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编者的话:本文作者张田和戏曲剧作家张永和先生委托本人在此发布这篇文章,让更多的人了解这出戏。本文曾刊登于《中国京剧》。
在京剧舞台上有多少包拯的剧目呢?在陶君起所编的《京剧剧目初探》中,以包公为主人公的剧目多达三十余种。曾白融主编的《京剧剧目辞典》,涉及包公的故事更有136本之多。像《打龙袍》《乌盆记》《狸猫换太子》《琼林宴》《铡美案》《钓金龟》《铡判官》等,都是包公戏中的经典剧目。在这些包公戏中,有许多带“铡”字的大戏,但最常见的有三出,分别是《铡美案》《铡包勉》和《铡判官》,其中以《铡判官》最为传奇曲折。
京剧《铡判官》(又名《探阴山》《普天乐》)虽然仍是歌颂包拯包文正执法如山、不畏权贵的清官戏,但是却与其它的包公戏有所不同,因为这出戏中的包公不仅是阳间的高官,还要下至阴曹地府去审理冤案,是阴、阳两界的大清官,这就有点邪乎而与众不同了。
《铡判官》讲的是:柳自芳之女柳金蝉在元宵之夜随家人一起闹市观灯,不料途中与家人走散,路遇屠户李保,李保见柳氏小姐貌美多金,遂起了贪财好色之心,竟要施暴,柳小姐奋力抗争,被李保勒死于喜鹊桥下。柳氏的表哥,也是柳氏的未婚夫颜查散恰巧由此路过,看到柳氏的尸体向详符县报案。详符县知县江万里乃一大庸官,仅凭一枚柳小姐的金钗就断定颜氏为凶手,将之判以绞刑并立即执行。颜母见儿子死后立尸不倒,遂到开封府鸣冤。包拯详审此案后发现确有冤情,但所谓的“凶手”已死,包拯便亲赴阴曹查看生死簿。柳金蝉因枉死而到五殿阎罗王前喊冤,不巧五殿阎罗前去朝拜上元天官及地藏王菩萨,由其判官张洪暂管生死薄。张洪听过柳氏所诉的冤情后,查看她的生死簿,才知道杀她的竟是自己的外甥李保。为了袒护李保,张洪偷改生死簿,但这一切都被给大殿填灯油的鬼卒油流鬼看到,张洪威胁油流鬼不许说出实情,并且让他将柳氏压在阴山处。包拯下阴曹后找不到柳金婵的冤魂,因此怀疑有鬼卒作弊,他责问五殿阎君,双方为此争吵,不欢而散。包拯为查明真相自己寻找,寻至阴山时恰巧碰到油流鬼,油流鬼将张洪偷改生死薄的事告诉包拯,并引柳金蝉前来相见。案情大白后,包拯复到五殿阎君前告状,因有油流鬼和柳金蝉作证,张洪只得招供。五殿阎君开始还袒护其属下,后油流鬼出示生死薄被判官张洪撕去之页,在事实面前,阎君无话可言,方将张洪交与包拯,并允颜查散、柳金蝉两人还阳。包拯回到开封府,将张洪与李保一起用狗头铜铡开铡问斩,颜查散与柳金蝉结为夫妻。
《铡判官》根据清道咸年间著名子弟书艺人石玉昆所著的长编侠义公案小说《三侠五义》第三十四至第三十九回改编而成,是一出八本(有资料说是十四本)的连台本戏,后经过浓缩改编而成为我们今天看到的样子。《三侠五义》最初的版本为石玉昆的说唱文学《龙图公案》,时在嘉庆年间已经风行,后有人将其中的大量唱词删去,增加修饰为小说,名为《龙图耳录》。光绪五年(1879年)又经石玉昆亲自加以修饰润色,定稿印刷发行,始名《三侠五义》,又名《忠烈侠义传》。
此戏问世很早,在清道光四年(1824年)的《庆升平班戏目》中就已存在,根据《龙图公案》改编而成。但当时大内和民间的舞台上还是以昆腔、弋腔两个剧种为主,随着乱弹的发展、成熟,以及帝后们的喜爱,不久京剧便频繁在宫内承应,在坊间盛演,尤其到晚清时期,无论是民间还是宫内,京剧都成为人们最喜爱的剧种之一。据文献记载,清同治、光绪、宣统年间,《普天乐》均在宫中为帝后表演过。这出连台本戏为何起名《普天乐》,笔者以为可能受到另一出优秀的连台本戏的影响,此戏即是清张大复的以演钟馗嫁妹为主要内容的传奇剧本《天下乐》,因两戏都出现了鬼魂,而情节又有某些相似之处,故《普天乐》仿《天下乐》之名。
连台本《铡判官》最早文字记载见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刊本《菊部群英》,由“四大徽班”中春台班的当家旦角陆玉凤(素仙)扮演柳金蝉。清同治中期,几大徽班为招徕观众竞排新戏,其中尤以四喜及春台最多。剧人陈彦衡在《旧剧丛谈》中载:“三庆演连台本《取南郡》,为排本戏之嚆矢……春台之《铡判官》、《混元盒》,皆步其后尘。”陈氏所述恐有错讹,三庆班于光绪三年(1877年)左右方才排演连台本戏《三国志》,春台班排演这出连台本戏《铡判官》应在同治末年。剧评家张肖伦在其《燕尘菊影录》中说得更详细:“大奎官(刘万义)善唱包公戏,其全本《铡美案》极能轰动一时,各园并以此戏竞争。某年大奎官、徐保成唱此戏——大奎官之老包,保成之阎君;而小穆之老包,大双之阎君,同时亦在内城演唱也。”大奎官、徐保成均是咸丰、同治、道光年间著名净角,而其中的小穆即穆凤山,为大奎官弟子。
《北京图书馆藏昇平署戏曲人物画册》中收有清宫的《普天乐》戏曲人物画23幅,其中还有对此剧主要人物服饰及脸谱的详细图解,据专家推测这些图片的创作时间最晚不超过同治年间。最新鲜的是,画册中竟然没有包拯的画像。包拯到哪里去了?原来画册中的主人公阴阳判官即是包拯。画像中,这位阴阳判官下阴曹时的扮相太绝了,无论是脸谱,头上戴的相纱,身上穿的蟒袍,还有头上罩的水纱,均是白一半黑一半。羽公《菊海钩奇》云:“在昔演《探阴山》之包拯,戴半黑半白之相纱,穿半黑半白之绣蟒,罩以半黑半白之水纱,谓其为两界也。……(穆)凤山,(金)秀山,皆作是样。”(见《戏剧月刊》第三卷第六期)
在宫内常扮演包公的名家有穆凤山、金秀山、裘荔荣、郎得山等人。穆凤山一名长寿,号小穆,原是票友下海,却是革新京剧花脸行当的第一人。他曾将连台本戏《铡判官》摘出其中一本单演,名为《探阴山》,并为该剧的包拯创制了新腔,演出后大受欢迎,开创了上演“折子戏”的先例。在行腔方面,“黑净(指包拯等勾黑色脸谱之角色)唱腔之用鼻音,小穆实始作俑”(徐珂《清稗类钞》)。他的唱化刚为柔,流畅婉转,一改过去花脸唱腔直来直去之法,创出了许多新腔,韵味浓厚,颇具影响,时称“铜锤架子,无不擅长”。
还有一个正净演员叫刘永春,在宫中和民间也善演这出戏。刘永春也是大奎官的弟子,他“体硕面黑,嗓音洪厚”,行腔与穆凤山以柔媚婉转见长不同,颇似黄钟大吕的名净何桂山,故又被评“足传何九(桂山)衣缽”。刘永春首先改变了这出戏中包拯半黑半白的装束。1900年刘永春第二次到上海演唱时,以一出《探阴山》声名大噪,并改变了以往包拯的扮相。“惟包孝肃穿白袍,与各戏之皆穿黑蟒异,以为阴阳区别,今诸伶皆效之。”(孙玉声《三十年来伶界之拿手戏》,1910年9月24日《图画时报》刊出《刘永春之<探阴山>》戏画)包拯穿白蟒,相貂上披魂帕(黑色水纱),直到今天,所有上演此剧者均宗此扮相。
善演此剧的,稍后还有金秀山、裘荔荣(即后来更名为裘桂仙的名净)。讷绍先、书子元、刘寿峰等均工此剧。同时,既唱老生又唱花脸的表演艺术家刘鸿声也以唱《探阴山》响名于世。其后私淑刘鸿声的高派老生高庆奎也兼演此剧,“俨然以刘鸿声之晚年自比矣”(《菊尘菊影录》)。二人均灌有唱片,刊行于世,为后世留下珍贵的音响资料。上世纪30年代崛起的有“金霸王”美誉的金少山,更是以《探阴山》为他的拿手杰作。
包拯为官清正廉洁、刚直不阿、不畏强权、爱民如子,深受百姓爱戴,京师(开封)还流传着“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的歌谣。由于人们太过喜爱、崇敬包拯,甚至在全国各地都建有包公祠或包公庙,像北京的顺天府衙门内就建有包公祠。在百姓心中,包拯就是清官的代名词,他执法如山、公正严明、无私无畏、富有智慧,而且还具有神力,传说他是文曲星下凡,因此能日断阳夜断阴,这点在清昇平署所藏的《普天乐》剧目中的阴阳判官也即包拯的脸谱中就能看到。这张包公脸谱明显不同于我们常看到的白眉高耸,带白月牙的黑脸包公脸,而是一半黑、一半白的阴阳脸,连眉毛与月牙也是一半黑、一半白。这种画法正是为了突出包拯能审阴阳的特点,而且也正符合《铡判官》中包拯为破冤案需要进出阴曹的剧情。
尽管《铡判官》的故事有些荒诞,但百姓仍爱看,这是因为在清朝中晚期,官吏们的贪污 *** 之风越来越盛,而且官官相护,使受冤蒙屈的人无处诉苦,大家都希望现实中的“官老爷们”也能和包大人一样,执法森严,清政廉洁。清朝思想家顾炎武在其《日知录》中说道:“国乱无政,小民有情而不得申,有冤而不得理,于是不得不愬之于神,而诅盟之事起矣。……于是赏罚之柄,乃移之冥漠之中”。因此,人们只能寄希望于戏中,通过演员们真实的表演,暂时在虚构的精神世界中找到公平与宁静。
1950年,这出表现善恶终有报的《铡判官》,因其宣扬了封建迷信而被文化部明令禁止演出。直到1957年左右,文化部艺术事业管理局二次召开全国剧目会议,为了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扩大戏曲演出剧目的范围,对这出有着神化迷信外壳,实际上却是歌颂舍生忘死、执法不阿的清官精神,嘲讽腐朽吏制,甚至对阴曹地府大不敬的优秀剧目首先开禁。
裘盛戎《探阴山》
裘桂仙之子、著名裘派创始人裘盛戎首先演出了全部《铡判官》。当时的北京京剧团亦排出了最强阵容,三个著名花脸艺术家一齐登场,裘盛戎饰包拯,周和桐饰阎君,张洪祥饰张洪,此外,名旦李毓芳、名老生马长礼分别饰演柳金蝉和昏官江万里,此剧甫一上演,就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
该剧一直演到“文革”前,直到上世纪80年代才被解禁重返舞台。这出让京剧爱好者等待了许久的好戏,一经复演就又受到热烈欢迎,尤其是其中的折子戏《探阴山》,现已成为京剧中的经典剧目。
上世纪80年代,重新恢复《铡判官》时,重任落在了裘盛戎的最佳门人方荣翔肩上。方荣翔的嗓子虽然没有他的老师那么宽厚、响堂,但颇有裘韵,隽永细腻。同时他又十分敬业、刻苦,善钻研、会演唱、精表演,因而把这个得以绝地逢生的《铡判官》唱得风生水起。可惜,方荣翔也因积劳成疾而寿禄不永。
孟广䘵
幸有方荣翔弟子孟广禄接着又拾起了再度恢复这出唱做并重的佳剧的任务。孟广禄有一条铜钟般的好嗓子,唱做又不惜力,观众特别欣赏这位裘门再传弟子。同时,孟广禄的同门师兄弟邓沐玮、康万生,都是唱、念、做有相当高明技巧的名净,他们亦对这出《铡判官》情有独钟。特别是《探阴山》一折,在演唱包拯那一大段核心唱段:“扶大宋锦华夷赤心肝胆”时,由[二黄导板]起接[回龙],转[原板]再转[散板],三人的行腔运调各展所长,各有千秋,高亢、嘹亮、浓郁、遒劲,把这出佳剧演绎成为观众最喜爱的花脸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