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抖音自创歌曲那个女的是谁,抖音自创歌曲参加创造营,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抖音自创歌曲那个女的是谁,抖音自创歌曲参加创造营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抖音自创歌曲那个女的是谁,抖音自创歌曲参加创造营

作者/赴宴之前

“如果你想要做一首神曲,直接all in抖音就可以,抖音一火,品牌商、综艺、线下演出经纪公司便蜂拥而至。”

“但同时,砸了七八十万做歌曲营销,一点水花儿都没有的,也大有人在。”

面对爆款短视频神曲生命力减弱、越来越难做的现状,各家音乐公司又如何积极求变?

“Super Idol的笑容,都没你的甜。八月正午的阳光,都没你耀眼……”一首小甜歌《热爱105度的你》不经意间火了,火得一塌糊涂。

广告歌与零营销的双重标签,使它在众多抖音神曲中别具一格。两年前,音乐人阿肆为屈臣氏蒸馏水创作了这首广告歌,当年屈臣氏官方抖音号做了一波推广后反响平平,没想到两年后,它以另一种方式重新被看见。

转折发生在5月10日左右,几个达人陆续改编翻唱《105℃》,短时间内引发了全网翻唱热潮,欧阳娜娜、乃万、关晓彤等一众明星也加入到「翻唱大军」,用户通过方言版翻唱,搭配手势舞、合唱、编舞进一步破圈。截至目前,其话题播放量已达28.3亿次播放。

营销为王的年代,零营销的歌曲显得有些不合时宜。相关从业人士告诉剁主,抖音的歌曲几乎都会营销,砸进去7、80万做营销的也大有人在,零营销有点未战先怯的味道。虽然歌曲有不乏「自然火」的可能,但能爆火到《105℃》的程度实属罕见。

自然火变得凤毛麟角的同时,神曲的穿透力和生命力也在逐渐衰减,曾经《出山》《绿色》热度可持续一年,而如今,神曲能火个半年就算成功。

歌曲的宣传周期也相应缩短,4周是行业最长期限。如果4周后歌曲仍没有露头的迹象,就会被团队彻底抛弃。

图源小鹿角智库《2021中国音乐营销发展研究报告》

剁椒娱投在采访版权内容公司、宣发公司和平台方后发现,某种程度上抖音神曲越来越难做,除了内容盘不断增多、用户审美变迁外,更多地在于多数公司营销思路的滞后,导致歌曲露头后,很难有与之匹配的运营手段。

内容池增多,神曲「制造」难上加难

“如果你想要做一首神曲,直接all in抖音就可以,抖音一火,品牌商、综艺、线下演出经纪公司便蜂拥而至。什么电台打榜,各大流媒体平台刷榜、发唱片办签售巡演,统统不需要。”一位音乐版权内容公司CEO李柯向剁主介绍道。

抖音火=全国火,单就神曲而言,这愈发地接近一个真理。近年来,凭借着庞大的用户基数、个性化推荐、多样化互动与强大的音乐属性,短视频平 *** 全颠覆了传统的宣发玩法。李柯称之为跨界打击,仅仅一个短视频平台,却重塑了传统音乐产业的营销策略。

“最近三年接触下来,抖音里专门做歌曲营销、版权推广的公司,不说有之前的10倍,也得有个5—8倍了。”

随着内容盘的不断增多,显而易见地,爆款命中率越来越低。从前可能一天新推500万首歌曲,现在数字可能是1000万、2000万,然而爆款却始终只有100首,没有人保证自己推的歌会从1000万首中脱颖而出。

但是公司每天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也能大致摸到其中的规律。自家的歌曲在所有平台的播放量都是透明的,一首歌需不需要重金投入,公司会从转发量、评论量、点赞量等多个纬度进行考量。

内容上来说,爆款无非具有三个特点:一是简单,歌词无内涵,老少皆宜;二是朗朗上口,音乐博主范筒总结了2019—2021年的短视频神曲,发现26首歌只用了3种和声——都采用最为常见的套路 *** ;三是适配短视频玩法,绝大多数神曲制作时都为后续的短视频宣发腾出了空间,如创作歌词时会考虑到内容是否契合手势舞。

从市场上讲,公司会有专门的分析团队,每天从互联网、平台抓取数据。如果最近「熬夜」题材的比较火,曲库管理后台的歌曲都会有类别标签(风格上如民谣、清新;主题上如爱情、亲情),后台曲库的运营人员就会匹配与「熬夜」调性相符的歌曲,进而做市场营销。

如果库里不存在类似题材,那么制作人和词曲作者们就会去创作相关歌曲,以弥补市场上面的空缺。

头部的版权内容公司,他们固定的制作人、词曲作者与外部合作人士,林林总总能达到60余位。产量也相当惊人,签约作品加合作加投稿作品,每天能产出500—1000首,以至于公司每天不得不举办试听会,作一个初步的筛选。

无论是抖音神曲的生命力衰减,还是赛道玩家们越来越难推中爆款,很大程度上是缺乏营销思维。

营销思路先行,这是百纳娱乐创始人杨俊龙「营销宝典」的重中之重。很多公司一味地追求头部号,很容易赔了夫人又折兵——花了很多冤枉钱,流量却没带动。他更愿意找中腰部达人合作,再找更多的底部达人去铺。

明确了营销思路,然后从技术层面来进行一个号的筛选,如受众年龄段、性别、几线城市等等,为的是使歌曲触达更加精细化。

很多公司眼见达人采买费用如此庞大,纷纷另辟蹊径,如采买影视剪辑号,剧集播放中穿插歌曲,有时点赞大几十万,引流效果也很可观,或者体育、风景账号中做背景音乐。诸如此类的分享号由于十分垂直,某些时候能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伯虎说》变装视频

杨俊龙却有着不同的看法,在他看来,之所以投变装、手势类型的达人,主要在于可以调动用户的主动性,通过引导、感染受众,达到一种裂变式传播的效果。如《伯虎说》第一波营销采用的是翻唱号,第二波用的都是古风和变装类型的号,裂变传播后,引流效果可能是分享号的5倍。“不调动起UGC,实际上和投硬广并没有两样。”

神曲风暴的中心——版权之争

“短视频并不仅仅撬动了娱乐MCN或者直播行业,它撬动的是音乐版权。音乐宣发被它进行了重塑,而宣发背后的利益层面就是版权。”小旭音乐创始人卢小旭说道。

目前短视频神曲的变现方式大部分来自版权——通过在抖音里营销,引流到流媒体音乐平台,靠流量进行分成;

另一种方式是把人做火,接线下演出,如夜店、商演等。只要歌手有一首代表作,每月全国夜店巡演二三十场,每场三十万一点问题也没有,而且还有专门做线下演出的经纪公司。

至于抖音会不会分成,卢小旭解释道,多数小版权公司,能得到流量倾斜已经很满足了,只有头部公司才会有流量分成,说到底还是双方力量博弈的过程。

制作一首歌的成本并不高,均价三万左右,但如今推广费用不断升高,已有制作费用的十倍之多。

姑且做个假设,如果公司一次性投了50首歌,仅出了一首爆款,那么这一首爆款的利润要覆盖掉背后所有歌的成本,沉没成本巨大。

而做出神曲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很多版权公司的数据——2首歌占到了曲库2000首歌95%的流量,但还是会有人愿意合作。

当第一波营销结束后,市场反响如果不错,公司也可以转卖版权。接盘的公司指望通过后续「发酵」最大化变现,以赚取差价。

提及版权,就避不开表演权。根据《著作权法》,表演权是指著作权人或授权他人公开表演作品,以及用各种手段公开播送作品的权利。

一个现象曾经非常普遍:某首老歌被网红唱爆了,新的MCN公司就会去拿原始版权公司的授权,推出一版翻唱,以期赚取流量分成或买断收益。

如今这件事情很难进行了,版权授权从过去的一两万飞涨至六位数。

然而唱红一首歌的利益实在可观,以至于让多方趋之若鹜,官司不停。

据中国音乐财经报道,《你的答案》被不要音乐旗下歌手阿冗唱爆,但其始终未能与原始版权方好乐无荒就表演权达成一致。好乐无荒告诉音乐财经,不要音乐并未遵守合作期间的约定,侵犯了其歌曲的演唱权利,并出示了律师函。

双方互不相让,线下曾有上百家夜店邀请阿冗演出,但由于表演权未谈妥,导致线下这部分收益完全放弃了。

上述现象发生后,李柯有过总结,归根结底三个原因:热歌热曲产生收益后,人性使然的结果;音乐产业权利结构已经发生巨大的变化;增量版权逐渐占据了音乐市场中的重要地位。

流媒体音乐平台也不甘心只做裁判,近年来下场愈发频繁——它们表露出了内容层面巨大的野心,只不过实现的方式有所不同:TME是通过投资,而网易是通过自制团队。

有消息称,网易云音乐已经成立了自制版权的相关部门,其相较于外部的版权公司,数据优势明显。当想要做爆款时,平台可以通过数据回馈反向操作:例如全网投了几万首新歌,引流回平台的哪几种风格、主题更火,平台一清二楚,相应的制作方向就会更加聚焦。

自制不是简单的网罗音乐人,而是直接下场做歌曲。如果平台看好说唱类,那它就针对这个品类,直接做出大量首原创歌曲,但是这些歌的独家必须要在网易云。

而TME则是通过投资解决内容问题,目前已有海葵音乐等多家短视频音乐公司拿到了TME的投资。

日子最难过的莫过于老版权公司,他们花了大价钱代理了港台歌手的歌曲,平台会提供一年诸如1000万的保底,但是贡献的流量微乎其微,有时还抵不过一首口水歌。

有消息称,2019到2020年,以TME为首的平台大量取消保 *** 度。所有歌曲的版权收入,都靠一年真实的流量去跑,以前的溢价都被它们投入到了自制里。

孵化KOL、IP内容开发,

神曲的长尾价值被充分开发

当爆款「制造」越来越难时,版权内容公司也在积极地求变。

增设MCN业务是其中之一,音乐KOL相对小众,加之公司内容、运营的优势,使得音乐达人更容易为人所知晓。

据悉,小旭音乐就在这种机会下两年孵化了二十多个抖音唱歌类账号,其中不乏成功的千万与百万粉丝的数个账号。

小旭音乐内景

音乐达人分为歌手和主播,他们虽然都与音乐相关,但差别巨大。歌手成长路径比较慢,但成名后可以接综艺、OST,后劲更足;而主播收割比较快,据悉粉丝量40万~50万的主播月流水可达百万。

从签约与否的角度,音乐达人也分签约型和孵化型。

“因为孵化虽然成本高,周期长,但一旦成功,回报是十分丰厚的,而且公司对账号的掌控力极强。”某音乐公司CEO坦言。

签约号就会出现各种问题,归属感、利益分配等问题屡见不鲜。换言之,签约类达人最后没有一个不是一地鸡毛。在越往后达人与公司的博弈中,公司的存在感越弱,地位也就越低。

音乐达人是不能唯粉丝论的,有些达人吃了早期的流量红利,积累了1000多万粉丝,但是变现效率上,很多粉丝量40万~50万的主播变现更为可观。因为这些粉丝都是直播留存的忠实粉丝,头部主播一年流水上千万都有可能。

广告主选择投放时,十分注重产品调性与KOL的契合度。多数音乐达人们所接的广告通常很垂直,如麦克风、耳机等。

然而百纳娱乐旗下的音乐达人们是为数不多的例外。

为了加强内容变现能力,达人价值上升空间,降低内容制作成本,拓展签约达人领域,百纳娱乐拿下了故宫石渠宝笈精粹IP,将联合IP方一起进行全方位的内容IP开发,覆盖新媒体剧综、有声内容开发、剧综衍生音乐专辑等五大板块。

以新媒体剧综为例,借《清明上河图》衍生话题“古代人‘双十一’如何买买买”,通过《偃松图》来介绍古代文学名家苏东坡的美食故事。弘扬传统文化之际,也考虑当下受众口味,积极推动了泛娱乐向的融合,并将进行音乐以及商品营销和带货的探索。

籍由以上案例,音乐KOL的品牌推广截面显著扩大,未来快消、美食、3C品牌商也会寻求合作,另一方面,基于统一IP而产生的剧综内容达成了多KOL覆盖,无形间降低了编导成本。

《学猫叫》原唱小潘潘代言七猫

除了MCN、IP授权外,百纳也不断尝试拓宽变现渠道。曾经基本上靠版权分成,而现在生发出十余种渠道,例如直播平台收入、与商业品牌的合作,同时在进行音乐与商品的带货探索。迄今为止,《学猫叫》已与肯德基、七猫等10家品牌合作,其中七猫是2020年各大卫视春节的主打广告。同时,百纳也与深圳 *** 达成合作——为了鼓励民众积极响应接种疫苗,推出标语“我们一起打疫苗,一起苗苗苗苗苗……”

拓宽变现渠道的基础上,公司也会尽力延长神曲的价值周期。学猫叫现象级爆火之后,杨俊龙深知歌曲首轮营销偏可爱女生手势舞,「恶搞」也可以营销,他设计了“学猪叫”“学驴叫”等diss话题,引发了新一轮模仿热潮。

爆款的定义,对于百纳娱乐来说,早已不单单停留在数据层面了,同样也体现在影响圈层心智上。时值建党一百周年,百纳版权代理并营销了一系列的时代主旋律歌曲,如韩磊的《让红旗飘》,成龙的《脱贫宣言》、《少年强》、周深《灯火里的中国》。“如果放在行业横向比较,其数据很难说它是「爆款」,但当谈及主旋律歌曲时,人们却会自然而然地想到它。”

“我们并非大家印象中的「爆款」制作公司,我们的目标是致力于以音乐为链条搭建全产业平台。”

这不是显而易见吗?杨俊龙微笑道。

注:文中李柯为化名

更多抖音自创歌曲那个女的是谁,抖音自创歌曲参加创造营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