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最近都在外面忙,过段时间才回家。现在是冬天,要明年3月份左右才能看到鹭鸶了。”12月5日,仍在外面创业的吴聪很想念儋州市那大镇屋基村的老家。每次回家,第一件事就是登上村里最高的六层观鸟台,看鹭鸶在天空自由飞翔,然后缓缓飞回鸟巢。
“今年的鹭鸶数量又比去年多了一些,越来越多的鹭鸶选择来这边安家了。”吴聪家的大榕树旁,有几棵百年古榕,这里也是鹭鸶的“家”,它们一起见证了吴家祖孙三代保护鹭鸶的“人鸟情”。
半个多世纪前,鹭鸶首次来到屋基村。其后几十年间,它们在此安稳生活,迁徙而来的鹭鸶有5个种类,多达2000多只,这些都与吴聪家族与全体村民不懈努力的挽留有关。“爱鸟护鸟行动,我们家族将延续下去。”吴聪说。
半个多世纪前,鹭鸶首次来到儋州市那大镇屋基村,吴聪的爷爷和父亲成了它们的保护者,劝导村民保护益鸟,驱赶外来捕鸟分子。时至今日,吴聪还记得爷爷吴明升的话:“鹭鸶是灵鸟,能够通人性,人们要是不欢迎它们,它们就会离开。”吴聪的爷爷吴明升卸任护鸟队长后,吴聪的父亲吴应光接任,然后移交到孙子吴聪的肩头。多年来,他常带着护鸟队员去清理树下的鸟粪,并且自掏腰包,带领年轻人在村里空地见缝插针地种植竹子和榕树,让鹭鸶有更多的栖息地。现在,吴聪虽然在外工作,但是只要村里有需要,他都会赶回来,为保护鹭鸶出谋献策。
多年来,受到吴聪家族的影响,村民保护意识不断地提升,鸟儿可以在村里放心筑巢安家,吴家的树上“邻居”也越来越多,一度增加到三千多只。“现在我儿子也加入护鸟队,准备接过接力棒继续护鸟。”吴聪告诉记者,家里的所有人不仅要以身作则爱鸟护鸟,还言传身教,让更多村民们自发爱鸟,营造更适合鹭鸶居住的环境,让鸟儿今后能够世世代代长居于此。
屋基村近年来被游人纷纷称为“鹭鸶天堂”,吸引了众多游人慕名而来,赴一场“鹭鸶之约”。该村也相继捧回“国家森林乡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全国文明村镇”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