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2022年/第108篇
作者:杨 磊
这几天,对我来说有一件“天大的喜事”!
“无意中”搜集到一套2006年至2013年的《乒乓世界》合订本,东西保存极好,卖家人超爽快,以一个近乎“白送”的价格,把这套书出给了我。当然钱虽不多,媳妇的资金支持必不可少,特此提出表扬。
卖家说,“这些书,在需要的人眼中,是无价之宝;在不需要的人手里,堆在墙角都嫌占地方”!
我,恰恰是那个“需要的”人。于我于书,都是各得其所,两看欢喜。
可能有人会说,“收到一套如老黄历一般的‘过期’杂志,有什么值得心花怒放的”?
同一个事物,在不同人的价值判断中,分量有天壤之别。
《乒乓世界》杂志,是一本对我来说特别重要的读物,没有之一,“她”从1995年至今,陪伴了我的整个青春年华。
所以,今天想专门写一篇文,聊聊我与《乒乓世界》之间的“故事”,关于热爱的故事。
01缘起
第一次看到《乒乓世界》,还是1995年,“遥远的”27年前,人生能有多少个“27年”?
开始收藏《乒乓世界》,是上世纪末的最后一年1999年,把买大火炬、健力宝、椰风芒果汁的钱统统攒起来,尽管如此,仍然经常“捉襟见肘”,有一本没一本的,零零散散。
大概2010年左右的样子,在老夫子二手旧书网碰到一位志同道合、山西大同的杂志收藏者,因为家庭变故、忍痛割爱,把1999年至2004年这五年的杂志打包出给了我,加上我学生时代断断续续、不甚连贯的杂志收藏,终于把“不完整”的1999至2004年补充成了“完整体”。
因为这件事,我记得,哪怕半年之后,每每想起,嘴角还不自觉上扬,那真的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开心。
02钟情
喜欢杂志的什么?
一个阶段有一个阶段的答案。从最早的器材发烧、技术解析到大赛国家队大咖解读、封面球星故事,再到现在相互之间的“陪伴”,慢慢成为了一种习惯。
看杂志的岁月里,弄过不少笑话。
比如,学生时代特别痴迷于器材,经常干的一件事就是看了杂志器材版的器材美文后,心痒难耐,省吃俭用挤出生活费买器材,然后再吃一个多月的方便面馒头,边吃边心里想“都怪杂志,器材文太毒了,老引诱我”!
再比如,有一次取回杂志到家之后已经晚上十点了,恰巧又赶上停电,本来想明天起床了再看,辗转反侧到凌晨就是睡不着,索性爬起来,点了四五根蜡烛,秉烛夜读,第二天早晨洗漱的时候,鼻子眼洗出一堆黑水,还以为流鼻血了,旁边父母看着我捂嘴笑着说,“那都是你昨晚‘加班’,吸到鼻子里的蜡烛灰”!
多少年过去了,想起这些仍感慨万分,那是独属于青春的故事。
后来,又机缘巧合,给杂志社做了三年多的器材版编辑,认识了永远年轻的夏娃姐、严谨细致的克非、一专多能的边哥、博学多才的姚博、乒乓宝库的弟岭、喜欢技术与历史的海波、球迷知心人的黑妹以及同样喜欢器材的陕西汉子何山,等等,受益匪浅,获益良多。
03未来
我承认,纸媒或者说传统媒体的衰落,已经是一个几成事实、无可挽回的大趋势,《乒乓世界》也不可幸免。
实话实说,有那么一两年的时
兜兜转转,起起伏伏,看了几年各类“热闹非凡”的乒乓自媒体,却愈发“怀念”曾经“不想看”的杂志了。
诚然,在自媒体、短视频盛行的当下,别说纸媒,电视也快没人看了。但是,你要相信,世界上总有那么一波人,或多或少,不喜欢刷微博、看直播,就喜欢“从前慢”,喜欢见字如面,喜欢可以坐下来慢慢品读的节奏。
1981年创刊仍继续前行的杂志,给了这些读者特别是我一种“看似过时,实则欣然”的选择。
看着几乎占满了书架一整列、沉甸甸的杂志,扪心自问,“收藏到什么时候”?
内心的答案是:只要“她”出,我就会一直买,一直收藏下去。
人生的路很短,会孤单,总需要一些陪伴。已经在一起了这么久,为什么不继续下去“这份简单而纯粹的热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