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曾经写过毛不易,还做过一期电台节目,起的名字是,《你的毛不易,我的江湖气》(戳这里去听听吧:你的毛不易,我的江湖气|原创
(原创申明:本文为九娱真经原创,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搬运,会被强制删稿。欢迎留言转发,记得多多关注哦~)
节目结尾的时候,我说,如果哪一天我们不再喜欢音乐了,那我们生命中一定有一部分,已经死了。
这就是音乐存在的价值,一首好歌,会让你的生命律动一下子被激活,被感动。
甚至体内与这歌有关的画面都会喷涌而出,像要掏空生命,又好像丰盈了人生。
比如,毛不易的《东北民谣》。
《歌手2019》落幕了,《我是唱作人》首播了。正好接档,填满歌荒。
全场听下来,却只有毛不易,让人印象深刻。
作为一首从未公布过的原创歌曲,没有任何既定印象地带人走进一个新的音乐故事,感受到它所传递的所有情境。
同样不参杂过往的喜好,同样没有原唱的对比,《东北民谣》比其他几首作品而言,有几个地方特别好?
来,三点感受一个一个说:
强烈的画面冲击感,来自于红黄蓝绿白的色彩映衬
梅花映山雪枝影衬月牙……
灰麻的长鞭与通红的脸,萧瑟的正月与爆竹的红。
彩花的花灯,黄色的收成,蓝色江水前的眼泪,姑娘的望秋。
大雪对烈火,霜花对良辰。残阳与红妆,松柏作伴娘。
几个关键字,就已经把整首歌的画面,用多彩颜色的画笔,轻轻浅浅地勾勒出来。
粉、白、黑、浅黄、灰麻、红、彩、黄、蓝、橙、绿......
十余种颜色就这样交织在一首歌里。
如果是一位画家来描摩,一定是一幅意韵十足,回忆满满的佳作。
在色彩的映衬下,强烈的画面感一一浮现脑海。
像看了一场音乐电影。
诉说者像一个旁白,用听不出感情却饱满的发声,
讲述着姑娘和情郎的故事,转述着悲欢离合的剧情。
婉转丰富的耐听性,来自于音乐旋律的层次铺陈
一直很惊叹于毛不易的创作生命力。
你几乎听不到太多可以发挥配乐技巧的地方,
却通过层次的铺垫,叙事的揉捻,和音乐风格的融汇,
打磨出他的歌曲该有且独有的结构、节奏、棱角、记忆点……。
最厉害的是,一不小心你发现,你已经走心了。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说,听《东北民谣》,
三句就哭了。
人们太容易陷进歌词的泥沼里,觉得好歌词就是能打动人心。
但其实有了好歌词,也要有好旋律,才可能经久流传!
而年纪轻轻的毛不易,却是个有着双方面音乐才华的“巨星”。
有人文关怀,对仗工整的作词肌理,
更有东方西方音乐属性的杂糅。
词写得好,曲写得更好。
请问毛同学,你是怎么做到的?
动人的真情实感,来自于意韵生发与演唱力
《东北民谣》背后,藏着一个爱的故事:
青梅竹马的恋人两地分别,约定来年娶女过门的情郎再无消息。
姑娘等了又等,望断无数个秋,到老了没了记忆也忘记了世上的人,
唯独对爆竹声时时顾盼,以为是情哥哥回来圆了终身约。
故事美得,像一场电影。
故事又真得,像某一个角落正在发生的事。
把这样的故事,用音乐的语言电影化,用旋律的曲调音乐化,
成了一首歌,心动万千人。
初闻已识曲中意,再听怜念曲中人。
这是意韵生发出的情境,更是毛不易演唱力的共鸣。
一直想不好一个词来形容他的歌唱力。
声线太有辨识度,说烟嗓也不是,却好像自带双声道的空间感,
也带着穿透空气的颗粒感。
不炫技,只述情。
相信这首歌也让很多人听到了他高音处的厚度和力量,
一改往日熟悉的低吟婉转,把整首歌的层次推向新的高度。
歌词将生活琐事喜闻物什,小场景,小画面,小人物,
用虽平实却如诗般的语言表现出来,
且画面感,色彩感,戏剧张力,情感传递,一样不差;
曲调充满丰盈的音乐享受和迂回的抒情感染力,
在层层递进中将波澜壮阔的情感叙述地润物无声;
用依然平实的讲述语言歌唱,像一个邻家男孩在讲述一段往事,
没人界限的代入感,带你走进小世情里的音乐大观。
这样的《东北民谣》怎能不好?
这样的毛不易,怎能不爱?
(原创申明:本文为九娱真经原创,首发于今日头条,未经授权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搬运。12年文娱记者+电台节目主持人的九娱君不盗文,不搬运,欢迎留言转发,别犹豫了,现在按关注订阅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