莞,九连山藏。

名不经传,史书不扬。

如闺秀女,待阁帷帐。

山奇水美,人杰地良。

大席河水,穿流东江。

水清且纯,润泽深港。

春牛牧笛,和谐安祥。

劲虬枫柳,在水一方。

如诗如画,赞则忘章。

圣迹苍岩,造化之光。

鬼斧神工,异乎寻常。

穿洞而过,如入异乡。

田园牧歌,枫林晚唱。

桃之夭夭,灼灼其芳。

内莞万民,客家乡党。

徙自中原,安居山乡。

中原文化,浸润发扬。

信书厚礼,传统留芳。

村民纯美,朴质无双。

勤劳创业,邻里相帮。

美哉内莞,我歌我唱。

世外桃源,何异此乡?

怀兮抒兮,故土新样。

盛世谱曲,再奏华章。

注:内莞,广东省河源市连平县内莞镇。九连山,广东境内的九连山脉,北部与江西省接壤。大席河,源起该县上坪镇,贯穿连平南北,经韶关市新丰县大席镇汇入河源市万绿湖,名大席河,是深圳、香港的饮用水源头之一。圣迹苍岩,连平县内莞镇亿年溶洞,洞内石笋、石柱、钟乳石、还有其他千奇百怪的各类石灰岩奇观,怪石嶙峋,引人入胜。

《祭南京大屠杀》

作者:长沙-杯中客

钟山风雨几沧桑,雨花台上日月殇。

一江冤血今始净,十万孤魂尚彷徨。

国恨未消羞富贵,民愤不平怎图强。

此恨绵绵其有尽?书此文章嘱儿郎!

诗人简介:孤而放浪形骸,较竹林七贤何异?醉即狂歌赋诗,与酒中八仙同门!

QQ群号:127649453。

群昵称:诗,是一种生活方式。

更多qq群名诗意,qq群的名称叫什么好听具有诗意的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