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Norwegian Wood is my song completely. It was about an affair I was having. I was very careful and paranoid because I didnt want my wife, Cyn, to know that there really was something going on outside of the household. Id always had some kind of affairs going, so I was trying to be so phisticated in writing about anaffair, but in such a *** oke-screen way that you couldnt tell. But I cant remember any specific woman it had to do with.
John Lennon
All We Are Saying, David Sheff
by王小石
说起《挪威的森林》,普通青年一下会想起伍佰的歌,文艺青年会一下想起村上春树的名作《挪威的森林》。
按照脉络捋顺一下,村上春树从披头士的《norwegian wood》得出的灵感,写下了《挪威的森林》这本书,而歌手伍佰又是从村上春树的书得到灵感,写下了他的歌。
学者李欧梵教授将《挪威的森林》列为20世纪对中国影响最大的十部文学译著之一。
用评论家白烨先生十多年前的话加以概括最为明白:《挪威的森林》“以纪实手法和诗意语言”注重表现“男女在复杂的现代生活中对于纯真爱情和个性的双重追求……超出了一般爱情描写的俗套,而具有更为深刻的人生意义。”
那么归根到底,为什么村上春树会把他的书起名叫做《挪威的森林》?披头士的歌名又是从何而来呢?
剥丝抽茧,顺藤摸瓜,先从头说起。
《Norwegian Wood(This Bird Has Flown)》(通常简称为《Norwegian Wood》)是The Beatles的一首歌曲。
首次发行于乐队1965年专辑《RubberSoul》。
John Lennon完成歌曲的绝大部分,Paul McCartney对歌词亦有贡献(歌曲作者署名为Lennon-McCartney)。
(专辑《RubberSoul》封面)
按照官方权威分法,应该是约翰列侬起了80%的作用,保罗·麦卡特尼起了20%的作用,所以在对歌曲的解读中,列侬才是更切中要点的。
先听听保罗咋说的。
1988年,Paul McCartney很想为“绿色和保平抗酸雨运动”使用这首歌。他在写给数千名英国人的信中说:“你还记得《Norwegian Wood》?记得的会由歌曲的名字联想起一大遍已消失的森林的画面。如果你的家庭喜爱野外,我恳切要求你的援手。”……
看完整首歌的歌词是不是觉得保罗爵士有点总结中心思想往主旋律上靠的感觉?
那么列侬是怎么说的呢?列侬说,《Norwegian Wood》完全是我的歌。它是关于当年我的一段情……但我已记不起是跟那位发生的了。”
列侬的大意就是,这是我曾经的一次风流遭遇,但因为考虑到当时的妻子,所以他努力把歌词绕着弯子说,让人看起来模糊不清。
这首歌创作初始是列侬和乔治马丁一起去阿尔卑斯山滑雪,马丁摔伤了他的腿,于是在宾馆房间里,大家聚在一起,列侬开始用不插电吉他唱这首歌,就是《挪威的森林》。
这个乔治·马丁并非写下《冰与火之歌》,杀人无数的老爷子,而是唱片金牌制作人乔治·马丁,他参与制作了12张披头士专辑的制作,被称为披头士第五人,所以他描述的这个场景应该是真实的。
村上春树评论集《村上春树》中的说法并不可信。
“披头士的《挪威的森林》歌词的内容是叙述男孩高高兴兴地要去女孩家,参观像挪威森林一样的女孩房间,结果隔了一个晚上,醒来一看,房间里早已是空无一物,不见 *** 芳踪。那房间就像是挪威的森林一般,冷冷清清的。
仔细回想,昨夜让自己如此心动不已的究竟是什么?会不会充其量只是自己喝醉了酒所做的一场梦而已?那位令人魂牵梦萦的女孩,是不是就像都会中微弱的萤火,转瞬间就立刻消失得无影无踪?”
(改编自村上春树小说《挪威的森林》的同名电影剧照)
所以伍佰阐述自己创作歌曲的初衷时,是这样说的:我是看的村上春树。里面有一个精神疗养院,我特别有感觉。所以整个书像连续剧一样,蛮肥皂的。不过看完之后会引发出来另外一个故事,每个人心里面有应该有一个森林是别人没有去过的地方。就好象精神病院的场景一样。我写了这个歌之后,我就写的《挪威森林》。
他是误读之后的再误读。
Norwegian wood
I once had a girl
我曾经遇到一个女孩
Or should I say she once had me
或者说,她曾遇到我
She showed me her room
她把我带进她的房间
Isnt it good?
这不是一件挺让人遐想的事么
Norwegian wood?
(挪威的森林)象征环境和孤独的心境
She asked me to stay
她请求为我留下来
And she told me to sit anywhere
让我随意和轻松一些
So I looked around
我不停的环顾四周
And I noticed there wasnt a chair
没有看到一张可供休息的椅子
I sat on a rug biding my time
我随意在地毯上坐下来,看着时间流逝
drinking her wine
喝着她赐予我的酒
We talked until two and then she said
我们聊到凌晨两点她说
"its time for bed"
该去休息了
She told me she worked in the morning
她告诉我说早上要上班
and started to laugh
然后肆意的笑着
I told her I didnt
我对她说不用管我
and crawled off to sleep in the bath
然后我便趴在浴室里睡着了
And when I awoke I was alone
早上醒来睡眼惺忪的时候房间里只有孤独的一个我
This bird had flown窗外的鸟儿也已经飞走了
So I lit a fire我曾经点燃过自己的 ***
Isnt it good?这不是很让人想入非非么
Norwegian wood (挪威的森林)象征环境和孤独的心境
可挪威的森林,为什么英文名叫做《norwegian wood》挪威木呢?
一位资深美国披头士乐迷在2009年发表了她的看法,这点和台湾作家杨照的看法非常一致。
“我发现这是列侬的一个密码,意思是‘知道她本应该会做的!’再听听这首歌,就搭上了。列侬也曾经承认过他试图隐藏歌词的真正意思。”
台湾作家杨照作为上世纪60年代初生人,正好是甲壳虫乐队最火爆的时期,听英文歌是当时的时髦行为,正如他所说,和村上春树同时代的他,更应该理解和知道列侬的想法,那就是,真正的歌名应该是“knowing she would”。
女孩子叫男孩到她的房间,让他坐,没有椅子,他不坐床上却偏偏坐在地毯上;女孩说要睡觉了,他非要睡到浴缸里。第二天他醒了,女孩也走了,所以爱情鸟也飞走了(歌名后面那个Norwegian Wood(This Bird Has Flown)。
明明女孩子就是要叫他来上床的嘛!
(改编自村上春树小说《挪威的森林》的同名电影剧照)
根据杨照的说法,因为歌名太过直白,被唱片公司强迫修改,最后只能用谐音,由《knowing she would》改成了《norwegian wood》,所以就莫名其妙地很难解释歌名。
用王小波翻译海涅《悲歌》最能形容了:在我的记忆之中,有一朵紫罗兰熠熠生辉。这轻狂的姑娘!我竟未染指!妈的,我好不后悔!
The most stupid of all the stupid boys!
海涅的心情啊,曾经青春的心情啊……
青春的我们都是傻子,光是知道她愿意,就会让悔悟过来的男孩的心情,有点轻狂,有点得意,有点后悔,有点莫名的惆怅。
Isn’t it good?knowing she would!这才是渡边君和直子曾经的遭遇,尤其是两个人爱情刚刚开头,两个人在东京街头的漫步,也是现代很多男女可能碰到的心情吧。
今日头条号:大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