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
70年披荆斩棘,70年风雨兼程。
我们的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安溪也是如此!
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人民生活日益美好。
影像是记录历史最真切的档案。
让我们一起跟着
安溪县委宣传部退休干部吴跃生
拍摄的一张张有故事的老照片,
走进“时光机”,追寻安溪发展的
脉络和轨迹、成就与辉煌。
让我们一起向祖国70年壮阔征程致敬!
对比看变化
同一个地点,不同的时间,
穿越时光隧道
看看这些年安溪发生的变化
↑↑↑上图为2018年从城西看安溪县城,下图为1989年拍摄。改革开放初,安溪城区仅0.86平方公里,且“横直三条街、一间小百货、两处饮食店、最高四层楼”,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安溪城区体量不断变大,面积已达到35平方公里、人口约35万人。
↑↑↑上图和右下图为如今的县 *** 片区,左下图为2012年改造前的县 *** 片区,无论是县 *** 公务大楼还是周边的商用民住设施都可以发现,安溪县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龙湖片区,原是一片沙滩地改造的甘蔗园,1991年,成立龙湖开发区办公室,1992年,兴建新华书店、地税局、电力大厦、进修学校、逸夫小学、沼涛中学等,2000年,建成登科小区、明园大酒店、龙湖山庄、富华林美小区、世纪广场、龙湖商城等。
↑↑↑龙津大桥南侧。2004年为交通局办公楼等,现已经建成明园大酒店等。
↑↑↑中百片区,2003年实施改造,建设用地面积2480平方米,地上建筑物18层(其中1-4层为商用曼哈顿购物广场,5层以上为住宅)。2006年12月竣工并交付使用。
↑↑↑大东街片区,位于中山路东侧,2005年实施改造,现为鸿业嘉辉小区。
↑↑↑安溪县影剧院,原址位于解放路36号,为俄式尖顶塔楼建筑,前身是华侨戏院,1962年建成即正式开业。新址位于县河滨北路,外形设计像一架打开的三角钢琴,建筑面积达12938平方米,建有可容纳1200座的主厅和4个中小型电影厅,2017年11月正式投入使用。
↑↑↑解放后,安溪县城的街市建设逐步得到发展,1980年,县 *** 在后楼建设一个用地面积48亩的城关农贸市场,1984年交付使用,连同祥云路、上西街等成为县城商业、农副产品、乡镇企业产品的主要商贸中心。如今,改造后的后楼市场依然是城区中心的主市场之一,也是安溪重要的农贸市场。
↑↑↑原工会片区,2004年4月实施改造,为现在艾美商场所在地。
↑↑↑安溪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安星藤器有限公司原所在地,现为安溪亿龙城市花园。
↑↑↑龙津公园片区,2007年12月实施改造,建设有金龙·现代广场,其中建有一栋49层的商务楼,为目前安溪最高楼。
↑↑↑大同路西片区,2004年实施改造,2007年12月竣工。
↑↑↑圆潭片区,现建有恒禾湾美等。
历史时刻
在70年历程中
总有一些改变历史的时刻
总有一些发生变化的地方
点点滴滴呈现的是变迁
见证的是大跨越大发展
↑↑↑拍摄于2005年的三十六米大街。
↑↑↑1978年,晋江地区师范大专班在安溪设分班,校址在县进修学校,开设数学、物理两个专业,其中数学专业41人、物理专业37人,学制两年。1979年5月正式上课。1981年5月毕业77人,肄业1人,大专班停办。
↑↑↑国营安溪汽车站成立于1954年,址设北石,后迁入县城租用西门南侧一座民房作站址,随即在西门北侧征地建站。1982年再投资翻建成4层综合楼1座。上图拍摄于1985年。
↑↑↑(1)1957年5月,公私合营安溪电化厂试产电石,1958年该厂过渡为地方国营,1959年1月,又改为安溪县电冶厂。2004年底,因电石生产属于高能耗、高污染,加上电石出现替代产品,该厂电石全面停产。(2)1970年4月筹建安溪化肥厂,址设剑斗镇剑斗村。2000年,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县 *** 办公会议研究决定,县化肥厂实施关闭。
↑↑↑(1)安溪轻工机械厂,1979年3月创建,位于凤城镇小东街3号,属集体所有制企业,主要生产木工带锯机、冲煤机。(2)1979年投资7.8万元,兴建安溪纸制品,厂址在凤城镇祥云路,后定名安溪县纸箱厂,为全民所有制企业。1984年,厂迁建在城厢同美村,1992年县彩印纸箱厂与香港富亨实业有限公司合作经营,成立安星制品工业有限公司。(3)1954年,谢浮私人创办安溪合裕酒厂,1956年1月公私合营,更名为公私合营安溪酒厂,址在凤城镇北石。1958年过渡为地方国营企业,1959年8月与县商业局食品加工厂合并,更名为地方国营安溪综合食品厂,1982年,食品车间搬迁城内,复称地方国营安溪酒厂,2005年4月,县酒厂引进厦门市晨海工贸有限公司,在城区西二环路(城厢镇古山村)投建新酒厂,2006年动工,更名为福建省曲斗香酒业有限公司。(4)安溪县内水泥工业始于1963年,该年,安溪钢铁厂停办,改建水泥厂,厂址在剑斗镇,2013年,因国家产业政策调整,安溪县水泥厂正式解散。
↑↑↑创办于1952年的国营福建省安溪茶厂,位于官桥镇五里埔,是安溪乌龙茶生产、加工、销售、科研一体的农业企业。2000年11月,经县人民 *** 批准,安溪茶厂改制为福建省安溪茶厂有限公司,并以其为核心企业组建福建省安溪铁观音集团。2007年改制为福建省安溪铁观音集团股份有限责任公司。2017年11月,安溪铁观音集团重组成功。
↑↑↑安溪县内医药生产始于1971年,县卫生局创建安溪制药厂,址在城内后北街。1974年,征用城郊上山大队山坡地兴建新厂房,1978年2月竣工搬迁。1996年安溪制药厂改制为安溪制药有限公司;2003年6月,该公司与香港成发控股有限公司合作在城区二环路进行异地改造;2005年,县制药有限公司因企业异地改造外资未到位等原因停产,2006年,安溪制药有限公司合资方将股权转让,重新启动项目建设。现为柏桐堂(福建)生物药业有限公司。
↑↑↑安星藤器企业有限公司是我县首家“三资”企业,1984年4月,由安溪县竹藤工艺品联合公司与香港曾星如物业有限公司合资创办,公司设在美法村。1985年1月,公司正式投产,产品出口亚洲及欧美40多个国家和地区,企业开办前两年实现产值1000万元,培养包括黄连福、陈明辉等一批安溪工艺界领军人物,以及4000多名竹编工人和生产管理骨干,引领产业发展。
↑↑↑凤华制衣,原位于凤城镇河滨北路,1985年6月创办,中外合资企业。2006年10月1日,因旧城改造迁建于城区二环路,2007年,新厂房落成搬入新厂。
↑↑↑安溪大桥,位于旧城城西,又称西门大桥、城西大桥,横跨晋江西溪,连接祥云与北石两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县城区修建的第一座大桥,建成于1963年6月15日。2003年10月,在原桥上下游各进行同跨数同跨径两车道拓宽改造;2004年10月30日,改扩建后的安溪大桥正式竣工并通车。
↑↑↑龙津大桥(南门大桥),位于县城南街(今大同路)与蓝溪溪岸交汇处,即古黄龙渡,后称龙津渡,于1982年5月19日成立建桥指挥部,10月10日动工建设,1986年7月1日竣工通车。2005年,龙津大桥拓宽建设工程由安溪县计划局批准立项。该工程在原大桥的下游加宽一座宽14.5米的新桥,并改造旧桥桥面,使之与新桥相配,组合成一座行车道为双向六车道宽21.5米、两侧各2.5米人行道的桥梁。
↑↑↑1980年,安溪公共交通公司成立,但城区的公交线路没有运行。1999年9月6日,经县 *** 办公会议研究决定,城区公交线路由恒兴汽车运输公司经营,开通4条城区专线,1999年10月1日,恒兴公司投入16座位-19座位中型客车24辆,开始公共汽车试营运,12月,开通县城至参内公交路线。2006年,营运线路增至6路。目前,安溪公交线路已经拓展至湖头、龙门、官桥等乡镇,重新规划优化后,全县公交线路调整至22条,运营线路里程300.1公里。
↑↑↑“安溪人真敢创,无钱也敢挖龙门洞。”作为我县摆脱贫困、迈向富庶的关键性工程,也是当时安溪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最为艰巨的建设工程之一,1995年5月1日,龙门岭隧道工程的建成,使安溪通往厦门公路降低越岭高程410米(点击:龙门隧道)。2012年底,安厦高速通车,更是结束安溪境内无高速公路的历史。目前,已有安厦、莆永、双安、厦沙的四条高速经过我县境内。安溪这个山区县的交通已然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昂首迈进大交通发展时代。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县城街市建设发展加快,1980年,县 *** 在后楼建设一个用地面积48亩的城关农贸市场,1984年建成使用。
↑↑↑铭选中学,1991年,由侨胞钟氏昆仲捐资兴建的一所全日制完全中学,位于河滨西路。铭选医院,1993年,由旅外乡亲钟江海、钟明辉与天德集团钟氏家族捐建位于凤城龙湖的铭选医院开业,1997年10月,安溪县医院和铭选医院合并,经市卫生局确认,使用安溪县医院和安溪县铭选医院两个名称,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
↑↑↑1949年,县人民 *** 接管安溪一中(接管前称安溪县立初级中学)改称安溪人民中学,1953年改称安溪第一中学,1964年,安溪一中从文庙迁出到先声尾寮重建,1969年,学校迁至尾寮,使城区东域拉长500米。
↑↑↑1994年,第二届世界安溪乡亲联谊会在安溪召开,图为华侨们乘坐三轮车逛县城
↑↑↑解放初期,安溪长途电话不仅线路少,而且设备简陋,1957年仅有电路1路,1959年-1974年均为4路,至1990年,共有出局长途电路34路。长途电话交换机原系并入市话交换机,没有专门设置,1951年设专台5门,直至1971年才设置专台,1977年改为40门共电交换机,1989年8月,实现长途自动接续,可以直拨国内有自动电话的市、县和国际、港澳等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电话。
↑↑↑(1)尚卿公社翰卿大队廖兴枝兴办家庭花圃,出产150种名花和盆景,远销上海、甘肃等十多个省市。(2)龙 *** 乡福昌村,有500多年的陶瓷烧制历史。福昌电瓷厂,位于龙 *** 乡福昌村,明永乐十九年(1421)就生产餐具等民用瓷。民国31年(1942)生产工业用瓷、建筑用瓷和工艺瓷。1958年创办王合兴瓷厂,以生产日用瓷为主,工业瓷和工艺瓷为辅。1976年生产的龙虎瓷罐被故宫博物院收藏。
↑↑↑1971年8月由尚卿农械厂14人组成尚卿竹编小组,开始了尚卿的工艺产业之路,1972年8月成立尚卿竹编工艺厂,以生产内销热水瓶壳为主。1987年尚卿乡灶美村创办全县首家私营竹编厂。由此,尚卿乃至安溪踏上了家居工艺产业之路,随着改革开放大门的打开和市场的转变,尚卿人及时调整发展思路,将竹编工艺转化为更受市场欢迎的藤铁工艺,如今的尚卿已经发展成为“中国藤铁工艺第一乡”。
作者自述
Introduction
35年前,初出茅庐的我,黑白胶片记录凤城古老岁月。
35年后,花甲之际的我,数码摄影展现安溪年轻风采。改革开放40年,安溪用自己的努力使自己年轻,“好摄之徒”也在努力行行摄摄中慢慢变老;改革开放40年,安溪从国家级贫困县跃升为全国百强县,“好摄之徒”以“客观世界的观察者、社会变迁的记录者、发展进步的参与者、改革开放进程的推动者”自勉,亲历了“黑白照片暗房冲洗、彩色摄影到当下的数码”三次摄影进化。
退休之际,整理改革开放40年安溪发展历程的部分纪实画面,分“近日安溪”“看变化”“改革开放初期的记忆”“个人作品”四部分在安溪文庙展示,希望通过这些图片,让大家感受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吴跃生, *** 安溪县委宣传部退休干部)
展 览 预 告
吴跃生《回眸》摄影展将于10月15日起在安溪文庙明伦堂展出,展出作品除了本文相关图片之外,还有国家领导人到安溪调研、视察的珍贵影像。欢迎大家到场观展。
备注:文字大部分来自《安溪县志》,文字和部分图片年份标注可能有误,还望指正。
来源:安溪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