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说说笔者心目中中国古代十大名将篇(上):
1、孙武,春秋时期齐人。以兵法十三篇献于吴王阖闾,阖闾以宫女一百八十检验孙武是否具有真才实学。于是分为两组,选吴王宠妃为队长。言明军纪,于王前操练。宫女大笑,队形混乱。孙武拿下两队队长,当众声明,军令不明责任在将,军令不行,责任在于队长。于是不顾吴王求情,斩杀队长,另选他人代之。自此,军令如山,令行禁止,宫女莫敢不从。于是吴王阖闾重用孙武,此时吴国内忧外患。国内刚刚清除反对势力,外有楚越两国威胁。尤其楚国国力之强,数倍于吴。自楚庄王饮马黄河,问鼎中原之后,楚国霸业达到顶峰。庄王之后,国势日衰,然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楚国仍然与晋国平分霸权达百年之久。
鉴于楚强吴弱,孙武为吴王献上疲楚之策。将吴军分为三组,分批前去侵扰楚国边境。楚军反击,则立即撤兵。如此而已,数年之后,楚人习以为然,不再重视。于是孙武献计,阖闾亲率三万吴军精锐,乘船出长江,过运河,溯淮河而上。弃舟登陆,经大别山山口,突然出现在楚国腹地。楚军主力尽在边疆,一时措手不及。吴军以逸待劳在汉水边击溃20万楚军主力,此战之后,楚国郢都门户洞开。于是昭王奔走,吴军进入楚都。
后楚国大夫申包旭于秦国借得精兵,秦楚联军几场胜仗打下来,吴军难以招架,最终退回吴地。吴军伐楚,初期进展顺利,主要是因为出其不意攻其无备,这充分显示了孙吴的军事才能。后期失败,主要是因为与秦楚这等强国相比,吴国国力始终无法撼动对手。伐楚归来,孙武急流勇退,从此史书再无记载。如今孙武所著《孙子兵法》仍然被奉为兵书之祖,光耀千古。称为兵圣,实至名归。
2、白起,战国时期秦人。为秦昭王时期秦国大将,因功升为秦国大良造。大良造为秦国官职,职责相当于丞相与太尉,军政民政一肩挑。由此可见,白起深得秦昭王信任。白起一生戎马倥偬,居功至伟,为大秦立下汗马功劳。一生沙场征战三十多年,未尝败绩。白起用兵,不争一城一地之得失,以大规模杀伤敌军有生力量为重。梁启超统计,秦与六国百年兼并战争中,六国共有200万军人战死,其中超过半数由白起制造。所以后人称之为杀神。闻白起之名,小儿夜不敢啼。白起一生征战无数,极大削弱六国实力。为秦灭六国奠定基础。其中对历史影响较大的两场战例。一为白起伐楚,火烧夷陵,攻占郢都。曾经强大的楚国,经此打击,一蹶不振,直到灭亡为止。战国前期,秦楚并称两大国。楚国也是最有实力与秦国争天下的国家。二为长平之战,白起坑杀赵军40万降卒。赵国经此打击,国力大衰。白起本意趁势灭赵。无奈丞相范雎,担心白起功劳过大,压过自己。于是奏请昭王另派他人代替白起。白起不得已回家称病不出,后前线战事不利,昭王有意白起挂帅出征。白起仔细分析敌情,觉得当前形势下,难有胜算,自己刚在长平坑杀赵军无数。自己挂帅,赵人定当誓死顽抗。于是拒不奉诏,后遭昭王赐死。
3、王翦 ,战国时期秦人。为始皇时期第一名将。秦灭六国,王翦王贲父子,功勋卓越。六国之中除韩之外,均为王翦父子所灭。为秦国统一推波助澜,极大地推动历史进步,为结束战国两百余年的厮杀立下大功。自此之后,天下承平,百姓安居乐业。王翦其人深得自救之道。王翦之才,不逊于白起。然与白起相比,王翦明哲保身之道用得炉火纯青。王翦带领60万秦军伐楚,出征之前,累累上表始皇为子孙求取田宅。为求自保,王翦不惜自污身誉。始皇都觉得王翦英雄气短,哪知王翦此举乃是有意为之,目的只是告诉始皇王翦并无大志,所求不过富贵而已。须知60万秦军几乎是秦军全部的机动部队,带领如此庞大的队伍,稍有不慎,就会让始皇觉得有异心。白起不过发了几句牢骚而已,就被昭王赐死。自己功劳未必超过白起,前车之鉴,不得不防。王翦出征伐楚前,还有一段小插曲。始皇问众将灭楚需要多少军队。李信说20万足以,王翦说非60万不可。于是始皇以王翦老迈不堪大用,派李信率军20万出征。结果李信所部遇到楚国名将项燕,秦军大败而回。王翦率60万大军出征,并不急于寻找楚军决战。而是修好工事,稳扎稳打。楚军坚守一年多,粮草不济,于是拔营退军,王翦抓住战机,乘乱进攻,斩杀项燕,一战灭楚。
4、李牧,战国时期赵人。赵国自廉颇赵奢之后又一名将。李牧一生主要功业在于北疆反击匈奴。后期入朝为官,抵抗秦军。战国末期,匈奴势力已然强大,骑兵超过十万。匈奴经常骚扰赵之边境,李牧受命镇守雁门关。李牧一改前任将领匈奴扣边,即主动出击 。而是反其道行之,对于匈奴骚扰,则将百姓撤入关内,坚壁清野。如此数年,匈奴人皆以为李牧胆小怕事,于是放心大胆前来掠夺物资。另一方面,李牧则抓紧训练士卒,拿出自己俸禄好酒好肉招待士兵。如此,士卒皆愿为之效命,以报李牧恩情。 李牧见军心可用,于是反击匈奴。匈奴单于亲率十万铁骑扣关而来,李牧设伏,车步骑协同作战,一战消灭匈奴主力。单于仅带少数随从逃回草原,从此北疆安宁。匈奴很长一段时间不敢靠近赵之边塞。于是李牧率军灭东胡娄烦等,拓地千里。李牧以赵之边军,对阵匈奴取得如此大捷,后世无人能及。蒙恬,卫青霍去病大战匈奴靠的是整个中华全力支持,而李牧仅是依靠一个行将灭亡的诸侯国之边防军对阵而已。赵军主力此时正在抵抗秦军。此战开中原王朝以步兵为主军队大胜游牧骑兵之先河。后秦军伐赵,李牧奉命入朝为官,领兵抗秦。李牧以疲弱之军,对抗秦国虎狼之师。大战数年,多次大胜,鲜有败绩。秦军多次换帅,最后出动战神级人物王翦。一时名将对阵,相持不下。王翦不得已,行反间计。赵王信以为真,以为李牧有异心,于是夺李牧兵权。李牧不甘心,此时交出兵权,赵国必亡。于是拒不奉诏,赵王派人秘密杀掉李牧,另遣人代之。王翦闻听李牧被诛,于是攻赵,赵国遂亡。
5、蒙恬,秦朝人。王翦之后,秦军统帅级名将。出身秦国武将世家,蒙鹜之孙、蒙武之子。参与秦灭六国战争,逐渐展露头角,立有大功。后期辅佐公子扶苏,镇守北方。主要攻绩在于驱逐匈奴,收复河套地区,监修秦长城,建立稳固的防御基地。秦征天下民夫,闹得民怨沸腾,到头来却是为他人做嫁衣裳。秦长城的功用在汉朝前期才真正显示出来。汉初国力疲弱,汉军无力主动出击,依靠长城防线,汉军小规模的反击匈奴。蒙恬镇守北方,一战收复河套。秦军虎狼之师,对阵匈奴,基本就跟玩似的。匈奴骑兵在秦军面前就是一群乌合之众。秦军箭阵,密如雨下。两军尚未接触,匈奴即损失半数。训练有素的秦军步兵方阵,任凭匈奴骑兵冲击,仍然岿然不动。最后,蒙恬指挥大秦铁骑突出,追亡逐北,打扫战场,秦军铁骑所过之处,如风卷残云。从此,匈奴远退七百余里,不敢南下牧马。
6、韩信,汉朝人。汉初三杰之首,因功先封为汉之齐王,再改封楚王,后贬为淮阴侯。出身没落贵族,为汉初军事天才。初投身项羽反秦大军不被重用,后投奔刘邦,亦不受重用。于是再次出走,萧何闻听韩信出走,随即月下追韩信。萧何于刘邦面前力荐韩信,力陈韩信之才。劝说刘邦如若安心做汉王则不需韩信,要夺天下必须韩信。于是韩信登坛拜将,统帅汉军。韩信感刘邦知遇之恩,于是尽心竭力为刘邦打天下。先是出奇谋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率汉军突然出现在关中地区,一战平定三秦之地。从此刘邦以关中为基地,东出与项羽争夺天下。此后刘邦率汉军主力与项羽在荥阳对峙,韩信率偏师一路北上攻魏,伐赵,破齐。扫除楚之外围势力。于是于垓下设伏,将项羽困于此地。最终一战成功,消灭项羽,统一全国。韩信为中国历史留下两个经典典故,身为男儿能屈能伸,为保有用之躯忍辱负重受胯下之辱。韩信破赵之时,背水一战,以少胜多。利用士兵求生的本能,拼死一搏,将士兵潜能发挥到极致。韩信之功,无人能及。汉初功臣之中以韩信居首。刘邦念及韩信功劳,亲口允诺大汉无杀韩信之刀。此话等于是提前给韩信一道免死金牌。后刘邦清除功臣,将韩信贬为淮阴侯。其实刘邦也不相信韩信会谋反,大汉本就是韩信一手打下来。当初韩信要是自立为王,与项羽刘邦三分天下,无人能够制止。刘邦囚禁韩信,终不忍杀之。后刘邦外出平叛,吕雉指使萧何将韩信骗入宫中,以布袋蒙住,用竹刀刺死。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十大名将篇(下)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