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玉为中心载体的玉文化,深深地影响了古代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成为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发源于新石器时代早期而绵延至今的"玉文化"是中国文化有别于世界其他文明的显著特点。中国人把玉看作是天地精气的结晶,使玉具有了不同寻常的象征意义。
中国12件国宝级玉器
1、渎山大玉海
渎山大玉海
在北京北海团城承光殿前的玉瓮亭中,陈列着一件硕大的玉雕,每天向千万游人展现着它雄伟壮丽的风姿,这就是举世闻名的"渎山大玉海"。
渎山大玉海
这件渎山大玉海又称"玉瓮",其实是一件巨型贮酒器,又名玉瓮、玉钵,是元世祖忽必烈在1265年令皇家玉工制成,意在反映元初版图之辽阔,国力之强盛。它是中国现存的最早的特大型玉雕,是一件里程碑式的作品,它代表了元代玉作工艺的最高水平,也预示了明清时代又一个玉作高峰的到来。《国家人文历史》将渎山大玉海评为镇国玉器之首。
渎山大玉海
它重达3500千克,玉料取自南阳。器体呈椭圆形,口径1.35-1.82、高0.7米,重达3500公斤。其雕琢装饰继承和发展了宋金以来的起凸手法,随形施艺;俏色处,也颇具匠心。用整块黑质白章的墨玉雕成,玉质斑驳变幻,墨色中夹杂白纹。制作采用浮雕和线刻相结合的表现手法,继承和发展了中国琢玉工艺上“量材取料”和“因材施艺”的传统技巧。玉瓮内部掏空,空膛深55厘米,利用玉色的黑白变化来勾勒波浪的起伏,表现动物的眉目花斑。下部以浮雕加阴线勾刻的手法表现旋卷的波浪,上部以阴刻曲线勾画漩涡作底纹。周身壁上随玉自然形状肌理雕饰有海浪以及腾跃出没其中的鱼龙、海马、海猪、海羊等神奇海兽,底座是一大一小两件叠置的八角石床,既粗犷豪放,又细致典雅,兼具写实气质和浪漫色彩。这尊大酒瓮可贮酒三十余石,大约相当于三千六百瓶一斤装的白酒。
渎山大玉海
元朝人为何把这件玉雕命名为“渎山大玉海”,特别是“渎山”一词表示了何种用意呢?后人对“渎山”的字意进行了各种猜想,一说是因玉料产于“渎山”而得名;再一说是因当时放置大玉海的琼华岛四周被水包围,故称为“渎山”;还有一种意见认为玉海上雕刻有山渎等纹饰,因而称“渎山”。现在比较统一的说法,渎山大玉海的“渎山”二字,通假“独山”。独山是中国传统的玉材产地。独山玉,因产自河南省南阳市北郊的“独山”而得名,又称“独玉”、“南阳玉”,是中国独有的玉种。独玉质地坚韧致密、细腻柔润,色彩斑驳陆离,常常是由两种以上的颜色组成的多彩玉。颜色绿、白、红、黄、紫、蓝应有尽有,能分成九大类一百多种,其多彩性是其他玉种所无法比拟的。独玉不是翡翠,但高档独玉接近透明,翠绿色的硬度可与翡翠媲美;独玉不是羊脂白玉,但玉质凝腻柔嫩,丰腴可人,颇具白玉品质。
2、金缕玉衣
金缕玉衣
金缕玉衣主要出土于中国汉代,玉衣也称"玉匣"、"玉柙",是汉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皇帝和高级贵族死后穿用的殓服,外观与人体形状相同。它是汉代规格最高的丧葬殓服,大致出现在西汉文景时期。据《西京杂志》记载,汉代帝王下葬都用“珠襦玉匣”,形如铠甲,用金丝连接。这种玉匣就是人们日常说的金缕玉衣。当时人们十分迷信玉能够保持尸骨不朽, 更把玉作为一种高贵的礼器和身份的象征。
金缕玉衣
全国共发现玉衣二十余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河北满城一号墓出土的中山靖王刘胜的金缕玉衣。它用一千多克金丝连缀起2498块大小不等的玉片,由上百个工匠花了两年多的时间完成。整件玉衣设计精巧,作工细致,1968年,这件金缕玉衣出土时,轰动了世界。
3、清大禹治水图玉山——世界上最大的玉雕之一
清大禹治水图玉山
大禹治水玉山,是中国十大国宝级玉器之一,中国玉器宝库中用料最宏,运路最长,花时最久,费用最昂,雕琢最精,器形最巨,气魄最大的玉雕工艺品,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玉雕之一。
清大禹治水图玉山局部
玉山置于嵌金丝褐色铜铸座上,系用呈青白二色的最为名贵弥勒弥勒塔山和田玉雕成,重5350千克,青白玉的晶莹光泽与雕琢古朴的青褐色铜座相配,更显得雍容华贵,互映生辉。据maigoo小编所知,玉山制于清乾隆时期,至今已有二百余年的历史,现保存于北京故宫。
4、大玉戈
大玉戈
大玉戈,商代前期玉质仪仗器,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中国十大国宝级玉器之一。1974年武汉市黄陂区盘龙城李家嘴三号墓出土的大玉戈,出自商代前期,在商代玉器中十分罕见。该器长94厘米、宽14厘米、厚仅1厘米,属礼仪用玉。戈的援部略呈弧度,尖削锐利,中脊,直内,后端饰以圆形小孔。在使用的时候以绳子穿过圆孔,将玉戈固定在木柄之上。
大玉戈
整件器物用玉石片仿铜戈式样精心琢磨而成,表面平整光滑,器型体薄而扁,端整大气,玉质精细温润,纹理细致,线条流畅。通体琢磨精致,光润晶莹,显示了商人高超的琢玉工艺。作为随葬的珍贵器物,这也是墓主人身份地位显贵的一种标志。主要用于古代高级贵族的仪仗之中,象征着权力和地位。它是我国迄今发现的玉戈之最大者,堪称“玉戈之王”,现收藏于湖北博物馆。
5、商玉边璋
商玉边璋
商玉边璋是商代玉器,1986年出土于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为我国十大国宝级玉器之一。该器物为长54.5厘米,宽8.8厘米的条形玉璋,其状顶端一为钝角,一为锐角,射部和柄部两面,均阴刻有两组图案,图案分上下两幅,正反相对呈对称布局。图案里描绘的是古蜀先民在圣坛上举着牙璋祭祀天地山川的场面。现商玉边璋收藏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6、西汉角形玉杯
西汉角形玉杯
西汉角形玉杯是西汉时期制作的玉器,于1983年在广州市南越王墓出土,现收藏于广州南越王墓博物馆。该器物高18.4厘米,口径5.8~6.7厘米,壁厚0.2~0.3厘米,重372.7克。杯形如兽角,杯底有细软弯转的绳索式尾,缠绕在杯身下部。杯口沿阴刻弦纹一周,杯身以浅浮雕和双钩法饰勾连云纹。器体轻薄,抛光琢制俱佳。口沿上微残,青玉质,半透明,局部有红褐色浸斑。它是明代以前唯一一件汉代遗作,在玉器史是占绝对重要的地位,被列入《首批禁止出国(境) 展览文物目录》。
7、红山文化玉龙
红山文化玉龙
红山文化玉龙有着“中华第一龙”的美誉,出土地点为翁牛特旗乌丹镇新地村东拐棒沟红山文化遗址群中。该器物高26厘米,完整无缺,体蜷曲,呈C字形。吻部前伸,略向上弯曲,嘴紧闭,有对称的双鼻孔,双眼突起呈棱形,有鬣,身体呈墨绿色。龙背有对称的单孔,经试验此孔用于悬挂,龙的头尾恰好处于同一水平线上。红山玉龙的发现,不仅让中国人找到了龙的源头,也充分印证了中国玉文化的源远流长。
8、西汉皇后之玺
西汉皇后之玺
西汉皇后之玺是西汉玉器,1968年在陕西省咸阳市韩家湾公社出土,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西汉皇后之玺是汉代皇后玉玺的唯一实物资料,对研究秦汉帝后玺印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
西汉皇后之玺
该器物为正方形,2.8厘米见方,通高2厘米,重33克,以新疆和田羊脂白玉雕成,玉色纯净无瑕,晶莹润泽,玺钮为高浮雕的匍匐螭虎形,形象凶猛,体态矫健,玺面阴刻篆书“皇后之玺”4字。
9、夏七孔玉刀
夏七孔玉刀
夏七孔玉刀是夏朝玉器,1975年出土于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四角楼附近,收藏于洛阳博物馆。夏七孔玉刀的出土丰富了二里头文化的内涵,为进一步探索夏文化提供了可靠的实物例证。该器物长65厘米,最厚0.4厘米。玉料呈墨绿色,局部有黄色沁。体扁平,呈肩窄刃宽的宽长梯形,两侧有对称的凸齿,近肩处有等距且排成一直线的七个圆穿。玉刀两面饰纹相似,皆以交叉的直线阴纹组成网状和几何纹图。
10、神 *** 面纹玉钺
神 *** 面纹玉钺
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神 *** 面纹玉钺,是新石器时代的玉器,于1986年出土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反山良渚文化墓地第12号墓,现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该器物钺冠饰为白玉,一侧有紫褐色瑕斑,钺端饰亦为白玉,一侧同样有紫褐色瑕斑。钺身通长17.9厘米,上宽14.4厘米,刃宽16.8厘米,厚0.8厘米,为青玉制成,有少量褐斑,玉材优良,具有透光性,抛磨精良,光洁闪亮。神 *** 面纹玉钺制作精致,有纹饰的玉钺目前仅此一件,对了解此类器物的用途和定名等问题有重要价值。
11、西周晋侯夫人组玉佩
西周晋侯夫人组玉佩
西周晋侯夫人组玉佩是西周时期的玉器,1992年出土于山西临汾曲沃县曲村M63墓,收藏于山西博物院。该器物复原长度约158厘米。由玉璜、玉珩、冲牙、玉管、绿松石珠、玛瑙管等组成,共有204件。大致有三列,中列有玉璜19件、玉珩3件、玉雁2件,左右两列各有玉璜13件,冲牙1件,上部由玉管、玉珠、玛瑙串联。组玉佩的下端是两件玉雁。
西周晋侯夫人组玉佩
它的做工极尽巧思,华丽无比,代表了当时晋国的最高治玉水平。
12、翠玉白菜
翠玉白菜
翠玉白菜是台北故宫的三大镇馆之宝之一,中国十大国宝级玉器之一。翠玉白菜的原料来自 *** ,翠色晶润淡雅,通透无暇。由于原料的珍贵,且琢磨玉料成为器物相当的费工、费时,顺应玉料自然天成的外形或色泽,设计玉器形制,其创意构思之巧妙,令人叹为观止。台北故宫总共有三件翠玉白菜,除了镇馆的翠玉白菜外,第二棵是绿黄相间的翠玉白菜,台北故宫人士称它为“翠玉小白菜”。
中国四大名玉
中国的四大名玉是;新疆的和田玉,河南南阳的独山玉,陕西西安的蓝田玉,辽宁岫岩的岫玉。
1.新疆和田玉
和田玉子料
和田玉,"中国四大名玉"之一(其三为陕西蓝田玉、辽宁岫玉和河南独山玉)。传统狭义范畴特指新疆和田地区出产的玉石,以和田"子料"为代表闻名于世;广义的和田玉指软玉(真玉)。
和田玉虽然因新疆和田而命名,但其本身不是地域概念,并非特指新疆和田地区出产的玉,而是一类产品的名称。中国把透闪石成份占98%以上的石头都命名为和田玉,都在国标范围内。
和田玉图片
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时候,和田玉因产于昆仑山被称为"昆山之玉",以后又因位于"于阗国"境内而被称为"于阗玉"。直到清光绪九年(1883年)设立和田直隶州时,才被正式命名为"和田玉"。
和田玉中的名品,是珍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的西汉国宝级文物"皇后之玺",其质地为新疆和田羊脂玉,是迄今唯一的汉代皇后玉玺,为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
2.辽宁岫岩玉
岫岩玉
岫岩玉,辽宁省鞍山市岫岩满族自治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岫岩玉为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名玉之一(其三为陕西蓝田玉、新疆和田玉和河南独山玉),因产于辽宁岫岩而得名,最早的玉名见自西汉《尔雅》:"东方之美者,有医无闾之殉圩琪焉"。
岫岩玉
岫岩玉广义上可以两类,一类是老玉,老玉中的籽料称作河磨玉,属于透闪石玉,其质地朴实、凝重、色泽淡黄偏白,是一种珍贵的璞玉;另一类是岫岩碧玉,其质地坚实而温润,细腻而圆融,多呈绿色至湖水绿,其中以深绿、通透少瑕为珍品。
2.河南独山玉
河南独山玉
独山玉(Dushan Jade)因其主要产于南阳独山而得其名。独山位于南阳市东北处。独山玉玉质坚韧微密,细腻柔润,色泽斑驳陆离,温润,有绿、蓝、黄、紫、红、白六种色素,77个色彩类型,是工艺美术雕件的重要玉石原料,成为南阳著名特产,也称"南阳玉"或"河南玉"或"独玉",是中国四大名玉之一。
3.陕西蓝田玉
陕西蓝田玉
蓝田玉是中国四大名玉之一(其三为:和田玉(软玉)、岫玉和独山玉) ,素有"玉种蓝田"之美称,是中国开发利用最早的玉种之一。
蓝田玉
早在万年以前的石器时代,蓝田玉就被先民们开采利用。春秋秦汉时蓝田玉雕开始在贵族阶层和上层社会流行,唐时达到鼎盛 。著名的秦始皇传国玺就是用蓝田水苍玉制成,此后玉玺一直作为皇权的象征,在中国君主专制社会流传千余载。
4.辽宁岫岩玉
岫岩玉
岫岩玉,辽宁省鞍山市岫岩满族自治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岫岩玉为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名玉之一(其三为陕西蓝田玉、新疆和田玉和河南独山玉),因产于辽宁岫岩而得名,最早的玉名见自西汉《尔雅》:"东方之美者,有医无闾之殉圩琪焉"。
岫岩玉
岫岩玉广义上可以两类,一类是老玉,老玉中的籽料称作河磨玉,属于透闪石玉,其质地朴实、凝重、色泽淡黄偏白,是一种珍贵的璞玉;另一类是岫岩碧玉,其质地坚实而温润,细腻而圆融,多呈绿色至湖水绿,其中以深绿、通透少瑕为珍品。
5、祁连玉
祁连玉产于祁连山中,石种为黄花石。祁连玉呈各种绿色,有浅绿、翠绿、墨绿、白色及过滤色,结构致密、细微、色泽鲜丽、柔和,硬度4~7度,有较高的工艺欣赏和经济价值。其色彩典雅、造型独特、质地细腻、意境无穷,是玉中佳品,深受玉石爱好者的青睐,被称为中国五大玉种之一,自古就有“祁连美玉甲天下”之说。
6.湖北绿松石
绿松石雕
湖北绿松石雕是广受人们喜爱的湖北名优特产之一,拥有着四千年的悠久历史。绿松石雕运用高超的工艺技巧将这些绿松石体态活泼,软硬度不同,颜色艳丽等特点相结合,并融会贯通,下刀干净利落,清晰简练,线条纤细入微。在造型结构上讲究饱满、完整,生动而新颖,设计创造出多种人物形象及风景、故事等著名作品。
7、寿山石
寿山石
寿山石是中华瑰宝,中国传统“四大印章石“之一,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寿山村是寿山石的原产地。经过1500年的采掘,寿山石涌现的品种达百数十种之多。其石质晶莹、脂润、色彩斑斓,色泽浑然天成, *** 分明,具有稀有性、人文性和升值性的特点,深受国内外人士的喜爱,并于2003年被确定为“国石”候选石。
8、巴林石
巴林石
巴林石,中国“四大印石”之一,属叶腊石,石质细润,通灵清亮,质地细洁,光彩灿烂,颜色妩媚温柔,似婴儿之肌肤,娇嫩无比。巴林石按质地、颜色的不同可分为巴林鸡血石、巴林福黄石、巴林冻石、巴林彩石、巴林图案石五大类,百余个品种。
9、青田石
青田石
青田石,主要产于浙江省青田县内,我国传统的“四大印章石之一”。青田石是青色为基色主调,寿山石则红、黄、白数种颜色并存。青田石的名品有灯光冻、鱼脑冻、酱油冻、封门青、不景冻、薄荷冻、田墨、田白等。青田石质地温润,色彩斑斓、花纹奇特,硬度适中,是中国篆刻艺术应用最早、应用最广泛的印材之一。
10、昌化石
昌化石
昌化石,主要产于浙江临安昌化县,我国著名的四大系印章石之一。昌化石具油脂光泽,微透明黄黑双色巧至半透明,极少数透明。品种很多,大部色泽沉着,性韧涩,明显带有团片状细白粉点。昌化石的颜色主要有白、黑、红、黄、灰等各种颜色,品种也细分成很多种,多以颜色划分。
中国古玉不但历史悠久,而且影响深远,玉和中国民族的历史、政治、文化和艺术的产生和发展都有着密切的关联。它影响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的观念和习俗,影响着中国历史上各朝各代的典章制度,影响着一大批文人墨客及他们笔下的辉煌巨作。中国古玉器世代单件作品的产出与积累,与日俱进的玉器生产技艺,以及与中国玉器相关的思想、文化、制度,这一切物质的、精神的东西,构成中国独特的玉文化,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一个重要的分支而光照全世界。鉴赏中国古代玉器,我们不但要欣赏它们的工艺价值,更要研究它们深刻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