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往期回顾:杨子乐:《交响夜之声•舒伯特》上篇
上篇提要:舒伯特《降B大调第五交响曲》有着浓厚的「古典主义」元素:
1. 简单易记的主题旋律。
2. 公式化的和声进行(四个乐章的开始部分)。
然而,该交响曲,是否仅仅有着「古典主义」的元素?
不。
浪漫主义的风格,在此交响曲也同时存在着。
上次的讲课,不是都盖棺定论了么?这交响曲是「古典主义」的么?
须知,一枚硬币也有两面。
同一首乐曲,同时混合两种风格,一点都不奇怪。
这也是国外学院思考范式的核心。
Pros and Cons,正反两面都进行探讨;
舒伯特《降B大调第五交响曲》,也有着过去、与将来的影响。
实不是一个「古典主义」、或「浪漫主义」概括,
便能简单粗暴的把乐曲风格标签化。
有很多调性外音 → 浪漫主义?常规的曲式 → 古典主义?
如果是与小孩子作音乐风格的科普介绍,这没有问题。
然而,是否于公元1819年12月31日,还是很「古典」的西方世界; 踏入1820年1月1日零时零分,立马就「浪漫」,彻底自由解放了?
不可能的。
一个主义的「孕育」,并非一朝一夕。
「什么什么时期」仅是以年份界定, 使音乐研究有一基本脉络。
「古典主义」上次讲课已有叙述,至于「浪漫主义」,所描述的是怎么样的状态?
「浪漫主义」,能让各位联想到什么?
「自由」?
「幻想」?
「个性」?
理性分析的第一步,就是要去除所有抽象的形容词。
从音乐的角度而言,这是从传统的调性、和声曲式限制之内,作曲家们运用更多的想象力,去探讨发掘新的音响效果、探求崭新音乐进行的种种可能。
以有限的方式(音乐),表达「对永恒的渴望」。
稍后会就以上论点,作谱例的分析。
不得不提的舒伯特艺术歌曲
说到浪漫主义,不得不提及,影响着舒伯特一生乐思、见证着浪漫主义发展的一曲种,猜到是什么吗?
正是艺术歌曲。
此曲种,舒伯特一生写了600多首,可说是由舒伯特一手发扬光大的曲种。后人称舒伯特为「歌曲之王」,说明舒伯特创作灵感的一大来源。
(一)什么是艺术歌曲
到底艺术歌曲是什么?
往浅了说,就是以诗歌作为歌曲的歌词,配以钢琴伴奏。
『嗯。这曲种有啥「独一无二」的?不是很普通嘛。』
然而,在19世纪后(准确点说,是舒伯特开始创作 艺术歌曲的时候),才开始流行。
为什么艺术歌曲能盛行一时?
问个简单问题:各位,无论喜欢唱K 与否,作为现代人的你们,总去过吧?
带钢琴伴奏的艺术歌曲,
不就是19世纪的K歌么?
或许你们会想,歌剧不也是含有歌词、搭配音乐的曲种么?
然而,演出歌剧的演唱者,既需极高的音色、技巧控制;
音量也要镇得住整个管弦乐队;
没有过人的唱功,是无法胜任的。
发展到Verdi,donizetti的歌剧,其歌剧演唱的难度甚高。(Donizetti 歌剧《拉美莫尔的露琪亚》 著名的《疯狂场景》 ,代表着美声唱法的最高级别技巧。)
由1分10秒开始听。女高音的唱功,是否很变态?
还有想排练咋办?是否随时有一队管弦乐团随时待命当陪练?(这是现实的问题:你有 门德尔松 的家底,家里养着一堆管弦乐手另说)
那是一名(非专业)音乐爱好者能容易做到的么?
艺术歌曲,大多是更「接地气」,真没那么难唱。
德语艺术歌曲的歌词,是来自德意志(那时「德国」还没有建国)、奥地利地区的诗词。
曲式一般分为:
1.分节歌曲(一首歌分为若干段,每段歌词韵律相同,并唱同一旋律,如圣诗形式) 。
2.通谱体(通谱歌,不重复,每段歌词都有不同的曲调)。
事实上,贝多芬早在1801-1802年(比舒伯特早了十来年), 便开始出版歌德、盖勒特诗歌为歌词蓝本的声乐套曲,如Op.48 Op.75 Op.83等。
舒伯特,作为贝多芬的NC粉(到舒伯特病重那年,死到临头了,遗愿是要把自己的墓地放贝多芬隔壁,对偶像的崇拜不可谓不疯狂),
说舒伯特创作的艺术歌曲的根本动机,是受到贝多芬的启发,也不为过。
以下,借我国的诗词,与西方音乐作类比。
虽然这样的比较十分牵强,然可帮助各位更直观的了解 诗词(音乐)的历史演变。
唐诗:『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工整的五言绝句;
句子(句子单位 = 五字)的概念清楚;
格律严谨(借喻乐句结束的终止式),讲究平衡之美。
如借用海顿其中一首奏鸣曲的第一乐章开头来做比较。
乐句多以四小节为单位;带有轮廓鲜明/清楚的终止式。(例:原调属七 → 主)
对比一首新诗:徐志摩《再别康桥》选段。
『…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
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
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新诗与唐诗不同之处在于,
对格律的要求有放宽;
也不一定非得「每个诗句(乐句)限于多少字数」, 而且每句诗句的字数不规整。
试以斯克里亚宾《第二奏鸣曲》的开头作参照:
乐句单位不固定(6小节 + 4小节);
几近放弃五度圈形式的和声进行;
低音七度跳进、增四度(三全音)跳进,都不是「古典」的处理手法;
几乎没有调性属功能 *** → 主功能 *** 的原调/离调/和声解决(仅有增六 *** → 属的解决)。
晚期浪漫主义时期作品的和声分析, 做起来远没有古典主义时期的作品来的轻松。 究其原因是前者的调性不像后者那么明确。
(二)艺术歌曲创作
舒伯特,虽然看画像还挺伟岸的。
事实上,舒伯特一米五几的身高(德奥成年男性平均身高一米八);
论出身,他有位农村教师的爸、婢女的妈;
一不高、二不富,也不见得帅的年轻人,
不就是一名极品矮穷矬么?
一个外在条件几乎没有的人,在创作初期没人赏识,这太正常了。幸而,是金子总会闪光。到了1815年,终于迎来了一位赞助人,他的朋友Franz Schober,家底甚厚的德奥诗人。
由于老板的兴趣爱好(诗词),结合音乐、钢琴伴奏(舒伯特的键盘演奏技术还不错,几乎写的所有艺术歌曲,他都亲自伴奏,有《魔王》一类的键盘演奏技巧要求较高的作品)
写曲子赚一份、演奏多赚一份外快,
于是就有了舒伯特的600多首艺术歌曲。
可是问题来了:
今晚的讲座不是就《降B大调第五交响曲》作探讨么?
舒伯特这首交响曲,与艺术歌曲有何联系?
来看看《降B大调第五交响曲》第三乐章,第一主题。
再比对以下的旋律:舒伯特歌剧(音乐话剧)Des Teufels Lustschloss 的四重唱选段。
各位觉得如何?两条旋律像不像?
再看看《降B大调第五交响曲》第三乐章,第二主题。
再比对以下的旋律:舒伯特 歌剧(音乐话剧)Des Teufels Lustschloss 的 Roberts Lied 选段。
Lied = 德语 歌曲(艺术歌曲)
这对组合又如何?
无论从旋律线、或从更直观的「听觉」来分析,
这个《降B大调第五交响曲》的乐思,是从艺术歌曲而来,一点都不为过。
山水画,讲「意境」;
儒释道,讲「顿悟」;
这都没问题。
然而,在分析音乐,尤其是西方的调性音乐,杨老师建议多用理性思考。
因为德奥的调性音乐,有着严谨的和声曲式结构。
那时候的音乐,与建筑学紧密联系着。
不经过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的反复推算,
单凭感觉建筑,结果绝对是满城危楼、豆腐渣。
不少坊间的大师课:
练琴只讲慢练;
乐曲分析只讲音色;
音乐处理只讲感觉意境。
窃以为,多上谱例、乐谱,从听觉上比对,方能有理有据。
「自古深情留不住, 唯有套路得人心。」
交响化、个性化和浪漫主义
(一)《第五交响曲》的交响化
除了借用艺术歌曲的旋律以外,舒伯特做了一点「处理」, 让只有室内乐团 规模的乐队,产生「交响化」的音乐起伏。
请看《第五交响曲》第一乐章 276小节。
*点击“阅读原文”订购舒伯特舒伯特交响曲总谱
第一乐章:尾声(276小节- 299小节)
新的动机:位于276小节 第二个四分音符处:不间断的上行音阶式八分音符节奏,两个八度音域的快速推进(至280小节G音作为最高点)。这是古典主义中晚期的 曼海姆乐派 的一大音乐创作特点。
让本应在 276小节 「就该结束」的乐章,制造了戏剧性的时刻。
另一「交响化」之处在第三乐章:全体强齐奏(1-4小节) → 纯弦乐声部的旋律+伴奏(4-8小节), 管弦乐配器方式的突然转变,也可作为戏剧性的时刻(不仅是音量变化)。
(二)《第五交响曲》的个性化体现:
接下来, 探讨俗一点的东西。谈一下——钱。
「古典乐派」与「浪漫乐派」的作曲家收入来源有所不同。
古典乐派的作曲家:依赖赞助人的机制(土豪贵族 给钱作曲家写曲),没有了赞助人的帮助,作曲家会潦倒致死。
海顿:受艾斯特哈萨家族(匈牙利大公)终身受聘,待其甚厚。
建立了不错的金钱地位,海顿才有底气放弃这个终身受聘的职位,去英国发展他事业的第二春。
时至今日,常演的海顿曲目,大多是英国时期的后期作品。
反观莫扎特:前期虽有王室贵族赞助其创作,然而写了《费加罗的婚礼》、《唐璜》等歌剧, 彻底失去了贵族的支持(里面的内容多讽刺上流社会的糜烂生活), 导致生活朝不保夕,英年早逝。
贝多芬:可说是精于与出版商、赞助商周旋,从他与出版商的书信中可看出,一生几乎都在与出版商讲价。书信内容不乏:「上次出版了我三首奏鸣曲,大卖,这批次的曲目,我要求取得多少多少florins(当时的货币单位)报酬」。
真正令贝多芬大红大紫,永垂不朽, 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赶上了好时候。
于古典时期(18世纪)晚期,中产阶级筹钱开办为公众服务的音乐厅、爱乐乐团。平民(主要是中产)也有机会去看音乐会。
(以前作曲家要发布新作品,总得用 王宫、贵族的大庄园 作为场地);
另一方面,印刷术已存在多个世纪,然18世纪末随着工业革命而更加普及。这让印刷书本(乐谱)的成本越来越低,越来越多人买得起乐谱。
作曲家的创作,越发不需依靠赞助人取得收入,因为出版大量乐谱所产生的版权费用,也够作曲家赚一笔。
名(乐谱大卖)、利(版权费)双收,作曲家的地位,也就顺理成章地提升。
让19世纪的作曲家们,不用事必看王室贵族、赞助商的脸色行事,可以开始有「浪漫化」、「个人化」的音乐处理。
在舒伯特的半音体系运用,正好解释了「个人化」这一点。
说到个人风格,Chromatic medient relationship ,译为半音中音关系,就是: 原调转到bIII 大调/ bVI 大调。
是 舒伯特 的其中之一标志性的和声运用。
这种转调方式,到底有什么特别呢?
因为半音中音关系的转调/离调,于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以前,是极罕有的。
当时,最常见的调性音乐转调方式,有:
原调 → 属调;
或原调 → 下属调 的近关系转调;
此外,大调之下,
原调(I)→中音(iii级)小调;
原调(I)→次中音(vi级)小调 也
不罕见。
举个例子:C 大调(原调),仅需提供调性外音 升D、升F,即可转调至 e 小调(中音小调)。
至于 C 大调(原调) 转至 a小调(次中音小调)就更简单了, 仅需提供调性外音升G即可。
由于 e小调、a小调,与 C 大调之间的共同音不少,
而e小调、a小调的主 *** (EGB、ACE),全是C大调的调性音, 这为之近关系转调。
以科学的角度来说,
正如「近亲」之所以「近」,是因为两个个体拥有着最多相同的染色体(共同音)。
所以,中音关系的转调(原调 - iii 小调, 或 原调 - vi 小调) 即是「近亲」- 非常近的 转调方式。
然而, C 大调要达成转调至 bA 大调(bVI 级大调), 或 降E大调(bIII 级大调),便需提供更多的调性外音。
bA 大调(bA + C + bE)、降E大调的主 *** (bE + G + bB), 只有 C、G 是C大调的调性音,其余均是调性外音。
由于降E大调、降A大调,不是C大调调性音(例如:e小调、a小调)为根音的转调主 *** ,
此外,降E大调、降A大调与 C大调之间的共同音少,
是为远关系转调。
请看谱例。
舒伯特《圆舞曲》D365 第33首,第二行最后四小节,从F 大调,转到 降A大调的进行。
降A大调,正是F大调的(bIII 级大调),
而降A,并不是F大调的调性音。
再看看《第五交响曲》第二乐章的曲式结构图。
谱例如下:
为何会产生这种转调方式?这需要以舒伯特的半音体系做更深入探讨:大、小调式交替。
再看看刚才的圆舞曲谱例,
绿色箭头标示之处,
第12小节(第二行第四小节)C + E + G + bB 正是F大调的属七 *** ,到第13小节,常规的和声解决,「理应」是到 F + A + C:
F大调主 *** 才对啊?
然而这里却是 F + bA + C,F小三 *** ?
以上谱例的F小三 *** 出现的目的,是为了进行至后续的 降A大调转调 (降A大调 vi 级 *** )考虑。
一起看看 《降B大调第五交响曲》第一乐章 96 小节(呈示部将近结束)处:
按照传统的奏鸣曲式,将近呈示部结束时,理应是从原调(谱例:降B大调),进行至强调属大调(谱例:F大调)的转调。第99-100 小节的进行,已是非常的「公式化」(F大调 属 → 主)。
然而,第96 – 98 小节的进行,就不是那么教科书式的了。
为何F大调的调性下,出现 bA 、bD?
经和声分析,是f 小调的主 *** 、与f小调上主 *** 第一转位。(第97小节)
F大调之下,出现的调性外音(bA 、bD) 乍看是引致f小调的转调(从前调性外音的出现,多数是在表示转调),可是该「转调」并没有完成, 由于乐段并没有结束,而且f小调的调性也没有加以发展。
如是者,圆舞曲谱例的 f小调转调并不成立。 只能说F bA C 是让F 大调 → bA 大调产生联系的连接 *** 。
第五交响曲第一乐章 97-98 小节, 因为并没有从(F大调/f小调)属 *** 解决到 f小调的主 *** 原位,f小调转调的说法,更加说不过去。
是为改变原(大)调和声色彩的装饰性 *** (同名小调的借用 *** )。并不对原有的调性 *** 功能造成影响。
(三)《第五交响曲》中的浪漫主义元素
至于舒伯特的写作手法「浪漫」在哪里?
请看 127-128小节, 131-132小节, 135-136小节。
127,131,135小节的长笛、第一小提琴声部,不止一次奏出
(bE 大调首调唱名)do~ re do si do mi~ re...
接下来耳朵肯定是期待 do的。回到主 *** ,乐章结束。对不对?
按道理说,跟一开始出现的主题一样,配个 V → I, 即能搞定。
而舒伯特没有这么做。
他用了V - bVI,还不止一次(两次)这种带有「欺骗性质」的解决(类同 deceptive cadence 阻碍终止)。
另一个「浪漫主义」精神的体现,在第四乐章第209 - 231 小节处。
乐章再现部,于237小节起。「再现部」之前,一般来说会有维持数小节的属持续音(用以显示 属 *** 返回原调 的心理准备)。
舒伯特一口气写了23个小节的属持续音。
第二乐章,临到乐曲的结束处,出现了「乐曲终止(终止式)的二次延长」 第四乐章,再现部之前23小节的属持续音,意义是什么?
预想的结局(解决),不要出现的那么「及时」。
「古典主义」,为了保持理性、平衡的美感, 总是让不协和声尽快得到解决。
一个论点:『以有限的方式(音乐),表达「对永恒的渴望」』。
以有限为无限,这是浪漫主义的其中之一核心思想。
瓦格纳的歌剧,女主角各种殉情、各种死法。
我国著名戏剧《梁祝》的结局,
如果男女主最后在一起,过着壕 的幸福生活,
这样的结局,没有遗憾。对不?
然而观众高兴了,这样的结尾平庸的很,牵扯观众的情绪很有限。
多了「男女主殉情」、「化蝶」的戏码,才容易触动观众情绪,让人感动。
艺术感,瞬间爆发10000点伤害值。
近代还是充斥着类似的剧情,可参见《泰坦尼克号》电影。
舒伯特身处的时代,
虽无法完全跳出「古典主义」思想(还是有和声、声部连接的解决),可是突破在于,舒伯特的半音体系,影响着肖邦、舒曼日后更自由的、调性模糊的创作手段。
都说「美,是主观的」对不对?
美学,更应该让学生获取一定的客观知识量以后,让她们自行体会。
作怎样的音乐处理,仅仅是「老师觉得那样弹才美」;
「老师认为那样弹好听」;
就把自身的审美观,不经论证的硬塞给别人。
所以音乐老师们,多钻研「乐理」这一块,
待知识(泛指所有艺术类:音乐、绘画、建筑,再深一层比如是哲学、数学 )累积到一定程度以后,审美自然而然就建立的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