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大家好,我是轩哥。
苏富比拍卖会上,曾经展示过一对「善上吉翡翠如意」。
这对翡翠如意的尺寸虽然小了点,但胜在种老色辣,材质通透。
最后更是拍出了天价,价值3246万!
「如意」带钩的摆件造型,在如今的翡翠界算是比较罕见。
像这种工艺品,一向是祥瑞的代表。
其头部一般为灵芝或云纹,尾部衔接着一段长柄。
据资料记载,此物最早在东汉就已经存在了。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那个时代的「如意」不为祈福,只为挠痒痒!
故宫博物馆的资料中,就详细记载了「如意」的起源。
早期的「如意」,其实就相当于咱们现在的“不求人”。
在「如意」的头部往往会有“手指状”设计,方便用来挠痒痒。
有的时候,一柄「如意」还能用来防身。
别说,「如意」最初的设计还真的既实用、又美观。
后面随着时代的更迭变化,「如意」的实用性渐渐褪去。
其作为摆件的美观性,反而发扬光大了起来。
尤其是在明清时期,关于「如意」的创造更是达到了巅峰。
「如意」的材质不再局限于金、银、玉这老三样。
像翡翠、陶瓷、雕漆、珊瑚、蜜蜡等等,都成为了「如意」的取材。
“吉祥先进金如意,天乐声中降凤凰”。
在清朝时期,皇帝皇后大婚之时,皇后需要手持苹果和双喜「如意」,以示祥瑞。
皇帝会见外国使者之时,也会馈赠一柄「如意」,以示两国缔结之好。
由此可见,「如意」在清朝的重要性。
在故宫博物宫中,就收藏有近3000柄明清时期的「如意」摆件。
其中也有不少翡翠「如意」藏品。
这一件是清乾隆·碧玺翡翠如意,算是老一辈的“撞色”。
其头部为镂雕的翡翠枝叶,点缀着色彩鲜艳的红碧玺,整体呈灵芝形。
柄身则是由黄金打造而成的灵芝枝干,金光闪闪。
不愧是宫廷出品,看着就高贵大气上档次!
这一柄清·灵芝式如意通体都是由翡翠制成。
其柄身环绕着柿枝,还结出了不少果实,寓意“柿柿如意”。
如果用现在的审美去看这柄「如意」,自然算不上佳品。
但从当时的历史背景来看,这不失为一件不错的艺术品。
像以上这种「如意」摆件造型,现在已经很少见了。
目前翡翠市场中广为流行的是如意头,也就是保留了「如意」头部的灵芝形或祥云形,舍去了长长的柄身。
这种轻便的「如意」造型常常出现在吊坠上,备受广大翠友们喜爱。
虽然「如意」的陈设摆件作用已经褪去,但它作为「首饰」的佩戴作用却延续了下来。
很多翠友应该也没想到。
手中的「翡翠如意」竟然跨过了数百上千年的文化变迁才来到了你身边。
轩哥认为,这便是传承吧。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