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提起匠人,你会想到谁?是《我在故宫修文物》的文物修复大师们?还是《舌尖上的中国》里手艺绝妙的大厨?
打开抖音,你会发现,所谓匠人,就在你我身边。他们可能是手艺深藏而不轻露的老邻居,可能是手艺代代相传的传统民间艺人,也可能是不闻浮华世事静心钻研的新一代年轻人。他们只在自己的一方天地里,分享美好,欢迎同好。
匠人,并非“造物者”,而是“偏执”地爱着某件事的平凡人。而匠心,则是初心,虽经坎坷磨砺,仍不改初衷。无论是几十年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还是刚刚入匠门的“小学生”,抖音手艺人,坚持用匠心雕琢美好生活。
90后竹编手艺人:你努力的样子是我们的榜样
竹器,是中国南方农家最常见的日常器皿。与文人喜好“以竹为友”不同,农家人看重竹子重量轻、韧性强的优点,从篮筐、竹篓到门帘、凉席、竹椅、竹扇……家家户户的生活中都离不开竹。
很多人第一次发现90后竹编小匠人@d小宽做竹编(抖音号:Dxiaokuan),是充满惊喜的。一双与竹翻飞、灵巧动人的手会给你带来新奇的体验:完美的竹编渐渐成形于那双看似不太完美的灵巧之手,在这份碰撞中,小宽与传承上千年的古老技巧融为一体,成为别样的风景。
小宽的抖音视频里,每个镜头都专注于手和竹的一来一往。从选材、到开竹、过剑门、煮蔑、染色,将一根竹子处理成可编织的竹篾材料中间至少需要十几步,每一步稍有不慎,便会受伤。
他总开心地说,自己是竹编文化的“脑残粉”,越是困难,越是要突破自己给大家看看。“肢体的不便不会成为追梦的阻碍,不要被缺陷蒙蔽了超人的才华。”他的坚持也赢得了网友的尊重和鼓励——“你努力的样子是我们的榜样”。
在小宽的心中,竹编之美,美在匠心传承。而将这颗匠心加上年轻的理解,便成为一个个新鲜灵巧,符合现代时尚审美的竹编铃铛、发簪、手提包、竹笋外皮小麻鸭等新作品。
这一个个富有想象力和创意的新作品似乎为传统手艺的现代传承找到了新的出口,更为小宽编织出更丰富、更广阔、更有意义的生活。
闻叔的伞,撑起非遗传承的一片天
同样是用匠人的双手使竹子的生命得以延续,在浙江富阳,@闻叔的伞(寻古)(抖音号:1707592566)从小就跟随父亲学习制作油纸伞,在闻叔的心中,油纸伞就像一个儿时陪伴他长大的玩伴,年华似水中,也渐渐成为陪伴他的知己老伙计。
闻叔本名闻士善,出生于浙江富阳导岭。导岭盛产竹子,一根竹经层层叠叠一百多道工序后做成伞,做伞人的辛苦只有自己知道。闻叔与伞日日相伴的日子已有40余年。
作为富阳油纸伞的省级非遗传承人、中国油纸伞质量标准拟定者,闻叔的伞工艺出众、美观与质量兼具。每年,数以万计的伞被来自日本、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的中华传统文化爱好者订购,扬名海外。
但在闻叔心中,销量并非唯一目标。如何能推广传统制伞工艺,让更多年轻人甚至娃娃们了解我国传统油纸伞背后的历史文化与诗意底蕴,才是一代代手艺人的终极使命。
“你能翻到这个视频,先别着急退出,我不要赞,我也不要关注,但是如果你喜欢手艺的话……”通过抖音,闻叔用匠人独有的诚恳赢得了粉丝们的尊敬和认可。
挑选竹子、砍竹、制作伞骨、糊伞面、刷桐油,闻叔将制伞的道道工序细致地呈现给观众,每道步骤繁琐而不可取代,一把伞逐渐成型的过程中,仿佛也让一颗烦躁的心逐渐宁静。
网友们透过油纸伞体会着豆蔻少女走过纷飞细雨的轻快,曼妙婀娜的女子独自漫步雨巷的彷徨,迟暮老人撑伞走过旧街的岁月,新人们借油纸伞寓意“有子”的虔诚。
“我的伞,不止要美观,质量也要过关。必须用六年以上的冬竹,在水中浸泡一个月。把竹子中的糖分浸泡出去,防止虫蛀。如果装订出现裂痕,就要扔掉。手艺人将就不得……”上百个作品的坚持,闻叔如今收获了60多万粉丝,近600万点赞。
透过闻叔做伞的严谨工艺,抖音上越来越多的90后、00后开始理解工匠精神与岁月共存的心志,沉睡多年的传统手工艺已被唤醒。
寻古,让后人见识中华传统文明之光
“我叫黄俐君,是纺织品修复技艺的传承人。1972年在长沙马王堆出土的汉代素纱禅衣,它的形制就是我仿制裁剪的。这件文物是国家级珍品,整件衣服的重量只有49克。新汉服靠你们年轻人去推动,旧汉服靠我们去保护。我有责任让后人看见它们曾经的光彩。”
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无价瑰宝,非物质文化遗产凝结了几代人的心血和智慧结晶。若你想走近它们,一窥传统工匠真容,@寻古(抖音号:77709409)或许可以为你打开这扇精神之门。
短短三十余个作品,迅速积累40多万粉丝,近300万点赞。三十余位如黄俐君这样的民间老手艺人与你娓娓道来,聊起他们一生执着坚持的意义所在。
“我叫倪鑫元,用火柴做古建筑已经做了三四十年。我已经七十多了,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有个人来接个班……”在寻古上获得超50万点赞的杭州老人倪鑫元,和网友们讲述了自己耗费2年4个月14天,用火柴棒复刻杭州老火车站、西湖十景风貌的故事。最令网友动容的,是白发苍苍的倪老表达出对传承人的渴望时,眼中的那份恳切与虔诚。
“我叫闻贤兴,从12岁开始做毛笔,到现在已经做了50多年。我学历不高,不会写字画画,但看到有人用我的毛笔创作出好的作品,虽然没有我的署名,但我已经非常开心了。”
“我就是用您的毛笔啊爷爷,我会更加努力练字画画的。”网友留言说。
浙江富阳的闻老坚持用80多道工序浸润出一支好的毛笔,在90多万点赞背后,一条又一条暖心的回复也让他收获了意外之喜。
匠心造物,用一生执着做好一件事。手艺人们低调、坚守,习惯于默默无闻,却在坚持技法、寻求传承上抱着开放、探索的心态。
在抖音,大国工匠们依靠扎实的手艺和朴实的初心被发现、被认可,也给了视频外的观众欣赏、研习传统技艺的可能。若你有心,在抖音,与手艺人一起,开启属于你的传承之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