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南阳网网评:酒桌上劝酒切莫过了头
评论员 张峰
近日,南阳市卧龙区王某(化名)酒后回家途中摔成十级伤残,同桌俩酒友,被告上法庭。后该案经南阳市两级法院审理,最终判决同桌俩酒友各担责15%,两人共担责30%。本是三十多年的老战友,“劝酒”劝出了怨恨,友情化为乌有,打官司令双方反目成仇。
前车之鉴,后车之师。法律判定,醉酒受伤者自身有责任,但同酒桌上的劝酒者也同样有责任。因此劝酒一定要讲究技巧、讲究方式方法,应因人而异,才能大大降低“出事儿”风险。双方既品尝了美酒佳酿,又增进了彼此之间的感情。
好友相聚,免不了喝上几杯,小酌怡情,本无可厚非。酒桌上的劝酒者——俗称“陪客”,一般都很有“力度”,想让对方喝酒,那劝酒词是一套一套的,卓越的口才令你刮目相看,劝酒功夫之深,令人咂舌。对方说出的话令你兴奋也好,感动也罢,总之,这杯酒你是一定要喝,喝了才能证明对方的心意你领了。伶牙俐齿的劝酒者,令你哭笑不得,不得不喝,不能不喝,最终你便会“开开心心”地把酒一饮而尽。
但劝酒一定要因人而异,大致两种人不要对其过于劝酒:第一种人是俗称的“酒晕子”、“老熟醉”,针对这种人你不劝酒还好,一劝酒那对方整个变了个人儿似的,喝酒跟喝水一般,硬是让你看的瞠目结舌,结果就会误事儿,出乱子,轻则满嘴胡言乱语,重则与人真刀真枪地干。第二种人是自身酒量差的人,这种人你压根就不能劝,更莫要硬劝,对方喝一点点“意思意思”便可;或者最终一点都不喝,薄了桌上人的脸面,扫了彼此的兴致,但这种人比“酒晕子”强得太多,最起码他不会无事生非,更不会制造麻烦,酿造苦果。
资料图
据网传,一个北京来的老教授,来河南一周,出席应酬较多,基本上是自己必须要出席的酒局,几乎天天被人“劝酒”,酒被灌了一天又一天,天天都在迷迷糊糊中度过,实在熬不住竟败下阵来逃离河南,临走之时曾深有感触地说,“以后再也不敢来河南了,河南人太豪爽。”
说起“豪爽”还有种褒义的成分在里面,事实上老教授是被劝酒者撵走的,但劝酒者会认为:“咱们一定要加深印象,让你永远记住我们。”一番好意无可厚非,但这过了头的“豪爽”还叫“豪爽”吗,到底值得吗?或许老教授从此以后真的不敢再回来了。其实他在迷迷糊糊中疲于应付着酒局,话没记住几句,酒倒是喝了一瓶又一瓶,可能压根就不记得酒桌上的你。
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喝酒、劝酒都有诸多“礼数”。南阳人尤其尚酒,请客吃饭“无酒不成宴”,饮酒之风尤其兴盛,结婚要喝、孩子满月要喝、升学要喝、毕业要喝,老人去世要喝,恋爱要喝、失恋要喝,高兴了喝,伤心了更要喝……直喝地昏天暗地,礼数才算周到,感情才算表达完全。在这纷繁复杂的酒场中,要保证喝好喝美别出事儿,这酒才能喝地有滋有味,喝地长长远远。
自古以来,亲朋好友相聚,把酒问盏,觥筹交错间,大醉、出丑、误事、误己、误人、误家、误国之例证不胜枚举,血淋淋的教训摆在世人面前。个人自身的酒量有多少,一定要把握好度,适可而止即可。酒至半酣,实在喝不了、挡不住了,即使溜之大吉也是好的。更奉劝酒桌上的那些劝酒者,一定因人而异讲究技巧,切莫踏足同一条河流酿成悲剧。