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苏州最大(苏州独有的),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苏州最大(苏州独有的)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苏州最大(苏州独有的)

看到今天这个标题,估计马上就有人要表态:

“说苏州就行,不要把我们几个县级市带上”

虽说江苏散装,但除了“南京是安徽省会”,一定不会出现“无锡不属于江苏”、“常州不属于江苏”之类的调侃

但只要谈苏州,必定有常熟、张家港、昆山、太仓人跳出来说自己不是苏州人

这已经不是散装按斤称了,这是想单飞论个卖啊!

官方整活,最为致命:

2021年6月,时任苏州市委书记的许昆林做客央视《对话》节目,主持人给他看了一张卡片,上面只写了三个字“四个人”,他就自我调侃起了散装苏州

主持人只提四个县级市说自己是中国的,不说是苏州的;许书记却“自曝”不仅这四个代管县级市,连那六个亲儿子区也自称自己是中国的

【历史进程】

散装苏州最显而易见的原因是所有辖区都在大上海辐射范围内,特别是直接接壤的昆山市和太仓市

就算是亲儿子,一直放在隔壁老王家喂养,不认你这个爹,也很正常

而且这个隔壁老王还比你有钱,行政级别和你这个地级市比,更是一个天一个地

这就导致,假设这些县级市一旦成了上海的辖区,行政级别马上就能和你这个亲爹苏州平起平坐

谁不想?

但苏州可能要说了,2000年前上海还在水里,200年前上海只是个小县城

可没办法,历史的金蛋就是莫名其妙砸中了这个小弟,开埠翻身做主人,成了榜一大哥

长江三角洲地区经历过三大时期:

逐水草而居的太湖时代;南北贯通的运河时代;全球贸易的海洋时代

前两个,苏州都是绝对的经济中心,一直到道光六年(1826年),京杭大运河山东段淤塞,清 *** 被迫由河运改海运,苏州地位开始下降

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次年上海正式开埠,长三角的经济方向盘从此交到上海手中

怪谁呢?谁也怪不了,只能说城市和个人一样,在历史进程这个农场主面前,都只是火鸡

只能认命!

【宏观经济】

说江苏十三太保散装很大原因是因为十三市经济都很强,且发展均衡

和全国其他省份相比确实如此,但如果你再看看苏州十大金刚的GDP数据,就啥也不是了!

先看绝对值:

作为县级市,第一名昆山不仅超过了绝大部分地级市,甚至比宁夏银川、海南海口、甘肃 *** 等省会城市都高

就算是排名第五的吴江区,2000亿的GDP强于中国55%的地级市,放在上海16个区中,居然能排第七

再看相对值:

第一名昆山市GDP仅为第十名姑苏区的4.8倍,而江苏第一的苏州是末位宿迁的6.1倍

如果把这个倍数简单理解成贫富差距,按照同样的算法,南京是5.7倍,浙江是10倍,广东是26.9倍,上海是37.5倍,北京是46.6倍

差距一个比一个夸张

广东、上海、北京的强势地区都快把弱势地区吸干了!

而苏州十大金刚,又强又平均!

更狠的是:GDP最差的姑苏区是苏州文化图腾,是市 *** 驻地,也是最有名的观前街所在地

小弟们有钱就行,我这个做大哥的无所谓,保护古城才是我的KPI

【产业结构】

苏州产业结构有两大特点:

一是各产业在各辖区几乎实现全覆盖,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苏南地区乡镇企业兴起的历史性延续,也就是所谓的苏南模式

比如创新药方向,全市上中下游共有2万多家企业;

集成电路方向,全市上中下游企业超10万家,几乎每个区都覆盖产业的上、中、下游

这种散装式分布,有错位竞争也有直接竞争,高密度聚合在相当于德国面积2.4%的土地上,不仅在中国,放在全球都有超强竞争力

二是各区都吸引了各自的优势外资类型,形成聚集效应

比如高新区是日资企业聚集地

太仓是德国企业聚集地

昆山有6000多家台资企业

工业园区有500多家新加坡企业

各区在单独招商引资时,直接对接外企,亮出身份时都说自己是中国的显然是宣传需要

就像如果你出国,在外国人面前你首先是中国人,而不是什么江苏人、浙江人

在世界舞台上活跃多了,自然也会得到更多国际认可:

2004年,常熟拿到全球最适宜居住城市国际大奖

2010年,昆山与维也纳、新加坡等五城市获该年度联合国人居奖

这种情况,忘了自己是苏州人也正常

只有看到自己车牌是苏E、苏U时才恍然大悟,原来昆山TM属于苏州!

【人口分布】

可能很多外地朋友去苏州旅游都有类似经历:

你如果要问当地人哪个园林最好玩,对方会说出一大堆,大部分都在姑苏区

如果问什么地方最繁华,对方也会说一大推,但分布在全市各地

基本上每区都有市中心,简直离谱:

姑苏区是观前街

工业园区是金鸡湖商圈

高新区是狮山商圈

相城区是元和商圈

……

反正全市没有一个绝对的中心

所有人都分散逛街

更别提昆山、太仓,就算去隔壁上海也不会来苏州城区

这也导致了一个被很多外地人诟病的点:

苏州没有夜生活

准确说是没有集中化的、热闹的夜生活

按道理说,只要城市人口密度足够高,就一定会形成规模化的夜经济

苏州人口密度也不低啊!

据统计,全国城市排名第十二,超过成都、南京、北京

但我又统计了苏州各区的人口密度,然后和其他城市辖区作对比,发现在苏州密度最高的姑苏区居然连全国前30都进不去,而且和第30名相差甚远

其他区就更别谈了,目测全得排到全国100名以后

我截取了百度地图的人口热力图,对比苏州和长三角其他城市人口分布,差别一目了然

不管是上海、杭州,还是南京、无锡,一眼就能看到有一片最大的红色

只有苏州是分散的,只看主城区,就有五块旗鼓相当的红 *** 块

散装到家了!

这也和上面讲的产业分布均匀直接相关,大公司散装,人口分布自然也相对平均

再加上这些年, *** 市容管理力度越来越大,街头小商贩逐渐消失,苏州夜生活贫瘠就容易理解了

可能有人认为咱苏州是国际化大都市,街边怎么能有小商贩呢?让市民全部进商城消费!

街边小商贩成本可控,可以在人口低密度的情况下,保持赚钱

可有多少家实体店铺在盈利的前提下,能开到晚上10点以后甚至凌晨呢?

网上很多人把苏州没有夜生活归结于江南文化原因、生活习惯原因,或者工作忙碌原因,有一定关联,但真正核心的是城市发展的去中心化格局,导致人口密度不足

人口密度不足又导致夜经济质量不高、内容不丰富,让苏州人不愿意出门,最终又近一步恶化夜经济的质量

如此循环,永远也好不起来

2020年疫情爆发,为了激活线下消费市场,苏州 *** 带头搞了“姑苏八点半”这么一个夜经济品牌,市委书记亲自站台召开专题会议,并上升到全市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

后来被网友戏称苏州夜生活只能活到晚上8点半

包括第三产业比例一直上不去,人口密度也是重要原因

需求不足,自然催生不了大规模服务业

这是苏州这座城市工业经济繁荣背后的素朴底色

那下面一个重要问题出现了:

苏州的散装,到底是优还是劣呢?

【散装优劣势】

从城市发展角度,我的答案是劣

几年前散装江苏这个词爆火背后,有很多江苏人隐隐自豪:散是满天星,聚是苏大强

包括市委书记许昆林做客央视《对话》那个视频,能看出许书记提到散装苏州时,内心还是很骄傲的

十三太保、十大金刚都强当然是好事,但关键问题是:它们并不是因为散装,所以才强

所以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是:如果苏州发展更集中,现在会不会更强?

这是肯定的,至少第三产业绝不可能发展成现在这样

我简单计算了苏州第三产业的潜力值

拿工业产值与苏州在同一数量级的上海、深圳的第三产业在GDP中的占比为依据,取平均,这个比例为68.1%

也就是说,苏州第一、第二产值加起来,占比31.9%

按照这个比例计算出的苏州总GDP高达34647亿元,总量远超广州,力压深圳,增量近1.2万亿,直接多出了一个东莞

当然,这个结果只是给大家看看,不现实,因为第三产业的增长受制于很多因素

人口密度是底层影响因子,只代表最大潜力

三产占比68.1%的目标,短期内实现概率为0,因为苏州的行政级别只是地级市,在很多资源配置上落后于它的经济发展速度,而且身边还有一个更大的影响因子存在:

上海!

苏州再铆足劲集中发展,面对上海,依然会被吸走很多投资和消费

但起码集中发展能让自己的三产提高一个大台阶,GDP再增加六千亿超过广州成为全国第四,还是很有希望

可关键问题是,发展经济是这座城市最重要的目标吗?

当然不是!

所以引出下面一个结论:综合看,苏州的散装,优大于劣

很多年轻人都说苏州没有都市感,不够现代化

不错,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

强大的服务业如同 *** ,扩大内需、增加就业的同时,有的直接提高生产效率,有的通过激发人们更大的消费欲,产生更强的生产积极性,从而使整个社会经济活动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从城市角度看,苏州工业发达,现代化程度不足,但如果当地 *** 愿意,一纸政令下去,经济增长的闸门随时可以打开,十几二十年内,苏州就能成为一座所谓的现代化大都市;

从个人角度看,灯红酒绿、夜夜笙歌、真的是我们想要的生活吗?消费主义真的能无限增长下去吗?我们真要顺从西方那套社会发展理论,淘汰中华千年文明吗?到底什么才是苏州人以及中国人的精神家园?这些问题,恐怕很多人都没思考过

从国家角度看,大国重器,苏州肩上扛起的远不止GDP增速那么简单!生物医药、纳米技术、航天航空、第三代半导体,手握这么多关乎民族命运的前沿行业,苏州就是要通过这种多地区的散装竞争,完成产业突破

直白点说:苏州选择散装,是计划的一部分

我们这一代,最需要完成的是大国崛起,而不只是北京崛起、上海崛起、广州崛起、深圳崛起!

苏州的散装,散得漂亮!

左手产业自信,右手文化自信,头还顶着中国自信!

既有实力,又有格局,更有担当!

而这三方面,让苏州十大金刚形散而神不散,成为既有面子,又有里子的地标最强地级市

历史进程,无法阻挡

如何在时代巨浪中,既顺势而为又保持个性,只做独一无二的自己,不做千篇一律的他人,是每座城市,也是我们每个人,需要思考的问题

更多苏州最大(苏州独有的)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