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2022年12月
“商务印书馆十大好书”发布!
1.《唯美:上海,上海》冷冰川主编;周晨设计我倒是希望我的上海界限沉默模糊遥远,哪怕和我是永远的距离……遥远得好给她加一层层的虹彩、效果,这样错彩镂金的上海,我想去哪儿就去哪儿。
——冷冰川
全景式展现上海的过去和当下感受独特的海上文化魅力本辑“上海,上海”邀约了60位当代文学艺术家,他们或出生于上海,或成长于上海,或成就于上海,或钟情于上海,他们用个人独特的语言和视角讲述着他们心中的上海。
内容涵盖文学、绘画、建筑、摄影、音乐、戏剧、服装等方方面面,融合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审美与趣味,全面呈现了上海跨越近代与当代的文化魅力和活力。Contents
冷冰川 008 隔空对话
文心
王安忆 015 南陌复东阡
裘小龙 018 制服
金宇澄 038 缓慢移动的梅花和料峭柳色
孙甘露 049 悬铃木浓荫下的衡山路
陈子善 051 新见张爱玲上海时期史料三则
江 青 058 上海童年往事
严 锋 063 上海1981
陈 冲 065 因为岁月
棉 棉 070 这场恋情开始前发生了太多事情
小 宝 076 野蛮战胜文明
079 做人
毛 尖 082 上海食色
沈宏非 084 苏州河边
086 吹吹那冷面
小 白 088 上海的城市空间
王占黑 090 二床的梦
张怡微 093 舶来的记忆
李 舒 095 馋痨坯
尤 永 099 读画录——刘海粟《复兴公园雪景》及其他
江 山 108 直到走入大海
盛 韵 114 靠谱地豁胖
吴有音 117 我的上海印象
杨致俭 120 岛
张之汇 123 我的“不眠之夜”
建筑师
张永和 125 六个上海
俞 挺 138 名为上海的迷宫
赵城琦 150 散点透视老城厢
何晋嘉 156 修缮与滋味
艺术家
余友涵 165 问答录
李 山 180 随机
丁 乙 190 关于我作品的简述
刘建华 202 无题
杨福东 218 过程即电影
徐 震 234 我们的当代艺术观
诗与音乐
王 寅 249 组诗
王子瓜 砂 丁 胡 桑 张千千 252 四人诗选
陈 钢 269 上海留声——从上海老歌看海派文化的几个维度
金承志 276 西岸营地的风筝
萧济子 283 看排练
王 恺 396 上海越剧发生史:私语,传奇,以及被国家化的古典情事
姜庆共 286 音乐,为钱君匋叩开了设计的大门
王作欣 288 致,那个声音
张 乐 290 诗琴话艺
高 平 294 雨歌和耳虫
沈次农 298 黑夜闻巴赫
王莫之 301 他们的电台故事
影像
陆元敏 023 90年代的上海
雍 和 305 上海呼吸
逄小威 318 他们在上海
殷立勤 335 上海的场景
董天晔 348 上海的表情
谢东皓 359 苏州河边
btr 363 延庆路
朱未末 371 是麦田呀
其他
朱亚萍 381 关于浦东美术馆开幕展的故事
梅冰巧 387 下江南,金泽工艺社二十年
陶晓马 411 之禾的种子
陆 杰 422 浦东三十年变化
我是白 442 火
443 录音
2.《英德对抗的兴起,1860-1914》
〔英〕保罗·M.肯尼迪著;王萍李高峰胡二杰译王萍 崔建树 校首部将英德关系作为整体进行全面研究的论著“天然盟友”缘何兵戎相见?《大国的兴衰》作者解读大国角力理解霸权国与兴起国对抗的经典巨著为何英德两国会彼此敌对?英德敌对从根本上说源于这样一个事实,即在我们详细审视的这半个世纪当中,德国已经不再是“在一群不起眼的王公领导之下的一群不起眼的邦国”;并且源于下述进一步的事实:德国的发展逐渐开始对所感知到的“英国利益”产生威胁;这些经济变化令那些对“拯救帝国”已然忧心忡忡的英国决策者更加感到不安……英德两个民族在“一战”前从未兵戎相见,而且它们的政治合作传统因王朝、文化、宗教和经济联系得到强化,甚至曾被称为“天然的盟友”。但为何两国之间的关系在19世纪末期和20世纪初期渐行渐远,并且最终在1914年大打出手?《英德对抗的兴起,1860—1914》一书为该问题提供了全面而清晰的答案。保罗•M.肯尼迪历时十年有余,遍访英德两国的六十余家档案馆,使用大量官方和私人档案完成了这部巨著。值得一提的是,本书的涵盖内容已远远超出了对两国关系的外交叙事,它还囊括了对两国经济、社会、政治文化、政党政治、宫廷、媒体、压力集团以及其他因素的彻底比较。在肯尼迪看来,两国的差异不足以导致冲突,但在更大的问题出现时,这些差异将铺平通向冲突之路。英国和德国的关系无疑是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极其重要的大国关系,长期以来一直被学界当作霸权国与兴起国间对抗的经典范例,得到广泛讨论。3.《唐人街:共生与同化》
吴景超 著; 游宝谅 等译文明的冲突与融合中美人民相逢之初的珍贵记录一部地道芝加哥学派的社会学研究经典▲纽约唐人街唐人街,有人称之为西方世界中的“小东方”。没有一个地方像唐人街那样,近切而生动地展现了两种文化的会合与碰撞。在这一独特的地方社区,华人紧密交往,自成一体,仿佛这里便是海外的故乡。在某种意义上,唐人街成了华人设法在外国土地上维持集体和个人生存的标志。而另一方面,唐人街又是华人作为一个群体,与外界发生联系的枢纽之处,不同文明在共生中逐渐融合。
著名社会学家吴景超先生,借助社会学芝加哥学派的核心概念“共生”与“同化”,从大量珍贵的美国早期报刊与档案材料中,梳理并阐释了华人华侨初涉美洲大陆,在风俗、制度和价值观等诸多方面,与美国社会既碰撞又互通的多面关系。这段中美人民相逢之初充满波折与激荡的历史,仿佛一阙主调,其音绵绵,回旋至今。
4.《巴士底狱:一个国家监狱的秘密》[法] 让-克里斯蒂安·珀蒂菲斯 著;闫素伟 译
巴士底狱的历史正是法国历史的缩影
用鲜活的人物表现社会风俗和时代精神
解析这座国家监狱为何成为专制王朝的象征
"巴士底狱"原名"巴士底要塞","巴士底"在法文中意为"城堡",是一座非常坚固的要塞。它是根据法国国王查理五世的命令,按照14世纪著名的军事城堡的样式建造起来的。到18世纪末期,它成了控制巴黎的制高点和关押政治犯的监狱。
巴士底狱始建于14世纪,建成初期作为军事城堡投入使用,目的是防御百年战争中英国人的进攻,因此巴士底狱就建在巴黎城门前。
后来巴黎市区不断扩大,巴士底要塞成了巴黎市区东部的建筑,失去了防御外敌的作用,因此于14世纪末被改为王室监狱,专门关押政治犯;巴士底要塞于是成为法国专制王朝的象征,也就有了后来"巴士底狱"的名字。文学家伏尔泰就曾被关押于此。
18世纪末,巴士底狱是控制巴黎的制高点,自亨利四世后,法国国王在巴士底狱驻扎了大量军队。
1789年7月14日,巴士底狱被奋起反对法国王室专制的巴黎市民摧毁,现原址已被巴黎市区东部巴士底广场的七月革命烈士碑取代。
巴士底狱被攻占,法国大革命由此拉开序幕。这座以中世纪城堡为基础的“国家监狱”被视为王权专制独裁的象征,这里关押过的,除了政治犯与异教徒,还有作家、盗贼、贵族……从福盖到拉·瓦赞,从伏尔泰到博马歇,从铁面人到萨德侯爵,从越狱之王拉图德到名仕朝臣——巴士底狱的历史正是法国历史的缩影。
作者以巴士底狱为切入点,利用丰富的历史文献、档案资料,介绍这座著名监狱的方方面面:布局、建造、制度、日常,以及这座旧制度的“建筑代表”所展现的历史真相,一扫我们对巴士底狱的传统看法。波澜起伏,如同一部精彩的冒险小说,既滑稽又壮丽,既美好又悲怆。
5.《社会正义与城市》[英] 戴维·哈维 著,叶超 张林 张顺生 译戴维·哈维的代表作之一
马克思主义空间政治学领域的名作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是资本主义城市化快速推进的时期,也是各种矛盾和冲突集中爆发的时期。戴维•哈维清醒地认识到以实证主义方法研究城市不能有效地解释和解决城市发展的众多问题,于是他转身进入马克思主义阵营,开始从政治经济学视角对资本主义城市运作逻辑进行深刻的批判。
他对城市地租和资本循环进行了细致的剖析,从而揭露了城市地理格局是资本家追求利润的空间结果,也成为社会极化和空间分异等一系列不平等的直接根源。一方面,他认为地理学不应当只追求纯学术的成果,而应当关注公共事务,投身于创造一个公正社会的行动中来;另一方面,他也试图为相互冲突的信念体系提供解释,寻求具有包容性的城市社会正义原则。
6.《元音与辅音(第3版)》[美]彼得·赖福吉 著;[美]桑德拉·费拉立·迪斯纳 修订衣莉 兰婧晰 译 《元音与辅音》(第3版)是国际著名语音学家彼得•赖福吉(Peter Ladefoged)教授撰写、法律语言学家桑德拉•费拉立•迪斯纳(Sandra Ferrari Disner)对其进行修订之作。书中不仅探索了语音的声学、发音和感知成分,演示了语音的合成,还讨论了语音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解释了语音识别系统的工作原理。《元音与辅音(第3版)》内所有的图片及声音文件都可以在www.wiley.com/go/ladefoged网站找到,方便学习者使用。作为一本通俗易懂的语音学入门书,《元音与辅音(第3版)》尽管无法对所有的元音和辅音尽述其详,但在澄清部分语言概念,解释大多数众所周知的声音方面,对所有语音学习者来说都是好选择。此次翻译出版的是2012年新修订版。7.《历史的恐怖:西方文明中生活的不确定性》[美] 特奥菲洛·鲁伊斯 著;付有强 译探索西方社会如何应对危险与危机。
一本反思西方社会中的个体和集体如何逃避历史及其恐怖的著作。自然灾害和人为灾难,皆为历史上的“恐怖事件”,而这样令人不安的事件的发生是倏忽的,充满了不确定性。历史学家鲁伊斯非常像一位致力于探索人的生存状态的学者,他在这本书里探讨了人们如何回应西方文明中生活的不确定性。
这本书的基调更多的是沉思,而不是说教。它没有指责或轻视人们逃避死亡的可悲尝试, 而只是希望人们认识到各种可能性。鲁伊斯在写作中穿插了个人轶事,但并不主张一种尝试胜过另一种。所以,这本书不是一本自助手册,但它见证了西方社会如何赋予人类痛苦和苦难经历以深刻的意义。
这是一本关于个体和集体如何应对危机和不确定性的著作。历史学家鲁伊斯从心理史学入手,探讨“中世纪没落时期”的人们如何回应生活中的不确定性。面对掌控的局限性所产生的深切的缺陷感和生存恐惧,有人转向宗教谋求解释,有人拥抱无处不在的消费文化,有人沉迷转瞬即逝的快乐……他们为伤害和恐惧寻找慰藉。本书择取从古代到近代的历史事件,将其与文学典故、个人反思相结合,探求西方社会的男人和女人如何赋予人类痛苦和苦难经历以深刻的意义。8.《私人生活:家庭、个人与法律》[美] 劳伦斯•弗里德曼 著;赵彩凤 译本书的基本主题是过去一百多年的家庭法变迁。
一个关键的分主题是家庭(从法律意义上讲) 的衰落和个人的崛起。当然,家庭是一个 *** 概念, 一个人可以成为一户(household),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方能组成家庭(family)。现代生活和人类所有社会、所有时期的生活一样, 都是家庭生活。
但现代家庭远非昔比, 本质上它是个人的 *** 体, 是对于个人、为了个人的安排。家庭比过去更为脆弱、可变和容易破碎, 它不再具有那么重要的法律地位或意义。家庭法仍然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法律领域, 但它已变成关于个人的法律——诚然个人存在于和他人(即“家人”)的关系之中。鉴于家庭法是关于个人的法律, 它也是强调选择、自由与自愿行动至上的法律。
本书讲述的是美国家庭法和隐私法的演变,考察了近一个世纪以家庭衰落和个人崛起为特征的法律文化转型。第一章综述性地提出了本书的核心命题,即个人选择至上的新型法律文化成为美国现代婚姻家庭私人生活的主导话语。第二、第三章描绘了一幅婚姻法与离婚法的演变图景:普通法婚姻渐被废除, *** 加大了干预私人生活的力度;婚姻观和性伦理的变迁导致了违诺等特殊的诉讼类型;离婚法发生了一场“无声的革命”,无过错离婚原则得以确立;在大众传媒的助推下,亲密关系多元化渐成风潮……9.《王权》[英] A.M.霍卡 著;张亚辉 译人类学家霍卡的代表作第一个成熟的对神圣王权进行比较研究的成果我们知道的事实越少,争论就越是激烈。
这也确凿地表明, 我们还没有收集到足够多的事实资料。要我说,如果我们首先查 明了我们自己宗教的起源、发展,及其近亲形态,进而确定这些近亲形态的演进及多样化进程,上述争论就不可能发生;因为我们会非常确定,经过如此广泛调查还没有揭示出来的过程是不存在的。
那么,我们的首要责任就是去追寻事件的实际过程,再进一步推演发展的规律。为了协助这个任务,本书即旨在在一种宽泛的意义上提出一个观念系统—我们会最简便地称之为“神圣王权”的发展及其结果。
《王权》是英国古典人类学家A.M.霍卡的代表作。霍卡是20世纪早期英国人类学的重要学者,其对于王权神圣性和社会整体性的讨论,系统地提出了王权研究的经典问题,本书即霍卡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研究了两大问题:一是试图证明人类社会结构的起源来自早期人类由于崇拜太阳而形成的王权制度;二是通过对各种文明历史的比较,试图证明王权制度的雏形来自共同的源头……10.《花与鸭嘴兽》天冬 林雨飞 著天冬老师的本事就是可以发现每件事情中的闪光点、奇幻点,并把它们组合成一篇精彩的文章,同时又不失其知识性和严谨性。
——张辰亮,《中国国家地理》融媒体中心主任,《博物》杂志副主编
这本书开创了一种新的叙事方式,它是游记、小说,也是自然记录。让我们看到那些作者曾经到达的远方,那里的人们与自然有着怎样的连接。在一个植物专业的“游客”眼里,又能看到哪些不一样的风景。
——三蝶纪,科普作家、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
很荣幸能在这本书里看到瑞士的大城小镇,经典交通。如观察植物一般,希望读者像天冬一样用“心”视角发现世界。
——包西蒙,瑞士国家旅游局市场总监
兴冲冲地去阿尔卑斯山旅行,为何会被“发配”到牧场上拔杂草?
欧洲小馆风味独特的红酒鹿肉,竟如同花园里的臭椿树一般让人头疼?
悉尼水族馆里养尊处优的儒艮,是否像华侨思念艾草那样,惦念大海的浪涛?
外形软萌性情孤僻的仓鼠,何故被德国人作为对抗疫情的宝贝,又如何会与园中的番茄扯上关联?
……
植物达人天冬从旅行见闻和园艺实践着笔,在小说般的叙事中,呈现了不同寻常的他乡风物,以拟人化的手法生动道出植物的喜怒哀乐。花,代表缤纷各异的植物;鸭嘴兽,则代表令人神往的异域和远方。看似毫无关联的二者,在天冬的眼中,却有着耐人寻味的内在关联:珍稀濒危的植物若是其貌不扬,则只能沦为植物里的鸭嘴兽,受人冷落和嘲讽。全书分为 “花与异乡人”“花与园艺家”“花与旅途”这三部分,记录了天冬所经历的旅途趣事和花园生活体验。文章秉承天冬一如既往的细腻风格,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亦折射出对植物、对自然的敬畏之心。书中的插画皆由林雨飞绘制,色彩清新、构思别致,引领我们步入作者笔下的一个个异想世界,天马行空的奇思妙想跃然纸上。快来直播间一起看!直播平台:end
每日一书
《君主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