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专家为什么成了贬义词(专家为什么不被信任),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专家为什么成了贬义词(专家为什么不被信任)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专家为什么成了贬义词(专家为什么不被信任)

文|孙玉良

年轻人越来越反感“专家”的话题意然上了热搜,被包括央视网在内的各大传媒热炒,反映了时代发生了重大变化。人们不再盲从专家,标志着“权威时代”的落幕。对于普通群众来说,有事请教专家,已经成为习惯,但当他发觉专家的话总是说错了时,起初是质疑,最后就越来越不相信专家的话,骂专家为“砖家”了。尤其逆反心理严重的年轻人,对专家的要求更高,事事不过三,有几件事预测错了,立马就会把他拉下神坛,甚至打入黑名单,永远不听他的聒噪。

被拉下神坛的专家,大多为与群众联系紧密的领域专家,那些研究高科技的专家不在此列。比如那些研究量子力学的专家,那些研究航空航天的专家,研究5G\6G的专家等等,偏重于自然科学领域的,人们只有高山仰止的份,一般不会质疑。人们出于爱国的朴素心理,站在民族的立场上,至多是着急他们研究的进度不快,恨铁不成钢。

遭到人民反对的专家,大多是社会科学领域的一些专家,这些专家又分为三种,一种是不学无术的伪专家,本来就四六不懂,还喜欢出个风头,弄个噱头,故常被拍砖;一种是马屁精专家,肚子里也有点东西,可惜失了骨气,屈从于“政治正确”,将领导的话当成真理。他们的工作,是围绕着领导的指示做文章的,如果领导错了,他们也会“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第三种专家是立场错误的专家,有一句话说“路线错了,知识越来越反动”,这类专家就属于这一种。他们虽然是中国人的身份,但早被敌对势力收买了,至少思想上完全异化了,有时听他们放屁,跟他们叫汉奸也不为过。

这三种类型的专家,遭到人民反对是必然的,人民也不需要这样的专家。人民需要的,是在某一个领域有专业研究,能给人民提供指导与帮助的专家;人民需要的,是密切联系群众、为人民群众利益着想的专家;人民需要的,是站在国家的、民族的、人民的立场上发声的专家。专家不是神,专家也会犯错误,这可以理解。人民群众对于专家也不是求全责备的,也允许专家犯错误。但人民群众对专家的要求肯定要高一点,不能等同于普通的人民群众,至少专家不能犯常识上的错误啊,不能犯逻辑上的错误啊,不然还称得上专家吗?

专家说话要力求严谨,不能信口开河,胡诌白咧。我们听到的很多专家的话,之所以遭到群众反对,就是因为他们说话不过大脑,脑子进水了一样愚蠢。比如那个叫王福重的专家,最近又发声说“房子根本就不存在刚需一说,因为真正的刚需是,购房者是不会在意价格的,就算是100万一平他也会买”;对于收割麦子,王福重这位博士也有高论,建议农民“不要使用收割机收割麦子”,因为收割机对环境的污染很严重。还有一位名叫任泽平的经济学家,声称现在婚姻法规定的法定婚龄男22周岁、女20周岁是“计划生育时代提倡晚婚晚育遗留下的‘阑尾炎’”,建议把婚龄改为18周岁,在网上引起热议。

如今很多专家提出的改革建议,不是解决群众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比如搬去头上的医疗、教育、住房三座大山,而是“顺势而为”,为不良的社会现象寻找理论依据,这很值得人们反思。比如最近四川等省相继出台“生育登记取消结婚限制”,民间热炒维护“私生子”的合法权利等,就暴露出了某些专家为不良社会现象寻找理论依据的苗头。我担忧的是,在“专家”们的操弄下,权贵富豪多养几个女人生孩子将向“合法”化方向发展,而穷人娶不起妻子也有“活该、自作自受”的充足理论依据。

“专家”越来越成为贬义词了,正如小姐成为 *** 的代名词一样,专家在未来的某一天,可能会成为“不学无术”的代名词,被人骂“你全家都是专家”。这是时代的悲哀。我们的专家,是不是需要“上山下乡”向群众学习呢?脱离群众的后果,是常常说出“何不食肉糜”的混账话,我建议某些专家们还是好好学习一下毛选,树立“眼睛向下”的决心,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改造一下自己的世界观再提建议。因为不接地气的建议只会迎来拍砖,自取其辱。专家如果曲高和寡,高高在上,群众就会拒绝接受他们的“建议”和“服务”,那专家也会最终失业下岗,只不过他们是被群众拉下台的。

更多专家为什么成了贬义词(专家为什么不被信任)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