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戴伟埋头于实验室的瓶瓶罐罐之间,满头白发,留着白胡子,就像从动画片里走出来的“圣诞老人”。他身穿白大褂、戴着萌感十足的护目镜,通过一个个化学实验让孩子们见证奇迹时刻,从而了解化学,爱上科学。
他是地道的英国人,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和中国结缘后,不仅游遍了中国的大好河山,更是成为了北京化工大学特聘的“洋教授”,踏遍各个省份,做化学方面的科普。
9月11日, *** 总书记主持召开科学家座谈会。会上,这位“科普达人”提出了关于中国青少年科普以及高校国际合作和外籍人才引进的相关建议,这些意见和建议,将为国家编制“十四五”规划提供参考。
近日,新京报记者专访了戴伟(David G. Evans),听这位洋科学家讲述自己的中国科普之路。“科普不仅要引发大家对科学的兴趣,让孩子重视科学,更要培养普通人用科学思维分析问题。”戴伟如是表示。
戴伟在准备科普实验试剂。摄影/新京报记者 吴宁
英国小伙和中国的“化学反应”
戴伟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1987年,29岁的他第一次来中国,到南京参加第二十五届国际配位化学会议。会后,从小对中国感兴趣的戴伟决定去周边转转。
虽然一句中文也不会,但他不想参加都是“老外”的旅游团,而要一个人旅行,用自己的视角认识中国。
通过牛津大学同学介绍,他认识了当时的南京大学化学系主任陈懿(现中科院院士)。戴伟回忆,得知他不会中文要独自去上海、苏州旅行,陈懿花了整整一下午时间,和当地大学的教授朋友联系,帮他协调住在学校招待所,并要到了会说流利英文的老师电话,一旦他有需求,可以随时打电话求助。
这令戴伟非常感动,“当时我不过是刚上班两三年的年轻学者,而陈老师学术地位很高,工作也忙碌,但他仍然愿意花时间帮助我,中国给我留下了好客的印象。”
1987年的中国处处让戴伟感觉新奇。在英国,6点吃晚餐仍然为时过早,来上海旅游,戴伟决定“稳妥”一些,结果5点半之后到了餐厅发现人家已经关门了,周围也没有便利店。“不像现在,24小时便利店和餐厅随处可见,在手机下单,外卖就送到家了。”
此后10年,戴伟每年都会来中国两次,除了参加学术交流活动,他还游遍了中国大好河山。每次来中国前,他都会听磁带、翻词典学习常用中文。但回英国后,由于当时中国留学生很少,戴伟几乎没有机会练习中文,每过半年,他又得重新把生疏的中文“捡起来”。
1996年,为了促进和北京化工大学的合作项目,戴伟决定把家搬来中国。“我得承认,如果我第一次来中国是1996年,不会选择定居在这里,当时生活条件与大学的条件仍不算优越。但从1987年到1996年,我看到了中国的发展趋势和速度,可以预期中国发展前途很大,我希望参与到未来的快速发展中,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于是,他有了一个中国名字“戴伟”,开始在北京生活。
20多年过去了,戴伟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还夹杂着北京话的儿化音。如果问他贵庚,他会用很中式的方式回答你,“我是1958年的,属狗。”
戴伟带领小朋友做科普实验。受访者供图
像魔法师一样做科普
戴伟从大大的黑行李箱中掏出一盏阿拉丁神灯,这是他从淘宝上买的道具。在化学科普实验中,他举起精致的神灯摩擦,擦了半天精灵也没出来,底下的孩子先是聚精会神,而后大喊“假的”。
“我确实不是阿拉丁,我是化学家,我有自己的‘神灯’。”戴伟拿出装着双氧水的玻璃锥形瓶,把催化剂投入其中,一瞬间,滚滚浓烟从瓶口冒出冲得老高,台下此起彼伏一片“哇”声。
“这不是精灵,这就是化学反应,一种物质变成了另外一种物质……”一段抓人眼球的“表演”后,他将化学原理娓娓道来。
2008年,戴伟踏上了他的科普之路。最初,他受到北京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寇元的邀请,每年去北京大学“魅力化学”课程做科普,给非化学专业的大学生演示实验,让他们了解化学的重要性和对社会的贡献。
3年后的2011年是国际化学年,作为英国皇家化学会北京分会主席,戴伟收到了1000英镑的项目拨款,希望他设计长期可持续的化学相关活动。有朋友建议他去北京周边的打工子弟学校做科普实验。
为了孩子们的安全,戴伟买来塑料材质的量筒等容器、无毒物腐蚀性的化学药品。每到周末,他就租车拉着这些仪器材料、带着实验室的研究生到打工子弟学校上科普课,教孩子们亲手做实验。他的课堂,总能引起孩子们的惊叹和尖叫,他的科普之路越走越广。
经常给大学生讲课的教授,如何把科普课讲得深入浅出?
洋教授自有方法。无论去哪里科普,戴伟都拖着大黑行李箱,里面满满当当的都是道具,“像去拍电影一样”。除了“神灯”,他善用彩色的液体,设计富于变化的实验环节,像魔法师一样勾起孩子们的兴趣。
戴伟还是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的一员,“这个团有20多年的历史,门槛很高,每个人不管是被邀请或者自己申请,都要先给老团员科学家试讲,每个人有三次机会。”
他解释说,有的专家学术水平很高,但没法把内容简化。“所以如果老团员认为这堂课连博士生都未必听懂,那小朋友肯定更听不懂,这就不是一个科普讲座,而是学术讲座。这种情况不该发生,它可能对小学生造成负面作用,让他们觉得科学太难了,不想学习了。”戴伟很荣幸,第一次试讲就顺利通过。
戴伟在短视频平台做科普实验。网络截图
“这是我梦想中的化学课”
近年来,戴伟的科普足迹遍布各地学校、科技馆。“除了 *** 、广西和江西,其他省、自治区我都去做过科普。”收到了太多邀请,时间有限的戴伟有一套选择标准。
“去偏僻的地方为主,大城市的学生机会很多,偏远地区的孩子更需要科普。”他很佩服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一些老专家,七八十岁了,每年有200多场科普,到处跑。他希望自己退休后能有时间,像他们一样。
这两年,戴伟发现了新的高效科普渠道——短视频。“短短几十秒的视频,能让科普传到各个角落,只要有网络。”
新尝试源于2018年春节,他的助手索乐乐回山东老家,发现亲戚朋友都在刷短视频。两个人决定做个试验——检验科普视频的“流量”。戴伟在快手、抖音、百家号等App上都注册了“戴博士实验室”的账号。
于是,白胡子科普爷爷出现在各种竖屏中做实验。他满手焦黑,摆弄着各种试剂和容器,用化学变出一个个烟雾缭绕、色彩缤纷的炫酷魔法。有网友解释化学原理,也有人留言:“这是我梦想中的化学课”。如今,人气最旺的账号已经吸引了400多万粉丝,其中一个科普视频浏览量达到1500万。
戴伟认为,短视频平台的“受众”比线下多,这是一个优势。中国也有一些专业的科普App和网站,为什么要重视娱乐性强的短视频平台?戴伟说,如果有家长和孩子对科学不感兴趣,可能永远不会打开科技专业类App,但很多人可能在短视频平台浏览唱歌跳舞视频时,无意中看到了他、关注了他,从而爱上化学和科学。
“我们不能在科普App上等他们来,我们要去娱乐的平台上‘找’他们,把他们拉过来。”
对话
科普过程中 演示很重要
新京报:现在你还在北京化工大学授课吗?
戴伟:我以前给研究生、本科生讲课,近几年大学调整了我的教学任务,现在每年和化工大学副校长、招生办主任去全国五六十所高中招生。我把有趣的实验和高中化学知识相连接,提升大家对化学的兴趣,吸引优秀的学生报考化工大学。
新京报:为打工子弟学校孩子上科普课,你想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戴伟:这项科普工作得到了北京化工大学的支持。校园内科技大厦8层实验室之前是本科生做实验的地方,现在本科生搬到了昌平新校区,学校让我把实验室装修,作为一个科普基地。
现在我们不去打工子弟学校了,而是在周末把学校学生接到这里来。一个研究生带一组8个学生做实验,这里有8个试验台,大概能容纳五六十个学生。我们上午做实验,中午一起吃饭,下午一起玩智能玩具。
打工子弟学校的孩子很难有机会走进大学,我希望大学和实验室的氛围能给他们一些启发。我还专门找了一些从偏僻农村走出来的研究生带他们做实验,让孩子们知道,他们通过努力也可以考上大学。
新京报:做了10多年的科普,你最难忘的事情是什么?
戴伟:东直门中学有个学生叫宋大有,他从五年级开始参加我们的科普活动,并对化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会在家里做一些简单的实验,也经常跟我联系,寻求指导和简单的实验用品。学校有活动让学生表演,有的学生唱歌,有的弹吉他,他就做化学实验给同学们看。
他上高中时仍坚持参加我们的活动,但位置已经发生了变化,以前他是来学习的小朋友,这两年他成了团队的重要老师,可以代替一个研究生带小朋友们做实验。这是我做科普特别欣慰的事儿。今年,他高三毕业了,化学成绩是满分,现在在天津大学学习化学化工专业。
新京报:外国的科普和中国科普有什么样的区别?
戴伟:在英国,科普有接近200年的历史,而且是边科普边演示实验。一些伟大的科学家学术水平很高,也特别重视科普。举例来说,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法拉第经常在周五晚上给成年人讲科学最新发展。
这几年,中国也越来越重视科普,但是演示实验还是比较少。一些人请我做科普,说你提前5分钟到报告厅,把U盘 *** 去,调整好电脑就可以开始讲PPT了。我说对不起,我不是这样的。我准备的时间跟讲课的时间一样长,你让我讲一个半小时,我要提前一个半小时到现场,把容器摆放好,溶液配好。科普演讲后还要把容器刷洗好,前后大概要4小时时间。
所以科普过程中,演示很重要,能让观众更加直观地理解。
新京报:你做科普有什么样的目标?
戴伟:我想通过实验启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除了培养未来的科学家,更要培养普通人用科学思维分析问题的能力。
现在谣言、伪科学的信息太多了,我们要通过科普活动,通过分析实验和验证结果,培养大家的科学思维,过滤掉生活中的伪科学。
比如,孩子回家以后,奶奶说我给你买了一个很好的洗发水,虽然贵但不含任何化学成分。孩子可以说,洗发水里必然含有化学成分,不要多花钱买一个所谓不含化学成分的洗发水。
这样,通过教育孩子,也可以把科学理念传播给身边的成年人。
新京报:你对科普工作还有什么样的建议?
戴伟:我发现现在很多高中学生不做实验,有的学生告诉我,他们上了三年化学课没做过实验。我后来了解到,一是因为有些学校是应试教育,要重视理论;二是因为大班授课学生太多了,没有足够的实验场地。
我们这两年要促进一个新的项目,来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把传统的实验设备“微型化”,比如滴管架、试管等,都做了缩小版,让每个人都有动手的机会。今年由于疫情原因,化工大学夏令营也采取线上的方式,我们在实验室拍视频讲课,然后把缩小版的实验设备放在一个包里,邮寄给学生,让他们在家里可以做4个安全有趣的实验。
要创造更多机会,让学生动手做实验。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产生好奇心,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新京报:在科学家座谈会上,你提了什么建议?
戴伟:我建议形成国际合作的机制。以往国际交流更多是单行线,中国人到外国留学、工作。现在要重视吸引更多的外国人来中国,形成双向的国际交流。
我认为,中国不仅应该重视邀请学术带头人、大专家来中国建实验室,不过那么大的科研团队都搬过来,需要考虑很多问题。所以,其实可以考虑成批量地吸引外籍博士后来中国,让他们跟中国一起成长、发展,作出科研贡献。这样优势互补,形成1+1=3的效果。
另外,我也借参加座谈会的机会感谢 *** 主席给予中国科普事业的大力支持。习主席曾指出,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这给我们做科普的科学家很大的启发和鼓励。
新京报记者 张璐 摄影记者 吴宁
编辑 张畅 校对 李项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